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7816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说.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特性,说课课件,课程:机械基础,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课后反思,机械基础说课过程,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材分析,一、地位及作用机械基础课程是机电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本节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阐述了铰链四杆机构的三大特性曲柄存在的条件、急回特性和死点,是机电设备加工、运行及检修能力培养的基础知识。本次说课内容为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及死点。,二、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掌握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及应用,掌握死点产生的条件及应用,使学生掌握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特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机电设备中铰链四杆机构简单故障的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求知欲,依据能力培养要求,确立如下教学重

2、点与难点:,重点:急回特性和死点产生的条件,以及对铰链四杆机构运动的重要意义。,难点:急回特性和死点产生的原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分析,机械基础说课过程,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机械设备中的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难以直接观察,中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故本节内容采用情景教学法,其步骤为:感知理解深化。,观看动画,探究验证,归纳总结,教法,情景教学法,提出问题,一、教法分析,二、教学方法,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课后总结,机械基础说课过程,学法分析,教法分析,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与自主学习,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协作学习:通过学生讨论培养

3、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学法,二、学法分析,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课后总结,机械基础说课过程,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观看动画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探索研究 复习演练 总结结论,动画观看,起重机,A,D,C,B,动画观看,提出问题,【复习引入】,提问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有何特点?,设计目的:,新课中的第一个内容急回特性,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相关知识,设置的问题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又是后面知识的前奏。,一、急回特性产生的原因,难点,复习,导入新课,首先设定情景播放动画:问题一:动画中刨刀的往复运动速度是否相同?学生回答:刨刀的运动速度不同,当它进行切削加工时速度较慢,而不做功

4、的回程速度较快。教师讲解:刨刀的这种运动特性称为急回特性。问题二:急回特性是如何产生的?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它在生产中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导入新课,本课的第一个问题:急回产生的原因。难点突破步骤:,第一步:演示曲柄摇杆机构提出问题。问题:曲柄做等速回转,从动摇杆做什么摆动?回答:从动摇杆做变速摆动(空回行程比工作行 程速度要快)。结论: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存在有急回特性。,探索研究,第二步:继续演示机构提出共线问题(即摇杆在两个极限位置时,所对应的曲柄和连杆处于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观察并回答得出极位夹角的概念。,第三步:根据动画所演示的机构特殊位置,结合机构特殊位置图,师生共同填

5、表。,第四步:根据演示过程及表格数据,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推导出结果,即V2V1,从而得到急回特性的产生原因,以上四步:将难点分解,通过直观演示,表格数据采集,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推导等手段,使整个推导过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变难点为趣点,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探索研究,提问:如何衡量机构急回特性的快慢程度?,提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概念:,设计目的:通过提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这一概念,使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简单易懂,便于学生掌握。,二、急回特性的产生条件重点,四、复习演练巩固所学知识,三、急回特性的应用 缩短非工作时间,提高生产率。,本课第二个内容死点设定情景,播放动画:学生观看缝

6、纫机踏板机构的工作过程。提出问题:若对踏板机构操作不够熟练会出现 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结合生活经验得知踏板很容易卡死,不能动或出现飞轮倒转。教师讲解:机构出现卡死或运动不确定的现象,称为死点位置。死点产生的原因是本节中的第二个难点,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讲解。,死点位置,死点位置,二、根据曲柄摇杆机构继续提出问题问题一:曲柄被摇杆带动回转一周的过程中 会被卡几次?学生回答:曲柄回转一周会被卡两次。问题二:卡住的死点位置有什么特殊性?学生回答:这两个位置刚好是曲柄和连杆的 共线位置。问题三:为什么在共线位置就会被卡死?,一、结合踏板机构提出问题问题:踏板机构属于哪种基本类型?回答:是以摇杆为主动件

7、的曲柄摇杆机构,死点位置,三、根据所学力学知识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在讨论时根据情况作适当的引导,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力学问题。经过讨论、分析,师生共同得出死点产生的条件:当摇杆为主动件时,只要曲柄和连杆共线,从动曲柄所受力矩为零,无论驱动力矩有多大都不会推动曲柄回转而出现死点。,实际应用,四、死点在实践中的应用死点的危害:机构会出现卡死或运动不确定的现象。引导学生从死点产生的原因出发并结合踏板机构和机车车轮的实例找出三种克服的办法。死点的利用:例举飞机起落架和钻床夹紧机构两个实例,通过对这两组图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死点在生活中有益的一面。,通过对死点有害、有益两方面的分

8、析,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机械基础说课过程,学法分析,教法分析,课后总结,在整节课的讲述中,充分考虑了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识水平,通过动画演示与实例讲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机械基础的求知欲;再通过情景教学法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良好的责任感,完成了教学目标,使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难点得以突破。,课后总结,本节课是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特性的第一节课,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本节课通过采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2.机械基础课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本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名词概念

9、多,本节课出现了急回特性、极位夹角、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死点等概念,这些基本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名词定义,它对课程的学习、认识、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教学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使学生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结合图形理解记忆,重点搞清其含义和指导意义。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习能力,从专业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看,有效理解、主动探索的认识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心理意志、情感、品质的成长与完善。,课后反思,2-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一、复习引入,二、急回特性1.极位夹角2.急回特性(1)定义,(2)产生原因(3)产生条件(4)实践应用,三、死点(1)产生原因(2)产生条件四、巩固练习五、总结提炼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上从说教材、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学法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同时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评委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的意见。,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