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社会经济原.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8587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社会经济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安全社会经济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安全社会经济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安全社会经济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安全社会经济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社会经济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社会经济原.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安全社会经济原理,1.1安全文化的内涵(1)安全文化的概念与安全一样,文化的概念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安全文化的起源及完善过程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8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第1节 安全文化,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CSNI)认为,上述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概念,且

2、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于是提出了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想法、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的重要思路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综上所述,广义安全文化可表述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

3、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安全文化的分类 根据人们活动领域、活动方式、活动目的的不同,安全文化可分为具有各种特征的分支学科:企业安全文化减灾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大众安全文化居家安全文化休闲保健安全文化城市减灾安全文化青少年安全文化中老年人安全文化,(2)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 安全文化分为安全物质文化与安全精神文化,共包括四个层次:1)安全器物层次 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从古代寻

4、食护身的石器、铜器,到现代各种安全防护器材、装置、仪器仪表,均属于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器物是文化概念中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科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的物化。它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文化发展历史和水平的标志,不同的器物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化水平;安全器物层次通常又被称为安全物质文化。,2)安全制度层次 从文化定义上看,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因此文化具有制度层次。这一层次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环保、防灾减灾等方面的一切社会组织形式和制度。从与安全有关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政策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教育科学体制,至各种生产行业、各个社会的组织形式等

5、等,均属安全文化的制度层次。制度具有实现社会聚合和社会控制的功能,所以安全文化制度层次的变化对安全文化整体的充实、更新和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3)安全精神智能层次 从文化定义上看,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具有精神智能层次。这一层次包括安全哲学思想和信仰、安全审美意识(安全美学),包括安全文学艺术、资金科学、安全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安全科学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总和。从本质上看,安全文化的精神智能层次是人关于安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它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果的综合体现。,4)安全价值规范层次:包括安全的价

6、值观和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就是人们对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鉴定认知)、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鉴定功用)、什么是善的和什么是恶的(鉴定行为)、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丑的(鉴定形式)等方面的问题所作出的判断。美国人类学家安菲尔德说:“价值观念制约着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的一切选择,一切愿望以及行为的方法和目标”。从价值观考虑,安全文化事业是保护人类能够安全、太平地发展进步,是为他人、为自己、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工作,是美、好、真、善的。价值观念反映在人际关系上,则形成公认的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具体表为道德、风俗、习惯等等。价值规范层次处于安全

7、文化系统的深层结构之中,是其中最不易变更的成分。,5)各个层次的关系 安全文化的器物层次、制度层次都是精神智能层次的物化层或对象层。而安全文化系统的价值规范层次,则是安全文化精神智能层次长期作用形成心理思索的产物。由此看来,精神智能层次在安全文化结构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价值规范层次则被视为它所属的文化系统的特质和核心。6)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见下图),(3)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尤其是提高全民族安全文化素质,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利于协调人的关系,节约资

8、源,保护环境。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优化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协调区域之间的关系,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相对公平。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利于协调全社会人际关系,建立和谐、文明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个体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提高个体文化素质,使可持续发展成为每个公民自觉自愿的自我行为,才能达到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安全文化的自我教育已成为新世纪公民必备的素质。,(4)安全文化组成部分 1)安全的物质文化 它是安全文化的物质部分,包括安全的吃、穿、住、行方面的产业产品,如安全食品、安全鞋帽、安全汽车、安全建筑等;以及实现安全功能的专门物品、工具和设施等,如安全阀、保险丝、煤

9、气报警器等。2)安全的行为文化 它是安全文化的动态部分,包括个人和集体(群体)的行为方式,即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等。如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穿过十字街的行动方式等,工作中的领导安全决策态度、工人操作规范程度等。3)安全的观念文化 它是安全文化的心理部分,包括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价值体系、安全认识观等。,(5)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的关系 1)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文化行为与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同一类行为活动,即同属于精神活动领域,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观点。教育与文化的形式不同,教育是一种智慧方面的充电行为,即将知识教育给人们;而文化与此相反,是一种放电行为,即文化就是把积累的知

