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4章第4节股权、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05563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5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第4章第4节股权、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会计学第4章第4节股权、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会计学第4章第4节股权、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会计学第4章第4节股权、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会计学第4章第4节股权、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第4章第4节股权、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第4章第4节股权、无.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学,主讲人:于晓谦,西南财经大学课程,教材结构,第一章 会计系统第二章 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第三章 流动资产第四章 长期资产第五章 负债第六章 所有者权益第七章 费用与成本第八章 收入与利润第九章 会计报表第十章 会计报表分析第十一章 会计规划第十二章 会计决策第十三章 会计控制,第四章 长期资产,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第三节 固定资产第四节 无形资产,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二、长期股权的初始计量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日常核算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长期股权投资形成后,根据投资方投资额占对方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比例以

2、及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可将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关系分为以下四类:1控制 2.共同控制 3重大影响 4无重大影响,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一)控制-母公司和子公司,控制的定义及其特点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特点: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是控制的主要标志;获取经济利益是控制的主要目的。,(二)共同控制-合营企业,共同控制的定义和特征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特征在于:两方或多方按合同约定共同决定某一经济活动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三)重大影响-联营企业,重大影响的定义和特点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特征:当一方拥有另一方20%或以上至50%表决权资本,或者一方虽然只拥有另一方20%以下表决权资本,但实际上具有参与财务和经营决策的能力,一般认为对另一方具有重大影响。如果一方拥有另一方20%以下表决权资本,并没有其他实施重大影响的途径,可认为不具有重大影响。,补充资料: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区别,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区别主要在于: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子公司与控制相联系,当投资者能够控制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

4、经营政策,则该被投资企业视为投资者的子公司,投资者视为被投资企业的母公司;合营企业与共同控制相联系,当投资各方能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共同控制时,则该被投资企业视为投资各方的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与重大影响相联系,当投资者能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时,则该被投资企业视为投资者的联营企业。,(四)无重大影响,当投资企业的投资额占被投资企业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比例低于20%时,通常视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重大影响。当然,上述重大影响与无重大影响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有无重大影响需要根据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投资额占对方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比例、被投资方股权结构、公司章程及契约的有关规定等。,二、

5、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不讲)非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非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3、其他,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

6、公允的除外。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确定。,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日常核算,(一)核算方法的选择(二)成本法(三)权益法,(一)核算方法的选择,长期投资取得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1、成本法的适用范围(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 投资(持股比例50及以上)。(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 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

7、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 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20及以下)2、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持股比例20以上50以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要点,1、成本法的性质 成本法指以长期股票投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登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依据,投资金额不受被投资企业权益变动的影响。,2、成本法核算账户,借 长期股权投资 贷,取得投资时,1.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时;,2.转让或收回投资时.,余额,注意:这个账户除了按投资种类和被投资单位开明细账外,一般不需要开特殊的明细账。,3、成本法核算要点,投资发生时,按实际成本入长期股权投资账

8、。投资入账后,除实际投资额发生增减变动,一般不得调整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作投资收益入账,被投资企业虽盈利但未分配股利以及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投资企业均无需做账务处理。,例1,M公司1999年1月4日购入H公司发行的500万股普通股的10%,每股售价1.1元,款项通过银行支付。1999年4月5日,H公司宣布每股分派股利0.1元。M公司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H公司 550 000 贷:银行存款 550 000H公司宣布分派股利时的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股利 50000 贷:投资收益 50000,例2,1999年H公司的净利润为5 000 000元

9、,即每股收益1元,2000年3月2日宣告每股发放股利1元,M公司收到的股利数额为500 000元。M公司收到股利时记: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500 000假设H公司2000年3月2日宣告每股发放股利1.2元,M公司收到的股利数额为600 000元。M公司收到股利时记:借:银行存款 600 000 贷:投资收益 600 000,(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要点,1、权益法的性质 权益法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金额要随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进行相应调整,以完整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中的实际权益。,2、权益法的账户设置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10、,3、权益法核算要点,投资取得时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例3,P公司2001年1月5日购买G公司5 000万股普遍股的30%,每股买价为6.5元,款项用存款支付。购买G公司股票后,P公司拥有G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公允价值为97 500 000元。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G公司)97500000 贷:银行存款 97500000,例4,X公司按协议收购价800万

11、元购买Y公司的股票,投资额占对方普通股股本总额的25%,X公司按25%的比例计算出的拥有对方权益公允价值的金额为75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Y公司)80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0,例5,X公司按协议收购价600万元购买Y公司的股票,投资额占对方普通股股本总额的25%,X公司按25%的比例计算出的拥有对方权益公允价值的金额为75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成本(Y公司)75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0 营业外收入 1500000,被投资企业净损益变动时,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并调整长期股

12、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例6,G公司2001年的净利润为3 600 000元,宣告从中支付现金股利1 200 000元,P公司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1)按持股比例计算出本公司应享有的权益份额时:P公司应享有的权益份额=3 600 000元30%=1080000元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G公司)1080000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1080000(2)G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P公司股利=1 200000元30%=360000元借:应收股利-G公司 36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G公司)3

13、60000,例7,G公司2002年度亏损900000元,则P公司应分担的数额为270000元(900000元30%)。账务处理如下:借: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27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G公司)270000,被投资企业发生净亏损时,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的情况除外。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在其收益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例8,A企业1995年1月2日用银行存款970000元向H业投资,A企业的投资占H企业有表决权资本

