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1-6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05523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基础1-6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会计学基础1-6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会计学基础1-6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会计学基础1-6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会计学基础1-6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基础1-6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基础1-6章.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内容提要】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会计的含义和会计学科体系;理解会计对象、会计目标的内涵;并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核算方法。,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国内)第一阶段: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第二阶段:西周时期的“司会”第三阶段:秦汉时期的中式簿记方法 第四阶段:唐宋时期的“四柱清册”第五阶段:明清时期的“龙门账”第六阶段:清朝中晚期及中华民国时期的中西簿记合璧,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七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行业制度 第八阶段:市场经济初期的准则和制度并轨运行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国外)复式记账制度的确立 结论:发展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愈

2、发展,会计愈重要。,二、会计的概念及特点,(一)会计的概念 1.娄尔行对会计的定义2.葛家澍对会计的定义3.伍中信对会计的定义 我们认为:会计是为了有关方面的信息需要而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建立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各单位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一方面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收集加工信息,以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利用信息的反馈作用对某些经济业务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参与单位的财务决策和经济决策。,二、会计的概念及特点,(二)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综合反映 2.以凭证为主要依据,会计信息讲求真实、可验证性 3.对

3、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 4.会计方法的广泛约束性,第二节 会计目标和任务,一、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其基本目标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何种方式提供会计信息等问题。,我国会计的目标,(一)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会计信息(二)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三)会计要为企业外部有关各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会计信息,二、会计的任务,我国会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提供真实可靠、系统、完整的财务信息。(2)保证合法性。(3)分析、考核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提

4、高经济效益。(4)利用会计资料、有关信息,进行经营预测、参与决策。(5)通过会计的审核手续和账务处理程序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及合理使用。,第三节 会计职能,一、反映职能 二、监督、控制职能 三、参与预测、决策职能,第四节 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的含义会计对象是会计行为的客体,是指会计履行职能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传统的表述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二、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企业资金不断运动,资金运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资金进入企业;资金在企业内部循环和周转;资金退出企业。,第四节 会计对象,三、商品流通企业的一般会计对象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综上所述,无论是工业

5、企业、商品流通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它们都是国民经济的基层单位,各自执行着不同的职能,各有自己资金运动的特点,但会计对其核算和监督的内容都是资金运动。,第五节 会计方法,一、会计方法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是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和方法。会计方法主要由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预测方法和会计决策方法等组成。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信息基础,会计监督方法是质量保证,会计分析方法是信息利用前提,会计预测方法和决策方法是职能的扩充。这几种方法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都是为了从事会计活动、履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所运用的适应性技术手段。,第五节

6、 会计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一)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会计报表,第六节 会计学科体系,一、会计学概述 二、会计学科体系(一)按学科内容划分(二)按服务领域划分(三)按服务对象划分(四)按专论划分,第二章 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第一节 会计假设,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和空间范围。企业是最典型的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以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即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

7、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三、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割为一段一段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就是一个会计期间,又称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等会计信息。,第二节 会计法规体系,一、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二、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属于会计法规体系中的第二个层次。它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会计法制定和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如财政部)拟定经国务院

8、批准发布,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三、会计部门规章,会计部门规章属于会计法律体系中的第三个层次。它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可比性原则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直、相互可比,(三)一贯性原则 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

9、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四)相关性原则 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五)及时性原则 各项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并在失去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决策影响之前及时予以提供。,(六)明晰性原则 会计核算过程尤其是形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

10、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二)配比原则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有关收入和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以便正确计算各期损益和考核经营业绩。,(三)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又称实际成本原则或初始成本原则,要求“企业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期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1、,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一)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遇到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时,应当以谨慎而不是盲目乐观的态度进行判断和处理,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同时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二)重要性原则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12、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第三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一)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二)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三)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3、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一)收入 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二)成本费用(费用)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三)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第二节 经济业务与会计恒等式,一、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收入费用利润(2)资产费用