10、识、练就的技能、培养 的才能释放出来。这种观点的理念在于从教育和文化的直接功能,推出教育与文化是两个 范畴的行为活动。文化是由教育的行为和结果构成的综合体,它的构成要素为社会成员所共有,而且加以传递。这种观点表明教育是实现文化行为的工具和手段,其内涵在于认为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积累、传递、继承和发展社会价值和知识的行为,应该包含在文化范畴之中。基于这种理 解,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教育担负着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社会职能,在安全领域,安全教育显然承担着传递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生活经验的任 务。教育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

11、因素,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教 学为主要途径,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 统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上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教育的社会职能对于安全活动具有永恒普遍的意义,安全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安全教育。安全文化与教育密切相关:安全教育的基础目标是去优化人的安全观念认识,提高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因此,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安全的物质文化也与安全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因为安全的物质文化是安全教育的基础、背景和条件,安全教育离不开安全的物质文化。,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教育使得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安全

12、精神需求不断发展。通过安全教育能够形成和改变人对安全的认识观念和对安全活动及事物的态度,使人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生活中和企业生产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因此,安全教育的好坏对安全文化的质和量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就没有良好的社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安全教育。所以,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更深层次讲,由于安全教育能使劳动者去完成发展社会所赋予他们的精神、经济和文化上的任务,安全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塑造安全人是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而安全人的含义,不仅包括工作行为和生活行为方式上的安全有效,还包括了心理和精神的充实与健康。随着社会的

13、发展,安全教育不仅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这一角度看,安全教育不仅能传授安全的知识和创造安全的精神世界,同时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安全教育能够提高人的间接相关和直接相关的行为素质。,安全教育是发展安全文化的动力 建设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丰富安全的物质文化、优化安全的行为文化、建立安全的观念文化,对此,安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教育促进着人类安全活动的活力,对社会安全物质生产及其条件改变有间接的作用;同时,安全教育影响着劳动者的安全认识和需要,促使人们认识安全世界,认识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及其联系,自觉地、有创造性地实现和发展安全过程,从态度

14、、意识、观念上加强人们对安全世界的认识。更为有意义的是,安全教育传授安全的知识和安全的技能,从而提高和完善人的安全素质,使人逐步发展成为理想的“安全人”,使人的安全行为符合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安全文化才能得到发展,社会的安全风气才能得以形成,人的安全素质才能得以提高。,(6)安全文化与安全科学的关系1)安全科学的发展和完善除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外,更需要安全文化:安全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而常常被人们忽视,如果大众的安全意识处在被动和低下水平,就不利于安全科学的发展,甚至还会产生阻碍作用。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忽视安全的国民意识和社会习俗呢?只有大力倡导和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文

15、化素质,使大众都建立科学的安全观和价值观,形成自我约束的安全习俗和规范,把安全文化知识水平及安全意识提高到相当的高度。2)安全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人人都能在灾害临场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妥善处理意外灾害,就能转危为安,或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可见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对实现全民,安全,对推动安全科学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 略意义。对全民、全社会安全知识的传播和安全急救逃生的教育,应从中小学生抓起,用安全文化影响未来的接班人是当代的重大举措。3)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技术的母体 学科的产生是其领域的科学知识自身发展和社会、公众需要的产物,有怎样的安全文化背景,自然也会有相应水平的安全

16、科学。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创建和发展的基础,而安全科学是安全文化的特殊形式,是安全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结晶。安全科学学科的建设正是安全文化丰富和繁荣的一种文化过程。只有人民安全文化素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才能使安全科学技术被公众接受采用,并在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应用领域中得到发展。,4)安全减灾论及安全减灾科学 安全减灾论是对安全科学技术的丰富和拓展,其目的是更科学、更有效、更系统地保户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这是对安全的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的体现,也是使安全工程技术、减灾工程技术及环保工程技术互补共用,更充分地发挥其工程技术潜力的重要昔施。安全减灾论应属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保

17、证社会秩序稳定的战洛与对策。,5)安全减灾科学构架特点:力求减少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突出生产(劳动)安全的色彩;力求加强和拓展安全科学的基础学科内容;把灾害学(自然的、人为的、两者兼有的)及减灾科学的新要领引人安全科学;把环境科学中保护人民安全与健康的相关技术引入安全科学;把全民安全文化建设引人安全科学学科建设中;把城市灾害作为减灾科学研究的重点来考虑;对自然的、社会的、人为的灾害采用科学、系统的综合安全减灾对策;建立安全、减灾、环保三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安全观和安全减灾科学体系。,(7)普及大众安全文化的重点 普及安全文化对公众进行安全素质的培养,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l)宣传安全防灾文化 安

