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原理与设备讲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2075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曝气原理与设备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曝气原理与设备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曝气原理与设备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曝气原理与设备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曝气原理与设备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曝气原理与设备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曝气原理与设备讲义.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曝气的原理、方法与设备,曝气的原理;曝气系统的设计计算;主要的曝气设备,有关曝气、供氧的基本概念,曝气作用:供氧、搅拌曝气方式:1.鼓风曝气系统 2.机械曝气装置(纵轴表面曝气机、横轴表面曝气器)3.鼓风+机械曝气系统曝气的原理与过程:需氧、供氧、曝气(供气);标准供氧量与实际供氧量,一、曝气原理,双膜理论,双膜理论:污水生物处理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气体传递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可归纳如下:在曝气过程中,氧分子通过气、液界面由气相转移到液相的过程中(1)在气、液两相接触的界面两侧存在着处于层流的气膜和液膜,在其外侧分别是气相和液相的主体(紊流)。(2)在气、液两相中,不存在传质阻力,气体分

2、子从气相主体传递到液相主体的阻力,主要存在于气膜和液膜中。(3)在气膜中存在氧的分压梯度,液膜中存在氧的浓度梯度,都是氧转移的推动力。(4)气膜中氧分子的传递动力很小,界面处的溶解氧浓度值是氧分压为p条件下的饱和浓度值。(5)氧难溶于水,因此氧转移主要阻力主要来自液膜,O2通过液膜的转移速率是氧扩散转移全过程的控制速率。,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氧的传递速率可用下式表示:,式中:dm/dt氧传递速率,kgO2/h;Kg 氧分子在液膜中的扩散系数;A 气、液两相接触界面面积;s0 氧在界面上的饱和溶解氧浓度;0 氧在溶液中的实际溶解氧浓度。dm=Vd0(V:液相主体的容积),则上式可改写成:,式中

3、:d0/dt液相主体中溶解氧浓度变化速度,氧转移 速度kgO2/m3 h;,氧转移过程中的传递速率认为主要是界面上的饱和溶解氧浓度值(s0)与液相主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值(0)之差。,通常KgA/V项用KLa(总转移系数)来代替,由此上式变为:KLa:氧总转移系数,此值表示在曝气过程中氧的总转移性,当传递过程中阻力大,则KLa值低,反之则KLa值高。将上式进行积分,可求得总转移系数KLa:,当混合液中氧的浓度为零时,由于具有最大的推动力,因此氧的转移速率最大。,影响氧转移的主要因素,水质,=0.8 0.9,0.90.97,水温对氧转移速率有两种相反的影响,总的来说,水温降低有利于氧转移,修正系数、

4、值,可通过对清水、特定污水的曝气充氧试验予以测定。,不同温度下,蒸馏水中的饱和溶解氧浓度,氧分压,:影响饱和溶解氧浓度s0气压降低,饱和溶解氧也随之下降,反之则提高。因此,在气压不是标准大气压的地区,s0值应乘以压力修正系数,影响氧转移的主要因素,综合水质、水温以及分压因素的影响,氧转移速率的表达式为:,二、鼓风曝气系统的计算,标准氧转移速率指脱氧清水在20C和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测得的氧转移速率,一般以R0表示(kgO2/h);实际氧转移速率以城市废水或工业废水(实际水质)为研究对象,按当地实际情况(指水温、气压等)进行测定,所得到的是氧转移速率,以R表示,单位为kgO2/h。即:实际大气压与曝

5、气头安装水深 实际水温 实际的废水水质,氧的利用率(EA):又称氧转移效率,是指通过鼓风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曝气的原理与过程,DO,CO2/H2O,压力、气量,1.鼓风曝气系统中平均饱和溶解氧(sm)的计算,由于鼓风曝气装置安装在池底,池内的s0值以空气扩散装置出口和曝气池表面两处饱和溶解氧浓度的平均值sm计算,即:,式中:Ot从曝气池逸出气体中含氧量的百分率,%;,EA氧利用率,是指通过鼓风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一般在6%12%之间;,P曝气池水面的大气压力,P1.013105 Pa;Pb安装曝气装置处的绝对压力;H曝气装置

6、距水面的距离,m。,在稳定条件下,曝气池中氧的实际转移速率应等于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需氧速率Rr(),即,2.氧转移速率和供气量的计算,结论:氧的实际转移量等于活性污泥需氧量意义:如果已知活性污泥微生物需氧量O2,也就知道了氧的实际需要的氧转移量。,2.1 氧转移速率的计算,2.1 氧转移速率的计算,标准条件下,转移到脱氧清水的总氧量(R0):,实际条件下,转移到曝气池的总氧量(R):(引入各项修正系数:压力、温度、水质),即:,2、氧转移速率和供气量的计算:,2.1 氧转移速率的计算,制造商提供的曝气设备的性能参数是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因此以上算得的需氧量O2必须换算成标准条件下(水温20,标准

