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砌体结构第5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73664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工程砌体结构第5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结构工程砌体结构第5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结构工程砌体结构第5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结构工程砌体结构第5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结构工程砌体结构第5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工程砌体结构第5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工程砌体结构第5章.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砌体结构系列电子教案,砌体结构设计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wall column Design of Masonry building主讲:张自荣201211,2,主要内容,5.1 概述5.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5.3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方案5.4砌体房屋墙柱设计5.5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5.6设计例题,3,5.1 概述,1.混合结构房屋概念 承重墙为砌体-承担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楼屋盖为钢筋混凝土-承担竖向荷载2.混合结构房屋应用 民用房屋 小型工业厂房(无吊车、小吨位吊车),4,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分类:1.按承重分:承重墙-自重、楼板荷载 自承重墙-自重 分隔墙-砌筑在

2、楼板上、每层单独设 2.按方向分:横墙-沿房屋短向布置 纵墙-沿房屋长向布置,5,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承重方案(五种),1.横墙承重方案,优点:横墙多、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纵墙自承重,开洞方便;楼板短向受力,经济。,缺点:横墙多、开间受限制 纵墙自承重,保温,材料用量多,适用:宿舍、住宅-横墙间距小、大小固定,横墙承重方案,6,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承重方案(五种),2.纵墙承重方案,优点:横墙少、开间大墙体材料用量少;,缺点:横墙少、空间刚度小,整体性差 纵墙承重,开洞受限 楼板材料用量多,适用:教学楼、办公楼-大开间房屋,纵墙承重方案,7,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

3、构布置-墙体承重方案(五种),3.纵横墙承重方案,特点:墙体受力均匀;房间布置灵活;空间刚度较大,整体性较好,适用:综合楼(建筑功能多样的房屋,如办公兼宿舍),8,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承重方案(五种),4.内框架承重方案,特点:墙、柱承重,使用空间大;横墙少,空间刚度差。两种材料,施工复杂,适用:食堂、商店(层数少的大空间房屋),荷载传递:楼板 外墙 基础 楼板 柱 基础,9,5.2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承重方案(五种),5.底部框架承重方案,特点:使用空间大;上刚下柔结构。,适用:临街住宅(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房屋),荷载传递:上部:墙体承重 底部:墙体 梁 柱 基础,10

4、,5.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一、房屋的空间刚度,变形:房屋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水平位移(横向变形大),2.影响空间刚度的因素横墙间距、横墙刚度、楼盖刚度,1.定义 承重构件参与共同工作的程度 房屋抵抗变形的能力,分析:以水平风荷载为例分析受力情况,11,5.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1.无山墙(单层单跨、纵墙承重)纵墙洞口均匀分布、荷载均匀分布墙体各部位受力均匀,各部位变形相同,空间受力体系简化为平面排架,风荷载通过平面排架传递给基础,纵墙部位位移相同,为,12,5.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2.有山墙(单层单跨、纵墙承重)山墙约束楼盖的水平位移,传力路径变化,总位移=+v,影响

5、空间刚度的因素;横墙间距、横墙刚度、楼盖刚度,13,5.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1.弹性构造方案:横墙间距大,空间刚度小,在水平荷载下的水平位移很大,,二、房屋的构造方案,总位移=+v,按有侧移的平面排架计算,弹性方案,14,5.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2.刚弹性构造方案:横墙间距较小,空间刚度较大,在水平荷载下的水平位移很小,,二、房屋的构造方案,总位移=+v,按侧移折减的平面排架计算,取+v=,1 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刚弹性方案,15,5.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3.刚性构造方案:横墙间距很小,空间刚度很大,在水平荷载下的水平位移几乎为0,,二、房屋的构造方案,按无侧移平面

6、排架计算,视楼盖为墙体的不动绞支座,16,5.3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见表5-1,二、房屋的构造方案,开洞面积50%墙厚180mm 墙长高比 单层:LH 多层:L1/2H,采用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要求:,影响空间刚度的因素:横墙间距、横墙刚度、楼盖刚度,否则:验算1/4000H,17,主要内容,5.1 概述5.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5.3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方案5.4砌体房屋墙柱设计5.5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5.6设计例题,18,复习 review,1.墙体承重方案(五种)横墙承重方案:横墙多、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纵墙承重方案:横墙少、开间大,空间刚度小,整