14、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3),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1.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2.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3.资产增加,负债同时增加;4.资产减少,负债同时减少;5.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6.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7.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8.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第四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意义 会计科目,又称账户名称,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所得的项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1必须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 2必须满足企业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的需要 3满足企业有关各方的需要 4

15、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5会计科目应准确实用 6会计科目设置要相对稳定,三、会计科目的分类,第二节 账户,一、账户的含义 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为依据和名称,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的,可以按照规定方法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记账实体或记账载体。,二、账户的结构,(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3)摘要,即经济业务的内容;(4)凭证号数,是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5)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账户与会计科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五章 复式记账原理与借贷记账法,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一、记账方法的发展 记账方法经历了一个由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

16、的发展过程。,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一)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1.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 2.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3.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记录,(三)复式记账的作用,1.使账户能够全面地、系统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能够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资料;2.可以通过账户对应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3.可以检查账户有无差错。,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一、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二、借贷记账法

17、下的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的结构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2.负债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4.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5.损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 收入账户的结构是:贷方登记一定期间收入的增加数;借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收入发生额;期末一般没有余额。,(2)费用类账户 费用账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一定期间费用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结转

18、后,期末一般没有余额。,四、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运用复式记账法,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这样所记账户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联系,账户之间这种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对应关系也叫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对应账户。,五、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指明某项经济业务所记入的账户、记账方向和入账金额的一种记录。分录的格式,必须是“上借下贷、左借右贷”,一般“贷”字应对着借方会计科目的第一个字,金额也要错开写。,六、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以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规则为理论基础,根据资产与权益之间

19、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所有账户记录的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1)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数。(2)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3)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一)试算平衡表的作用,(1)验证会计记录中核算是否有误。(2)便于编制会计报表。(3)粗略显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二)局限,以下几种情况,通过试算平衡表不能发现其错误,因为它不影响试算平衡:重复记录某项业务;漏记某项业务;记错账户或借贷方向颠倒;一项错误的记录正好抵消另一项

20、错误的记录。,三、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把一笔经济业务发生的金额记入一个会计账户借方的同时,必然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会计账户的贷方;反之,当把发生额记入一个会计账户贷方的同时,必然要记入另一个(或几个)会计账户的借方;记入会计账户借方的金额与记入贷方的金额必然相等。,第六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第一节 经营过程核算及成本计算,一、经营过程核算的意义和内容 资金的筹集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及财务成果等经济活动,构成工业企业经营核算的主要内容。,二、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通过成本计算,能提供各种实际成本资料,据以确定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分析

21、成本升降的原因,这对于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第二节 筹集资金的核算,一、接受投资者投资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公司,二、向债权人借入资金的核算,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第三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一、供应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一)“物资采购”账户(二)“原材料”账户(三)“应付账款”账户(四)“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账户 二、供应过程的账务处理,第四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一、生产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账户(一)“生产成本”账户(二)“制造费用”账户(三)“管理费用”账户(四)“预提费用”账户(五)“待摊费用”账户(六)

22、“应付工资”账户(七)“应付福利费”账户(八)“累计折旧”账户(九)“库存商品”账户 二、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第五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一、销售过程核算应设置的账户(一)“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二)“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三)“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四)“营业费用”账户(五)“应交税金”账户(六)“其他应交款”账户(七)“应收账款”账户(八)“应收票据”账户 二、销售过程的账务处理,第六节 其他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一、其他主要经济业务核算需要设置的主要账户(一)“短期投资”账户(二)“长期债权投资”账户(三)“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四)“固定资产”账户(五)“无形资产”账户(六)“长期待摊费用”账户 二、其他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第七节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一、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一)利润的形成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率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二)利润的分配,1.提取盈余公积(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提取法定公益金(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3.未分配利润,二、利润形成和分配核算应设置的账户,“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其他业务支出”账户“营业外收入”账户“营业外支出”账户“投资收益”账户“所得税”账户“本年利润”账户“利润分配”账户“财务费用”账户“管理费用”账户,三、利润形成和分配核算的账务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