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9567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病,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riosis),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主要发生于猪、牛、犬,马、羊次之。临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疽、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本病在世界各地流行,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较为严重。,病 原,钩端螺旋体属中的似问号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属共有两个种,一为似问号钩端螺旋体,对人畜有致病性,另一为双弯钩端螺旋体,无病原性。根据抗原结构成分,以凝集溶解反应可将本菌区分为黄疽出血、秋季、流感伤寒等19个血清群,172个血清型。我国至今分离出来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共有

2、6个血清群,49个血清型。钩端螺旋体很纤细,革兰氏法不易着色,常用姬姆萨氏染色和镀银法染色。,流 行 病 学,病原性钩端螺旋体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江河两岸、湖泊、沼泽、池塘和水田地带为甚。钩端螺旋体的动物宿主非常广泛,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其中鼠类是最重要的贮存宿主。鼠类感染后,大多数呈健康带菌者,是本病自然疫源的主体。猪、水牛、牛和鸭的感染率较高,是重要的传染源。因此带菌的鼠类和带菌的畜禽构成自然界牢固的疫源地。鼠类、家畜和人的钩端螺旋体感染常常相互交错传染,构成错综复杂的传染锁链。,低湿草地、死水塘、水田、淤泥沼等呈中性和微碱性有水地方被带菌的鼠类、家畜的尿污染后成为危

3、险的疫源地。人和家畜在那里耕作、放牧,肢体浸在水里就有被传染的可能。本病主要通过皮肤、粘膜和经消化道食入而传染,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和在菌血症期间通过吸血昆虫传播。本病发生于各种年龄的家畜,但以幼畜发病较多。本病有明显的流行季节,每年以710月为流行的高峰期,其他月份常仅为个别散发。,症 状,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对各种动物的致病性有差异,动物机体对各种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抵抗力又有不同,因此,各种家畜感染钩端螺旋体后的临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传染率高,发病率低,症状轻的多,症状重的少。潜伏期 220天。,猪 急性型黄疽型 多发生于大猪和中猪,呈散发性,偶也见暴发。病猪

4、体温升高,厌食,皮肤干燥,全身皮肤和粘膜泛黄,尿浓茶样或血尿,惊颇而死。病死率很高。亚急性和馒性型 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病初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几天后,眼结摸有的潮红浮肿、有的泛黄,有的在上下顿、头部、颈部甚至全身水肿。尿液变黄、茶尿、血红蛋白尿甚至血尿。怀孕母猪感染钩端螺旋体后可能发生流产,流产率2070%,牛 急性型 常为突然高热,粘膜发黄,尿色很暗,有大量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胆色素。并常见皮肤干裂、坏死和溃疡。常于发病后3一7日死亡。病死率甚高。亚急性型 常见于乳牛,体温有不同程度升高,食欲减少,粘膜发生黄疸,奶量显著下降或停止。乳色变黄如初乳状并常有血凝块,病牛很少死亡。经两月后逐渐好转

5、,乳量恢复正常。流产是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一些牛群暴发本病的唯一症状就是流产。,病 变,钩端螺旋体在家畜所引起的病变基本是一致的。急性病例,眼观病变主要是黄疸、出血、血红蛋白尿以及肝和肾不同程度的损害。馒性或轻型病例,则以肾的变化为突出(间质性肾炎)。,钩体间质性肾炎,诊 断,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难于确诊。1微生物学检查(1)用暗视野直接镜检、用荧光抗体法和姬姆萨氏染色或镀银染色后检查血、粪、尿、组织中的勾体。(2)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发热期血、肾皮质、无菌尿接种金地鼠、豚鼠,发病后采心接种柯索夫培养基,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凝溶试验鉴定。,2血清学诊断(1)凝集溶解试验 钩端螺旋体可与相

6、应的抗体产生凝集溶解反应。一般先以被检血清作低倍稀释与各个血清群的标准菌株抗原作初筛试验,查明被检血清是否有抗体存在,及其群别。若有反应,再作进一步稀释与己查出的群别各型抗原作定量试验,测定其型别的凝溶效价,以判定属于何种血清型的抗体。反过来,可用已知血清测定从病畜中分离的菌株属何种血清型。(2)补体结合试验 只有群的特异性,不能用来鉴定血清型。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普查。(3)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 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诊断方法。,防 制,治疗钩端螺旋体感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症状带菌者的治疗,另一种是急性亚急性病畜的抢救。带菌治疗 一般认为链霉素和土霉

7、素等四环素族抗生素有一定疗效。急性、亚急性病畜的治疗 牛猪可静脉注射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和土霉素等抗生素,对症疗法是非常必要的,其中葡萄糖维生素C静脉注射及强心利尿剂的应用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作用。,当畜群发现本病时,及时用钩端螺旋体病多价苗(人用的5价或3价苗也可应用)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同时实施一般性防疫措施,多数能在两周内控制疫情。平时防制本病的措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消除带菌排菌的各种动物主要是灭鼠,消除和清理被污染的水源、污水、牧地等以防止传染和散播;实行预防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家畜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抵抗力。,公 共 卫 生,常由于鼠类和牛、猪等家畜从尿中排出大量病原体,污染了水田

