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73347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约束问题的最优化方法.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根据约束条件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其数学模型分别如下:1、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IP型),无约束优化方法是优化方法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在工程实际中,优化问题大都是属于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即其设计变量的取值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用于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最优解的方法称为约束优化方法。,2、等式约束优化问题(EP型),3、一般约束优化问题(GP型),直接解法:随机方向搜索法、复合形法、可行方向法 间接解法:内点惩罚函数法、外点惩罚函数法、混合惩罚函数法,约束优化问题解法分类:约束优化方法按求解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二.直接解法:,基本思想:合理选择初始点,确定搜索方向,以迭代公式 x

2、(k+1)=x(k)+(k)S(k)在可行域中寻优,经过若干次迭代,收敛至最优点。,基本要点:选取初始点、确定搜索方向及适当步长。搜索原则:每次产生的迭代点必须满足可行性与适用性两个条件。可行性:迭代点必须在约束条件所限制的可行域内,即满足 gu(x)0,u=1,2,p,适用性:当前迭代点的目标函数值较前一点是下降的,即满足 F(xk+1)F(xk),适用范围:只能求解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特点:在可行域内进行;若可行域是凸集,目标函数是定义在凸集上的凸函数,则收敛到全局最优点;否则,结果与初始点有关。,收敛条件:边界点的收敛条件应该符合 K-T 条件;内点的收敛条件为:,目的:将有约

3、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来解决。前提:一不能破坏约束问题的约束条件,二使它归结到原约束问题的同一最优解上去。惩罚函数法:通过构造罚函数把约束问题转化为一系列无约束最优化问题,进而用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去求解。惩罚函数法是一种使用很广泛、很有效的间接解法。基本思想:以原目标函数和加权的约束函数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目标函数(x,r1,r2),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通过不断调整加权因子,产生一系列函数的极小点序列 x(k)*(r1(k),r2(k)k=0,1,2,逐渐收敛到原目标函数的约束最优解。,三.间接解法:,新目标函数:,加权因子(即惩罚因子):r1,r2,无约束优化问题:,函数的

4、极小点序列 x(k)*(r1(k),r2(k)k=0,1,2 其收敛必须满足:,其中 和 称为加权转化项,并根据它们在惩罚函数中的作用,分别称为障碍项和惩罚项。障碍项:当迭代点在可行域内时,在迭代过程中阻止迭代点越出边界。惩罚项:当迭代点在非可行域或不满足不等式约束条件时,在迭代过程之中迫使迭代点逼近约束边界或等式约束曲面。,分类:根据约束形式和定义的泛函及罚因子的递推方法等不同,罚函数法可分为内点法、外点法和混合罚函数法三种。这种方法是1968年由美国学者AVFiacco和GPMcormick提出的,把不等式约束引入数学模型中,为求多维有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开创了一个新局面。,适用范围:求解等

5、式约束优化问题和一般约束优化问题。,4.2 内点惩罚函数法(障碍函数法),一.基本思想:,内点法将新目标函数(x,r)构筑在可行域 D 内,随着惩罚因子 r(k)的不断递减,生成一系列新目标函数(xk,r(k),在可行域内逐步迭代,产生的极值点 xk*(r(k)序列从可行域内部趋向原目标函数的约束最优点 x*。内点法只能用来求解具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二.惩罚函数的形式:,其中:惩罚(加权)因子 降低系数 c:0 c 1,例:用内点法求,的约束最优解。,解:首先构造内点惩罚函数:,用解析法求函数的极小值,运用极值条件:,联立求解得:,时不满足约束条件,应舍去。,无约束极值点为:,当,内点法

6、的迭代过程在可行域内进行,“障碍项”的作用是阻止迭代点越出可行域。,三.步骤:,选取合适的初始点 x(0),以及 r(0)、c、计算精度 1、2,令 k=0;,2.构造惩罚(新目标)函数;,3.调用无约束优化方法,求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xk*和(xk,r(k);,4.判断是否收敛:运用终止准则,若均满足,停止迭代,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点为 x*=xk*;若有一个准则不满足,则令 并转入第 3 步,继续计算。,四.几个参数的选择:,2.惩罚因子初始值 r(0)的选择:,1.初始点 x(0)的选择:,要求:在可行域内;不要离约束边界太近。如太靠近某一约束边界,构造的惩罚函数可能由于障碍项的值很大而

7、变得畸形,使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发生困难.,方法:人工估算,需要校核可行性;计算机随机产生,也需校核可行性。,惩罚因子的初值应适当,否则会影响迭代计算的正常进行。一般而言,太大,将增加迭代次数;太小,会使惩罚函数的性态变坏,甚至难以收敛到极值点。对于不同的问题,都要经过多次试算,才能决定一个适当 r0。,3.降低系数 c 的选择:,在构造序列惩罚函数时,惩罚因子r是一个逐次递减到0的数列,相邻两次迭代的惩罚因子的关系为:,式中的c称为惩罚因子的缩减系数,c为小于1的正数。一般的看法是,c值的大小在迭代过程中不起决定性作用,通常的取值范围在0.10.7之间。,4.收敛条件:,五.方法评价:,用于目