7、体性差纵横墙承重方案:横墙较多,空间刚度较大,整体性较好内框架承重方案:墙、柱承重,使用空间大;横墙少,空间刚度差。底部框架承重方案:底部框架层使用空间大;上刚下柔结构2.影响房屋空间刚度的因素 横墙间距;横墙刚度;楼盖刚度,3.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刚性方案(S72m),19,复习 review,3.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弹性方案;横墙间距大,空间刚度小,在水平荷载下的水平位移很大,按有侧移的平面排架计算刚弹性方案;横墙间距较小,空间刚度较大,在水平荷载下的水平位移很小,按侧移折减的平面排架计算刚性方案横墙间距很小,空间刚度很大,在水平荷载下的水平位移几乎为0按无侧移平面排架计算,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

8、20,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纵墙计算,一、刚性构造方案房屋承重纵墙计算,内纵墙:,计算单元:取相邻洞口中心线间距内的竖向墙带取受荷大,窗间墙小的墙体,1.计算简图,21,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纵墙计算,一、刚性构造方案房屋承重纵墙计算,外纵墙:,计算单元:取相邻洞口中心线 间距内的竖向墙带,1.计算简图,22,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刚性纵墙,外纵墙:,23,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24,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计算简图的简化:刚性方案,水平位移为零,楼盖视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则竖向墙带视为以楼盖为支承的竖向连续梁,但由于梁板入墙削弱墙

9、体的连续性,支座处实际弯矩大大减小,为了简化计算,视楼盖为简支座。最终每层墙体视为两端铰支的竖向杆件。,25,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纵墙计算,一、刚性构造方案房屋承重纵墙计算,作用于每层墙体的荷载两部分:本层楼盖传来NL-按偏心传递,偏心矩为e=h/2-0.4a0:上层墙体传来压力Nu-按轴心传递Nu中包括本层以上墙体及除本层外其它各层楼盖传来的压力。,2.荷载计算,26,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一)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纵墙计算,一、刚性构造方案房屋承重纵墙计算,3.最不利截面位置及内力计算,27,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3.最不利截面位置及内力计算,本层楼板底面:

10、M=NLe1e1=h/2-0.4a0 N=NL+Nu,洞口上边缘:N=N+Nh3 M=M(h1+h2)/H,洞口下边缘:N=N+Nh2 M=M(h1)/H,下层楼板底面:N=N+Nh1 M=0,-Nue2,e2=h/2-a/2,28,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4.承载力计算,整体受压:,局部受压:,简化:四个截面可均取窗间墙面积,并可仅计算、两个截面。,29,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纵墙计算,一、刚性构造方案房屋承重纵墙计算,1.计算单元-同竖向荷载,2.计算简图-按竖向连续梁计算3.内力计算-跨中及支座均近似取;,W-沿楼层高均布荷载设计值;Hi-楼层高度。,30,5

11、.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纵墙计算,一、刚性构造方案房屋承重纵墙计算,不考虑风荷载的条件:刚性方案外墙,洞口面积2/3,层高和总高不超过表5-2规定,且屋面自重0.8KN/m2,注:1.单层刚性房屋,底端按固定 2.多层房屋,梁跨9m时,考虑梁端约束力矩My,31,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二、刚性构造方案房屋承重横墙计算,计算单元:有洞口时,取相邻洞口中线间距;有大梁时,取相邻大梁中线间距;其它情况,取1m宽墙带,每层墙体视为两端铰支的竖直梁。,1.计算简图,注:中间层计算高度取层高(板底至板底)顶层坡屋顶取层高加山尖高一半 底层取至基础顶面。,32,5.4 砌体房屋墙柱