14、的40,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H企业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相等。1995年H企业全年实现净利润550,000元;1996年2月份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50,000元;1996年H企业全年净亏损2,700,000元;1997年H企业全年实现净利润850,000元,(1)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投资成本)970,000 贷:银行存款 970,000(2)1995年12月31日借: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损益调整)220,000(550,00040)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220,000(3)1995年末“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科目的账面余额970,000220,0001,190,000元。,(

15、4)1996年宣告分派股利借:应收股利-H企业140,000(350,00040)贷: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损益调整)140000宣告分派股利后“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科目的帐面余额1,190,000140,0001,050,000(元)(5)1996年12月31日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损失1,050,000(注)贷: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损益调整)1,050,000,(6)1996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科目的帐面余额为零。注:通常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备查登记中应当记录未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30,000元(2,700,000401,050,000)备

16、查登记。,(7)1997年12月31日 可恢复“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科目帐面价值 850,0004030,000 310,000(元)借:长期股权投资-H企业(损益调整)31000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310000,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例9,C企业对D企业的投资占D企业注册资本的40%。2001年12月D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为

17、200000元,D企业账务处理为: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则C企业按权益法调整属于本企业份额为: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8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00,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例10】,甲公司拥有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0%,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出售乙公司的全部股权。所得价款2300万元全部存

18、入银行。截止2005年12月31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为1500万元,损益调整4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30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 2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乙公司(投资成本)1500(损益调整)400(其他权益变动)300 投资收益 300 同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准备项目的转入投资收益。其会计处理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贷:投资收益 300,第四节 无形资产,一、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一、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一)无形资产确认(二)无形资产的特征(三)无形资产分类(四)无形资产

19、的计量,(一)无形资产的确认,1、无形资产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一)无形资产的确认,“可辨认性”要求该非货币性资产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准则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产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一)无形资产的确认,2、无形资产确认条件 与实物资产一样,无形资产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

20、利益很可能流入 企业;(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项内容中“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为无形资产的可辨认奠定了基础。,(一)无形资产的确认,3、对无形项目的确认 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 成本的部分;(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 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 誉的部分。其他与无形项目有关的支出必须费用化。,(一)无形资产的确认,4、对企业内部研发费的确认 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 知识而进行的独

21、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其特点在于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从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看,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相关资料介绍,4、对企业内部研发费的确认,相关资料介绍,“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开发阶段相对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1)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 期损益;(2)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资本化)

22、,不符和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4、对企业内部研发费的确认,4、对企业内部研发费的确认,开发支出资本化条件: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 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 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 市场,无形资产将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 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满足上述条件,企业就取得了可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开发项目,发生的支出允许资本化。,(3)无法区分研究阶段与开发

23、阶段支 出的,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 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二)无形资产的特征,其基本特征为:1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可辨认。2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3无形资产是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4无形资产在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5独占性。,(三)无形资产分类,1专利权2商标权3土地使用权4专有技术5经营特许权6著作权等,(四)无形资产的计量,1、无形资产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取得方式不同,其实际成本计量的具体标准也不同,新准则涉及以下确认标准:(1)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2)自行开发

24、的无形资产符合确认条件时,将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3)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1、无形资产初始计量,2、后续计量,(1)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的确定原则。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不确定两种。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 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只计减值。,(1)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的确定原则。,如果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

25、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或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才可以确定无形资产残值。除上述情况外,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2)摊销方法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企业预期消耗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无法可靠确定消耗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3)摊销金额的确定,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入账价值扣除残值后的金额,已经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还应扣除已经提取的减值准备金额。,(4

26、)变更摊销期限和方法,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有证据表明使用寿命为有限,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进行摊销。,【例】某公司2002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60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权。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2005年末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该公司2003年1月内部研发成功并可供使用非专利技术的无形资产帐面价值300万元,无法预见这一非专利技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期限,2005年末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60万元,预计该非专利技术可以继续使用4年,该企业按年摊销无

27、形资产,计算2005年计提准备和2006年摊销金额。,2005年:(1)购入专利权帐面价值=600600104=36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160万元;(2)内部研发非专利技术帐面价值300万元,属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计摊销,可收回金额为260万元时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2006年:(1)计提减值准备以后,2006年购入专利权继续摊销,金额=2006=33.3万元;(2)内部研发非专利技术确定了可使用年限后需要摊销,金额=2604=65万元,相关资料介绍,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该资产通常的产品寿命周期、可获得的类似资产使用寿命 的信息;(2

28、)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估计;(3)以资产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4)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采取的行动;(5)为维持该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预期的维持支出,以及企业预计支付有关支出的能力;(6)该资产的控制期限,使用的法律或累世限制;(7)与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等。,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取得(购入、自行创造等),摊销,转让,(一)取得的核算,1、购入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 借:无形资产(价、税、费)贷:银行存款等帐户,P137例421,(一)取得的核算,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或股本,P137例42

29、2,(一)取得的核算,3、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 对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在初始计量中对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已作介绍。,P136例420,(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及方法已在后续计量中介绍,在此只对摊销的会计处理作一说明: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但对不能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不应进行摊销,只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P138例423,(三)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

30、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三)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2、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支付的价款无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分配的,应当按照“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确认为固定资产原价。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将其作为用于出租或增值目的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四)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1、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出售)(1)核算原则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应将所得价款与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借:银行存款(实收款)累计摊销(已提摊销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提减值)营业外支出(差额)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营业外收入(差额),(四)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2、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出租)(1)核算原则 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所取得租金应按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同时,还应确认相关费用。,(四)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3、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 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借:营业外支出(差额)累计摊销(已提摊销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提减值)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