8、、池塘,人们在水田或池塘中工作,钩端螺旋体可以通过浸泡肢体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体内。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由消化道感染,病人突作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尤以排肠肌疼痛并有压痛为特征,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并有蛋百尿及不同程度的黄疽等症状。,预防和控制本病人医与兽医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为了预防本病,应做好平时的灭鼠工作。对病畜及带菌家畜实行严格控制,进行带菌治疗及疫苗免疫。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注意环境卫生。经常消毒和清理污水、垃圾。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实行定期疫苗接种。病人及时治疗,炭疽(Anthrax),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病变的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

9、脏显著增大、皮下和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病 原:炭疽杆菌,1.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且呈竹节状,有荚膜,无鞭毛。病畜体内的菌体不形成芽胞,一且暴露空气中,在12一42条件下,可形成芽胞。,2.炭疽杆菌为兼性需氧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呈灰白色,表面粗糙的菌落,边缘在低倍镜检查时呈卷发状。,3.炭疽杆菌菌体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但芽胞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50年以上.,流 行 病 学,易感动物:各种家畜,野生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中草食兽最易感,包括羊、牛、驴、马、水牛、骆驼、鹿和象等,小鼠和琢鼠易感。人也易感。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当病畜尸体处理不

10、当,形成芽胞污染土壤、水源、牧地,可为长久的疫源地。,传播途径: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常因采食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而感染。其次是通过皮肤感,主要由吸血昆虫叮咬而致。此外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本病常呈地方流行性。夏季雨水多,洪水泛滥,吸虫昆虫多易发生传播。有不少地区爆发是因从疫区输入病畜产品,如骨粉、皮革、羊毛等而引起。,症 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5天牛:最急性型:突然昏迷、倒卧,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发绀,天然孔出血。病程数分钟至数小时。急性型:最常见,体温上升到42,少食,在放牧和使役中突然死亡。有的精神不振,食欲反刍停止,呼吸困难,粘膜呈蓝紫色或有点状出血。濒死期体温下降,气喘,天然孔流血,痉挛

11、,一般12天死。亚急性型:病情较缓。较少见。,马:常取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与牛症状相似,急性者有腹痛症状。绵羊与山羊:常最急性型炭疽,表现为脑卒中的症状,突然眩晕,摇摆,磨牙,全身痉挛,天有时出血,很快倒地死亡。猪: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强。有的为咽部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病变,急性炭疽为败血症病变。炭疽尸体腹胀明显,尸僵不全,天然孔有黑色血液,粘膜发绅,血液不凝呈煤焦油样。全身多发性出血,皮下、肌间、浆膜下胶样水肿。脾肿大 2一5倍,脾髓软化如糊状。切面呈砖红色,出血。肠道出血性炎,有的在局部形成 痈,诊断,可疑炭疽病死畜,禁止剖检,可切下一块耳朵,或者用消毒棉棒浸透血液,涂片送检。

12、镜检:频死期末梢血液或脾脏制成涂片,用瑞氏染液染色,若见有多量有荚膜、菌端平直的粗大杆菌,并结合临诊表现,可诊断为炭疽,培养:采取病料如血液、渗出液或组织作分离培养或接种动物用。如为毛发、骨粉等污染的材料,制成悬液,加热6030分钟,接种普通琼脂。可疑菌落,可作荚膜、动力测定,必要时,也可进行串珠及噬菌体试验。动物接种:用培养物悬液或病料悬液,皮下接种脉鼠和小鼠数只。接种后观察14天,常于接种后14天死亡。镜检,分离菌体进行鉴定。,防 制,l预防措施:在经常或近2一3年内曾发生炭疽地区的易感动物,每年应作预防接种。常用疫苗有无毒炭疽芽胞苗(对山羊不宜使用)及炭疽第二号芽胞苗。这两种疫苗接种后

13、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一年。另外,应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扑灭措施:发生该病时,应立即上报疫情,划足疫区,封锁发病场所,实施一系列防疫措施。病畜隔离治疗,可疑者用药物防治,假定健康群应紧急免疫接种。,血清疗法:抗炭疽血清是治疗病畜的特效制剂,病初应用有良效。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山羊、绵羊发病后因病程短促往往不及救治,因此可采用预防性给药,。消毒:全场应彻底消毒,尸体应焚烧或深埋处理。封锁:禁止动物出入疫区和输出畜产品及草料,禁止食用病畜乳、肉。在最后一头病畜死亡或痊愈后15天时解除封锁,解除前再进行一次终末消毒。,公 共 卫 生,皮肤炭疽:主要是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和屠宰场职工,常因接触病畜畜产品而引起,经皮肤伤口感染。肺炭疽:多为羊毛、皮革等工人,由于呼吸带有炭疽芽胞的尘土而引起。病程急骤,早期恶寒,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紫绀等。肠炭疽:常因吃进病畜肉类所致。发病急,发热,表现呕吐、腹泻、血样便、腹痛腹胀等腹膜炎症状以上三型均可继发败血症及脑膜炎。本病病性严重,尤其是肺型、肠型或脑膜型炭疽。一旦发生应及早送医院治疗。,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