7、大气压的脱氧清水)的需氧量,以进行设备的选定。,2.2 供气量的计算,式中:EA氧利用率,通过鼓风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总氧量占供氧量的百分比(%),各种空气扩散装置在标准状态下的EA值,由厂家提供;S 供氧量,kgO2/h;21%氧在空气中的百分比;1.43 20C时氧的容积密度,kg/m3;Gs 供气量,m3/h。,2.2 供气量的计算,对于鼓风曝气系统,各种曝气装置的EA值是制造厂家通过清水试验测出的,随产品向用户提供;对于机械曝气系统,按求出的R0值,又称为充氧量,其与叶轮直径及其线速度有关,厂家也会向用户提供其设备的R0值。,2.3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一般步骤,A鼓风曝气系统设计的一

8、般步骤:计算风量即供气量:求得需氧量O2,根据氧转移速率=需氧速率,则有 R=O2,确定鼓风机的风量,2.3 曝气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计算要求的风压(风机出口风压):根据管路系统的沿程阻力、局部阻力、静水压力再加上一定的余量,得到所要求的最小风压。根据风量与风压选择合适的鼓风机。,B机械曝气系统设计的一般程序,充氧能力R0的计算:求得需氧量O2,R=O2,例题,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Q10000m3/d,原污水经初次沉淀池处理后BOD5150mg/l,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处理水BOD515mg/l。采用中微孔曝气盘作为曝气装置。混合液活性污泥浓度Xv=2000mg/l,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0

9、=2mg/l,计算水温T=250C。有关参数为:a=0.5,b=0.1,=0.85,=0.95,=1.0,EA=10%经计算曝气池有效容积V3000m3,(空气扩散装置)曝气盘安装在水下4.5m处。求:(1)采用鼓风曝气时,所需的供气量Gs(m3/min)(2)采用表面机械曝气器时的充氧量R0(kgO2/h),解:,A鼓风曝气系统(1)计算需氧量:,(2)计算20C和25 C时曝气池内饱和溶解氧的平均值 sm:为此,确定式中各参数值:曝气装置出口处的绝对压力Pb:,气泡逸出曝气池表面时,氧的百分比Ot值:,查表得20C和25C时的饱和溶解氧浓度分别为:Cs(20)=9.17mg/L;Cs(25

10、)=8.38mg/L;有:,(3)标准供氧速率R0:,(4)计算供气量:,B.机械曝气器 求充氧能力R0:,查表得20C和25C时的饱和溶解氧浓度分别为:Cs(20)=9.17mg/L;Cs(25)=8.38mg/L;有:,三、曝气设备,定义:曝气系统,又称为空气扩散系统,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重要设备,也是活性污泥法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将鼓风机输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管道系统进入空气扩散装置,利用空气扩散装置将空气粉碎成大小不一的气泡,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将部分氧气转移到水中。曝气装置的分类:按曝气方式可以将其分为鼓风曝气装置和表面(机械)曝气装置两大类。,曝 气 设 备,衡量曝气设备的技

11、术性能指标,氧的利用率(EA):又称氧转移效率,是指通过鼓风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充氧能力(R0):通过表面机械曝气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kgO2/h);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kgO2/kw.h)。,鼓风曝气,鼓风曝气装置组成及各组成作用,鼓风曝气,空气净化器,鼓 风 机,扩 散 器,空气输配管道系统,微孔曝气设备,鼓风曝气,空气净化器,鼓 风 机,扩 散 器,空气输配管系统,a.微气泡空气扩散装置,材料:由多孔性透气材料(陶粒、粗瓷、氧化铝、氧化硅或尼龙等)制成的扩散板、扩散盘和扩散管等;主要性能特点:能产生微小气

12、泡,形成的气泡直径在0.2mm以下(在200m以下者,为微孔),气、液接触面大,氧利用率高:EA 10%,EP=2 kgO2/kw.h以上;缺点:易堵塞,扩散阻力大,空气需经空气净化器处理净化。,微气泡空气扩散装置结构:,扩散板:扩散板沟a;扩散板匣b 扩散管 固定式平板型微孔空气扩散器 固定式钟罩型微孔空气扩散器 膜片式微孔空气扩散器,扩散板,扩散管,扩散管:扩散管管径一般为60100mm,长度为500600mm。以组装形式安装,以812根管组装成一个管组,便于安装维修,布置形式如同扩散板。氧利用率约1013%,动力效率为2 kgO2/kw.h。,微孔曝气设备,b.中气泡型空气扩散装置,穿孔

13、管组成管径2550mm的钢管或塑料管制成;在管下部两侧呈45开孔,孔眼直径35mm,气泡直径为26mm,间距50100mm;为了避免孔眼阻塞,穿孔管孔眼的流速应10m/s。优点不易堵塞,构造简单,阻力小;氧利用率(EA)低,一般为68%(46%排水);动力效率(EP)亦低,可达12 kgO2/kw.h;应用穿孔管扩散器多组装成栅格型,一般多用于浅层曝气法,浅层曝气可节省动力消耗,氧利用率只有2.5%,动力效率可达2 kgO2/kw.h。,b.中气泡型空气扩散装置,新型中气泡型空气扩散装置特点:不易堵塞,布气均匀,空气不需过滤处理;氧利用率较高,动力效率也高;构造简单,维护管理方便;应用:WM-

