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99695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03.080.01CCSP50CJ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行业标准CJ/TXXXXX-XXXX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Classificationframeworkandcodingrulesforunifiedidentificationcodeforurbandigitalpublicinfrastructure(征求意见稿)XXXX -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T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5统一识别代码24I代码结构2R2代码含义26分类和类代码2A1分类原则2E9分类

2、框架3R分类方法3R4类代码3R4分类代码表的编制和扩展37编码规则47I行政区划代码47t)分类代码479自定义代码48赋码和应用4Q1赋码单元划分4Q)赋码4QQ应用5Q4回收5Rg变更和撤销5附录A(资料性)基本属性数据表的示例6附录B(资料性)分类和代码的示例8附录C(资料性)统一识别代码的赋码制度和流程20参考文献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3、。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更好地汇集城市各类信息数据,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赋码,即对城市各类对象赋予类似于居民身份证号码的识别代码。通过识别代码保证其身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唯一性。将各类信息数据与识别代码进行关联,可以实现更高效的信息数据归集和共享。目前,各行业已经发布实施了多本分类编码标准,但编码的格式、含义差异很大。本文件通过建立统一的编码规则,规范城市新建和既有对象的赋码工作,以实现对编码对象的编码统一。本文件并非取代各行业己有的分类编码标准,而是以统一管理和应用为出发点,建立一套可与原有规则并行的城市级编码、赋码体系。本文件编制过程中研究了MA编码、

4、OlD编码、GSl编码、ECode编码、Hande编码、GUlD编码等多种编码体系。基于满足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需要,为保证编码的简洁性和有足够的容量,经充分研究和论证,最终采用了由行政区划代码、分类代码、自定义代码组成的21位的统一识别代码。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统一识别代码分类方法、框架和编码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的分类编码体系开发和编码赋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

5、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GB/T1011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T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77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校验字符系统JGJ/T496房屋建筑统一编码与基本属性数据标准3术语和定义GB/T10113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a1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urbandigitalpubIicinfrastructure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统一编码与时空定位,以城市信息模型(ClM)为空间架构、以城市物联感知为主要动态数据来源、以云网

6、融合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人工智能算法为驱动、以城市操作系统为统筹而构建的数字城市公共性、集约性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unifiedidentificationcode按统一规则编写的、代表唯一事物或概念本身的一组号码。类代码classcode表示每一级分类的2位字符。分类代码classificationcode由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组成的6位字符。编码对象codingobjects被赋予统一识别代码的事物或概念。1A自然对象naturaIobjects自然生成或生长的,占据一定且连续空间位置和范围,单独具有一定属性或完整功能的对象。31人工对象artificial

7、objects人类建造或改造,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对象。3A管理对象managementobjects管理活动的承受者。注:管理对象一般是对自然对象(3.6)和人工对象(3.7)的管理过程和结果。回收recycle将已分配但未实际赋码的统一识别代码重设为可供分配的统一识别代码。4总则d1对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时,应按照本文件的规定为纳入管理的各类对象编制统一识别代码,作为其统一的身份标识符号。A方统一识别代码在编码对象的全生命期中宜保持唯一,对应统一识别代码的编码对象应唯一。注:唯一的概念并非是物理空间的唯一,有些对象可能会存在物理空间的重赣,可参考8.1的示例。44应编制与统一识别

8、代码相互关联的基本属性数据表,对编码对象的名称、位置、时间、来源、主要性能等各类主要特征进行定义和描述。基本属性数据表的编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等相关保密要求,可参考附录Ao注:通过属性数据能够增加统识别代码无法表达的对象信息,更全面地描述编码对象。5统一识别代码41代码结构统一识别代码为21位字符,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6位分类代码、9位自定义代码组成,见图1。自定义代码(9位)分类代码(6位)行政区划代码(6位)图1统一识别代码结构,)代码含义5.2.1行政区划代码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具体要求见7.1o5.2.2分类代码应由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和小类代码组成,分类以及类代码相关要求见第6章。5

