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中国地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心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中国地理.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2讲 中国地理,真题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解析注意问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首先确定人均CO2排放量比全国平均低的省区为:闽、粤、鄂、渝、滇、琼,而在选项里面的只有:闽、粤、琼;闽、粤的人均GDP
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正确答案可确定为B项。答案(1)B(2)C,真题2(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图1 图2,材料二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图3,(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对新疆的影响:_对江苏的影响:_(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
3、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结合图1和图2,可以清楚地比较两省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矿产资源的不同特征。第(2)题,由材料一中的“有效风能密度”信息,分析两省区的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第(3)题,由材料二,分析两省区的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第(4)题,江苏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但矿产资源缺乏;而新疆位于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新疆、江苏的相互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第(5)题,霍尔果斯地理位置优越,便利的交通,资源丰富,加上国家的特殊政策,都是有利的发展条件。,答案(1),(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3)第一产业所占
4、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一、中国地理空间定位1根据经纬网定位,2中国地理典型区域,特别提示空间定位的方法经纬网是区域定位的最主要途径,同时要结合图示中隐藏的海陆位置、轮廓形状、地形、河流、交通干线和城市等信息进行准确定位。第一,轮廓形状信息:要抓住区域轮廓的突出形状,模拟成熟悉的事物形象或几何图形帮助读图辨识,如山西省轮廓似平行四边形、山东省轮廓如同伸出拇指的拳头、陕西省轮廓像
5、秦兵马俑中的跪俑、湖南和江西省轮廓像兄妹的头像、黑龙江省轮廓像飞翔的天鹅、台湾岛轮廓像树叶或香蕉、海南岛轮廓像菠萝等。第二,水系形状信息:长江干流形似字母“VW”,黄河干流形似“S几”等。第三,城市相对位置。,1(2011年临川一中联考)读我国局部图,回答(1)(2)题。(1)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D三峡地区、江南丘陵(2)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B自西向东流C自东向西流D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解析:第(1)题,根据对图中的经纬度、地形和交通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A
6、城市位于四川盆地,D城市位于云贵高原。第(2)题,从R区等高线和河流的关系可以看出,河流流经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R区附近东侧的地势比西侧的高,河流应自东向西流。答案:(1)A(2)C,特别提示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一面,也有有利一面。不利条件: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有利条件: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
7、温低,农作物生长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2.(2011年青岛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哈尔滨周边地区简图和哈尔滨两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材料二下面为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图、平均降水量和月径流量统计图。,材料三粮食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我国南方多个省市(上海、浙江、福建等)到东北粮食主产区建立粮食储备基地,为它们的粮食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东北三省与南方三省农业资料比较表,材料四下图为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1)据图描述哈尔滨市4日14时到5日8时的天气变化状况。
8、(2)根据材料二,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3)据表归纳出东北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4)分析东北地区该发展模式的经济、生态意义。,解析:第(1)题,哈尔滨市的大气变化状况应从气温、气压、风力等角度分析。第(2)题,应从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应与原因一一对应分析。第(3)题,东北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从表格中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第(4)题,东北地区发展该模式的经济、生态意义可从图中信息得出结论,注意“易地育肥”的含义。答案:(1)气压降低、气温升高(或风力减弱)。(2)结冰期长。原因: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流量较大。原
9、因:降水较多。径流季节变化大。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原因:夏季降水集中。(答对3点即可)(3)人均耕地多;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4)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得到就地转化;西部畜牧业良性发展;中、西部形成密切联系的产业链,推动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易地育肥,减小对草场的压力。,区域地理特征,讲析以中国某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复习时,应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然后分别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掌握。例(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
10、广布的主要原因。(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解题导引本区域的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原因与其所处的海陆位置和地形有关。该区域河流为内流河。本区域绿洲分布及城镇形成均与水源有关。,解析第(1)题,该地深居内陆,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第(2)题,
11、该区域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高山冰雪融水,其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第(3)题,管道运输特别适宜液体物质的长途运输。塔中距离库车和轮台的距离远,加上该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和聚落稀少,不利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建设,因此,最合理的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第(4)题,本区域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水资源是其主要制约因素。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山麓地带及河流沿岸。第(5)题,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等级越来越低,其服务范围也就越来越小。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
