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全套PPT.ppt
《社会研究方法全套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全套PPT.ppt(2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读万卷方法,做天下文章,社会研究方法,一、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课程通过对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学生从方法论与基础理论、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三个层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社会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的各种方法、技术,了解熟悉社会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社会研究方法,二、课程考查,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主要形式是课堂提问、师生讨论、学生操作实践,每一堂课前会有提问,每一章主要内容讲授后有思考题,在下一章讲授前回顾讨论。在每一次具体方法讲述后,都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这两项工作的成绩将
2、作为学生平时分的主要依据。,社会研究方法,期中、期末进行两次书面闭卷考试,考试不一定采用题目问答形式,也可采用出题让学生设计问卷、研究提纲,撰写研究报告,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建构、理论分析等形式。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践,设计一次完整的课外研究研究活动,作为考查学生课堂所学的参考。最后综合三项考试得分和研究效果计算出本课程的总评成绩。,社会研究方法,1.课堂参与,包括课堂提问回答、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占20%2.课后练习,包括查找资料,课后作业,课外研究,期中考试,占30%。3.期终考试,占50%。,社会研究方法,三、参考资料,社会研究方法(上下)美艾尔.巴比 华夏出版社,社会研究方
3、法 袁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吴增基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会研究研究方法 宋林飞 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风笑天.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通用教程 邹农俭 中国审计出版社,社会的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 陈向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法E迪尔凯姆 商务印书局,社会理论的基础 美詹姆斯.S.科尔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统计学 卢淑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抽样调查设计导论罗纳德扎加 沈崇麟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调查研究方法弗洛德J福勒 孙振东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电话调查法 保罗J拉弗拉卡斯 沈崇麟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 戴维德沃斯 郝大海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
4、版社,社会研究方法,SPSS FOR WINDOWS 高级应用教程 阮桂元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教程 洪楠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SPSS FOE WINDOWS 从入门到精通 卢纹岱等 电子工业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序言,讲授社会研究方法的概念与特征、与传统研究方法的比较、社会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以及社会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社会研究方法有总体的了解。方法论的讲解是本章的重点,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比较是本章的难点,反复强调。,社会研究方法,思考题: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哪些?它是如何 发展的?对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是什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社会
5、研究方法,一 什么是社会?,1.社会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有:自然环境、人口、文化。研究社会的两条脉络,一条横向的,一条纵向的。,社会研究方法,2这个社会不是完美的。它存在着许多的问题,20世纪的人类也经历了无数的灾难。我们如何组织和运作社会事物?,社会研究方法,3.如何组织和运作社会事物?研究了解,社会研究方法,二 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社会研究方法?,1.科学是一种探索方法,是学习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事物。与形而上是对立的,形而上是主观的、思辨的,对一个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都