12、设计,二、刚性构造方案房屋承重横墙计算,上层墙体和楼盖按轴压传递,本层楼盖传来荷载按偏压传递,但可近似按轴压传递,2.荷载收集:,每层根部,3.最不利截面位置:,4.承载力计算:,33,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三、弹性构造方案房屋墙柱计算,单层:按有侧移平面铰接排架计算(单厂)多层:按有侧移平面框架计算,34,5.4 砌体房屋墙柱设计,四、刚弹性构造方案房屋墙柱计算,单层:按有侧移平面铰接排架计算,但在柱顶加弹性支座,并引入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取值见表5-3求解步骤:在节点处加不动铰支座,求出支座反力R和内力将R反向施加在节点,并求出内力将 内力叠加,多层房屋分析步骤同单层,见图5-13,35

13、,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墙柱的允许高厚比计算,目的:墙柱本身要满足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允许高厚比,见表5-4,(一)影响允许高厚比的因素,36,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墙柱的允许高厚比计算,目的:墙柱本身要满足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允许高厚比,见表5-4,(一)影响允许高厚比的因素,37,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表4-1中的H为墙或柱的实际高度,取值如下:,38,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二)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验算,1 非承重墙修正系数:当 h=240 时,1=1.2 当 h=90时,1=1.5 当 90h240时,1 在1.21.5之间内差,2有洞口墙

14、修正系数:0.7,S相邻窗间墙或壁柱间距离(计算单元)bS在S范围内洞口宽度,39,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二)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验算,1 自承重墙修正系数:当 h=240 时,1=1.2 当 h=90时,1=1.5 当 90h240时,1 在1.21.5之间内差,2有洞口墙修正系数:0.7,S相邻窗间墙或壁柱间距离(计算单元)bS在S范围内洞口宽度,40,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二)矩形截面墙柱高厚比验算,2有洞口墙修正系数:0.7,砌体的计算高度HO:对于刚性静力计算方案,41,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三)壁柱墙高厚比验算,1.验算整体高厚比(按T形),bf的

15、取值:有洞口时,bf=窗间墙净宽 无洞口时:bf=b+2/3H 相邻壁柱间距,2.验算局部高厚比(按矩形),计算H0时,S取壁柱间距,当横墙间距 时,高厚比不受限制,42,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1.验算整体高厚比(按T形),bf的取值:有洞口时,bf=窗间墙净宽 无洞口时:bf=b+2/3H 相邻壁柱间距,43,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四)设置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c构造柱提高系数:,系数:细料石、半细料石,=0 砼砌块、粗料石、毛料石、毛石,=1.0 其它,=1.5bc构造柱沿墙长方向宽度,l构造柱间距,44,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16、,裂缝的部位:房屋高度变化处;地质条件改变处;平面转角处;顶层墙体;底层两端纵墙;新旧房屋交接处。,裂缝的原因: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1.温度变形:热胀冷缩 对砼砌块房屋,由温差引起 对砖砌体房屋,由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砼楼盖变形比砖墙大一倍,45,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2.收缩变形:包括干缩变形和凝缩变形 干缩变形:砼内自由水蒸发引起体积减小 凝缩变形:砼内水和水泥水化作用引起体积减小但砖砌体的收缩现象不明显.而砼砌块干缩性更大.混合房屋是整体,当各构件变形不同时,

17、彼此制约产生拉应力,而两种材料ft较小,当拉应力超过ft时,出现裂缝。当房屋过长时,基础和上部墙体温度变形差导致裂缝,46,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3.裂缝形态 平屋顶下边外墙的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见图5-15 顶层内外纵墙和横墙的八字裂缝,见图5-16房屋错层处墙体的局部垂直裂缝,见图5-17砌块砌体房屋山墙、楼梯间墙的中部竖向裂缝。混合房屋是整体,当各构件变形不同时,彼此制约产生拉应力,而两种材料ft较小,当拉应力超过ft时,出现裂缝。当房屋过长时,基础和上部墙体温度变形差导致裂缝,47,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

18、化引起的墙体开裂:3.裂缝形态 平屋顶下边外墙的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见图5-15 顶层内外纵墙和横墙的八字裂缝,见图5-16房屋错层处墙体的局部垂直裂缝,见图5-17砌块砌体房屋山墙、楼梯间墙的中部竖向裂缝。混合房屋是整体,当各构件变形不同时,彼此制约产生拉应力,而两种材料ft较小,当拉应力超过ft时,出现裂缝。,48,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3.裂缝形态 平屋顶下边外墙的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见图5-15 顶层内外纵墙和横墙的八字裂缝,见图5-16房屋错层处墙体的局部垂直裂缝,见图5-17砌块砌体房屋山墙、楼梯间墙的中部竖向裂缝。混合房屋是整体,