9、.2.3自定义代码由用户根据需求自定,具体要求见7.36分类和类代码A1分类原则6.1.1 系统性分类体系应有清晰的结构,分类的范围和分类分级应合理协调。6.1.2 适用性分类体系应体现应用需求,分类的广度和细度应满足具体工作的需要。6.1.3 稳定性分类结构和类,包括分类视角、类名称、边界等应在较长时间内不进行重大改变。当既有分类不能满足应用需要时,可在分类框架下,结合地方实际需要扩充,应留有充足的扩充空间容纳新增的类。69分类框架6.2.1编码对象类别应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分别用5.2.2的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和小类代码表达。6.2.2应按照自然对象(3.6)、人工对象(3.7)和管理

10、对象(3.8)对编码对象进行分类。自然对象可包括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灾害等;人工对象可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场地、空间等;管理对象可包括区域、用地、事件、组织、移动对象等。分类可参考附录B。61分类方法6.3.1分类宜满足行业管理需求以及行业规则或习惯。注:赋码工作需要由具体单位承担,因此建议在分类时考虑注意符合政府行政职能及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分工,以便确定赋码和管理的具体责任主体。示例1:城市道路和公路分属城市.管理部门和交通部门管理,此时应将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和公路,其赋码及统一识别代码的管理可分别由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负责。示例2:某文化馆可归类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建筑(按建筑物分类),以对

11、应住建部门对建筑物的管理;但其也可归类至文化馆建筑(按管理属性分类),以对应至文旅部门对建筑功能的管理。具体分类应按实际需要确定。6.3.2要建立一个分类,应先确定某一公共属性,按其划分出一个集合作为大类,然后选择合适的分类视角细分为中类及小类,细分宜采用GB/T7027规定的线分类法进行。示例1:将交通设施作为一个大类,那么交通设施是该大类的公共属性,可将属于交通设施的对象归至该集合,再按照次一级的通用性属性,例如行业属性,分类为公路、铁路、航运等设施等中类。在中类下,可进一步按对象的级别、功能等细分小类。示例2:公路可按行政级别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也可按照技术标准分为一级公路、二级

12、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按前者分类可更好的对应管理部门,按后者分类可更好的对公路的功能特征进行区分。具体分类应按实际需要确定。不能将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6.3.3大类、中类和小类的分类宜参考现行国家或行业分类标准。若无国家、行业标准作为依据,可根据需要自行制定相应标准。6.3.4小类应是具有完整功能、用于城市级管理的基本单元。注:统一识别代码主要是服务于城市级的数字化管理,本文件中小类细分至城市级直接管理的对象即可。例如房屋建筑虽然可进一步拆分至构件,灯杆可再分至灯具、杆体等,但当城市级的数字化管理并不会涉及具体的构件、灯具或杆体,这时不应

13、对建筑或灯杆进一步拆分:当需要对管线、道路等进行分段管理时,可将管线、道路拆分至管线段、路段。6.3.5分类时应保证一语一义。6.3.6当类的物理空间可能存在重叠时(参见8.1.1和8.1.3的示例),宜进行说明以明确类的边界。6.3.7小类宜设收容类,即“其他”类,用于安置尚无对应分类的对象。6.3.8当需进一步细分小类时,宜增加基本属性数据表中字段(见4.3)或在自定义代码中加以约定(见7.3.5示例2:)OAA类代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和小类代码(对应6.2.1的分级)应为2位符号,可选择10进制、16进制或32进制。16进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09和大写罗马字母AF表示,32进制应使用阿拉伯

14、数字09和大写罗马字母AV表示,不宜使用字母“I”和“0”。AK分类代码表的编制和扩展6.5.1应将分类和类代码汇总形成分类代码表,分类代码表的编制可参考附录B。6.5.2分类代码表应进行动态维护。6 .5.3分类代码表的编制和扩展应符合下列规定。a)根据编码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代码区间,代码间应适当的预留空位。b)在扩展时不改动既有类代码,c)不使用被删减的类代码。7编码规则7 1行政区划代码7.1.1行政区划代码应符合GB/T2260的规定。7.1.2当编码对象跨行政区划时,行政区划代码应使用对其有主要行政管辖权的行政区划的代码。当无法确定时,宜使用其上一级行政区划的代码。示例:郑州市的某