6、能得出同样的结论,它用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是否科学,不是看它的研究对象,而是看它的研究方法。巴普洛夫曾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前进的。”“如果事实不符合理论,就进一步检查事实。”,社会研究方法,2.社会研究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社会的方法,它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提供探究事物的合乎逻辑和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世界。通常我们不断地希望逃避现实的社会问题,而转向和自身利益有关的事物。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面对问题,并且体验如何改变世界。,社会研究方法,3.社会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具体的方法,了解社会事实的发生和发展,弄清社会
7、现象的变化,揭示社会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和解释社会现象,有利于把握社会现象变化的目的。,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社会研究方法,一、社会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社会结构社会行动,社会研究方法,二、社会研究的主题,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科学的,而非是非判断的,社会研究方法,三、社会研究与自然科学研 究的区别,1.研究对象的不同2.研究过程中的干扰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会研究方法,四、社会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高层:方法论中层:研究方式低层:研究技术,社会研究方法,哲学与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研究法,研究设计类型,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其他研
8、究手段,社会研究方法,高层:方法论,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设;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社会研究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 不同研究方式中的内在逻辑。,社会研究方法,中层: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社会研究方法,低层:研究技术,查找文献的技术 抽样技术设计问卷的技术访问技术观察技术实验技术统计技术整理和审核资料的技术使用照相、录音和计算机的技术等,社会研究方法,五、社会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认识-选择课题-文献检索-探索性研究-建立假设-寻找指标-制定研究计划-选择研究对象-搜集研究资料-审核整理资料-统计分析资料
9、-检验或修改假设-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理论-实践-认识,社会研究方法,六、社会研究的任务,描述解释规范预测,社会研究方法,第二章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社会研究方法,一、社会研究的方法论观点,历史的观点,社会的观点,机率的观点,系统的观点,透视的观点,社会研究方法,二、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发展,1.实证精神的引入(1)1795年拉普拉斯的概率论(2)霍华德使用访谈法进行系统社会研究的先驱(3)家勒普累在问卷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恩 格尔法则)(4)布思是社区生活研究的创始人。(1908年的老年 退休金法),社会研究方法,(5)19世纪中叶,凯特勒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开 创社会统计学(6)1977年,高尔
10、顿,提出了“相关指数”的概念。此后,皮尔逊系数,复相关计算,T分布,F分 布等相继出现,抽样理论与方法逐渐完善(7)20世纪50年代后,电子计算机技术将数理统计 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起来,1966年斯坦福大学开 发成功“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社会研究方法,2.反实证主义方法的出现(1)实证研究的“弱点”(2)社会现象学派否定了实证主义的许多假设(3)韦伯的解释社会学(4)对实证主义持反对与怀疑的社会学家,只是 反对照搬自然科学方法或滥用数量统计方法,而并不反对以经验事实为依据来建立和检验理 论这一实证原则,社会研究方法,方法论进一步发展(1)波普尔的证伪理论(2)库恩的范式概念和科学发
11、展阶段理论,社会研究方法,“证伪理论”代表人物:科学哲学家波普尔(1902)他认为,科学知识的起源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的,而不是经验实证主义所说起源于经验观察和归纳。他用“自由想象优于经验观察”的命题否定了孔德的“观察优于想象”命题。波普尔提出了自己的“证伪理论”。其精髓就是其著名的“假设检验法”或称“试错法”。公式表示:P1(问题)TT(试验性理论)EE(排除错误)P2(新问题),社会研究方法,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范式是指研究、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科学发展动态模式为:前科学时期 常规科学时期 反常和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科学革命表现为抛弃旧范式建立新范