19、当各构件变形不同时,彼此制约产生拉应力,而两种材料ft较小,当拉应力超过ft时,出现裂缝。,49,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3.裂缝形态 房屋错层处墙体的局部垂直裂缝,见图5-17砌块砌体房屋山墙、楼梯间墙的中部竖向裂缝。混合房屋是整体,当各构件变形不同时,彼此制约产生拉应力,而两种材料ft较小,当拉应力超过ft时,出现裂缝。,50,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3.裂缝形态 平屋顶下边外墙的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见图5-15 顶层内外纵墙和横墙的八字裂缝,见图5-16房屋错层处墙体的局部垂直裂缝,见图5-1

20、7砌块砌体房屋山墙、楼梯间墙的中部竖向裂缝。混合房屋是整体,当各构件变形不同时,彼此制约产生拉应力,而两种材料ft较小,当拉应力超过ft时,出现裂缝。当房屋过长时,基础和上部墙体温度变形差导致裂缝,51,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4.裂缝防治措施 设置温度伸缩缝,伸缩缝间距见表5-5 顶层设置钢筋砖圈梁或钢筋混凝土圈梁宜优先采用有檩体系屋盖屋盖设置保温层、隔热层。屋面保温层、刚性面层、找平层应设分隔缝,间距6m,缝宽30mm顶层及女儿墙砂浆强度M7.5,52,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一)由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开裂:4.裂缝防治措施

21、房屋顶层端部墙体适当增设构造柱 女儿墙宜增设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屋盖或楼盖标高不同时,设变形缝对于非烧结硅酸盐砖和砌块房屋,避免受雨淋。70及以下地区,在屋面和圈梁之间可设水平滑动层顶层挑梁下墙体灰缝内设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拉结筋顶层门窗过梁上的墙体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钢筋网,53,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二)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1.裂缝形态:,54,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二)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开裂:2.裂缝防治措施 设置沉降缝 设置钢筋砖圈梁或钢筋混凝土圈梁,增强刚度和稳定性在软土区,房屋体形力求简单,横墙间距不宜过大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钢筋网

22、片或拉结筋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入墙600mm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重后轻。,55,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三)防止混凝土砌块、非烧结砖房屋墙体开裂措施:在各层洞口上下墙体灰缝内设置钢筋网片或拉结筋当房屋刚度较大时,在窗台下设置竖向控制缝房屋顶层两端加强,底层第一、第二开间窗洞加强,56,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二、墙柱的一般构造要求5层及以上房屋外墙,防潮墙,动荷墙,层高6m的墙柱,最低强度:M5,砖MU10,砼MU7.5,石MU30独立砖柱240370,毛石墙厚350,毛料石400纵横墙交接处,应错缝搭砌,否则用钢筋拉结预制板入墙100,预制板入圈梁80,预制梁入墙180240,

23、预制梁、屋架L9m支承在砖墙或预制梁、屋架L7.5m支承在砼块、料石墙,两端与垫块锚固山墙壁柱砌到顶,檩条与山墙可靠拉结,57,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二、墙柱的一般构造要求设垫块条件:跨度L6m的屋架下砌体;跨度L4.8m的梁下砖砌体;跨度L4.2m的梁下砼块、料石砌体;跨度L3.9m的梁下毛石砌体;设壁柱条件:墙厚240,梁跨度L6m的砖墙,;墙厚180,梁跨度L4.8m的砖墙,;跨度L4.8m的梁下砼块、料石墙;,58,5.5 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三 墙柱的一般构造要求砌块砌体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90mm 空心砌块在纵横墙交接处灌实梁板下一定范围内砌块砌体灌实砌体中留槽和埋管