15、编码对象横跨两个市辖区或边界,这时可选择郑州市的行政区划代码410100作为该编码对象的行政区划代码,以示其为地处郑州并且跨区县的对象。70分类代码在确定分类代码时,应将对象对应至小类,并使用对应的大类、中类和小类代码;当无法确定归类至哪一小类时,可将其对应至中类及大类。可在确定对象功能后,在基本属性数据表(见4.3)中对该对象做进一步定义。示例:在对某一建筑在规划阶段进行赋码,中类为“公共建筑”,小类有“文化建筑”、“展览建筑”,但此时尚无法确定该建筑是文化建筑或展览建筑。这时可选择使用“公共建筑”对应分类代码。71自定义代码7.3.1自定义代码不应重复,宜由计算机程序产生。7.3.2当编码

16、对象已经或需要按照其他规则赋码的,可将该编码的全部或部分作为自定义代码,当选用部分的编码长度小于9位时,可用。补齐前面的空位。7.3.3当使用顺序码作为自定义代码或自定义代码的一部分对某一道路沿线、坐落在同一院落或建筑内等同一物理空间中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多个编码对象批量赋码时,顺序码宜连续。7. 3.4可将自定义代码分为多个取值范围进行赋码。示例:某市的长江航段按照区域分属3个不同业务管理部门管理,在对该航段的航标进行赋码时,可将自定义代码000000000-999999999分为000000000-399999999.400000000-699999999.700000000-99999999

17、9,分别分配至3个部门进行赋码和管理。7.3.5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自定义代码分段,约定各段代码含义。示例1:为了进一步明确编码对象的位置,需要在统一识别代码中明确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划,可将自定义代码的前3位定义为街道的代码,按照GB/T10114的相关规定及当地的街道编码进行取值。示例2:交通标志需要按照设施的功能类型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可将自定义代码的第一位按照1为竖立式、2为悬挂式、3为门架式、4为悬臂式、5为附着式、6为其他型式等进行取值。示例3:自定义代码的最后一位可设置为校验位,按照GB/T17710的有关规定计算取值。8赋码和应用A1赋码单元划分8.1.1 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合理的赋码单

18、元。示例:栋居住附属建筑内部为供热设施,可以将建筑连同供热设施定义为供热设施,并赋予统识别代码:也可以分别定义为建筑和供热设施两个编码对象,并分别赋予统一识别代码。当选择后者时,供热设施的统一识别代码只对应供热设施,而不对应建筑,以保证其相互唯性。8.1.2 建筑物的单元划分应符合JGJ/T496的相关规定。8.1.3 某一对象及其所属部分或空间可划分为不同的赋码单元,并分别赋码。示例1:某一栋建筑内部有停车库,对这栋建筑按照建筑类型进行赋码的同时可对其内部的停车库按照停车库”进行赋码。示例2:某管线可按照一定规则分为管段,该管线和组成该管线的多个管段分别按照管线和管段进行赋码。A5赋码8.2

19、.1应由各业务管理部门进行赋码,不应超业务管理范围赋码。8.2.2应制定面向各类对象的赋码制度和流程,可参考附录C。8. 2.3应在确定编码对象的类、位置、产生时间等主要特征的阶段对编码对象赋予统一识别代码。8. 2.4宜在赋码流程中设置检查赋码结果的环节,保证赋码有效性。8. 2.5当编码对象已经或需要按照其他规则赋码的,应建立统一识别代码与其他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注:本文件规定的规则并不是为了取代各行业、单位已有规则,而是为了解决规则不统一的问题,按照统一规则新增统一识别代码。为保证更好的信息交换和应用,需要建立统一识别代码与按照其他规则赋予的代码的关联关系。8. 2.6当建筑、设施等系统