12、式。,库恩(T.Kuhn)的“范式”概念,社会研究方法,三、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统计学方法的发展心理学方法的发展人类学方法的发展,社会研究方法,四、研究方式,1、统计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2、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科学范式、自然范式,社会研究方法,3、定量研究:(1)特点:标准化、结构化-收集资料 资料-精确地分类或转化成数据形式 数量分析(2)作用:广泛、一般状况 客观、精确地解释社会现象 较精确地研究人们的意见、态度(3)局限性:不深入,信息不详细 无法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或行为过程 资料的准确性受到影响,社会研究方法,4、定性研究(1)特点:只研究少数个案 深入、细致研究 无
13、结构、非标准化、资料无法汇总统计 主观分析(2)适用范围:解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 了解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 了解人们行为、态度的具体表现以及行为动机 研究独特的事物和人物,社会研究方法,5、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编 初始方法-社会研究的准备阶段-进入研究实地前的工作,社会研究方法,本编讲授社会研究方法在进入研究实地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三个理论工作必须完成:(1)课题的选择;(2)课题的操作化;(3)研究对象的选择。三个实践工作必须完成:(1)文献检索和探索性研究;(2)制定研究方案;(
14、3)进行抽样。,社会研究方法,课题的操作化是本编的重点,抽样研究的理论与技术是本编的难点,这两方面要反复训练,加上课堂讨论和习题联系。思考题:每个人查找文献,选择一个课题,完成 课题的操作化.,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 课题的选择,社会研究方法,一、课题选择的意义,1.明确任务、对象、范围2.体现和影响研究水平3.人类认识的阶梯,社会研究方法,二、课题的类型,(一)1、承续性课题 2、再生性课题 3、热门性课题 4、创见性课题 5、开拓性课题,社会研究方法,(二)1、基础性课题 2、应用性课题,社会研究方法,三、课题选择的原则,1、价值原则2、可行性原则3、优势原则,社会研究方法,四、课题的来源,
15、1、现代社会生活2、个人经历3、相关文献,社会研究方法,五、课题的明确化,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2、清楚明确地陈述问题,社会研究方法,第二章探索性研究和文献检索,社会研究方法,一、探索性研究,社会研究方法,二、文献检索,1、文献回顾及其意义2、文献回顾的方法,社会研究方法,第三章课题的操作化,社会研究方法,课题的操作化,可以测量的概念,可以经经验检验的命题,社会研究方法,第一节 概念的操作化,社会研究方法,一、概念的意义,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概念的功能是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概念是由名词、抽象定义、经验内含组成的。概念只有在
16、作出定义之后,才有意义。概念的抽象层次、涵盖面、特征三者关系,社会研究方法,二、概念的分类,社会研究方法,实体性概念,非实体性概念,概念,社会研究方法,高,低,大,小,含糊,明确,抽象层次,涵盖面,特征,物质财富,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汽车,社会研究方法,概念,常量,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社会研究方法,概念是建构理论的“基石”和基本材料。,1、有用的概念所指的对象必须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2、有用的概念必须是精确的。必须指称现象一组且仅一组性质。3、有用的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感念。与理论中的其他概念相互联系,并且在解释现象上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社会研究方法,
17、D(密度)=M(质量)*N(体积)V(速度)=S(距离)T(体积),概念的精确性,社会学概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同一概念,在不同研究者那里的含义是不同的,同一概念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所指称的对象不同,社会研究方法,明确地界定概念,如何合理地形成概念,是体现一项经验研究所具有的理论色彩和理论深度的关键一环。,社会研究方法,概念有两种类型:,1、概念仅标识某类现象人、太阳2、概念包含若干个子范畴、属性或亚概念性别、教育程度,社会研究方法,三、概念的界定方法,直接性界定操作性界定理论性界定,社会研究方法,四、概念的功能,分类 比较 计量 设模,社会研究方法,第二节 命题的建构,社会研究方法,、命题的意义
18、,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反映某一类社会现象的本质与属性,社会研究方法,二、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 假相关,社会研究方法,三、命题的类型,普遍性通则 盖然性通则 趋向性通则,社会研究方法,四、命题的形式,公理 定律 假设 经验的概括,社会研究方法,五、假设,作用:1 指导研究2 逻辑推导3 发展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假设是一种特殊的命题:,1、命题中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而假设的基本元素是相对具体的变量,2、假设中的变量关系应该是可以通过经验检验的,社会研究方法,命题:天才往往不幸福,假设:人们的智商与他们在幸福量表上的得分相关,社会研究方法,形式:1 条件式陈述如果A,则B2 差
19、异式陈述A不同,B不同3 函数式陈述A=F(B),社会研究方法,条件式陈述:教育程度高生育率低,差异式陈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生活方式不同,函数式陈述:A=F(IE)A是行为,I是一个先天特质,E 是环境,社会研究方法,第三节理论的建构,社会研究方法,一、理论的特征,1 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命题2 概括一类或一群事物的本质或共同属性3 可检验性,逻辑上相关联并能推导出实验一致性的一组命题,社会研究方法,二、理论的层次,1 宏观理论: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况的解释框架。,2、中观理论:既非日常研究中大批涌现的的微观且必要操作性的假设,也不是一个包罗一切、用以解释所有我们可观
