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PPT.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9215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PPT.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February 2006,报告内容有:,前言,综合防治措施,小结,讨论,1.前言,主要讲述了防治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利用农业防治、杀菌剂及生物防治作物灰霉病菌的现状。介绍了国内外用于防治灰霉病菌的几类主要杀菌剂及应用现状等,并提出了减缓灰霉病菌抗药性发生的建议。,1.1 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1.前言,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的灰葡萄孢。病菌主要以菌核(寒冷地区)或菌丝体及分孢梗(温暖地区)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

2、衰老器官侵入致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营腐生生活,在寡照条件下,空气湿度90%以上时,4 31 可发病,但发育适温为20 23,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寡照、适温(20 左右)、相对湿度大(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寄主生长衰弱的,易诱发本病。,1.2 番茄灰霉病简介,1.前言,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果,亦可为害叶片与茎。幼果染病较重,柱头和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转移。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严重时果实脱落,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

3、渍状,浅褐色,有不明显的深浅相间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灰霉,叶片枯死。茎染病,产生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展成长椭圆形,潮湿时,表面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可引起病部以上植株枯死。,病原真菌,1.3 番茄灰霉病相关图片,1.前言,2.综合防治措施,灰霉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植物一旦受病原菌侵染,加之棚室内温湿度又十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很快蔓延,即使反复防治也难以取得十分满意效果,根据作物灰霉病发病规律,结合农业栽培措施,从越冬菌源、侵染途径、发病条件等方面入手,创造不利于灰霉病侵染、传播、流行的环境条件,从而减轻其为害。故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一策略,将病害控制在初始阶段。,主要防治方法,

4、2.综合防治措施,2.1 农业防治,2.综合防治措施,清除病残体 将棚室内枯枝落叶、落花落果拾掉;对病叶烂果要及时摘除,要轻摘轻放,并将其放入塑料袋内,带出并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 棚室内定植前深翻土壤20-30cm,使土壤表层病残体埋人深土层中。合理控制温湿度 保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尽可能延长夜间温度,降低湿度,不让植株叶片结露,创造出不利于灰霉病发生与流行的环境条件。在日均温15 以下的低温期来临时,采取加温的措施来提高棚内温度,可起到预防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提高番茄生长速度。,2.1 农业防治,2.综合防治措施,土壤消毒 对于多年连作的棚室,定植前,每亩将20%多菌灵WP3kg 或50 敌

5、克松WP1kg等拌细土或湿砂撒施,进行土壤消毒,彻底杀灭病原菌。轮作倒茬 定植时,如草毒、番茄、黄瓜、葡萄等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3年以上,尽量避免与茄科、葫芦科等易发病植物间套作,以防交叉感染。选用抗病品种 尤其番茄、葡萄等品种间抗性差异较大,选用耐病、抗病高产品种,达到防病增产目的。例如:毛粉802,佳粉15,L402等。,主要防治方法,2.综合防治措施,2.2 化学防治,2.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时期 药剂防治茄果类、瓜类蔬菜,要在苗期和花果期这两个阶段,交替使用2 个种类或剂型的药剂,其技术要点是:(1)重视苗期防治。即在灰霉病发病第1 个高峰前用药,宜早不宜迟。(2)强化花果期防治。即在

6、灰霉病第2 个高峰期(2 月中旬至3 月上旬,初花期开始),每隔710d(视农药品种而定)连续用药多次,保花保果。必须强凋的是,花果期是重点防治时期。,2.2 化学防治,2.综合防治措施,防治药剂(1)苯并咪唑类主要品种:多菌灵、噻菌灵、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2)二甲基酰胺类主要品种:腐霉利、乙烯菌核利、异菌脲(扑海因)等。(3)新型苯胺基嘧啶类主要品种:嘧霉胺和嘧菌环胺。(4)氨基甲酸酯类主要品种:霜霉威、乙霉威。,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已产生非常严重的抗性,已经失去使用价值,继续使用这类药剂,不但会显著增加经济和环境成本,也无法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在生产上已经应用了

