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与簿记-项目.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05401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与簿记-项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会计基础与簿记-项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会计基础与簿记-项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会计基础与簿记-项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会计基础与簿记-项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与簿记-项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与簿记-项目.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一 总论,会计基础与簿记,任务三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任务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方法,项目一 总论,任务一 会计概述,任务一 会 计 概 述,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二、会计的概念,三、会计的职能,四、会计的目标,五、会计的对象,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从属于生产职能,独立的、特殊的专人从事的职能,生产职能的一种附带实施的管理工作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一种独立的职能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1494年意大

2、利数学家的复式记帐法是近代会计的开端。,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的萌芽“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2.我国会计的历史在我国,最早记载会计一词是西周的周礼,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和规定了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周礼-司会,唐宋-四柱式,明末清初-龙门账,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清代-天地合账,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周礼-司会,唐宋-四柱式,明末清初-龙门账,清代-天地合账,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元管+新收-已支=现在,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周礼-司会,唐宋-四柱式,明末清初-龙门账,清代-天地合账,进-缴

3、=存-该,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周礼-司会,唐宋-四柱式,明末清初-龙门账,清代-天地合账,收-天,付-地,清代的会计定义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古巴比伦,埃及,原始印度公社,泥板,记账员,刻石,.外国会计的历史,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出版了世界第一部关于复式簿记的专著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对复式记账做了系统的介绍。清朝末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借贷记账法。,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而单独成科是现代会计的开端。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两大分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会

4、计的产生与发展,二、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特有的方法和程序,对一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由此可见,会计应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会计的本质(是一种活动)会计的基本职能(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会计的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二、会计的概念,现代会计的职能是核算、监督和参与经济决策。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参与经济决策则是会计进一步发展的新的职能。(1)核算的职能(2)监督的职能(3)参与经济决策的职能,三、会计的职能,核算的职能,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既反

5、映过去,又反映未来,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三、会计的职能,监督的职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特点,货币监督,三、会计的职能,会计职能不是一成不变。除所将的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派生职能:参与经济决策,三、会计的职能,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预期结果。,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具体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会计目标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会计如何来提供会计信息?,四、会计的目标,管理层受托责

6、任,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财政部门,征税部门,金融机构,社会公众,资源使用有效性,经营管理责任,四、会计的目标,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信息使用的需要的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四、会计的目标,会计的一般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是一个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资金运动,具体包括资金的进入和退出、资金在单位内部的循环和周转。,会计的具体对象:以工业企业为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五、会计对象,原材料,现金,产成品,供应过程,生产

7、过程,销售过程,五、会计对象,任务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方法,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定义: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要点:(1)实质上是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3)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等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定义: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要点:(1)会计核算内容的前提条件

8、;如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入帐与提取折旧,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等;(2)以“非清算基础”为基本前提。,2、持续经营,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定义: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生产管理活动,人为地将企业持续经营的会计活动划分为若干首尾相连的会计期间,以便于清算帐目,编制报表。要点:(1)利于确定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2)我国会计期间按公历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划分。,3、会计分期,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定义: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点:(1)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内容为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

9、但编报表必须采用人民币;(2)要求币值稳定。,4、会计计量,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方法,就是通过一系列处理程序对经济业 务进行加工处理,然后生存会计信息所应用的方法。,会计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二

10、、会计核算方法,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注:编号只是为了讲课顺序,实际工作中各种方法都是交叉重复进行的,相互配合加以运用的。,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会计对象所包含的经济内容进行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就需要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有的放矢取得各种会计核算指标。因此,对各项财产、资金、费用成本和收入成果的增减变化,均要分别设置一定的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归类反映和监督。,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二、会计核算方法,复式记账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

11、账方法。复式记账法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和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可以检查有关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核对凭证填制和账簿登记的正确性。,2、复式记账,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凭证是记录各项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所有的凭证都要经过会计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审核,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只有对各种凭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审核,才能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因此,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核算和监督不可缺少的方法。,3、填制和审核凭证,二、会计核算方法,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

12、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保证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按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账户,并定期进行对账、结账,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会计资料,成为正确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4、登记账簿,二、会计核算方法,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确定成本的构成,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了解生产经营的成果,促使企业加强核算,节约开支,提高经济效益。,5、成本计算,二、会计核算方法,财产清查就是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据。通过财产清查可

13、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所有者权益等情况,加强物资管理,监督财产是否完整,并为正确核算损益提供准确的资料。,6、财产清查,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一定时期内账簿记录内容的总括反映。也是对编制单位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反映的报告文件。通过编制会计报表可以为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及投资者、债权人集中地提供主要经济信息,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及有关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7、编制会计报表,二、会计核算方法,相互关系,二、会计核算方法,以上各种专门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必须一环紧扣一环。否则,若在某一环节上发生缺陷,就必然会影响到整