8、标函数比较复杂,或在可行域外无定义的场合下:由于优化过程是在可行域内逐步改进设计方案,故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只要满足工程要求,即使未达最优解,接近的过程解也是可行的;初始点和序列极值点均需严格满足所有约束条件;不能解决等式约束问题。,六.举例:盖板问题,b,h,ts,tf,设计一个箱形截面的盖板。已知:长度 l0=600cm,宽度 b=60cm,侧板厚度 ts=0.5cm,翼板厚度为 tf(cm),高度为 h(cm),承受最大的单位载荷 q=0.01Mpa。,要求: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条件下,设计一个最轻结构。,优化方法:选用内点惩罚法,惩罚函数形式为:,调用 Powell 法求序列无约束

9、优化极值,以逐渐逼近原问题的极值点。,设计分析:(略),数学模型:,4.求解过程分析:,4.3 外点惩罚函数法(衰减函数法),一.基本思想:,外点法将新目标函数(x,r)构筑在可行域 D 外,随着惩罚因子 r(k)的不断递增,生成一系列新目标函数(xk,r(k),在可行域外逐步迭代,产生的极值点 xk*(r(k)序列从可行域外部趋向原目标函数的约束最优点 x*。,4,外点法可以用来求解含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二.惩罚函数的形式:,外点法的迭代过程在可行域之外进行,惩罚项的作用是迫使迭代点逼近约束边界或等式约束曲面。,例:用外点法求解下列有约束优化问题,解:惩罚函数为:,对上式求偏导,得

10、,无约束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的最优解系列为:,当惩罚因子渐增时,由下表可看出收敛情况。,三.参数选择:,1.r(0)的选择:r(0)过大,会使惩罚函数的等值线变形或偏心,求极值困难。r(0)过小,迭代次数太多。,2.x(0)的选择:基本上可以在可行域内外,任意选择。,3.递增系数r 的选择:通常选择 5 10,可根据具体题目,进行试算调整。,四.步骤:,2.构造惩罚(新目标)函数,调用无约束优化方法,求新目标函数 的最优解 xk*和(xk,r(k);,3.,4.判断是否收敛:运用终止准则,若均满足,停止迭代,有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点为 x*=xk*;若有一个准则不满足,则令 并转入第 2 步,继续

11、计算。,1.选择合适的初始点x(0),并选择 r(0),a,1,2,0,令 k=0;,五.方法评价:,初始点原则上可任意选择;能解决等式约束问题;由于优化过程是在可行域外进行,故在解决工程问题时,过程解均不可行。,内点法:(1)始点必须为严格内点;(2)不适于具有等式约束的数学模型;(3)迭代过程中各个点均为可行设计方案;(4)一般收敛较慢;(5)初始罚因子要选择得当;(6)罚因子为递减,递减率c有01;,内点法和外点法的对比,4.4 混合惩罚函数法,一.基本思想:,采用内点法和外点法相结合的混合惩罚函数法,用内点法处理不等式约束,用外点法处理等式约束。可以用来求解含不等式和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12、。,二.惩罚函数的形式:,一般既包括障碍项,也包括衰减项。,4.5 随机方向搜索法,一.基本思想:,随机产生初始点,随机产生搜索方向 S(k),进行搜索。但要确保:新迭代点在可行域中;目标函数值的下降性。,随机方向探索法的一般迭代计算公式为:X(k+1)=X(k)+aS(k)(k=0,1,2,)式中a为步长,S(k)为第k次迭代的随机探索方向。因此,随机方向探索法的计算过程可归结为:,三.随机产生初始点:,估计设计变量的上、下限:xil x i xiu,i=1,2,n;在区间0,1中产生伪随机数列 ri,xi(0)=xil+ri(xiu-xil);判断是否 gu(xi(0)0;若满足,则 x(

13、0)=xi(0)若不满足,则转向。,二.随机数的产生:,1.伪随机数:用数学模型,从计算机(的随机数发生器)中产生的随机数。,随机数的特性 有较好的概率统计特性 抽样的随机性;分布的均匀性;前后数之间的独立性;周期性长。,四.随机产生搜索方向:,x(0),x(m),x(1),x(2),x(j),x(l),H(0),五.步骤:,均是,转判2,X(k+1),六.方法评价:,优点:,对目标函数无性态要求;收敛快(当m足够大时);不受维数影响,维数愈高,愈体现优点。,缺点:,对于严重非线性函数,只能得近似解;当m不够大时,解的近似程度大;对于非凸函数,有可能收敛于局部解。,4.6 复合形法,复合形法是