18、全防灾文化专门关注人们生存空间、生产与生活中的人为或自然的危险及危害,所以宣传安全防灾文化是特殊的科普内容。安全防灾自护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多一份警觉,懂得一些安全自护平安的知识及规律,掌握必要的避难和应急方法,从而在突发事件到来时,临危应变,争取最大生存机会,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及损失。可以看出,这是与常态教育不同的特殊内容。因此宣传安全防灾文化是特殊的科普内容。,2)普及公民安全启蒙及应知应会教育社会公众的安全基础教育包括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同层次(如小学生、大学生、老人等)的知识初步教育。由于每个人的安全行为不仅与行为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与周围相关的人紧密相连。所以

19、,通过社会大众的安全教育,可以让每一个社会公民认识到:安全问题人人有责,酿成灾祸害人害己,这对于防范社会公共事故有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和谐、协调、持续发展的安全防灾教育的教育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普及公民安全启蒙及应知应会教育的内容*: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它决定了安全教育的本质;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人类生存问题。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人类将不能存在。作为生命、生存教育的安全教育,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教育是公众教育,它决定了安全教育的范围;全球生态破坏及严重恶化的趋势,呼唤人类必须重视环境教育,人们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安全教育是世纪教育,它决定了安全教育的跨

20、度;安全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它是终生教育。就社会而言,安全教育以它的历史证明它的需要,以它的现实强调它的必要,以它的未来显示它的重要。,提高全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提高公民对突发事件应急的关键是普及平时的安全防灾意识与训练。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宫的火灾事故,友谊宫的6个过渡门只有4个开启,7个太平门只开放1个,南北两侧的太平门又全部加上了一道推拉式的防盗门,且将两门锁住。由正门进人前厅的太平门也安装了金属帘门,其他两个没有开启的大门也上了锁。可恰恰在这一天,769人在该馆看汇报演出时发生火灾,几百人同时拥向一个出口,无法疏散逃生,结果烧死325人,烧伤130人

21、。这说明普及平时的安全防灾意识与训练的重要性。据调查,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中小学校中,有40学生不知道中国火警电话号码是“119”。目前中国城市火警电话“119”的困惑表现在:发生火灾不报警,发生火灾不会报警,学生无知乱报警,恶作剧者谎报火警等。,普及平时的安全防灾意识与训练的重要性*由于中国公众缺少灾害下的实战演习,因此人们盲目趋同心理现象严重。以火灾为例,大火袭来,人们首先从心理上崩溃,失去理智,不是认真地去思考一下可能的生路,而是盲目随着人流拥挤在楼与楼的结合部,无法逃生,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伤亡和损失。这种盲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盲目趋同心理”或“盲目从众心理”。在盲目趋同心理的驱

22、使下,当人们遇到突然降临的灾祸袭击时,会产生心理结构的紊乱。这种心理结构一旦混乱,神经系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行为信号来支配身体的行为,只是随着视觉而动,看到别人往哪里冲,自己就跟过去了,至于冲过去的意义与目的就不加考虑了。这种心理上的盲目趋同,是造成灾害,特别是像火灾那样的突发事件中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危害相当大。其后果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这种心理“传染性”很强。结果必然是带来重大损失与伤亡。不利于人员疏散。影响灭火,灭火的原则是,救人先于灭火。,1.2 企业安全文化(1)企业安全文化定义 是指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23、企业安全文化包括4个方面: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的、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时代背景从我国安全生产的现状来看,虽然各级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都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的条例、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各级安全管理机构也在不断完善,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事故仍然不断发生,安全生产的水平还基本停留在一个较

24、低的水平上;因此,应该把我国的伤亡事故降低到当代社会可接受的水平,我国的安全管理水平还有待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其中人的本质安全化品质是关键因素。我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各类事故,年均因技术失控引起的灾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亿元以上,每年要用450多亿元应急救援;灾难时刻都在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为了实现长期的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为保障现代社会生活和现代企业生产长期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就需要扎扎实实地、系统地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3)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的是要在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

25、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简单讲,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完善的心理素质、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行为取向和文明生产活动秩序的现代人,使企业内的每个成员,在正确的安全心态支配下,在安全化的环境中高度自觉地按照安全制度、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同时确保各类生产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的安全文化同广义安全文化一样是多层次的复合体,由物质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精神安全文化、价值和规范安全文化组成。,1)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包括物质安全文化建设 物质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进行物质安全文化建设,就需要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

