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73061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疾病病人的护理伦理规范.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神病病人护理 伦理规范,我们是“精神疾病大国”?,据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平均每13人就有1人患病。另有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2002年我国首次开展的大规模自杀调查结果公布,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在15岁至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原因。中国也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总的自杀率为万分之两点三,而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万分之一,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

2、然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尚不足5成,就诊率则更低。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防治面临“三低”困境,在一些专业机构就诊人数居高不下的同时,基层精神疾病防治却面临低识别率、低就诊率、低管理率的“三低”困境。有专家分析,我国当前精神疾病防治体系薄弱,专业机构及人员严重匮乏。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仅572家,共有精神科床位132881张,注册精神科医师16383人。照此计算,全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每万人1.04张;平均每10万人中才有

3、一位精神科医师。,精神病病人护理特点,精神病由于各种内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病人的精神活动紊乱,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其思维感情、语言和行为,常超出一般的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行为异常,生活难以自理,有时还可能出现自伤,毁物伤人,甚至殴打医务人员,引起社会一般人群的不理解和歧视。,他们大多数不知道自己正在患某种精神疾病,因而对检查、诊断和治疗非常反感,甚至拒绝。有的精神病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在某种危险因素面前,不能自我保护而导致不幸;有些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对饮食无主动要求,不知饥饱,给吃就吃,不给吃也不要,全靠护士精心治疗护理。另外,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常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看管

4、条件下进行治疗,治疗又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所以,医护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高度负责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精神病人护理的要求,尊重人格、同情爱护病人 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和权利是护理人员应当遵循的首要的伦理道德规范。病人的怪乱思维,无礼的言语和粗暴的行为,是精神疾病所致的病态表现。精神科的护理人员不能因此有任何歧视、耻笑、惩罚的观念和行为。要充分尊重病人,保护病人的合法权利。大多数精神病人仍有正常人的各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判断自己是否遭受凌辱冷遇。精神科护理人员应理解精神病人的正常要求(如治疗、生活、嗜好、环境)并尽力给予满足。注意语言美,不能给病人任何不良刺激,有时可能因为一句不恰当的话,而导

5、致几个月的精心治疗前功尽弃,甚至发生意外。,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虽然解除了正常公民的部分权利和义务,但仍享有与社会其他成员一样的人道主义保护的权利。当部分精神病人因患病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去保护病人,视病人应得的一切权利不受侵犯。当病人的自知力有一定的恢复时,在治疗的安排上应耐心解释其必要性,在选择上应充分听取病人的合理要求。同时,除病情和治疗需要外,不要轻易的约束病人,更不能将约束作为报复、威胁、恐吓病人的手段,否则就是对精神病病人人格和权利的贬损和侵犯。,保守秘密 在诊治各种精神病的过程中,常需要详细了解精神病人所处的社会、家庭、家族状况、个人生活经历、婚姻

6、状况,以及患病后的各种病态观念和行为等。医务人员对病人这些病情隐私均有保密的责任。对精神病人症状的知情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绝不能向任何无关人员泄露。因为病态表现得暴露可能对一些病愈清醒的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另外,在精神病人面前,护理人员不可透露医院任何工作人员家庭住址、生活问题、政治问题等。这是保守医院内部机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以防意外的需要。,恪守慎独 精神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差、反应迟钝、主诉不准确,因而几乎无能力保护自己和监督护士。若护理人员不能自觉以应有的职业责任感约束自己,有可能会不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的情况,而使病人发生严重感染,也极易造成院内感染,严重者可

7、能发生毒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等致病人死亡。所以,护理人员要正直无私,恪守慎独。不管病人是“清楚”还是“糊涂”,无论有无监督,不得马虎行事,都要一丝不苟地按科学程序自觉、主动、定时、准确地完成治疗护理任务,给病人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诊疗环境。,工作严谨,最大限度保护病人的安全 精神病病人的护理异常繁杂,要求精细、严谨。精神病病人携带的财产,护理人员要认真保管,并向家属或单位交代清楚,不可利用病人价值上的差错,而取得物质上的利益。精神病房管理极为重要,除应注意清洁、舒适,带有家庭气息外,还应特别注意病人的安全,特别是针对有些病人的自伤、自杀企图以及伤人毁物的行为。值班护士应按时巡视病房,严守岗位职

8、责。检查病房有无刀、剪、绳、带等危险物品,注意了解每个病人的行为。若没能及时发现自缢病人致其死亡,或因失职造成病人走失在外发生严重事故等,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精神病人在伴有暴力行为时,医护人员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来约束病人,但要以保护病人和他人安全为目的。采取的措施要以安全、不伤害病人为原则。在病人危险行为消除后,应立即解除强制约束。对于实施电痉挛治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也要注意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总之,护理人员要严加防范,最大限度保护病人的安全。,举止端庄,正确对待异性病人 由于性质的不同,精神科男女护理人员都在,在对精神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更要正确对待异性病人。与病人交往时,举止端庄稳重。女医护人员不要过分的打扮和使用化妆品,要保持自尊、自重、自爱。在照顾、关心异性病人的时候,要时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对病人态度要和蔼,但不可过分的殷勤,以免使其产生误解,导致不良后果。给异性病人做心理治疗谈话时,男护理人员不可在单间病室与女病人停留时间过长,为女病人打针和护理是,要有女护士在场。护理人员对病人生理特殊部位进行护理时,最好有同性护士去做,一旦没有同性护士,也需两位护士在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