14、求解约束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直接方法。它来源于用于求解无约束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的单纯形法,实际上是单纯形法在约束问题中的发展。在求解无约束问题的单纯形法中,不需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而是靠选取单纯形的顶点井比较各顶点处目标函数值的大小,来寻找下一步的探索方向的。在用于求解约束问题的复合形法中,复合形各顶点的选择和替换,不仅要满足目标函数值的下降,还应当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一.单纯形法:,定义:,基本思想:,以一个目标函数值较小的新点,代替原单纯形中目标函数值最大的顶点,组成新的单纯形,这样不断地迭代,单纯形逐渐逼近最优点。,以二维空间中的映射法为例:,X(1)=X(H),X(2),X(3

15、),X(S),X(R)=X(4),X(5),X(6),在 n 维空间中,由n+1个点组成的图形称单纯形。,X*,二.复合形法:,定义:在 n 维空间中,由 kn+1 个点组成的多面体称为复合形。,基本思想:,说明:,单纯形是无约束优化方法,而复合形可用于约束优化的方法。因为顶点数较多,所以比单纯形更灵活易变。复合形只能解决不等式约束问题。因为迭代过程始终在可行域内进行,运行结果可靠。,在可行域内构造一个具有k个顶点的初始复合形。对该复合形各顶点的目标函数值进行比较,去掉目标函数值最大的顶点(称最坏点),然后按一定法则求出目标函数值下降的可行的新点,并用此点代替最坏点,构成新的复合形,复合形就向

16、最优点移动一步,直至逼近最优点。,三.迭代方法:,1.映射法:,例:二维空间中,k=4,复合形是四面体 x(1)x(2)x(3)x(4),计算得:f(x(1)f(x(2)f(x(3)f(x(4),确定最坏点 x(H)=x(4),次坏点 x(G)=x(3),最好点 x(L)=x(1)。x(S)为除x(H)以外,各点的几何中心。,搜索方向:沿 x(H)x(S)的方向。步长因子(映射系数):1,建议先取1.3。映射迭代公式:x(R)=x(S)+(x(S)x(H)若求得的 x(R)在可行域内,且 f(x(R)f(x(H),则以x(R)代替x(H)组成新复合形,再进行下以轮迭代。,2.变形法一 扩张法:

17、,变形法二 收缩法:,四.初始复合形的形成:,人工选择初始复合形:对于维数较低的优化问题,由于顶点数目较少,可试凑几个可行点作为复合形的顶点。随机产生初始复合形:对于维数较高的问题,采用随机方法,先产生K个随机点,然后再把非可行点逐一调入可行域内。,复合形的顶点K通常取n+1K2n个。,、产生K个随机点:,将非可行点调入可行域 判断产生的K个随机点是否在可行域内,重新排列,将可行点依次排在前面,如有q个顶点X(1)、X(2)、X(q)是可行点,其它K-q个为非可行点。对X(q+1),将其调入可行域的步骤是:(1)计算q个点集的中心X(s);(2)将第q+1点朝着点X(s)的方向移动,按下式产生

18、新的X(q+1),即X(q+1)=X(s)+0.5(X(q+1)X(s),这个新点X(q+1)实际就是X(s)与原X(q+1)两点连线的中点,如图。若新的X(q+1)点仍为非可行点,按上式再产生X(q+1),使它更向X(s)靠拢,最终使其成为可行点。,按照这个方法,同样使X(q+2)、X(q+3)、X(K)都变为可行点,这K个点就构成了初始复合形。,若可行域是非凸集,可能失败,需减小上、下界再进行。,五.步骤:,六.方法评价:,在用直接法解决约束优化问题时,复合形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计算目标函数的导数,也不进行一维搜索,因此对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无特殊要求,适用范围广,编程简单

19、。但是收敛速度较慢,不能用于解决具有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建议:初始取1.3。n+1 k 2n,当 n 5 时,k取值接近 2n;当 n 5 时,k 的取值可小些。,4.7 可行方向法,一.基本思想:,在第 k+1 次迭代时,从 x(k)点出发,寻找一个可行的搜索方向和合适的步长因子,从而得到一个可行、目标函数值下降的新点 x(k+1),再以此点出发,寻找新点,直至满足收敛条件,得到最优点 x*。,(k)的选择原则:,使新点 x(k+1)在可行域内。,S(k)的选择原则:,必须是可行方向,即必须与所有适时约束的梯度方向成钝角。必须是目标函数值下降的方向,即必须与目标函数的负梯度方向成锐角。,同

20、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方向,称为适用可行方向。,二.搜索策略:,可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不同性态,选择不同的搜索策略。,边界反弹法:第一次搜索为负梯度方向,终止于边界。以后各次搜索方向均为适用可行方向,以最大步长从一个边界反弹到另一个边界,直至满足 K-T 条件。,最优步长法:第一次搜索为负梯度方向,终止于边界。第二次搜索沿适用可行方向作一维搜索以最优步长因子求得最优点。反复以上两步,直至得到最优点x*。,贴边搜索法:第一次搜索为负梯度方向,终止于边界。以后各次搜索贴边(约束面)进行。若适时约束面是切面,每次搜索到约束面的交集时,移至另一个约束面,直至收敛到最优点。若可行域是凸集,约束面是非线性时,从x(k)点沿切线(面)方向s(k)搜索,会进入非可行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