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呼吸道使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10662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喉罩呼吸道使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喉罩呼吸道使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喉罩呼吸道使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喉罩呼吸道使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喉罩呼吸道使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喉罩呼吸道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喉罩呼吸道使用.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竹東消防分隊九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如何防範一氧化碳中毒,何謂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與瓦斯中毒不同。瓦斯燃燒所需的空氣量,約為其體積的25至31倍。在氧氣充足的環境,會完全燃燒變成無危害的二氧化碳(CO2)。但是在氧氣不足時,燃燒便會不完全,產生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對血液中的血紅素的結合力,為氧氣的200-250倍,因此會取代氧氣搶先與血紅素結合,而形成一氧化碳血紅素(COHb),降低血紅素帶氧能力,這時體內組織無充足含氧,因而產生各種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狀。,認識一氧化碳中毒,根據美國國家消防協會NFPA(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

2、ion)編著之防火手冊,提出一氧化碳含量對於人體吸入時間及中毒產生的症狀如下:(一)0.01%(100ppm):暴露6-8小時對身體無害的基本值。(二)0.02%(200ppm):在23小時內會輕微頭痛。(三)0.04%(400ppm):在12小時內前額頭痛,2.5小時到3.5小時會蔓延。(四)0.08%(800ppm):45分鐘內會頭暈、反胃、抽筋(痙攣)。(五)0.16%(1,600ppm):20分鐘內會頭痛、暈旋,2小時會死亡。(六)0.32%(3,200ppm):510分鐘會頭痛、暈旋、嘔吐,30分鐘會死亡。(七)0.64%(6,400ppm):12分鐘內會頭痛、暈旋,1015鐘內會死

3、亡。(八)1.28%(12,800ppm):13分鐘會死亡。,一氧化碳影響人體之嚴重性,原因分析 一氧化碳中毒多因通風不良、蓄積一氧化碳濃過高所致,最常見的來源有:1.火災。2.氣體燃燒不完全,如熱水器、瓦斯或煤碳爐等。3.汽車或引擎的廢氣。4.職業暴露。5.自殺。,為什麼會一氧化碳中毒,當我們聞到瓦斯外漏的氣味時,會意識到危機而趕緊處理。然而真正的隱形殺手-一氧化碳,卻往往會因其具有無色、無味的特性而遭忽視,以致不幸事故層出不窮。如何有效防範一氧化碳中毒,確實遵照五要原則,是不二法門:,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一、要保持環境的通風:避免陽台違規使用、加裝門窗、紗窗不潔及晾曬大量衣物等情形。,二

4、、要使用安全的品牌:熱水器應貼有CNS(國家標準)及TGAS(台灣瓦斯器具安全標誌)檢驗合格標示。,三、要選擇正確的型式:屋外式(RF)、開放式、半密閉自然排氣式(CF)半密閉強制排氣式(FE)、密閉強制排氣式(FF)熱水器。,四、要注意安全的安裝:由合格技術士依安裝標準安裝。五、要注意平時的檢修:熱水器應定期檢修或汰換,如發現有水溫不穩定現象或改變熱水器設置位置或更換組件時,均應請合格技術士為之。(熱水器使用限期內5年最佳),一、瓦斯爐及熱水器一定要裝設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瓦斯爐燃燒的火焰如果為紅色,表示燃燒不完全,應增加空氣流通量使火焰成藍色。二、室內使用蠟燭、薰香精油及火鍋等小火源,仍要注

5、意保持通風。三、在密閉車庫或空氣不流通之地下室,不要長時間發動車輛。四、不在室內以木材或木炭燒煮東西,並應保持空氣流通。,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措施,一.使用燃氣熱水器時,若有頭昏、噁心、嗜睡等身體不適情況發生1.請立即停止動作2.通風,關閉熱水器3.嚴重不適時,前往通風良好的室外,打119求助。二.發現家人或朋友有一氧化碳中毒時 1.冷靜、迅速急救、遠離現場。2.空氣流通 3.CPR。,一氧化碳中毒處置措施,1.發現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時,首先應打開門窗,使一氧化碳飄散出去。2.將患者移到通風處,鬆解衣物,並使中毒者下顎向上抬高,保持呼吸順暢。3.若已無呼吸,應立即施以人工呼吸及心肺復甦術。4.盡速撥打119求助。,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步驟,絕大多數的瓦斯意外事故為使用不慎所造成的,只要建立瓦斯使用的正確觀念,注意熱水器安裝及使用安全,使用時應將窗戶打開保持空氣流通良好無虞,如能防範得宜這些危險事故都可以一一避免。如此則平安自然到、意外永遠離!新竹縣政府消防局敬祝各位健康平安!,結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