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9574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身边的防火防爆事故,原因:在清罐作业区时,承包商员工违章使用的非防爆灯具或铁制工具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引爆。,辽阳石化“6.29”闪爆事故,造成5人死亡,辽宁抚顺石化“1.19”闪爆事故,1人死亡,原因:石化二厂重油催化稳定装置天然气泄漏,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程度遇到明火发生闪爆。,汽车接地不良装车事故某石化总厂(2002年3月7日)一罐车到该厂装甲乙酮,押运员随后将汽车接地线挂在生锈螺栓上,驾驶员擅自全开发货阀门,刚装车(约12s)即发生爆炸。,原因:这起事故系介质喷洒起电和罐车接地不良引起的。放电部位是槽车罐口与导电胶管之间发生火花放电。,这些事故是偶然的吗?,(1)防

2、火意识差,防火知识与技能欠缺;(2)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标准得不到落实;火源未得到有效控制、使用非防爆工具,违反动火规定等(3)人员违章作业;(4)静电释放措施不到位;(4)作业风险识别不全面,防火措施得不到落实。,防火意识何时我们能根植心底,多处同时管线打开,打磨盲板,火花四溅,某作业现场多处同时管线找开;附近却有人在动火;管线打开没有配备灭火器;没有气体检测;非防爆工具在有油气泄漏点使用。,防火防爆场所如何进行火源控制?,防火防爆场所火源控制,1、明火控制,哪些是明火?如火柴、打火机、电气焊、手电钻、打磨工具等。,进入控制,明火控制,1)入口设置“严禁烟火”标志;2)火源危害提示,检查、保

3、管火源;3)明火设备签发“准入证明”。,门卫-区域主管,1、明火控制,进入控制,用电设备可能产生火花的情况:电缆破皮 接地失效,2、用电设备控制,进入控制,2、用电设备控制,用电设备控制,1)电工检查合格;2)贴目视合格标签;2)签发“准入证明”;3)门卫检查、核对。,电工-区域主管-门卫,进入控制,其它工具设备控制,1)检查合格后,贴目视合格标签;2)签发“准入证明”;3)门卫检查、核对。,3、其它可能产生火花和热的工具和设备,进入控制,有些工具和设备可能不会直接产生明火,但在使用时可能产生350以上的温度,如研磨机具、空气钻、非防爆手持工具,此类工具和设备也必须进行控制。,设备工程师、区域

4、主管、门卫,车辆上的电器以及其发动机废气排放可以产生高温或火星,遇到可燃气体将引起火灾或爆炸。,车辆控制,1)签发“准入证明”;2)安装有效的防火罩;3)检查驾驶室打火机、火柴可燃物料等,关闭收音机;4)对司机进行安全提示;,区域主管,门卫,司机,4、车辆,进入控制,4、车辆,防火罩,进入控制,5、化学物料,某些化学物料如钾、钠、硫化亚铁等可以自燃或两种化学物料混合发生反应产生热量,可以引起火灾和爆炸,必须进行进入控制。,进入控制,金属钠,常用危化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5、化学物料,化学物料控制,1)必须有安全标签2)必须有MSDS 3)签发“准入证明”4)检查、确认(品种、数量),门卫,区

5、域主管,5、化学物料,进入控制,安全标签的内容,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警示词,危险性概述,安全措施,生产企业信息(地址、电话),提示参阅CSDS,化学事故应急电话,危规号与UN号,5、化学物料,进入控制,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2.成分组成信息,3.危险性概述,4.急救措施,5.消防措施,6.泄漏应急处理,7.操作处置与储存,8.接触控制个体防护,9.理化特性,10.稳定性和反应活性,11.毒理学资料,12.生态学资料,13.废弃处置,14.运输信息,15.法规信息,16.其他信息,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介绍,进入控制,气瓶检查事项:1、氧气瓶里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6、。2、乙炔瓶严禁卧放,严防乙炔倒灌引起爆炸。3、气瓶必须要有减压器、阻火器。4、气瓶要有防震圈,备用气瓶应戴好安全防护帽。,目视管理,阻火器,防震圈,减压器,检验钢印,进入控制,5、化学物料,检验标记,氮气瓶钢印标识,气瓶检查事项:,5、化学物料,1、气瓶不准再阳光下暴晒 2、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要大于5米 3、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4、乙炔瓶严禁卧放(乙炔溶于丙酮,防止丙酮流出,丙酮蒸汽与空气混合易引起爆炸),气瓶使用要求:,进入控制,5、化学物料,6、人员控制,人体静电的产生:人体可能携带静电,静电在释放时可以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爆炸。另外,鞋底可能有钉子、石子等,在走路时可能与地面

7、摩擦产生火花。,进入控制,人体静电防护措施:穿防静电工作鞋和防静电工作服。现场不准脱衣服。作业前应泄放掉人体所带的静电。,人员控制,1)穿戴劳保,释放静电2)禁止携带通信工具(手机)3)门卫检查(鞋底)、确认,门卫,进入人员,6、人员控制,进入控制,生产活动中的火源控制,1.禁止任何人在生产作业区域吸烟,2.携带手持工具上下设备时建议使用工具袋,禁止扔掷工具,防止工具落地碰撞出火花,4.除在工艺设计时积极采取防止静电产生和聚集的措施(控制流速、接地等)外,在生产和维修过程中还必须控制可燃气体、液体的排放以及粉尘在受限空间的集聚,禁止采用非导电型软管进行排放。,3.在防爆区域从事任何能直接或间接

8、产生热和火花的工作,如焊接、气割、燃烧、研磨、打磨、钻孔、破碎、锤击及使用不具备本质安全的电器设备和燃油动力设备,必须办理工业动火许可证。,生产活动中的火源控制,5.槽车装卸必须进行接地,并遵循先接地后接管和先拆管后拆接地的原则。,生产活动中的火源控制,6.所有临时用电必须安装漏电和接地保护器,三相动力设备必须实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生产活动中的火源控制,7.防雷接地必须每年进行测试,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生产活动中的火源控制,传统金属导电释放器:采用铁球,铜球,不锈钢球等,金属虽然可以释放静电,但是不能防静电,当人体静电电荷过大,释放过程中和金属相撞击从而导致人体电击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防爆型人体静电释放器:采用静电导体材质制作而成,延缓了人体静电释放的过程,大大降低了瞬间静电电能,释放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本安型人体静电释放器,传统与本安型静电释放器比较:,31,谢谢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