26、来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包括三个方面: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工艺过程主要是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过程,工艺过程本质安全化应做到:操作者不仅要了解物料、原料的性质,还要正确地控制好温度、压力、质量等参数,必须有严格的工艺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企业应当落实科室 和专人负责日常工艺过程管理,认真监督、检查操作规程、制度和工艺规范的执行情况。,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化。方法是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从设备的设计、制造、订货等都要考虑其防护能力、可靠性和稳定性,要大力推广和开发应用安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和先进的安全检测设备,抓设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

27、、技术攻关、革新改造”的同时,要抓好设备、工艺、电气的连锁和 静止设备的安全措施。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化。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制度安全文化的建设:制度安全文化是指与物质、心态、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及控制管理的总和,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各项基本法规、标准,并且高效地运作这些法规、标准,使其真正落实到安全 生产的实处。,员工心态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心态安全文化是指安全文化中精神层次的文化。从本质上看,它是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能力与辨识结合的综合体现,其目的是提

28、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安全意识来源于人们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管理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实践,又反过来支配安全生产的复杂心理过程。它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为基础的有机整体,从个体的安全防护意识层次上分析,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即应急、间接和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有效的手段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从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安全文学、安全艺术等角度对职工进行安全文化渗透,唤醒人们对生命安全健康的渴望。从而提高对安全的认识,增强应急安全保护意识、间接安全保护意识和超前安全保护意识。,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是指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公认的价值标准存在于人们的

29、内心,制约其行为,这就是行为规范,其具体表现为道德、风俗、习惯等。进行员工的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提倡树立安全道德,安全道德就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维护国家和他人利益、人与人之间共同劳动生产工作(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体做法如下: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这是安全道德的基本原则。开展安全道德宣传工作,靠社会舆论、环境氛围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加强安全道德修养。做好安全道德教育,培养安全道德的情感,树立安全道德的信念,坚决执行由安全道德所引导的正确的行为动机,以养成良好的安全道德的行为习惯。只要把人伦和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人就能够自觉地按照安全道德的内容去做,把安全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

30、的道德力量,从而能有效地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2)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态与对象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安全观念文化,包括: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安全第一的观念、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风险最小化的观念、最适安全性的观念、安全超前的观念、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观念等,同时需要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保险的意识、防患未然的意识等。安全行为文化 现代工业社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指挥、掌握必须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等等。安全管理(制度)文化。安全管理(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

31、度到科学地制定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地执法程度和自觉地执法行为等进行。同时,管理文化建设还包含行政手段的改善和合理化、经济手段的建立与强化等。,安全物质文化 物质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生产中的安全物质文化体现在:一是生产技术、生活方式与生产工艺的本质安全性,二是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等人造物及与自然相适应的安全装置、用品等物态本身的可靠性。,企业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包括法人代表的安全文化、企业生产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安全专职人员的安全文化、职工的安全文化、职工家属的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体系如图5-4所示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图5-5所示,企业

32、安全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图,(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有如下十类模式:宣传建设、教育建设、管理建设、竞赛活动、科技建设、日常活动、检查活动、报告活动、评价表彰活动。每种模式可采用定期组织操作或非定期组织操作的方式进行。若定期组织操作,它就可能成为安全宣传月、安全教育月、安全管理(法制)月、安全活动月、安全科技月、安全检查月、安全总结月等。若非定期组织操作,每一种模式就可能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须常抓不懈。,1.3 公共安全文化 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健安全文化。(1)社区安全文化 社区安全文化指为保

33、护社区成员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以及为创建文明、稳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社区安全文化是公众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1)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观念文化的正确引导。观念文化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全价值观,提倡的安全价值观有“珍惜生命,爱护自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爱护自己,保护他人”,唾弃的安全价值观有“损人利己”、“危害他人,保存自己”、“只顾眼前利益,损害全局和长远利益”。观念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起“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的安