20、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的自成一体的统一理论,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社会研究方法,微观理论: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社会研究方法,三、理论的建构方法,1 演绎方法 2 归纳方法 3 类比方法4 联结方法,社会研究方法,演绎方法 命题 1:若 A,则 B。命题 2:若 B,则 C。命题 3:若 A,则 C。,社会研究方法,归纳方法 S1具有 P属性,S2具有 P属性,S3具有 P属性,Sn具有 P属性 S1、S2、S3、Sn都是 S 所有 S都具有 P的属性,社会研究方法,类比方法 A类对象具有 A、B、C、D的属性 B
21、类的对象具有 A1、B1、C1、的属性 A1、B1、C1、与 A、B、C、相同或相似 结论:B类对象也具有 D的属性。,社会研究方法,联结方法 A导致 D B导致 D C导致 D 结论:A、B、C导致 D。,社会研究方法,五、建构理论的具体步骤,1.详细说明主题。2.详细说明理论关注的范围。3.详细说明主要概念和变量。4.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命题。5.从这些命题逻辑地推论至正在考察的特定主题上。,社会研究方法,六、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1 解释范围越广泛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2 解释精确的理论越是好的理论;3 结构越简练理论越是好的理论。,社会研究方法,第四节社会研究中
22、的科学环,社会研究方法,1、科学的概念是什么?2、科学包含哪两个主要过程?3、社会研究的科学过程是什么?4、“科学环”带来的思考:科学研究的起点在哪儿?科学研究的终点在哪儿?作为起点的观察和作为终点的观察是否一样?西方的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的本土化经验两者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5、课题:“农村村民自治研究”,按科学环设计你的研究计划。,思考题,社会研究方法,尽管可能还有其他含义,科学是提供关于人类经验世界中的事实的陈述,并对其真确性进行检验的一种方式。,社会研究方法,科学过程包含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理论,研究,没有理论,经验性社会研究工具的使用就是经验主义。而缺少经验性的检验,关
23、于社会的理论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或轻率的意识形态。,社会研究方法,理论,逻辑演绎,假设,操作化,观察,形成概念、建立命题、命题整理,经验概况,测量、分析,逻辑推论,接受或拒绝假设,假设检验,科学还:社会研究的逻辑,社会研究方法,理论,逻辑演绎,假设,操作化,观察,形成概念、建立命题、命题整理,经验概况,测量、分析,逻辑推论,接受或拒绝假设,假设检验,理论研究,经验研究,理论建构过程,理论演绎过程,社会研究方法,第五节 课题的操作化,社会研究方法,一、对课题中的概念进行界定二、提出假设三、对假设中的概念进行操作化,社会研究方法,操作化的示例,1.人的现代性(24个维度,438个具体的问题)(1)积
24、极参与公共事物(13)信息(2)老年者的角色(14)大众传播媒介(3)教育期望与职业期望(15)亲属义务(4)可依赖性(16)社会阶级分层(5)对变革的认识与评价(17)新经验(6)公民权(18)妇女权力(7)消费态度(19)宗教(8)对尊严的评价(20)专门技能(9)效能(21)对时间的评价(10)家庭大小(22)计划(11)意见的增多(23)工作信念(12)同国家的认同了(24)了解生产,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章 变量的测量,社会研究方法,一、测量的概念,现象1,现象2,现象3,概念,指标1,指标2,指标3,经验层次,社会研究方法,概念 概念指标指标指标指标指标指标,社会研究方法,测量下列概念
25、,三好学生家务劳动商品化社会地位诚信同情心社区建设,维度、指标,社会研究方法,社会治安工作态度民主参与家庭凝聚力代际互动关系社会融合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下列概念,社会研究方法,二、测量的要素,测量对象 测量内容 测量规则 测量工具,社会研究方法,三、社会测量的特征,社会测量是否有可行性?社会测量的独特性在哪儿?,社会研究方法,四、测量的角度和测量时的差异,范围,社会研究方法,五、测量的尺度,1.定类测量(nominal scale):称为类别测量或定名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性别、职业、宗教信仰)2.定序测量(ordinal scale)也称为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定序测量的取值可以按照
![社会研究方法全套PPT.ppt_第1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6/17/3913085e-2752-424d-89da-7fffc49eb2c0/3913085e-2752-424d-89da-7fffc49eb2c01.gif)
![社会研究方法全套PPT.ppt_第2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6/17/3913085e-2752-424d-89da-7fffc49eb2c0/3913085e-2752-424d-89da-7fffc49eb2c02.gif)
![社会研究方法全套PPT.ppt_第3页](https://www.31ppt.com/fileroot1/2023-6/17/3913085e-2752-424d-89da-7fffc49eb2c0/3913085e-2752-424d-89da-7fffc49eb2c0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研究 方法 全套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37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