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与修正.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04563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6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与修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铁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与修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铁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与修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铁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与修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铁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与修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铁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与修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沉降观测异常数据判别与修正.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铁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异常数据判别及修正,“断高”数据处理,1,异常波动数据处理,2,工作基点台帐样表,3,目 录,1.1 产生“断高”的原因 沉降观测曲线因观测标与工作基点的触碰、破坏及采用工作基点新高程值后造成了沉降曲线的不连续,呈现“断高”现象(如图)。沉降曲线“断高”示意图,1“断高”数据处理,1.2如何正确区分“断高”的影响因素类型。(1)观测标触碰。墩身观测标的直径为14mm,因此墩身观测标触碰引起的“断高”多集中几毫米之内,而路基观测标的触碰引起的“断高”多在几十毫米之内,这种情况施工单位平时难以查觉,通常只有在沉降曲线上体现出来(见下图)。,

2、1“断高”数据处理,(2)观测标破坏。因各个标段下设工区的测断长度较长,观测标被人为破坏的情况在所难免,往往难以及时发现,通常只要在下一次外业测量中予以发现,这种“断高”因观测标破坏后重埋位置与原位置不尽相同,因此断高值变化范围少则几毫米,多则上百毫米。(3)工作基点的触碰或者破坏。情况类似于上述两种情况,主要区别在于工作基点的影响是成片的,而观测标的影响具有唯一性。,1“断高”数据处理,1.3“断高”的处理方法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采用“转标”的形式予以处理,图2为某沉降板观测数据修正前后对比示意图,修正前数据存在明显的“断高”,而修正后的数据恢复了该点沉降变形的连续性。,1“断

3、高”数据处理,但该处理方式假设“断高”期间无新增沉降量发生,要求时间跨度不易过长,期间无新增荷载施加,因其人为减少了总沉降量值,偏于不安全,故该方法作为一种近似的处理措施,必须严格控制其间隔时间与使用频率,当评估中某一测点所测数据中存在20%的“转标”记录,则视其不满足评估标准,必须延长观测时间。,1“断高”数据处理,工作基点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其自身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至关重要,但受地质条件因素等影响后,工作基点往往出现不稳定迹象,当某一区段在观测过程中出现闭合差超限时,通常须开展一定范围内的复测工作,从而确定最新的工作基点高程值,但复测后工作基点新高程值处理不当,则导致后期观测数据呈现异常

4、波动。,2 基点复测数据处理不当,对影响其(异常波动)因素作如下划分:(1)复测后对稳定工作基点反复启用新高程值;(2)对不稳定工作基点复测后直接采用整网平差高程;,2 基点复测数据处理不当,为克服工作基点高程取值不当对评估带来的影响,特制定以下处理原则。(1)修正高程计算准则:如本点与相邻点的两期高差之差没有超出限差,则认为本点没有变动,修正高程采用原高程,若超出了限差,则说明本点可能已经产生变动,需要对其恢复新高程值,新高程值需要采用与之最近两个没有变动的点当做基准点对其高程重新计算,以保证此动点与相邻点的平顺性,而不能直接采用整网平差的高程值;,2 基点复测数据处理不当,(2)在执行上述步骤后,对启用新工作基点的区段,因连续两次新旧基点高程值(高程值=真实高程+误差)均包含了复测精度所致的一部分误差,导致该区段所有测点曲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断高”现象,须进行“转标”处理。图4为某测点修正前后的对比示意图,从上图可见,修正前数据上下波动无任何规律,修正后数据发展变形趋势相对明显,由此可见该方法对于此类异常波动具有明显的修正、改良效果。,2 基点复测数据处理不当,12,3 工作基点台账样表,谢 谢!,兰新线(甘青段)QQ群号:371248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