20、性的对象被拆除重建时,宜分配使用新的统一识别代码;当城市部件、物联传感设备等单个小型对象进行更换,其功能特征没有重要变化时,可使用原统一识别代码。A1应用8. 3.1统一识别代码应在城市级的数字化管理中作为各类对象的唯一身份标识符号使用。注:某些行业的对象还会使用按照其行业规则编制的代码(见&2.5),这些代码可在其行业管理内部使用。但在城市级的公共平台上,应使用统一识别代码,以保证代码的唯一性和解析的正确性。8. 3.2应建立统一识别代码与当地相关数据库中对应对象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R4回收8. 4.1对于统一识别代码生成错误等无效的赋码,应回收统一识别代码。8. 4.2当将统一识别代码批量

21、分配时,应检查己分配的统一识别代码的实际赋码情况,应将未赋的统一识别代码进行回收。8. 4.3统一识别代码回收后再分配时应当考虑区域的发展趋势,保证统一识别代码分配的适当冗余,确保一定年限范围内统一识别代码体系的清晰。A4变更和撤销8. 5.1当编码对象所属行政区划变更,或其主要功能特征发生变化时,为保证其全生命期统一识别代码的唯一性,不宜调整已赋的统一识别代码,可适当修改该对象的属性值。8. 5.2统一识别代码在各类编码对象全生命周期中不宜修改或撤销。8.5.3当编码对象消亡时,其统一识别代码以及该统一识别代码与属性信息的映射关系应保留,统一识别代码不应回收使用。附录A(资料性)基本属性数据

22、表的示例A.1基本属性数据表的表头基本属性数据表的表头是属性的要素列项。基本属性数据表的表头应包含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数据类型、约束条件、单位、说明等。A.2基本属性数据表示例建筑物的基本属性数据表的示例见表A.1。表A.1建筑物的基本属性数据表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数据类型约束条件单位说明1统一识别代码UILeODE字符型必选一一2建筑名称ENTITY一NAME字符型条件必选有建筑名称时3行政区划代码REGION_CODE字符型必选与统一识别代码前6位相同4分类代码TYPE_C0DE字符型必选一与统一识别代码第712位相同5数据来源部门名称DEPARTMENTNAME字符型必选一6北斗网格位置

23、码beidou_code字符型条件必选有北斗网格位置码时7CIM_IDcim_id字符型条件必选一有CIMID时8创建时间CREATE_TIME日期型条件必选创建时间明确时,格式YYYYMMDD9更新时间UPDATEJnEM日期型条件必选一更新时间明确时,格式YYYYMMDD10原建筑代码O_BLDG_1D字符型条件必选房屋建筑改扩建时11项目代码PR0JECT_ID字符型条件必选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时12房屋建筑名称NOWNAME字符型条件必选一有建筑名称时13标准地址ST_BLDADDR字符型必选一14详细地址BLDADDR字符型可选1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编号Buil

24、dingPermit_ID字符型条件必选一有许可证编号时16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Construction?crmit_ID字符型条件必选一有许可证编号时17竣工验收合格证编号CompAC_ID字符型条件必选一有验收合格证时18宗地代码CAPARCEL_ID字符型条件必选一有宗地代码时19不动产单元代码RPROPERTYJID字符型条件必选有不动产单元代码时20结构类型BLDSTRU字符型必选一一21临时房屋建筑TempBuilding数字型条件必选明确时:是为L否为0;不明确时可不填22竣工验收年C0MP_DATE日期型条件必选一格式为YYYYv23建筑层数(地上)UP_BLDG_FL00R

25、数字型条件必选层明确时24建筑层数(地下)DOwLBLDG一FLOOR数字型条件必选层明确时25建筑高度BLDG.HEIGHT数字型必选米26地面停车位UP_SEATS数字型可选个一27地下停车位DoWtSEATS数字型可选个28基底面积BLDG_LD_AREA数字型必选平方米29总建筑面积FLOOR一AREA数字型必选平方米30主要用途BLDG_USAGE字符型可选31保护性建筑PROTEcTED_BLDG数字型必选当房屋建筑为不可移动文物时,取值为1;当房屋建筑为历史建筑时,取值为2:当房屋建筑不是保护性建筑时,取值为032拆除DEMOLITION数字型必选一房屋建筑已拆除为L否为033特