14、个会计核算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工作的组织。,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就具备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 内容真实、数据准确、手续完备、项目完整、资料可靠、具有可验证性,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2)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

15、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3)可理解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财务信息的一项基本质量特征,即便于使用者理解。可理解性受下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使用者的特点,如掌握经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愿意钻研与否;二是信息固有特征。只能为少数人所理解或使用的信息应不予提供,也不能仅仅由于有些人理解有困难,而把重要的有关信息排除在外。,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4)可比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16、经营业绩的变化趋势,不仅需要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数据,还需要对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为此,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要求同类交易或其他事项的计量和列报必须按一致的方法进行。,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5)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6)重要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本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7)谨慎性 要求企业在对某一项会计事项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选择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企业虚增盈利的做法

17、。即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8)及时性 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及时进行,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能够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会计信息才有价值。,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三、会计信息质量的八个要求,任务三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二、会计等式,会计六要素,收入,资产,负债,费用,所有者权益,利润,一、会计要素,概念,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资产,一、会计要素,特征,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1.资产,一、会计要素,分类,1.资

18、产,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按流动性分为:,一、会计要素,概念,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负债,一、会计要素,特征,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2.负债,一、会计要素,分类,2.负债,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收帐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按流动性分为:,一、会计要素,概念,也称业主权益或股东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等于资产减去负债

19、的差额,又称为净资产。,3.所有者权益,一、会计要素,特征,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不需要企业偿还,其形成的资产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其出资额依法登记后,不得随意抽回,除非企业发生减资、清算。,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产是企业偿债的物质保证。,所有者凭借其享有的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分配。,3.所有者权益,一、会计要素,构成,3.所有者权益,构成,投入资本,留存收益等,资本公积,实收资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资本溢价,利得和损失,一、会计要素,概念,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4.收入,一、会计要素,特征

20、,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收入应当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4.收入,一、会计要素,分类,4.收入,按性质分,销售商品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提供劳务收入,一、会计要素,分类,4.收入,按主次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一、会计要素,概念,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5.费用,一、会计要素,特征,费用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 所有者分配的利润。,费用应当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1、。,5.费用,一、会计要素,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6.利润,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 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一、会计要素,分类,5.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一、会计要素,会计等式是指会计要素间在总额上必然相等的一种 关系式,又称为会计恒等式、会计平衡式或会计方程 式。,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企业的资产来自投资者的投资和债权人的借款,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拥有权益,这种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资产与权益是同一事项的两种说法,反映同一事项的两个方面,所以两者的金额必定相等。,二、会计等式,资产,资产的物质形式,资产的要求权,即:,资产

22、 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2.收入、费用、及利润的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资产活动过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收入,实现利润,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会发生相应的费用,只有将收入与费用进行对比,才能确定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盈利水平,计算出企业的利润。,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收入能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相应增加;费用使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相应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应先在收入、费用中记载,然后在结帐日,将收入与费用比较的利润,转化为所有者权益。,二、会

23、计等式,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二、会计等式,3.经济业务对基本等式的影响,资产项目此增彼减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权益项目此增彼减,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不会打破会计等式的平衡性。,经济业务4种基本类型9种情况,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银行存款 1000,例题三元公司2008年3月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为例,说明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3月2日,三元公司收到四平公司投资1 000元。,0,实收资本 1000,二、会计等式,资产=

24、负债+所有者权益,银行存款-50存货 50,、3月3日,购入材料5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0,0,二、会计等式,二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银行存款 500,、3月4日,从工商银行取得借款500元,存入存款帐户。,短期借款 500,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银行存款-40,、3月10日,以银行存款40元偿还欠款,应付账款-40,0,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0,、3月18日,开出票据一张,约定6个月后偿还其余60元货款。,应付账款-60应付票据 60,0,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0,、3月20日,四平公司代三元公司偿还400元银行借款,作为

25、追加投资。,短期借款-400,实收资本 400,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0,、3月22日,四平公司委托三元公司代为偿还100元货款,减少对三元公司的投资,货款尚未偿还。,应付账款 100,实收资本-100,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银行存款-100,、3月26日,四平公司抽回对三元公司的投资100元,三元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0,实收资本-100,二、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0,、3月30日,四平公司将对三元公司的投资300元转让给东方公司。,0,实收资本-300+300,二、会计等式,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发生等额的增减变化,或者会计等式左方或者右方内部有增有减的等额变化;而无论怎样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会计等式两端的金额永远保持相等。,结 论,二、会计等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