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06103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大讲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健康大讲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健康大讲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健康大讲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健康大讲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大讲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大讲堂-马丹阳天星十二穴.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大讲堂,主讲:胡嗣通 执业医师 高级中医养生师,(马丹阳天星十二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三里穴】,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腹泻,腿肿膝胻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变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刺法:直刺寸针感沿胃经循胫骨下行至足腕足跗和足趾部斜刺针尖略微向上捻转运针时针感可延胃经上行 灸法:艾柱灸或温针灸壮艾条灸分钟 注意:若针刺过深寸上并稍向内

2、可刺伤胫后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主治:胃痛。呕吐。肠鸣。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中风癫狂水肿心悸。下肢酸麻乳痈,膝胫酸麻等症。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主穴。配承山治腰腹胀。配,冲阳,复溜,三阴交主治下肢萎缩之症。,【内庭穴】,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喉痛,数欠及牙痛,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后方赤白肉际处。刺法:直刺或向上斜刺。寸。艾柱壮艾条灸分钟。皮下神经及组织:皮肤由足背内侧神经的趾背神经分布。该穴的神经来自第五腰神经,在其下有趾背动静脉的属支。针在第二与第三趾的趾长短伸肌腱之间通过。两肌都由腓神经支配。主治病症:齿痛,口眼歪斜,喉痹。胃肠中

3、疾病。足背痛。面神经麻痹。穴位配伍:配章门。治厥逆。配临泣,治小腹胀。配合谷治牙痛。合谷三阴交。治牙痛咽喉痛。配中脘足三里治胃热。配内关曲池天枢治疗湿热泻泄。配内关,地仓颊车攒竹,颧髎睛明治疗口眼歪斜等症,【曲池】曲池拱手取。屈骨陷中求。善治肘中痛。偏风不能收。挽弓开不得。筋缓怕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遍身风藓癞。针着即时廖。,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刺灸:直刺深。寸,艾柱壮。或温针灸分钟左右。主治:主热病,咽喉痛。手臂肿痛上肢不遂。手肘无力,月经不调目赤胸中烦闷等。配伍:配合谷三里三阴交。行间。内庭。治疗浑身浮肿。配绝骨膏盲百劳治疟先热后寒。配支沟。三里。三

4、阴交治疗女子月事不调。等。,【合谷】合谷在虎口。两指岐骨间。头痛并面肿。虐病热还寒。齿龈鼻衄血。口禁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既便安。,定位: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相当于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取。刺灸:直刺炊直进针,深。寸。斜刺与皮肤成度夹角向腕掌关节。寸。主治:五官疾病。面神经麻痹。偏瘫神经衰弱等。配伍:配人中主治唇吻不收。配伍:偏历三阳络。耳门主治龋齿。配肩髃。手三里。百会。肩井风市。环跳。足三里。委中。阳陵泉,水沟。太冲。治疗中风失语等。,【委中】委中曲秋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痛筋难展。风痹更无常。膝头难屈伸。针入既安康。,定位:在腘窝中央即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刺灸

5、:直刺寸或点刺放血可灸 针深层有腘动静脉,故深刺时不可盲目深刺免得刺破血管造成皮下出血 主治:中暑急性肠炎腰背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关节炎等 配伍:配关门神门治遗尿配飞扬承扶治疗痔疮痛配人中治疗急性腰扭伤等,【承山穴】承山名鱼腹腓肠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脚气并膝肿辗转做痛酸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定位:在小腿的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小腿伸直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刺灸:直刺寸可灸 神经及皮下组织:由腓肠内侧神经分布到该穴的神经纤维来自第四腰神经皮下组织由腓肠内侧皮神经的分支和小隐静脉腓肠肌由来自第一二骶神经纤维支配 主治:腰背疼痛小腿转筋痔疮疝气等 配伍:配承山复溜太冲太白治

6、便血配太溪肾腧委中治便秘腰背疼痛等,【太冲】太冲足大趾.筋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医惊痫风.咽喉并胸腹.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蒙.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定位: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正坐垂足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外缘处取穴.刺灸:直刺寸,可灸.主治:头痛眩晕耳鸣,夜盲惊风,面肌痉挛面瘫胃肠疾病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下肢关节酸疼等 配伍:配风池百会用泻法平肝清风治疗肝扬上亢引起之眩晕头痛配复溜太溪,肝腧三阴交睛明,功能育阴浅阳平肝明目配血海三阴交施用补法治疗血虚生风之痉病,面肌痉挛眼球震颤手指及下肢震颤等症,【昆仑穴】昆仑足外踝腿骨上边寻转

7、筋腰尻痛暴喘满心中举步行不得一动既呻吟若欲求安乐须与此穴针,定位:在足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间的凹陷处 刺灸:直刺可灸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腰痛足跟痛高血压落枕坐骨神经痛等 配伍:配曲泉,飞扬前谷少泽,通里治疗头眩晕配风府束骨治癫狂配次廖治阴部痛等,【环跳】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不能顾冷风并湿痹脖胯连膝痛转侧重唏嘘若入针灸后顷刻病消除,定位:侧卧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当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 刺灸:直刺寸灸壮或温针灸分钟 主治:腰腿痛中风半身不遂股骨头坏死等 配伍:配至阴治疗胸胁游走疼痛配风市昆仑居廖足三里阳陵泉治疗痛风配居廖秩边臀中天应点治疗股骨头坏死,【阳陵泉】阳陵足膝下

8、外廉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瓮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定位: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神经及皮下组织:皮肤分布腓肠外侧神经该处由来自第五腰神经纤维支配肌肉组成腓骨长肌,趾长伸肌由来自腰四到骶一的神经纤维支配 主治:胆绞痛胆囊炎肝炎高血压习惯性便秘膝关节痛漏肩风下肢瘫痪肋间神经痛等 配伍:曲池环跳治疗半身不遂,配足三里上廉治腹肋涨满配夹脊内关,治疗胆囊类疾病配环跳足三里治湿痹等,【通里】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忡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虚则不能食暴瘄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解剖:在尺侧腕曲肌与指浅曲肌之间,

9、深层为指伸曲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刺灸法:1、直刺0.30.5寸。2、灸23壮。主治:主治心痛、心悸、怔忡、暴喑、舌强不语、腕臂内侧痛、肘及前臂疼痛、头痛、目眩、面赤热、遗尿、月经过多、狂症等。配伍:配内关、心俞,治心绞痛、心律不齐。,【列缺】列缺腕上侧次指手插转善治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频频上口禁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胜推拿,定位:桡骨茎突腕横纹上寸即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下所指筋骨凹陷处 刺灸:向肘部斜刺 主治:头颈项痛咳嗽哮喘面神经麻痹等 配伍:配合谷治疗面痈配曲池治热病心烦躁配太阳四白下关治疗面神经麻痹 以上为天星十二穴的全部定位及穴区神经组织 也许您仔细分析会找出点心得,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出处】选自针灸大全。本歌首载于元代王国瑞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题为天星十一穴歌,后在明代徐凤撰针灸大全上刊载时增加了太冲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题为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马丹阳是宋代扶风人,他根据临床经验写成本歌,选穴特点突出四肢穴位,安全方便,疗效可靠,在针灸史上有重要位置。是针灸入门之捷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