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二章讲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05575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第二章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会计学第二章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会计学第二章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会计学第二章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会计学第二章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第二章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第二章讲义.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会计学第二章讲义,脚下皆有路,迈好第一步,2,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学习目标】会计等式与经济业务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复式记账方法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财产清查,3,第一节 会计等式与经济业务,【要点提示】会计等式:含义与形式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4,一、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和结构的资产,而资产的来源渠道无外乎两条:一是投资者;二是债权人。前者形成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负债,二者共同形成企业的资产。它们是同一价值运动的两个不同方面,客观上必然保持相等关系,这种相等关系我们用一个数学关系式来表达即为会计等

2、式,由此可见:会计等式是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也称会计恒等式或会计方程式。,5,(二)会计等式的重要意义形式上反映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各项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质上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成果。功能上是构建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6,(三)会计等式的表达方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作用:反映了企业在任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了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关系(即来源渠道与数量相等);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方法的理论基础。,7,2、收入 费用=利润 作用:

3、表明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以及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8,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何为经济业务?是指因企业生产经营而引起会计要素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如:购买领用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支付员工薪酬;偿还债务;向股东发放股利;.,9,(二)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过程 假定新兴公司是一家从事加工修理业务的企业,企业开办初期发生下列业务,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见下表。,10,续表,11,续表,12,续表,13,续表,14,综上所述,企业单位无论哪一项经济业务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第一,资产

4、项目与权益项目等量增加,其总额增加。第二,资产项目与权益项目等量减少,其总额减少。第三,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资产总额不变。第四,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权益总额不变。(权益项目包括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本节结束,15,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要点提示】会计确认:含义与标准 会计计量:含义与属性 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的计量,16,一、会计确认(一)会计确认(accounting recogintion)的含义 会计确认是整个会计活动的起点,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它是通过一定标准,辨认应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记录入何种会计要素,进而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会计信息是否

5、应全部列入财务会计报表和如何列入财务会计报表的过程。包括初次确认和再确认两个过程。,17,1、初次确认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指通过辨认将有关经济业务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并在复式簿记系统中正式加以记录入某种会计要素的过程。初次确认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会计记录问题即(1)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数据是否应当在复式簿记系统 中记录;(2)如果要记入会计信息系统,应该记入何种会计要素;(3)应在何时予以记录。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18,2、再确认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再确认是指已记录、归集于账簿系统中的会计信息最终列入财务会计报表的过程。再确认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报表的披露问题即分析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内涵以及与

6、有关账户的余额或(和)发生额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有关账簿资料进行分类、计算、汇总,最终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19,(二)会计确认的标准 1基本标准(解决会计核算问题)。是指基于会计核算系统的特点而形成的用以识别和决定初次确认与再确认的基本条件。包括:可用货币计量。指经济业务的发生能否用货币计量。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特性。经济业务符合.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确认的时间问题,实质上就是要解决企业损益的恰当确认问题。而权责发生制更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20,2.补充标准(解决会计监督问题)(1)可信性 指经济业务数据是否真实,是否可以辨认和验证。(2)合法性 指经济业务的内容

7、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制度的要求。(3)相关性 指会计信息能否增加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差别能力”。二、会计计量(一)会计计量的含义 会计计量(accounting measurement)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用货币来表现会计要素的内在数量关系,并使其转化为能综合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的过程。会计计量必须通过计量尺度(measuring-rule)、计量单位(measuring-unit)和计量属性(measuringattribute)来完成。(确定金额、记录入账),21,计量尺度:衡量某事物或事项的数量关系的标准。如价值计量尺度、长度计量尺度、重量计量长度等。计量单位:指货币

8、的度量单位采用名义货币单位还是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现行会计实务普遍推崇名义货币单位。其原因主要是名义货币单位符合“币值稳定”假设,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的上下波动可以相互抵销。计量属性:指同一计量对象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表现。(二)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类型 1、历史成本:指为获得某资产并使其达到有效的使用状态之前必须花费的合理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资源。,22,历史成本计量的运用: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为获得资产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取得与某相同资产或类似资产时将支出的

9、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重置成本计量的运用: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类似资产时将支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3,3、可实现净值:是指资产在正常交易过程中可望变换为非贴现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可变现净值计量的运用: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数额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4、现值:指资产在正常业务进行过程中可望变换成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或该现值减去为实现这一流入所需的现金流出的现值。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指熟悉情

10、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24,(三)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关系 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前提 会计确认决定某个数据能否当作会计事项记入账簿和列入财务会计报表,着重解决会计数据和非会计数据、簿记信息和报表信息、本期会计信息和非本期会计信息的定性问题。会计计量是会计确认的结果 会计计量决定已确认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如何按可信与相关的金额表现在证、账、表之中,着重解决财务会计中的定量问题。未经确认的经济数据不能也不应当进行计量;同样,没有会计计量,会计确认将失去意义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不可分割,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25,三、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要素的确认 将一