26、别说明SP_ANNO字符型可选一附录B(资料性)分类和代码的示例8. 1概述本附录给出分类和代码编制的示例。分类并未详尽,仅供参考。B.2分类结构按照6.2的规定,将自然对象、人工对象和管理对象分为以下的大类,编制分类和代码表。自然对象可分为:一一10地形地貌-20自然资源人工对象可分为:一一30建筑物 31城市公用设施 32交通设施 33水利设施 34农林牧渔设施 35工矿设施 40信息基础设施 41创新基础设施管理对象可分为: 60管理单元 61用地 62公共服务设施点2 .3分类和代码8 .3.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的分类和代码示例见表B.1。表B.1地形地貌的分类和代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

27、代码大类名称中类名称小类名称说明100000地形地貌101000山体101010山脉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形态像脉状且具有某种整体性质101020山岭山脉中的某一具体山体范围,包括山顶、山坡、山脚等明显的地貌形态1010102000水系102010河流常年或季节性有水的河流102020湖泊常年或季节性有水的湖泊、池塘1020103000冰雪1030104000海洋1040大类代码一湍小类代码大类名称中类名称小类名称说明105000农林用地与土质10501010B.3.2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分类和代码示例见表B.2。表B.2自然资源的分类和代码大类代码-类码小类代码大类名称

28、中类名称小类名称说明200000自然资源201000生物资源201010植物资源2010202000农业资源202010土地资源2020203000森林资源2030204000国土资源2040205000矿产资源20502020B.3.3建筑物建筑物的分类和代码示例见表B.3。表B.3建筑物的分类和代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大类名称中类名称小类名称说明300000建筑物城市公用设施、农业设施、工矿设施等设施中的建筑物应归为此类301000居住建筑指城镇、农村住宅建筑及其居住生活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301011住宅建筑供居民居住使用的建筑301030120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建筑指机关团体、科研

29、、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社会福利等机构用建筑和设施,不包括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和城镇社区服务设施301211行政办公建筑政府行政事务相关的建筑301221文化建筑供人们休闲娱乐及传播文化的公共活动场所以及各类娱乐、康体等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等301222展览建筑包括展览馆、会展中心、科技馆等3012301400商业服务业建筑指商业、商务金融及娱乐康体等建筑,不包括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和城镇社区服务设施301411商业建筑供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建筑。包括零售商业、农贸市场、餐饮业、旅馆等301421商务建筑金融、保险、证券、新闻出版、文艺团体等综合性办公建筑3014.30160

30、0工业建筑包括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装备修理、自用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301611工业厂房建筑301621工业自用库房建筑3016301800仓储建筑指物流仓储设施和战略性物资储备库等301811物流仓储建筑3018302000交通建筑指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及附属设施、管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各种道路及交通场站等交通运输设施及其附属设施302011公共交通建筑包括长途汽车客运站、公共交通枢纽等302021铁路建筑包括铁路客运站等302031港口建筑包括港口客运站等302041民航建筑包含机场主体建筑及机场主体配套建筑3020302200特殊建筑包括军事、外事、宗教、安保、殡葬、人防及文物古迹

31、等具有特殊性质的建筑302211宗教建筑与各类宗教活动相关的建筑。包括佛教寺院、道观、清真寺、教堂等302221殡葬建筑指殡葬管理所30223030.B.3.4城市公用设施城市公用设施的分类和代码示例见表B.4。表B.4城市公用设施的分类和代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大类名称中类名称小类名称说明310000城市公用设施311000供水管线及厂站设施指城市给水系统中供水管线及取水、处理原水、调节水量以及增压的构筑物。包括供水管线及取水构筑物、自来水厂、配水厂、加压泵站、调蓄泵站、高位水池、水塔等。311011供水管道一311021净水厂3110311100排水管线及厂站设施指城市市政排水系统中排

