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第十四章所得税会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94564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第十四章所得税会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财务会计第十四章所得税会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财务会计第十四章所得税会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财务会计第十四章所得税会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财务会计第十四章所得税会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第十四章所得税会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第十四章所得税会计.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所得税会计,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概述第二节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第三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新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变化(一)首次引入“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概念(二)收入总额的口径有变化(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为25%.(四)准予扣除的项目不同 工资支出:实际支出据实扣除,但真实、合理公益性捐赠:扣除限额放宽为年会计利润的12%广告费用:按照年度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当年扣除限额,未能在当年全部扣除的可以在以后年度继续扣除。(五)税收优惠政策有改变: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社会进步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 环保:规定“企业购

2、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创业投资企业,新税法规定“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其投资额的可抵扣比例达到70%,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会计概述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1.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主体为标准纳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

3、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立机构、场 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2.征税对象:生产经营所得及其他所得3.税率:,二、所得税会计的概念所得税会计是

4、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第二节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永久性差异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在计算利润、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由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一、永久性差异(一)永久性差异产生的四种情况1.收益-会计确认,税法不确认 国库券利息收入2.收益-会计不确认,税法

5、确认 视同销售3.费用或损失-会计不确认,税法确认4.费用或损失-会计确认,税法不确认二者扣除范围不同二者扣除的标准不同,(二)永久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例1某公司年末报表中税前会计利润为150万元,当年不允许税前抵扣的费用 5万元和赞助支出3万元,投资收益中有国库券利息收入2万元,所得税率25%。,借:所得税费用 39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90 000,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当今世界主流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基本要求时点一般在资产负债表日特殊交易或事项在

6、确认资产、负债时基本核算程序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12,2.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可能存在差异的情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13,2.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会计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税收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例2:某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0。计提

7、了2年的折旧后,会计期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1 00010010080720万元计税基础1 000200160640万元,2.2外购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会计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减值准备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减值准备税收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摊销,例3: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6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账面价值160万元计税基础160-160/10144万元,2.4内部研发形成的无

8、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会计符合资本化条件发生的支出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税法:按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实际支出作为计税基础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按研究开发支出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例4】公司2007年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共计40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16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4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可以按照研究开发支出的150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予以扣除假定研究开发支出对应的无形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还未开始进行摊销

9、。,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400万元 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0,2.5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会计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税法计税基础成本例5:企业支付800万元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市价为860万元。,账面价值860万元计税基础800万元,3.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3.1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会计所有与取得职工服务相关的支出均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负债税收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工资总额2以内的职工工会经费、在2.5以内的职工教育经费可以税前扣除,例6:某企业当期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共计2 000万

10、元,尚未支付。按照税法规定的职工工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1 700万元。,账面价值2 0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 000万元可从未来应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2 000万元,4.暂时性差异的分类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性差异: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

11、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为150万元,未来纳税义务增加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为200万元,未来纳税义务减少资产,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 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原则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某些特殊情况除

12、外例7.396例20-17,【例7】公司2006年12月31日购买了一项全新的固定资产,原值15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0。公司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且税法规定的残值与使用年限与会计上的残值和使用年限相同。假定所得税率保持20不变,且不存在除折旧之外的其它任何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企业会计上并未计提相关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首先确定20072011年各年年末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续),(2)确定20072011年各年年末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续),(3)分析及其会计处理2007年 2007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

13、值12000 计税基础9000 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300020600元。账务处理如下考虑到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账面余额为0,所以应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0元:借:所得税费用 6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600,2008年 2008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9000 计税基础5400 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360020720元。账务处理如下考虑到期初递延所得税余额为600,所以应该进一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0元:,借:所得税费用 120

14、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20,(续),2009年 2009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6000 计税基础3240 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76020552元。账务处理如下考虑到期初递延所得税余额为720,所以应该转回原来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68元: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68 贷:所得税费用 168,2010年 2010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3000 计税基础1620 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暂时性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该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38020276元。账务处理如下考虑到期初递延所得税余额