11、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若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时取得证据,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则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系统是一个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系统,其中计量起着枢纽作用,可计量性是所有会计要素确认的重要前提,只有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26,(二)负债要素的确认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

12、能流出企业(可能性很大)。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有时带有不确定性,尤其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很小或不复存在,就不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如或有负债属推定义务)现时义务:法定与推定,27,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可以根

13、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考虑到经济利益流出通常在未来期间,有时期限较长,有关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应当根据履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有关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三)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28,(四)收入要素的确认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五)费用要素的确认 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

14、是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六)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确认与计量,29,四、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会计要素的计量 就是通过会计计量属性确定会计要素金额并加以记录的过程。其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本节结束,30,第三节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要点提示】会计科目:内涵与分类 会计账户:分类与结构 会计

15、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31,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内涵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或名称。是通过采用一定的形式对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个会计要素所反映的具体内容的进一步分门类别的划分与细化。目的:为了满足国家经济管理及企业有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明晰性、可理解性、相关性)。,32,作用: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详细会计信息的基础,具体表现:第一,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第二,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第三,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第四,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第五,是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

16、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33,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要求 能够涵盖企业的各种交易或事项。允许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34,(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划分六类,35,续表2、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划分为两类: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36,二、会计账户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或名称,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为了全面、序时、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还必

17、须设置账户。(一)会计账户的分类 定义: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37,账户的分类:账户的分类必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相一致。1.按其所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分类 总分类账户: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明细分类账户: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2.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五类 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38,(二)会计账户的结构

18、为了全面、清晰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每一个账户既要有明确的经济内容,又必须有一定的结构。而且这种结构既要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加量,又要记录经济业务的减少量,经济业务的余额也能在账户中显示出来。定义:指账户的格式。包括左方、右方两个基本部分:一方反映经济业务数额的增加,另一方反映经济业务数额的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以及所采用的记账方法。一定会计期间经济业务的增加额或减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增减相抵后即为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39,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 联系: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

19、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和设置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区别: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是系统反映和控制该经济内容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的工具。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开设账户、填制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会计报表所运用。,本节结束,40,第四节 复式记账法【要点提示】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会计循环,41

20、,一、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此法目前实践中已不再应用 复式记账法: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特点: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同时登记;种类: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42,实践证明,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有其缺陷,现已停用。最科学的复式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

21、。它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43,二、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贸易十分发达的意大利沿地中海城市威尼斯、热那亚等地。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将其总结于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1905年经日本传入我国。几百年来,借贷记账法以其科学性和广泛适用性为世界各国的会计所采用,已成为国际会计语言。,44,(二)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体系 理论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之间任何一个会计要素的金额发生变化

22、,其变动的结果绝都不会打破要素彼此间的恒等关系(会计等式)。无论企业记账结果如何,最终要体现在这三大会计要素上面。反应对象: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记账符号:“借”、“贷”。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借贷资本家以经营货币的借入和贷出为主要业务。对于借进的款项,记在债权人名下,表示自身债务的增加;对于贷出的款项,则记在债务人名下,表示自身债权的增加,这样,“借”、“贷”两字分别表示债权、债务的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日趋复杂化,“借”、“贷”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字面含义,转化为记账符号,成为会计账户上两个对立的方向,变成了会计上的专门术语,只有联系账户的具体性质,这两个符号

23、才代表一定的经济内容。,45,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定义: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账户结构:基本简化格式如下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反应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决定,借贷方如何,46,1、资产类账户简化式结构 借方 资产类帐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

24、本期贷方发生额,47,2、权益类账户简化式结构(负债、所有者权益)借方 权益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起增加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 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48,3、收入类账户简化式结构 借方 收入类账户名称 贷方 本期减少或转销发生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该类账户结转后无期末余额,49,4、费用(成本)类账户简化式结构 借方 费用(成本)类账户名称 贷方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或转销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期末余额表示的经济含

25、义?,50,5、利润类账户简化式结构 借方“本年利润”账户 贷方 由费用类账户转入数 由收入类账户转入数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亏损)期末余额(盈利),51,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步骤 分析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账户名称,并判断账户的性质;判断账户中所涉及的资金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根据账户的结构确定记入账户的方向:借方或贷方。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举例:编制会计分录 业务1 甲公司向华新公司投资60000元,已转入企业存款户。业务2 华新公司购进机器设备一台,价值50 000元,以银行 存款支付。业务3 企业购买原材料一批,价值80 000元,以银行存款70 000元支付材料款

26、,余款未付。,学生练习,52,华新公司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业务1 借:银行存款 60 000 贷:实收资本 60 000业务2 借:固定资产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业务3 借:原材料 80 000 贷:银行存款 70 000 应付账款 10 000,5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验证记账的正确性 试算平衡的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试算平衡的目的:检查和验证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试算平衡的方式: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1、发生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

27、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试算平衡工作通常是在月末结出各账户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后,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如果试算平衡,一般说来记账是正确的。但记账时发生重记、漏记、错用科目、借贷方向颠倒等错误是不能通过试算平衡表发现的。,54,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统驭控制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补充说明总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相等(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

