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精品课程-第7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22061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生态学精品课程-第7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森林生态学精品课程-第7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森林生态学精品课程-第7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森林生态学精品课程-第7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森林生态学精品课程-第7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生态学精品课程-第7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生态学精品课程-第7章.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森林群落演替,第一节 群落演替概念,一、群落演替的概念: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为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演替系列:演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群落类型,称为演替系列。,第一节 群落演替概念,二、群落演替的原因(一)内部因素:1.建群种对环境条件的改变。2.不同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如白桦喜光,云杉耐荫。(二)外部因素:1.渐变的环境条件:冰期的进退,气候的改变等。2.突然改变的环境条件: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 损伤的、非连续的的物理作用或事件。如:火灾、风害、病虫害等。,第一节 群落演替概念,第一节 群落演替概念,第

2、二节 演替类型,一、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开始于原生裸地上的植物群落演替。原生裸地:指以前完全没有植物的地段,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甚至植被下的土壤条件也不复存在。例如:火山喷发熔岩破坏植被形成的裸地、湖泊等。原生演替特点:基质中没有植物的繁殖体,历经时间长,进行缓慢。,第二节 演替类型,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开始于次生裸地上的植物群落演替。次生裸地:是植物已被消灭,土壤中仍保留原来群落中的植物繁殖体。例如森林采伐后的皆伐迹地、开垦草原、火灾和毁灭性的病虫害,都能造成次生

3、裸地。次生演替特点:由外部干扰所引起,基质中有植物的繁殖体,演替速度往往较快。森林被采伐或火烧之后的恢复过程都可以看作是次生演替过程。,第二节 演替类型,第二节 演替类型,二、按演替初始环境的水分条件划分:旱生演替和水生演替 1.旱生演替:开始于裸露岩石、沙地等干旱基质上的原生演替。,第二节 演替类型,2.水生演替:从积水环境发生的原生演替。水生演替过程实际是湖泊被填平的过程。在湖泊周围可同时看到这些不同的阶段。,第二节 演替类型,第二节 演替类型,三、按照演替的方向划分 1.进展演替:从结构简单、不稳定或稳定性较小的群落阶段向更复杂、更稳定的群落阶段。特征:(1)土壤顺行发展,厚度增加,有机

4、质含量增加,层次分化明显;(2)强烈影响外界环境及群落内的小气候;(3)群落高度增加,层次增加,结构更加复杂;(4)生产力逐渐提高;(5)物种多样性增加,稳定性提高;(6)群落向中生化的方向发展。,第二节 演替类型,2.逆行演替:在人为破坏或自然因素的干扰之下,稳定性高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向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植物群落演替。特征:(1)群落结构简单化;(2)生产力降低;(3)向旱生或湿生的方向发展;(4)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第二节 演替类型,第二节 演替类型,3.循环演替:,糖槭林,黄桦,山毛榉,美国New Hampshire的北方硬阔叶林的循环演替,第二节 演替类型,四、按演替发生的时间

5、进程:1.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来计算,常伴随气候的历史变迁和地貌的大规模改造。2.长期演替:常达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般森林群落的演替属于这种演替。3.快速演替:几年或十几年间发生的演替。如弃耕地的演替。,第二节 演替类型,五、演替的实例:东北阔叶红松林的演替,第二节 演替类型,第三节 顶级群落,一、群落演替的顶级学说(一)演替顶级:植物群落的演替最后停留在一个成熟的相对稳定的阶段,这一阶段称为演替顶级,或顶级群落。特征:(1)群落物种间能很好的相互适应;(2)主要组成物种能在群落内完成更新,同时能够排除新种类的入侵;(3)在物种组成和结构上已趋于稳定;(4)对环境资源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6、二)有关演替顶级的学说 1.单元顶级学说 以Clements为代表。(1)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潜在的气候顶级,它是 与该地区气候相适应的最稳定的群落。(2)在一个气候区所有演替系列的群落,如果给以充分时间的话,最终将趋向于一个中生的单一顶级,这种顶级是由该地区的气候所决定的,因此称为气候顶级。,第三节 顶级群落,亚顶级:在任何演替中,由于某种原因,是演替长期停留在演替顶级之前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称为亚顶级。偏途顶级:又称为干扰顶级,由于干扰使得真正的演替顶级受到改变,而形成另外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称为偏途顶级。后顶级或前顶级:在某一气候区,由于局部环境的差异,出现了相邻气候区的的顶级,称为前顶级或

7、后顶级。,第三节 顶级群落,2.多元顶级学说 以坦斯利(Tansley)为代表。(1)如果一个群落相对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终结了演替的过程,就可称为顶级群落。(2)在一个气候区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级。(3)在一个气候区,除了气候顶级之外,还存在同等重要的土壤顶级、气候顶级、火烧顶级,同时还可存在一些复合型的顶级,如地形气候顶级。,第三节 顶级群落,3.顶级格局假说 由怀梯克(Whittaker)提出。(1)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级群落也是连续变化的,构成一个顶级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2)在这一格局中,分布最为广泛,且常位于格局中心的顶级群落,称为优势顶级,它是最能反应该地区气候特征的顶级群落。优势顶级相当于单元顶级学说的气候顶级。,第三节 顶级群落,二、森林经营与演替(一)采伐方式与演替 皆伐适用于早期演替阶段的林分及其更新。(二)经营方向与演替 处于早期演替阶段的林分,适于培育中小径 材;后期演替阶段的林分,适于培育大径材,并有 良好的生态效益。(三)群落演替理论的应用 封山育林栽针保阔,第三节 顶级群落,第三节 顶级群落,第三节 顶级群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