15、为552,所以应该转回原来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76元: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76 贷:所得税费用 276,(续),2011年2011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价值0计税基础0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两者之间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应该全额转回原来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276元: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76 贷:所得税费用 276上述会计处理过程可以按照如下的综合账户进行描述:递延所得税负债,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原则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估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税所得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未来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

16、回确认可抵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需提供相关证据,企业能否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用以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抵,需要有明确的证据,这需要考虑如下的情况:第一,企业能否通过营业活动实现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该部分的证据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预算、销售预算等为基础继续预测。第二,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否会在未来期间(转回)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第三,因无法产生足够的、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抵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从而未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进行相关的披露。,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

17、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一、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税率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减少),二.当期所得税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缴纳给税务机关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企业在确定和计算当期所得税时,对

18、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存在差异的,应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利润表、但税法不允许税前列支的费用项/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按税法规定可予以税前抵扣的费用的差额/-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按税法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的差额 税法规定不征税的收入/-其他需要调整的因素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三.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减少),例8.甲企业200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部分项目情况如下:,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07年按照税法规定确定

19、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 000万元。预计该企业会持续盈利,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2515万元应交所得税1 00025250万元,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2 5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500 0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0 0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750 000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15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 000,四.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列示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非流动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非流动负债利润表所得税费用,本章要点1.了

20、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内容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计算3.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账务处理,,习题1.甲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l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价为3 0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按照3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与税法相一致。2008年1月1日,公司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l5。除该事项外,历年来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该公司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为()万元。A112B240 C120D92习题2.接上题,如果甲公司200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500万元,则当年的所得税费用为()万元。A

21、145B162 C135D147,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截至2008年末,因折旧口径不同造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累计额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1010)/53(3010一10)31800(万元)。(2)2008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80015=120(万元),即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上“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为120万元。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2008年应税所得=500+(1000600)=900(万元);(2)2008年应交所得税=90015=135(万元);(3)2007年末累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1010)/54(3010一10)

22、324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033132(万元),2008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80015120(万元),所以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发生额132120=12(万元);(4)2008年所得税费用=135+12=147(万元)。,习题3.公司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假定公司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均为0,其它与所得税会计处理有关的情况如下:(1)企业2006年12月投入使用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24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残值为0,财务会计上采纳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上规定企业应该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年限为10年,残

23、值为0。(2)2007年7月向关联方企业捐赠现金500万元。同时依据税法规定,企业向关联方的捐赠不允许从税前扣除。(3)2007年共发生研究开发支出1000万元,其中800万元的开发支出符合资本化的条件。税法规定可以按照150的研究开发支出的实际发生额进行扣除,无形资产在年末假定已经处于预定可使用状态。(4)公司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被当地税务局课以300万元的罚款。(5)公司期末对存货计提了100万元的跌价准备。,公司2007年度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有关情况如下:,分析:,1.公司2007年度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情况:,(续),2.根据上述表格列举的、公司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

24、税基础、及其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可以计算出公司2007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如下:企业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30000000 折旧差异2400000 不允许税前扣除的捐赠5000000 无形资产抵扣税收13000000*不允许税前列支的罚款3000000 存货跌价准备1000000 28400000元注*1300000010000000150(100000008000000)应交所得税28400000339372000元,(续),3.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34000003311220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8000000332640000元 递延所得税264000011220

25、001518000元4.利润表中应该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93720001518000108900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2000 所得税费用 1089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64000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372000,习题4.沿用上例。假设公司2008年度当期应交所得税为1000万元。资产负债表有关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如下:,分析:,(1)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10000000元(2)递延所得税A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化 期末递延所得税(720000033)2376000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2640000 递延所得税变化(264000)B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化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984000033)3247200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1122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变化 2125200 C递延所得税26400021252002389200元,(续),(3)所得税费用10000000(2389200)76108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76108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1252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6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0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