28、,另一方面也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目的:便于账户核对和检查,纠正错误和遗漏。,55,平行登记要点 登记依据相同 借贷方向相同 会计期间相同 登记金额相等,56,四、会计循环 企业会计处理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即会计循环。包括 编制会计分录、过账、结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告五个阶段,编制会计分录,过账,结账,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告,57,编制会计分录:起点 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加以归类,确定其应借或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过账 又称登账,是指企业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分录,将其登记到相应的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簿中的过程。结账

29、是指在将本期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期末按照规定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并将其余额结转下期或者转入新账的过程。编制会计报告:终点 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58,完,本节结束,59,第五节 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一、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的含义: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和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会计凭证的种类: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的不同来划分 原始凭证 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原始书面凭据。按取得的来源渠道分: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

30、原始凭证,60,自制原始凭证如:领料单、工资表、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等。华新公司领料单领用部门:仓库:编号:用途:领用日期 年 月 日 第 联 存 根 审核 仓库保管员 领用人 制单人 原始凭证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是会计核算最基础的原始资料。要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必须从保证原始凭证的质量做起。,61,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分录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为什么?)。原始凭证只表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不能反映其归类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原始凭证多种多样,其格式、大小也不尽一致,直接据以记账容易发生差错;记账

31、凭证是根据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编制的,它要根据经济业务确定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及其金额,将原始凭证中的一般数据转化为会计语言,可避免许多差错,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一般采用通用记账凭证,62,记账凭证格式 华新公司收款凭证借方科目:银行存款 2011 年 2 月 2 日 第 号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张 三,李 四,王五,赵六,63,华新公司通用记账凭证 填制日期:年 月 日 第 号会计主管 记账 复核 制单,64,二、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的含义 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用于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它以会计凭证为依据

32、,设置和登记账簿,既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又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会计报表的数据只能来源于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编制第一次集中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信息,但会计凭证数量繁多、信息分散,难以全面、完整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不便于会计信息的整理与报告。因此,设置和登记账簿是对会计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信息进行第二次集中,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数据(最后一次集中),65,会计账簿的分类 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日记账)、分类账簿和 备查账簿三种;按账页格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栏式、三栏式、多栏式 和数量金额式四种;按其外形特征不同,可分为订本账、活页账和卡片账三 种。序时账 分类账簿 数量金

33、额式的常用格式如下:,66,三栏式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序时账)第 页,67,销货日记账 第 页,68,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其格式如下。总分类账(三栏式)会计科目(账户名称):第 页,69,(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 类别:第 页 品名或规格:存放地点:储备定额:计量单位:,70,第六节 财产清查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其账面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实存数与其账存数不符的主要原因有: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计量器具失灵;收发差错;会计记录的漏计、重计、错计或计算错误;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自然灾害等非正常损失。,

34、71,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划分 全面清查:就是对属于本单位或存放在本单位的所有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各项债权债务进行全面盘点和核对。适用范围:年终决算之前、单位撤销时、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资产评估时、清产核资时。局部清查:就是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的经常性清查。如流动性较大的财产物资、各种贵重物品、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72,按照清查时间的不同划分 定期清查:就是按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不定期清查:就是财产清查的时间在事先没有计划安排,而是根据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临时安排时间进行的财产清查。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

35、指平时必须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连续登记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数和减少数,并随时结出余额并与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数相核对的一种制度。永续盘存制下的账面期末余额为:本期减少额期初账面余额+本期增加额 期末账面余额,73,实地盘存制:是指对于各项财产物资,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账上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根据实地盘点数,倒挤出本月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即:本期减少数账面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一期末实际结存数 四、财产清查的主要内容 银行存款清查 库存现金清查 存货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 债权债务清查 其他财产清查,74,银行存款的清查 企业定期将银行存款日记账金额与银行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核对内容包括

36、:结算凭证的种类、号码、发生金额、发生时间等。若出现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情况。这是由于存在未达账项。,75,所谓未达账项,是由于开户银行和企业取得有关银行凭证的时间不同,一方已经登记入账,另一方因尚未收到有关凭证而未登记入账的会计事项。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情况:企业已收款记账,银行尚未记账的事项;企业已付款记账,银行尚未记账的事项;银行已收款记账,企业尚未记账的事项;银行已付款汜账,企业尚未记账的事项。对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未达账项进行调整。然后再确定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是否一致,双方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等。未达账项的调整公式如下:,76,企业“银行存款

37、”账面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企业开户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若经调整后双方余额相等,表明双方的存款记录正确相符;如果不一致,表明企业或银行计录有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77,五、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以存货原材料清查为例)定额内的盘亏、毁损及自然损耗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失,应由过失人和保险公司赔偿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78,自然灾害等原因发生的非常损失,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借:其他应收款 保险公司 营业外支出 原材料 残料价值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79,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