32、水管线及对污水和雨水进行处理、再生、处置、增压、调蓄的构筑物。包括排水管线及雨水泵站、污水泵站、合流泵站、污泥泵站、雨水调蓄池、污水处理厂、污泥处埋厂、再生水厂等。3111311200供电线路及设施包括供电线路及变电站、开关站、环网柜等设施3112.311300供热管线及设施包括供热管线及集中供热厂、换热站、区域能源站、分布式能源站、地面输热管廊等设施3113.311400供气管线及设施包括供气管线及分输站、调压站、门站、供气站、储配站、气化站、灌瓶站、地面输气管廊等设施3114311500气象设施包括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3115311600生态环境设施指

33、治理工业、商业及服务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物质,使其达到法定要求所需的设备、装置及环境监测设备3116311700消防设施指城市内用于预防火灾、消除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的建筑、设施等。包含城市消防管网系统、消火栓、各级消防站及其配套设施等,不包含建筑物配建的消防设施。3117.311800照明设施指用于城市道路及与道路相关场所、市政广场等照明的灯具及其附属设施。包含城市道路、与道路相关场所、市政广场等,不包含城市道路以外区域的道路照明、照明场所。3118.311900停车设施指包括拥有车辆所需的停车场(库)和车辆使用过程需要的停车场(库)O包括专用停车

34、场、社会公共停车场、路边停车及相关附属设施,不包括建筑物配建的停车场。3119.312000综合管廊(沟)设施指建F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管廊。3120312500市容环境卫生设施指以保障环境卫生功能的正常发挥和人民健康为目的,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物为主要对象,与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方面有关的设施。包括废物箱、垃圾箱、垃圾转运站、垃圾压缩收集站、分拣中心、公共厕所、环卫车辆、环卫船舶、座椅、公共宣传栏等设施。3125312600园林绿化工程指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包括绿化种植工程、园林景观构筑物及其他造景

35、工程、园林铺地工程同林给排水工程、园林用电工程等。3126.314000城市道路指城市范国内为人员、车辆提供满足预期的通行能力、承载能力、安全控制要求及抗灾减灾能力的道路等构筑物及设施。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慢行道路及等外道路,不包括城市道路以外区域的道路。314011城市快速路314021主干路3140.314100城市隧道指为城市范围内城市道路穿越既有道路或地块而建设的车辆通行的建筑物。包括城市道路隧道,不包括城市道路以外区域的车行隧道。3141.314200城市桥梁指城市范围内,修建在河道上的桥梁和道路与道路立交、道路跨越铁路的立交桥及人行天桥等。包括恃大桥、大桥、中桥、

36、小桥、人行天桥、通道及涵洞等,不包括公路范围内的桥梁及公园、城市道路以外区域的跨河跨线桥梁。3142314300城市轨道交通指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不包括轨道交通站点3143315000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指为保障行车、行人安全,充分发挥道路功能,在道路沿线设置的各种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系统、护栏、服务设施及设备等。31503131.B.3.5交通设施交通

37、设施的分类和代码示例见表B.5o表B.5交通设施的分类和代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大类名称中类名称小类名称说明320000交通设施321000航道包括通航河段起讫点、航海线等,不包括航道上用于指示船运的设施3210.322000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322011高速公路322021国道一322000.322200乡村小道包括机耕路、乡村路、小路、时令路、山隘、栈道等3222323000铁路包括铁路编组站、线路等3230325000隧道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包括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短隧道。325011特长隧道(公路)325021特长隧道(铁路)一325032

38、6000桥梁涵洞指架设在江、河、谷、路等之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包括特大桥、重要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3260329000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包括公交站台、交通标志牌、限高架标志、路名牌、地名牌、交通信号灯、交通护栏、防撞桶、安全岛、人行横道桩、道路信息显示屏、道路隔音屏、非机动车停放点等3290.3232B.3.6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分类和代码示例见表B.60表B.6水利设施的分类和代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大类名称中类名称小类名称说明330000水利设施331000水利工程指在水事管理与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其事权范围内的水利设施等331011水库331021水电站3310332000水文监测站(点)包括水文监测站、水土保持监测站、供(取)水量监测点和水事影像监视点等332011水文监测站3320.338000其他管理对象33803333B.3.7农林牧渔业设施农林牧渔业设施的分类和代码示例见表B.7。表B.7农林牧渔业设施的分类和代码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大类名称中类名称小类名称说明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