12、其次在春、秋季。(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高,占地较少。(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解题技巧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思路特征描述型非选择题的答题步骤如下:(1)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生题找联系,熟题找差异);(2)认真领悟设问的角度,针对具体区域具体描述,描述时要结合该区域的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用原理代替;(3)充分利用题中已有信息获取答案,高考题所提供的一般是课本以外或陌生的情境,要充分
13、挖掘材料或图中的有效信息,从中获取答案,还要注意题目有没有“依据材料”或“据图示条件”等限定语;(4)运用地理术语回答问题。,经调查,2010年12月5日中午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鲜水镇发生的山地灌丛草地火灾系一名6岁小孩玩火所致。当日下午3时10分左右,扑救人员正在处理余火时,突起大风,15名战士、5名群众和2名林业部门职工共22人不幸遇难。,考查我国横断山区和四川盆地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鲜水镇地处我国_(地形区),_资源比较丰富。(2)鲜水镇所在地区是我国_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3)A地是我国甘蔗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分析该地发展甘
14、蔗生产的自然条件。(4)根据图文材料,分析道孚县易发生山地火灾的主要原因。(5)根据图示信息,描述鲜水镇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点。,解析:第(1)题,进行空间定位是解答本问的关键。第(2)题,横断山区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第(3)题,分析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要从地形、土壤、水源和气候等方面进行。第(4)题,道孚县的气候条件使得该地草木茂盛,但旱季长,易引发火灾;地形条件使得这里人烟稀少,扑救力量薄弱。第(5)题,横断山区的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北走向)、山高谷深、北高南低。答案:(1)横断山区水能(有色金属)(2)地震、滑坡和泥石流(3)A为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
15、有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秦岭与大巴山等阻挡了冬季风的进入,热量丰富。(4)夏季气候湿润,降水充沛,草木茂盛;但受季风影响,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旱季时间长;山风强烈且多变;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扑救力量相对薄弱等。(5)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北走向)、山高谷深、北高南低。,一、选择题1(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A湘、辽、宁 B台、鲁、苏C青、粤、晋 D桂、甘、豫解析:A项中宁夏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高于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湖南和辽宁,该选项错误;C项中青海位于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最高,但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广东的平均海拔应
16、低于位于第二级阶梯的山西,该选项错误;D项中甘肃位于第二级阶梯,应高于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广西和河南,该选项错误;B项各省区中,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最高,山东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次之,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最低,故B项正确。答案:B,(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B4月C7月 D10月解析:分析图中各地天气状况可知,该日南部沿海地区阴雨,江淮地区天气晴朗,北纬40附近地区有沙尘天气,较高纬度的北方则有降雪天气,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移动的规律可知,此时锋面雨带位于南部沿海一带,该日最可
17、能出现在4月。答案:B,读图,回答35题。,3图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位于()A所在地形区 B所在地形区C所在地形区 D所在地形区4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不同,下列城市与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相同的是()A大庆B赣州C武汉 D上海5两地工业生产发展壮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A原料和燃料 B动力和水源C科技和劳动力 D市场和交通,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河流、省区分界线和交通线等信息可知,为西昌,为成都,为六盘水,为攀枝花。所在地形区均为山地或高原,人口稀疏;位于人口密集的四川盆地。第4题,据图可知城市为宜宾,它位于岷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其形成的区位因素与武汉相同。大庆是在
18、资源开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赣州位于河流水运的起点,上海位于河流的入海口。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地虽有贵昆、成昆等多条铁路经过,但地势崎岖,交通压力很大;本区域对工业生产的产品消耗量有限,故需要积极开拓区外市场。答案:3.B4.C5.D,二、综合题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2个会员城市的对外经济协作办相关负责人齐聚义乌,召开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第24次工作会议。材料二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示意图。,(1)A湖参与了_水循环和_水循环(填水循环类型)。(2)图示海域有我国著名的_渔场。(3)近年来A湖水质较差,试分析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4)图
19、示地区是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地之一,分析该地区转出的产业类型及该类产业转出的原因。(5)长江三角洲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简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地人口特征有何变化。,解析:第(1)题,A为太湖,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水循环。第(2)题,图示海域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第(3)题,水体受污染与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水体的净化能力有关。污染来源可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这两个方面分析。第(4)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长江三角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明显,用地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该地原有的原料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不适合继续在该地区发展,因而转移到内陆地区。第(5)题
20、,城市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其次由于该地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大量外来劳工进入。然而随着城市化发展,经济发达,人们生育观念改变,自然增长率下降,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答案:(1)海陆间陆地内(2)舟山(3)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激增,生活排污量大;农业上化肥、农药使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工业三废的排放;船舶行驶排放的污染物等。(4)原料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出现了用地紧张、地价上升、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现象,原料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不适合在该地区继续发展,因而产生了产业转移。(5)外来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