24、规定,59,5.6 设计例题,哈尔滨市某高校一六层砖混结构教学楼,其平面、剖面图见图5-19。外墙厚490mm,内墙厚均为240mm,墙体拟采用MU10实心粘土砖,1、2、3层采用M10混合沙浆砌筑,4、5、6层采用7.5混合沙浆砌筑,墙体及梁侧抹灰均为mm,试验算外纵墙强度。据荷载规范查得,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2承受基本分压为0.45KN/m2。(一)确定结构构造方案和选择计算单元.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计算方案 根据建筑功能分区,本例题选择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即在房间内无横墙处设置横向的钢筋混凝土进深梁,上铺横向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大梁间距根据建筑窗口

25、的设置确定,60,5.6 设计例题,(一)确定结构构造方案和选择计算单元.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计算方案并尽可能的使其支撑与窗间墙墙垛的中部,走廊直接在横向铺设预应力空心楼板,支撑于内纵墙上。上述结构布置方案的刚性横墙间距均小于01 规范规定的刚性方案要求的最大间距,故属刚性构造方案。结构布置方案见图5-15a的下部分所示。,61,5.6 设计例题,2选定计算单元 在房屋层数、墙体所用种类、材料强度、楼面(屋面)荷载均相同的情况下,外纵墙最不利计算位置可根据墙体的负载面积与其截面面积的比例来判别。外纵墙的窗间墙墙垛宽度与负载面积的比值见表5-6。表5-6 最不利窗间墙垛的选择,62,5.6 设计例

26、题,2选定计算单元 在房屋层数、墙体所用种类、材料强度、楼面(屋面)荷载均相同的情况下,外纵墙最不利计算位置可根据墙体的负载面积与其截面面积的比例来判别。外纵墙的窗间墙墙垛宽度与负载面积的比值见表5-6。表5-6 最不利窗间墙垛的选择由表5-6可以看出,轴之间长度为1200mm的墙垛最为危险,因此,首先选择该墙垛作为计算位置,其墙体的建筑剖面见图5-19b。,63,5.6 设计例题,(二)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应依据建筑构造进行,如图5-19c所示的屋面及楼面做法,其计算如下:1屋盖荷载APP改性沥青防水层 0.3KN/m220 mm厚水泥沙浆找平层 0.40KN/m2平均150mm厚水泥珍珠岩保温

27、找坡层 0.52KN/m2APP改性沥青隔气层 0.05KN/m220mm厚水泥沙浆找平层 0.40KN/m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20mm 1.87KN/m215mm厚的混合沙浆天棚抹灰 0.26KN/m2钢筋混凝土进深梁250mm550mm,折算厚度47mm(含两侧抹灰)1.18KN/m2,64,5.6 设计例题,(二)荷载计算屋盖永久荷载标准值 4.98 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0.70 KN/m2由屋盖大梁传给计算墙垛的荷载标准值 N1k=(4.98 KN/m2+0.70 KN/m2)1/2 6.6m3.3m61.9KN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N11.2GK+1.4QK=(1.2

28、 4.98 KN/m2+1.4 0.7 KN/m2)6.6 m 3.3m=75.8KN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N11.35GK+1.0QK=(1.354.98 KN/m2+1.0 0.7 KN/m2)6.6 m 3.3m=80.8KN,65,5.6 设计例题,(二)荷载计算2.楼面荷载10mm水磨石地面面层 0.25 KN/m225mm水泥沙浆打底 0.50 KN/m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20mm 1.87 KN/m215mm混合沙浆天棚抹灰 0.26 KN/m2钢筋混凝土进深梁250mm 550mm,折算厚度47mm(含两侧抹灰)1.18 KN/m2楼面恒核载标准值 4.06 KN/m2楼面活荷

29、载标准值 2.0 KN/m2由楼面大梁传给计算墙垛的荷载:标准值N2K=GK+QK=(4.06 KN/m2+2.00 KN/m2)1/26.6m3.3m=66.0KN,66,5.6 设计例题,(二)荷载计算2.楼面荷载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N2=1.2GK+1.4QK=(1.24.06 KN/m2+1.4 2.00 KN/m2)1/26.6m3.3m=83.5KN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N2=1.35GK+1.0QK=(1.354.06KN/m2+1.0 2.00 KN/m2)1/2 6.6m3.3m=81.5KN3.墙体自重女儿墙重(厚 370 mm,高900 mm)计入两面抹灰40m

