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14091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学习方法的解读,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

2、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谓: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习”,甲骨文“习”字:说文解字中“习”字解释为:数飞者也。就是不断地重复练习,也包含了“复习”的意思。,“学”,甲骨文“学

3、”字:上部分是像左右两手在编结鱼网的形态。在古代“结网”是一项复杂的技能,“非传授不能获得”。这样我们就知道“学”的本意和现代一样为“学习”引申为“获得、接受”。学到的东西、学到了知识更要去做,更要去践行。而这一解释也与哲学最重要的命题:“知行合一”不谋而合。你不仅学了,你还要去做、还要去实践。,“时”,甲骨文“时”字:上面是个“之”字,是代表人们的脚步的意思;下面是一个“日”字,是太阳的意思。那么我们就知道了时间的“时”字,他表示的是太阳的脚步。“学而时习之”意思是说:“学了、接受了,更要像太阳这样不变的去做。”,结 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什么是学习,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社会,做什么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