34、全意识。大众安全制度文化的科学建设。通过法律、规章、政府告示、行政条例等对公众建设、公民生活用品、市民公共行为的安全性原则、目的、标准等作出要求和规定,是大众安全制度建设的目的。3)公众的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在私人住宅,都有安全行为文化的问题,大众安全行为文化建设需要考虑如下方面:交通行人的安全行为文化,饮食的安全文化,娱乐中的安全行为文化,家庭生活中的安全行为文化,防火中的安全行为文化。,(2)交通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是与交通活动有关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抓好交通安全文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要求各营运系统要应用高新技术,提高营运装置的可靠性,培养技术熟练、心理素质高的

35、驾驶员,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宣传安全性自救、互救的应急方法。例如,如何使用高速汽车、火车、飞机上的安全装备?如何使用飞机上的氧气罩?在船上、飞机上如何取救生衣、救生圈?大巴、火车、轮船、飞机的紧急出口如何打开?这些知识都是在公共交通装置上应该熟练掌握的安全文化知识。,(3)消防安全文化 消防安全文化指与消防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为了加强全社会的消防意识,公安部1995年11月发布消防安全二十条,其内容包括火灾预防、管理和火灾发生后如何报警逃生,语言简练,通俗易记,便于操作,实用性强。,阅读材料*消防安全二十条,(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灭火

36、灾。(2)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3)室内装饰装修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4)消防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5)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6)切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人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7)进人公共场所要注意消防标记,记住疏散方向。(8)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9)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以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公安人员举报。(10)生活用火要特别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11)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打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12)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13)电器线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

37、用铜线、铁线代替。(14)不能超负荷用电。,(15)发现火灾速打报警电话1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16)了解火场情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困人员及易燃易爆物品等情况告诉消防人员。(17)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18)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服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19)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服覆盖压灭火苗。,(20)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4)休闲娱乐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有关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休闲娱乐安全的事故主要是因为娱乐器械安全可靠性低,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抽查

38、的结果发现,我国游乐设施合格率仅为42.3%。抓好休闲娱乐安全,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对休闲娱乐场所和设施的安全监察、检测,对于安全保障系统不达标,要禁止运营。要加强对人民大众的安全教育,首先要注意休闲娱乐场所和设施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有把握才可玩。其次,教育孩子们在游玩中一定要遵守游玩的规则。,(5)保健安全文化保健安全文化是与保健有关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保健安全文化包括各种各样的内容:例如,饮食营养保健安全,正确使用各种类别化妆品等。通俗易懂的口诀是保健安全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阅读材料*保健安全文化,发宜多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远,耳宜常弹,齿宜常叩,舌宜舔愕津宜常咽,浊宜常呼,精宜常

39、固,神宜常提,血宜常静,口宜常闭,心宜常静,背宜常暖,胸易常护,腹宜常揉,腰宜常伸,体宜常动,肢宜常摇,身宜常浴,足宜常搓,烟酒宜戒,食物宜淡,荤素宜配,不宜过饱,精神宜宽,愤怒宜少,二便宜闭口,起居宜定时。,安全标志和公共标志,第2节 我国安全管理体制构成,2.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基本方针。(1)坚持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钟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伤,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安全生产工作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坚持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就是将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式事

40、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3)坚持综合治理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4)安全与生产的辨正关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5)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法律许可;提高技术;选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严密与可行的管理制度;培训辅助设备应急管理氛围,2.2 安全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式“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1)企业负责“三个到位置”责任到位、投入到位与措施到位;企业式安全生产的主体,建立其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2)行业管理即由

41、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在实施本行业宏观管理钟,帮助、指导监督本行也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行业归口管理必须依据“管安全的必须管生产”的原则;行业安全管理的七项主要职责。(3)国家监察 即国家劳动安全监察,由国家或政府部门依据法律,对各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执行安全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用法律的强制力量推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实施。安全监察的基本职能:实行监察与反馈信息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与权限安全监察的主要内容:对新建工程的监察对新制造设备、产品的监察(4)群众监督:职工代表大会工会:批评、建议、揭发、控告等(5)劳动者遵章守纪 遵守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制度、

42、规范、标准和纪律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采取强制措施,建立约束机制,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第3节 安全法律与法规,3.1安全法规基础(1)安全法规的本质与特征 1)安全法规的三个本质 安全法规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 安全是劳动者的第一需要,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离不开安全。为了将劳动者的这些意愿得以实现,国家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将其加以规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形成安全法规。安全法规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安全法规通过调节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所必须的安全环境和正常秩序,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安全法规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将调整人类