30、m,其标准值为 N3K=19 KN/m33.3m0.41m0.90m=23.1KN,67,5.6 设计例题,(二)荷载计算3.墙体自重女儿墙重(厚 370 mm,高900 mm)计入两面抹灰40mm,其标准值为 N3K=19 KN/m33.3m0.41m0.90m=23.1KN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23.1KN1.2=27.7N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23.1KN1.35=31.2kN女儿墙根部至计算截面(即进深梁底面)高度范围内的墙体厚490mm,起自重标准值为:19 KN/m33.3m0.53m0.55m=18.3kN,68,5.6 设计例题,(二)荷载计算3.墙体自重女儿墙根部至计

31、算截面(即进深梁底面)高度范围内的墙体厚490mm,起自重标准值为19 KN/m33.3m0.53m0.55m=18.3kN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18.3kN1.2=22.0 kN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18.3kN1.35=24.7KN计算每层墙体自重时,应扣除窗口面积,加上窗自重,墙体厚度考虑两面抹灰增加40mm一并计算。塑钢玻璃窗自重标准值按0.40 KN/m2计算。对第6层墙体厚490mm,计算高度3.9m,自重计算标准值为(0.49m+0.04m)(3.9m2.0m)19 KN/m3+2.1m2.0m0.40 KN/m2=89.0 kN,69,5.6 设计例题,(二)荷载计算3.墙体

32、自重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89.0kN1.2=106.8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89.0kN1.35=120.2kN对2、3、4、5层,墙体厚度为490mm,计算高度3.6m,其自重标准值为:(0.49m+0.04m)(3.6m 3.3m-2.1 m 1.8m)19 KN/m3+2.1m1.8m0.40 KN/m2=83.1kN设计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83.1kN 1.2=99.7 kN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83.1kN 1.35=112.2 kN,70,5.6 设计例题,(二)荷载计算3.墙体自重(H1=3.9+0.45+0.8=5.15m)对层,墙体厚度为490mm,计算

33、时取基础顶面,则底层楼层高度为5.15m,其自重标准值为(H1=5.15-0.55=4.6m)(0.49m+0.04m)(4.6m 3.3m-2.1m 2.0m)19 KN/m2+2.1m2.0m0.40 KN/m2=112.2kN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112.2kN 1.2=134.6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112.2kN 1.35=151.5kN(三)内力计算楼盖、屋盖大梁截面为b h=250mm 550mm,梁端在外墙的支承长度为370mm,下设abbbtb=370mm550mm180mm 的刚性垫块,则梁端垫块上表面有效支承长度采用下式计算:,71,5.6 设计例题,(三)

34、内力计算对由可变荷载控制及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a0计算结果分别列于表5-7和表5-8。进深梁传来荷载对外墙的偏心距 e=h/2-0.4a0,外纵墙的计算面积为窗间墙垛的面积 A=1200mm490mm。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的计算模型与计算简图见图5-20所示。各层-、-截面内力按由可变荷载控制和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分别见表5-9和表5-10。(四)墙体承载力计算本建筑墙体最大高厚比=H0/h=5150/490=10.52=0.7526=19.5,满足要求。承载力一般可对-验算,但底层应验算-截面,结果列于表5-11和表5-12。,72,5.6 设计例题,(三)内力计算对由可变荷载控制及由永久荷

35、载控制的组合,a0计算结果分别列于表5-7和表5-8。进深梁传来荷载对外墙的偏心距 e=h/2-0.4a0,外纵墙的计算面积为窗间墙垛的面积 A=1200mm490mm。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的计算模型与计算简图见图5-20所示。各层-、-截面内力按由可变荷载控制和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分别见表5-9和表5-10。(四)墙体承载力计算本建筑墙体最大高厚比=H0/h=5150/490=10.52=0.7526=19.5,满足要求。承载力一般可对-验算,但底层应验算-截面,结果列于表5-11和表5-12。,73,本章小结,1.混合结构房屋墙体承重方案及其特点2.影响房屋空间刚度的因素3.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及计算简图4.刚性方案房屋承重墙体的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计算单元、计算简图、荷载计算、控制截面承载力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考虑风荷载的条件5.墙柱高厚比验算影响允许高厚比的因素,验算高厚比的三种情况6.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