《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第一节:磁是什么南平市第四中学张建华一、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第十七章第一节“磁是什么”。本节涉及的知识主要有:磁体、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磁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2、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磁学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下一节电流的磁场,产生知识的迁移;本节知识又是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能说出磁在日常生活,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有着重的应用。(2) .了解磁体具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 .会判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以及磁体的磁极。(4) .了解磁体周围存在着
2、磁场和磁场具有方向性。并初步认识地磁场。(5) .知道磁感线,会画常见的磁感应线。2、过程与方法:(1)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体会运用建立模型和转换的研究方法来认识磁场。(2) .培养学生用磁感线形象描述磁场这一抽象概念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磁”在生活生产中广泛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对“磁”的探究,体会物理科学研究的魅力!4、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磁体的吸铁性和指向性,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描述方法。磁场、磁感应线的概念。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5、教学工具磁铁,铁屑,玻璃板,回形针,铁块,铝块,铜块,木块,1元硬币,小车,小磁针,多媒体等。三、设计思
3、路1、从师生讨论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出发,引入新课的教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2、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性教学,改变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通过提问、质疑、动手做实验等教学手段,重构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提高学习能力。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4、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磁卡、磁带、磁盘、门的固定装置和冰箱门的密封装置等,师生共同探讨探讨磁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5、通过提问、质疑、猜想、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会重新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
4、深化对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等有关磁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四、学情与教材分析1、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己逐渐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2、学生在小学通过科学的学习,对有关磁体、磁极已有初步的认识,而且磁铁在生活中垂手可得,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因此,学生并不陌生。3、学生知道磁铁有2个磁极:北极和南极。但对于这两个磁极是怎样规定的,磁体上各部分磁性强弱是不同的,以及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还有磁化等这些问题都还不是很清楚,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教师利用身边的实物如:磁卡、磁带、磁盘、门的固定装置等入手,由近
5、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出以下问题:(出示:磁铁。)磁铁大家都很熟悉,磁铁除了能吸引铁之外,还能吸引哪些物质?磁铁是怎样制成的,你想自己造一块磁铁吗?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北?磁带为什么能记录信息?然后告诉学生学了本节课,就能揭开磁的神秘面纱。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用下面一魔术:先在一木板上放一磁性极强的磁铁。另在一张普通的白纸上画一条形磁铁。接着把这张纸贴在木板上,让这张纸上的磁铁去吸引铁块。由此引入新课。那我们今天就共同探究:第一节:磁是什么?1、磁的妙用:教师:讲述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人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磁性材料
6、的探索和发现。让学生讲述磁性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一、破现象/、娥的域用学生:学生讲述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妙用,如指南针,磁卡、电磁起重机,门吸,磁悬浮列车等。2、认识磁现象(1)探究活动一:把磁铁靠近回形针、铁块、铜块、铝块、银币、木块。(分组实验)现象:磁铁吸引回形针、铁块、银币。磁铁不能吸引铜块、铝块、木块。磁性:具有吸引铁、钻、银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2)探究活动二:在磁铁的什么位置吸引的回形针最多?(分组实验)学生展示条形磁体的两端吸引回形针多,中间少。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3)探究活动三:让两小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分组实验)现象:当两小磁针静止时,总是一
7、端指向南方,一端指北方。指南的叫磁南极,用英文大写字母S表示;指北的叫磁北极,用英文大写字母N表示。这就是磁铁的指向性。(4)探究活动四:如果两个相同的磁极或两个相反的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分组实验)学生展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5)探究活动五:你能否让一铁块获得磁性?(分组实验)磁化现象: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过程。3、我的收获学生:讲述自己的收获磁性:具有吸引铁、钻、银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N极、S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化现象:原来不显磁性
8、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过程。(二)、磁场磁体周围有什么活动六:让小磁针动起来(小游戏)教师:这里有一个小磁针,想个办法,让小磁针动起来。学生:可能采用的方式:用手拨、用嘴吹、用磁体去靠近小磁针教师:(引导)用手拨一是(看得见的)手使小磁针动,且手与小磁针接触。用嘴吹一是(可感知的)空气使小磁针动,且空气与小磁针接触。看来,要有物质(物体)直接接触小磁针并产生作用时,小磁针才会动,那磁体靠近小磁针时,也能使小磁针动,那说明磁体周围得存在着某种物质,是这种物质使得小磁针发生的转动,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这种物质叫做什么啊?学生:磁场教师: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揭
9、开它神秘的面纱。活动七:形象的描述磁场(分组实验)教师:参照课本第100页,完成“实验探究”并把观察的结果与同学交流,思考学案上的两个问题。学生:实验并讨论交流。教师:每一个小铁屑是否可以看做一个小磁针?为什么?学生:可以,小铁屑被磁化后具有N极和S极。教师:小铁屑描绘出的痕迹能够形象的描述磁场吗?为什么?学生:当然可以,这就相当于大量的小磁针按照磁场的方向排列起来教师:我们在把小磁针放在上面,就更具体形象了。教师演示:不断改变小磁针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小磁针在不同位置指示的方向不同,而且说明N极所指的方向就代表了磁场的方向。教师:能不能从小铁屑的疏密程度上来判断出磁场的强弱呢?学生:能,小铁屑
10、稠密的地方磁场强,稀疏的地方磁场弱.(三)、磁感应线描述磁场的方法:教师:看来,虽然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却可以用间接地方法形象直观的描述它,这种方法在物理上经常用到,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它,把这些小铁屑的痕迹画下来,再根据小磁针N极的指向用箭头画出其方向,就是描述磁场的一个重要物理模型:磁感应线,大家通过观察磁感线的特点,完成学案上的问题。学生:实验并得出结论。教师: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虽然是在平面上画的磁感线,但真实情况,磁场却分布在磁体周围的立体空间,就像这样(展示立体模型)(四)地磁场:天然大磁体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开始说的那个问题,指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请阅读课本第99页“信息窗”,用
11、自己的话给予解释。学生:地球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磁体,地球表面有磁场,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指示南北。六、板书设计第一节磁是什么一、简单的磁现象1、磁性2、磁体3、磁极4、磁化二、磁场1、定义2、磁场的基本性质3、磁场的方向三、磁感线1、定义2、方向3、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4、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5、磁感线分布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其两极处磁场最强。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首先用一小魔术收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自主探究简单的磁现象。先把学生分为十个小组,分组探究完请小组长展示探究结果。经过实践发现效果显著,学生积极性富,都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磁场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难点。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我是先把几只小磁针摆在桌上,让学生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再把一条形磁体放入其中,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得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对于磁感应线,主要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利用在玻璃板上洒铁粉的方法。先观察条形磁体的周围磁感应线的分部,再由学生总结磁感应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其他磁体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不足;因这些实验所用的器材都较小,学生在展示时可见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