43、与自然关系的安全技术规范的内容移植到法律条文中而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安全法规的建立决定经济基础 劳动者的意志是由劳动者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也就有什么样的安全法规。离开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安全法规也就无法产生。,(2)安全法规的特征安全法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安全法规规定了人们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它是具有肯定的、明确的规范。向人们提供了非常明确的行为模式、标准和方向。安全法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或国家权威性。安全法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用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安全法规的实施,这就是安全法规的国家强制性。,(3)安全

44、法规制定的依据及作用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作用:规范作用指引作用:用安全法规对人们的行为加以指引,明确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么做,鼓励人们实施安全法规允许的行为,防止或杜绝人们违反安全法规的行为。预测作用:安全法规的指引作用扩大到人们的相互关系上,就是一种预测作用。安全法规使人们能够顶测自己和别人依法行事的方式和后果,也就同时能够预测别人对自己依法行事的反应。评价、教育作用。安全法规也是判断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在评价的同时,也有教育作用。安全法规的实施、宣传和学习对人的一种教育。,安全法规的社会作用经济建设是国家的中心任务,任何物质的生产都需要保护生产力。然而,事故

45、的发生却造成人员伤亡或机器设备的损坏,直接破坏生产力。搞好安全生产便可有效地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厂矿企业发生事故,产品价值的基本构成不变,但各个组成部分的数值发生了变化。例如,发生事故损坏了设备,必须增加不变资本的补偿额;造成人员伤亡,这就需要增加可变资本的补偿额。由于增加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补偿额,其经济损失只能由剩余价值来承担,这是与企业的生产目的增加经济效益相违背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安全生产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更加密切,安全法规的社会作用也就越加明显和重要。,(4)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 1)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的结构 安全法规的结构就是指形成安全法规内

46、容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安全法规的规范结构可以分为条件、行为模式和后果(包括制裁和奖励)三要素。条件就是指适用该规范的必要条件,只有当这种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该规范;行为模式就是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是规范的中心部分;后果就是对违反规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是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来表现的。构成安全法规规范的三要素,并不一定都明确规定在同一法律文件中,也不是任何一个安全法规规范都具备三要素。例如煤矿安全规程(2001年版)第113条,“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条件部分),方可回采(行为模式部分)”没有后

47、果部分。,2)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和解释首先,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包括:时间效力,就是指安全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空间效力,就是指安全法规适用的地域范围。对人的效力,就是指安全法规对什么人有效的问题。其次,安全法规的解释。安全法规是概括的、原则的,不可能对生产活动中所涉及的一切安全情况都作出详尽的规定。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不尽一致。因此,安全法规的解释对于正确运用十分必要。安全程规的解释按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可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3)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 安全法规规范所确认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具有

48、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主体,是指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就是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客体,是指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如果没有客体,权熟和义务就失去了目标,成为无实际内容,不能落实的东西。客体主要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内容,就是指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4)安全法规的法律责任 指违法者应该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责任是因违法行为而引起的法律后果,追究法律责任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进行,任何个人、团体都没有这个权力。5)安全法规的功能与分类安全法规的功能安全技术法规具有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如:从事机加工的工人在作业中

49、,如果能够做到按照符合生产规律客观要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就不会发生质量事故和误操作事故。安全技术法规具有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如: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规定,高处作业人员要系安全带,如果作业人员能够做到严格执行,就不会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煤矿井下作业地点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新鲜风量,严禁瓦斯浓度超限,如果煤矿都能够坚持做到,就不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安全工作法规和安全奖惩法规,具有间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功能。如: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做到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和安全奖惩制度,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并能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检测制度,及时发现和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

50、良的环境状况,就能起到预防事故的作用。通过开展安全检测,就能起到控制事故的作用。安全法规的分类生产技术法规安全技术法规安全工作法规,3.2我国安全法律法规体系(1)法规体系构成国家根本法国家基本法劳动综合法安全生产与健康综合法专门安全法行政法规安全标准2、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第4节 安全经济学,(1)安全与经济安全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水平,经济问题是安全问题重要根源之一;事故经济损失;(2)安全经济学的内涵定义:安全经济学既是一门经济学,又是一门以安全工程技术活动为特定应用领域的应用学科,是研究安全活动与经济规律的学科,它以经济学科理论为基础,以安全领域为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