7、近20年,但已有的研究表明,只有频率为20%左右的低水平抗性,且这些低水平抗性菌株的EC50值仍然比较低,说明这类药剂的田间抗性风险比较低。,嘧霉胺是最新的灰霉病防治药剂,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当家药剂。有研究表明嘧霉胺虽然只应用了几年的时间,但已经产生了抗性问题。,某些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药剂产生高水平抗性的同时却对乙霉威非常敏感。乙霉威在苯并咪唑类抗性治理中的应用,是最为成功的负交互抗性事例。,二甲酰亚胺类药剂和乙霉威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骨干药剂。,2.2 化学防治,2.综合防治措施,(5)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嗜球伞果素类)主要品种:嘧菌酯、醚菌酯和氟嘧菌酯。(6)吡咯类主要品种:咯菌腈

8、和拌种咯。(7)苯胺类主要品种:啶酰菌胺。(8)环己酰胺类主要品种:环酰菌胺。另外还有新型杀菌剂,例如:啶菌噁唑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作用机理独特、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的新型农用杀菌剂,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啶酰菌胺与已用的杀菌剂之间没有交互抗性。灰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氨甲酸脂类,二甲酰亚胺类和苯胺基嘧啶类药剂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抗性发展,使得啶酰菌胺成为控制灰霉病的候选药剂。,灰葡萄孢菌是典型的易产生抗药性的病菌,生产中单一和过量用药,病菌繁殖周期短、产量大等都有利于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应加强对灰霉病菌抗性机理方面的研究。同

9、时,对于能有效防治该病菌的药剂应尽量延缓菌株对其抗药性的产生,延长药剂使用寿命。加强抗性监测,合理用药,在不同抗性发展水平地区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是解决抗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防治方法,2.综合防治措施,2.3 生物防治,2.综合防治措施,2.3.1 拮抗性真菌 真菌是灰霉病菌的主要拮抗菌。利用木霉素防治灰霉病比较可行,有关的报道也比较多。木霉素防治灰霉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该方法无毒无污染,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值得推广。木霉中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主要有哈茨木霉(T.harzianum T39)、绿色木霉(T.viride)、钩状木霉(T.hamatum)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ning

10、ii)等。2.3.2 拮抗性细菌 1977年Clark报道细菌可以有效地控制甜菜、莴苣、洋葱叶片上的灰霉病,而芽孢杆菌(Bacillus)则是目前灰霉菌生物防治中研究和应用的主要细菌菌株。赵蕾(1999)分离出了具有拮抗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在室内对黄瓜灰霉病菌达到了100%的抑制。,2.3 生物防治,2.综合防治措施,2.3.1 拮抗性酵母菌 除了真菌和细菌外,一些酵母菌对灰霉病菌也有很好的拮抗作用。Redmond等(1987)用黑色酵母菌(Exophiala jeanselmei)和浅白隐球酵母菌(Cryptococcus albidus)防治玫瑰灰

11、霉病,其中黑色酵母菌防治效果达到了63%,这虽然与杀菌剂扑海因(iprodione)74%的防治效果有一定差距,但足可见其良好的防治前景。Elad等(1994)也分离出腐生性酵母菌红酵母菌(Rhodotorula glutinis)和浅白隐球酵母菌(Cryptococcus albidus),对菜豆和番茄的灰霉病菌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在温室内的防治效果已经和哈茨木霉相当。,2.综合防治措施,植物源杀菌剂 20%乙蒜丁子香酚WP和12.5%暗罗丁子香酚两种混配的植物源杀菌剂,对灰霉病菌的防效较好,同时两种植物源复配剂对草莓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从防效和草莓食用安全看,两种植物源复配杀菌剂可作为替代

12、化学药剂防治草莓灰霉病的优选品种示范应用。,3.小结,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温室大棚蔬菜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而由于大棚内湿度高,不透气,棚内作物极易感染病害,灰霉病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常常暴发流行,给蔬菜造成很大的损失,此外,也是水果采后的主要病害,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其危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防治保护地蔬菜灰霉病,要在做好选用抗病品种及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药剂防治。防治药剂应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减少病菌抗药性的产生而降低防效。,3.小结,目前,利用木霉防治灰霉病的方法很值得推广,关于木霉对灰霉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理,人们已有初步了解。利用拮抗细菌防治灰霉病,如何创造利于拮抗细菌生长的环境,是将其应用于大田防治的关键问题,这也有待于人们日后进一步的探讨。,4.讨论,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2011.03,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