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大赛获奖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76926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木叶大赛获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说木叶大赛获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说木叶大赛获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说木叶大赛获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说木叶大赛获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木叶大赛获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木叶大赛获奖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木叶,林 庚,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并理解“木叶”意象的意蕴。2、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3、学习鉴赏诗歌的意象。,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作者简介,(1933年),晚年,阅读思考:文章的结构思路如何?,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的形象关键在一个”木“字。(现象)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2.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特征)第三部分()小结”木叶“与”树叶“一

2、字千里。(总结),文章可分三部分:,全文结构:引题主体小结,13段:“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46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2、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树,木,课文研读,“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树 叶,2说说“树叶”与“木叶”意味 的不同。,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它们都都带有密

3、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以树叶可以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使人常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到“木”的形象以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树叶,木叶,3说说“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落叶,落木,落叶: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落木”比“木叶”更进一层,不仅在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木,木头木料木板,树干,落 叶,暗示,概括“木”的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木叶,袅袅兮秋

4、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无边落木萧萧下,洞庭波兮木叶下,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午阴嘉树清圆,树,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高树多悲风,“木”,木头、木料,树干(疏朗),落叶,秋天,离愁别绪,悲,“树”,繁密叶子,浓荫(绵密),不是秋天,不是离愁别绪,不悲,“木”与“树”意味的异同,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主题探讨,“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

5、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难点质疑,1、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成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题目应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

6、品尝言外意味。,得到启示,发散延伸,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暗示,生活常识暗示,文化心理暗示,文化传统:历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梅的意象。,能力迁移,梅:傲雪、高尚、纯洁、坚强不屈、不畏逆境,能力迁移,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梅的意象。,梅 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2遥:远远的。3为:因为。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

7、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能力迁移,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梅的意象。,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1961年12月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

8、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毛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能力迁移,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梅的意象。,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柳的意象。,能力迁移,诗经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句,早已勾勒出“垂柳依依”的形象;从读音上看,“柳”“留”谐音,“柳”代表思乡之情、赠别、离别之意。次外,春风杨柳往往连用,“柳”暗示冬去春来,充满生机。,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分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自然的活力。,能力迁移,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柳的意象。

9、,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柳:用春日之柳的繁茂衬秋日之柳的枯凋。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能力迁移,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柳的意象。,垂柳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柳:纤柔轻盈,妖媚多情。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以及朝政的腐败。,能力迁移,运用文中理论,分析下列诗词中柳的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2002年全国高考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

10、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终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梅、雨、烛、日、月、杜鹃等),雨,1.清新可爱 2.忧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

11、梦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烛,相思情,愁别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多为夕阳,表示一种感慨。,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思念之情,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说木叶这篇课文,学习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以后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个特点去品味诗歌精微的语言和丰富的感情。所以要很好地去体会、去掌握。但我们又要知道鉴赏诗歌主要还是靠多读、多悟,今天讲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希望对同学们能有启发和帮助。,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