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BE01概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7353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9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BE01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经济学基础BE01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经济学基础BE01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经济学基础BE01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经济学基础BE01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BE01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BE01概论.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经济学基础,2,课程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黎诣远 主编高教出版社(2005),3,参考书,经济学原理(英文第四版),曼昆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课程安排,上课日期:9.221.9,每周2学时。期末考试:第16周课堂考核方式平时考察:占50%(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占50%课程助教姓 名:倪宣明(经管学院博士生)E-mail:,5,课程简介,课程性质:非经济类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课。课程目的: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课程内容:经济学的基

2、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微观:稀缺性原理、供求原理、消费决策原理、生产决策原理、一般均衡原理、经济效率原理宏观:经济总量、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IS与LM曲线、国民收入决定、增长与波动、通胀与失业课程要求:学员须有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6,Lecture 1 概 论,7,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大矛盾,不断膨胀的欲望不断紧缺的资源解决好不断膨胀的欲望与不断紧缺的资源之间的矛盾,这是经济社会永恒的任务。,8,稀缺性原理,欲望:主观而生,永无止境。资源:自然禀赋,数量有限。稀缺性(scarcity):有限的资源总是满足不了无限的欲望,这就出现了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类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能够得到的资源数

3、量总是少于欲想得到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命题。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9,物以稀为贵,越是稀缺的商品,市场价格越高。欲想购买的人越多,越稀缺。商品的数量越稀少,越稀缺。商品越稀缺,价格就会越高。例:钻石比水稀缺,钻石价更高。空气不稀缺,呼吸空气免费。越是优质的股票,稀缺性潜力越大。,10,稀缺性带来的麻烦,稀缺 分配 竞争 差异稀缺品要分配:只要存在稀缺性,就必有分配。分配引起竞争:只要有分配,就一定出现竞争。竞争带来差异:只要有竞争,就一定产生差异。差异源于稀缺性!只有消除稀缺性,才能根除差异!,11,经济学的任务,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要(欲望)的问题。

4、研究生产什么(what)资源多用途研究怎样生产(how)技术与生产方式研究为谁生产(for whom)收入分配研究何时生产(when)发展规划或计划研究谁来决策(who)个体决策(市场机制)还是政府决策(计划体制)经济体制问题,12,经济学发展主线索,古希腊经济思想,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当代经济学,Aristotle,A.Smith,A.Marshall,M.Freedman,J.M.Keynes,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近代经济学,R.M.Lucas,J.Stiglitz,F.Quesnay,A.Montchrestien,研究交换,研究农业

5、和总资本的再生产,13,经济学的渊源,古希腊的经济学家务管理科学:Oikos+nomos=Oikonomia“房子、家产”+“规律、管理”=经济学Aristotle(384 322):运用怀疑的逻辑看待市场、交换和货币,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家务的学问。市场有两种对立行为:经济行为、道德行为。货币有两种对立形式:交换媒介、资本。货币是交换媒介,其作用在交换结束后终结。然而,货币又以资本形式出现,引起人们无限积累货币的欲望,导致市场上一系列伦理问题的发生。,14,经济学的渊源,重商主义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A.Montchrestien(1575-1621):重商主义者,法国经济学家、剧作家和冒险家,还

6、曾经当过兵。他于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概论,提出了政治经济学(lconomie politique)一词。社会财富管理:politique在希腊文中为politicos,意指社会。这表明,作为“家务管理科学”的经济学被A.Montchrestien提升为“社会财富管理”的政治经济学。,15,经济学的渊源,1890年之前: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基本上停留在家务管理科学的意义上。政治经济学:主要是指社会财富管理。国民经济学(national economics):政治经济学的同义词,是德国人提出来的术语。1890年以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版,

7、综合了家务管理与社会财富管理,并统一叫做“经济学”。1890:大多数学者遵循马歇尔的说法,用“经济学”一词代替了“政治经济学”。,16,经济学的渊源,马克思: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的文献中,政治经济学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国,政治经济学一词则有着特定的含义。汉语“经济”日文汉字:日本人把希腊文字Oikonomia译成日文汉字“经济”,“经济”一词便在我国被广泛采用。中文含义:经世济民。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一切治国方略方针。,17,对经济学含义的解释,问题:什么是经济学?各种各样存有争议的解释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研究货币、利率、资本和财富的学

8、问。是研究如何改善社会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组织生产和消费的学问。是研究人们如何用(或不用)货币进行交换的学问。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商品并分配给社会成员消费的学问。,18,三种经典解释,恩格斯的解释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斯大林的解释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分配形式。这一切共同构成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9,三种经典解释,萨缪尔

9、森的解释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利用或不利用货币的情况下,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还要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文献总是引用恩格斯或斯大林的解释。西方学术界则更多地接受萨缪尔森的解释或定义。,20,三种解释的比较,恩斯、恩萨无争:恩格斯的解释具有一般性,同斯大林及萨缪尔森都没有多大分歧。斯萨分歧:斯大林与萨缪尔森的解释则有很大分歧。斯大林把经济学限制为生产关系研究,把一切都归结为人与人的关系,排除了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萨氏让经济学更多指向人与物、物与物的

10、关系研究。其实,凯恩斯之父John Neville Keynes(1852-1949)早就建议用“规范”和“实证”区分两类不同关系研究:规范:人与人的关系研究实证: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研究,21,规范与实证的区别,规范经济学:注重人与人的关系研究。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提出经济行为规范,回答“应该是什么”。即研究经济学中涉及道德规范与价值判断的问题,重点在于如何建立规范,如何运用规范。实证经济学:注重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研究。抛开价值判断,不管“应该是什么”,而只关心“是什么”,研究可以用事实验证的经济问题。换言之,它从有关经济行为的假设前提出发,分析经济活动过程,预测经济活动后果,因而带有通

11、常所说的“实证性”。,22,经济学定义的选择,关键:排除价值判断,注重实证研究。经济学的定义(实证意义):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满足人类需要的科学。一方面,它关注财富生产、分配与消费的本质作用。另一方面,它关注那些以便利财富生产、分配与消费为目的的机构与活动。更加简洁的定义 实证经济学主要研究怎样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和经济机构来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2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践检验:科学理论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实验室中检验:科学试验、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检验:付诸行动、具体实施。经济理论的检验:社会实践,缺点是太漫长。检验经济理论的科学方法演绎法:逻辑推理从因果关系分析中

12、,得出经济活动的规律。这样得到的结论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归纳法:经验总结从实际经验事实中,总结经济活动的规律。如此得到的结论也经得起实践检验。,24,经济学的内容,微观经济学:个量经济学从分析经济个体(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出发,得出经济活动的规律,预测经济活动的结果。宏观经济学:总量经济学从分析经济总体(即经济总量)的行为出发,得出经济活动的规律,预测经济活动的结果。,25,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单个市场:供求原理单个家庭:消费者行为单个企业:生产者行为市场行为: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市场竞争市场均衡市场效率所有市场:一般均衡与效率,26,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总量:收入(GDP)、物价、利率部门:家庭、企业、政府、国外市场:产品、要素、资本、国际国民收入决定:国民经济总体均衡产品市场均衡、要素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财政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国际市场均衡)国民收入变动:增长与波动、通胀与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