14、180型网状膜空气扩散装置(代表性产品)空气通过两次切割,形成微小气泡;动力效率为2.73.7 kgO2/kw.h;氧利用率为1215%;单个扩散器的服务面积为0.5m2左右。,c.大气泡型空气扩散装置,特点:释放气泡直径大于6mm,常用竖管。竖管直径1520mm,出口离池底15cm。构造简单,阻力损失小,不阻塞,但氧利用率低,在5%6%之间,动力效率约1 kgO2/kw.h。,d.水力剪切型空气扩散装置,原理:利用装置本身产生水力剪切作用的构造特点,将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增加气、液接触面积,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倒盆形曝气器 空气由上部进入,由壳体和橡胶板之间的缝隙向四周喷出,由于水力剪切作用

15、,气泡变小;停止曝气时,借助橡胶板的回弹力,缝隙自动封闭,可以防止混合液倒灌。EA=6.58.8%,Ep=1.752.88kgO2/kw.h,固定螺旋曝气器,工作过程:由圆形外壳和固定在内部的螺旋叶片组成,每个螺旋叶片的旋转角为180,相邻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空气由底部进入,向上流动,产生提升作用,使混合液循环流动;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被叶片反复切割,形成小气泡;特点:阻力小,搅拌力强,EA(810%);分为单螺旋、双螺旋、三螺旋等。,e.水力冲击式(射流式)曝气器,分类:自吸式和供气式原理:利用水泵射入的高速混合液水流,形成负压吸入大量空气,空气和混合液在喉管中强烈搅动,使气泡粉碎,继而在扩

16、散管内,细微气泡进一步压缩,氧迅速转移到混合液中。EA=20%以上,但动力效率不高;,特点:噪音小,无需鼓风机房;一般适用于小规模污水厂。,表面曝气装置的分类:,竖轴式表面曝气装置横轴式表面曝气装置,机械曝气装置 又称表面曝气装置,竖轴式机械曝气装置,泵型叶轮曝气器K型叶轮曝气器倒伞型叶轮曝气器平板型叶轮曝气器,K型叶轮曝气器,特点:最大叶轮可达4米,叶轮边缘的最大线速度可达4.56m/s,转速一般在20110r/min,Ep为23kgO2/kw.h,卧轴式机械曝气装置,主要有曝气转刷和曝气转盘,也称曝气转碟;主要应用于氧化沟(活性污泥法的变形工艺);调节方便、维护简易、动力效率较高。,机械曝

17、气原理,水跃曝气机转动时,表面的混合液不断地从周边被抛向四周,形成水跃,液面被强烈搅动而卷入空气;提升曝气机具有提升作用,使混合液连续地上下循环流动,不断更新气液接触界面,强化气、液接触;负压吸气曝气器的转动,使其在一定部位形成负压区,而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四、曝气池的类型与构造,曝气池的分类:根据曝气池内混合液的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和循环混合式三种;根据曝气方式,可分为鼓风曝气池、机械曝气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的机械鼓风曝气池;根据曝气池的形状,可分为长方廊道形、圆形、方形以及环状跑道形等四种;根据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合建式(即曝气沉淀池)和分建式两种。,(1)廊道型的推流

18、式曝气池,多为采用鼓风曝气系统空气管道和空气扩散装置沿池长的一侧布置,废水和回流污泥从池的首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从池首到池尾,其F/M值、微生物的组成与数量、有机物的组成与数量等都在连续地变化;有机物的降解速率、耗氧速率也都连续地变化;活性污泥在池内是按微生物增长曲线的一条线段进行增长;,根据曝气池内混合液的流态进行分类,廊道的长度与宽度:廊道宽深比2:1,廊道的长度可达100m,但以5070m之间为宜;长与宽之比为510:1廊道的建筑要求:尽量共用空气管道和布水槽;池深35m,超高0.5m(氧转移和出口风压);距池底1/2或1/3处设排水管,以备培养活性污泥用;池底设放空管及0.2%的坡度

19、,坡向放空管;进水多采用淹没孔口形式,出水多采用平顶堰形式。,(1)廊道型的推流式曝气池,(1)廊道型的推流式曝气池,废水一进入曝气池,即与池内原有混合液充分混合;在曝气池内,混合液组成、F/M值、微生物组成与数量等完全均匀一致;有机物的降解速率、耗氧速率等在池内各部位都是不变的;微生物在曝气池内的增殖速率是一定的,在增殖曲线上的位置是一个点。优点:稀释作用,能够承受高浓度废水,抗冲击负荷;需氧在整个池内的要求相同,能够节省动力;可与沉淀池合建(称曝气沉淀池:分曝气区、导流区、沉淀区),无需污泥回流系统,易于运行管理。,(2)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完全混合式曝气池,合建式曝气沉淀池,分建式,曝气沉淀池:(合建式),(3)循环混合式:(氧化沟)兼具推流和完全混合流态的曝气池 由一系列长方形单元连接而成的廊道式曝气池;每一单元设一台叶轮曝气器,每个单元是完全混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