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22920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族与社会第七讲.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马戎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2004,如何运用“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理论来研究族群集团间的结构性差异?,“社会分层是各类人的结构性的不平等,人们由于在社会等级制度中的地位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获得社会报酬的机会”(罗伯逊,1990:301)。“族群分层”分析的是不同族群集团之间由于其结构性差异所引起的不平等,考察在一个社会的“社会分层”结构当中是否含有一定程度的族群背景,族群之间的不平等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阶级的不平等。,常用的基本指标包括:(1)平均受教育水平,(2)职业结构,(3)收入结构,(4)消费模式,(5)人口城乡比例,(6

2、)失业率,等等。有时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在问卷中设计若干主观判定指标,如“自认为属于哪一个社会阶层(上层、中层或下层)”。对于这种主观判定问题的回答,有时也可以作为客观数据资料的辅助材料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的实际社会地位与心理状况。,一.美国社会中的“族群分层”,在美国的各项政府统计和社会调查中,通常把美国社会的各种族、族群区分为几大类:白人:约占72%(也可根据祖先国家分成几组:德裔(占总人口的23.3%)、爱尔兰裔(15.6%)、英格兰裔(13.1%)、意大利裔(5.9%)、法裔(4.1%)、波兰裔(3.8%)、荷兰裔(2.5%)等(Kromkowski,1997:51);黑人:1

3、992年占12.3%、亚裔(4%,其中华裔达165万,占0.7%)、讲西班牙语的拉丁美洲裔(占10%)、太平洋岛屿土著、印第安人(3.5%)。,1.产业(1),(1)黑人:被奴隶贩子运进美国时,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在历史上,美国黑人作为白人农场主的奴隶,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一直很高。南北战争后黑人即大量逃离南部农场而进入北方和西部的城市。美国1920年人口普查,黑人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的尚有92.5万人,1940年黑人农业经营者降至70万人,1978年黑人经营的农场降到5.7万个,到80年代末,黑人经营的农场约剩下1万个。黑人农业人口的流失最快的时期是70年代,在1970-1976这6年期间,生活在农

4、场的黑人人口(包括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从90万降至50万。1982年美国的600万农庄居住者中,黑人仅占4%(Simpson and Yinger,1985:186)。,1.产业(2),(2)墨西哥裔:1854-1930年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征收了200万英亩墨西哥裔的私人土地、170万英亩墨西哥裔社区拥有的土地和180万英亩其他土地,没有支付任何补偿。这就使得墨西哥农民完全失去了土地而成为雇工或流民。“这些土地的失去毁灭了墨西哥裔美国人农庄的经济基础”(Simpson and Yinger,1985:186)。,1.产业(3),(3)印地安人:作为土著居民,其人口的主体依然居住在美国政府为

5、他们选定的280个“保留地”(印地安人“保留地”总面积52百万英亩,占美国领土2.3%,(Simpson and Yinger,1985:194),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这些“保留地”是最贫瘠的、无法耕种的土地,但是随着某些矿产资源的发现,其中一些有价值的土地又再次被政府征用。“印地安人要想承租或转租任何土地都必须得到政府农业局的批准,而农业局规定的批准率通常低于地区其他土地的批准率”(Simpson and Yinger,1985:195)。这就使得印地安人离开土地十分困难,同时又难以摆脱贫困。“直到1924年,印第安人在美国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才被授予公民权”(波普诺,1999:303)。,1.产

6、业(4),(4)其他族群:以美国华人为例,从事个体服务业的占华人劳动力的比例:1870年:40.9%,1930年:47%,1960年:10.9%;从事批发零售业的比例:1870年:1.7%,1970年:34.6%;从事公共行政事业的华人,1920年的0.4%,1970年:6.3%(参见马戎编,1997:231)。这种劳动力行业结构的变化,也必然对华人的社会地位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2.城市化程度(1),(1)黑人:在1960年,华盛顿是全美唯一的一个黑人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10万人以上的城市。到了1980年,黑人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城市达到了9个。这一过程被美国社会学家称之为“黑人城镇化”(Bla

7、ck Urbanization)过程。1982年美国黑人中住在城镇的比例高达99%。这使得黑人构成城市贫民的主体,并使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冲突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2.城市化程度(2),(2)墨西哥裔:1940年大多数居住在农村。1960年普查结果表明,他们中大多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1985年,墨西哥裔当中已经有五分之四居住在城镇,主要集中在加州城镇。洛杉矶市成了除墨西哥城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墨西哥裔居住地(Simpson and Yinger,1985:187)。,2.城市化程度(3),(3)印地安人:1950年主要居住在农业社区。不久各部落开始送许多年轻人迁入城镇。1970年,在印地安人口超过

8、1万的9个州里,印地安人中的城镇人口占印地安人总人口中的比例在13.3%-39.6%之间(Simpson and Yinger,1985:194)。总的来说,印地安人在美国属于城镇化最低的族群。(4)来自其他大陆的移民族群(欧洲裔、亚裔)则绝大多数居住在城镇。,3.教育(1),美国学校中的种族隔离:1965年,80%的白人学生在学生总数中90-100%为白人的学校读书,65%的黑人学生在学生总数中65-100%为黑人的学校读书。由于黑人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都比较低,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禁止在联邦资助的工程和计划中实行种族歧视,在

9、此基础上1965年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法令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的学校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富兰克林,1988:567)。,教育种族隔离,1957年,联邦军队第101空降师护卫黑人学生进入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中心高中,这是废除学校种族隔离的标志性事件。,3.教育(2),1930年美国南部黑人入学率为58.5%,白人为67%,在80年代,黑人与白人的小学入学率达到同等水平。在1992年,美国白人上大学的比例为38%,黑人和西班牙语裔分别为30.8%和28.7%,而且中途辍学率远高于白人(Ellison and Martin,1999:325)。直至1990年,印第安人中只有56%的人中学毕业(波普诺,1999:

10、303)。1995年,有32%的黑人高中学生没有毕业而离开学校。,3。教育(3),墨西哥裔: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比黑人还要低。1979年,在墨西哥裔人口中,25岁以上的只有34.9%读完4年小学,波多黎各裔也只有38.6%读完4年小学(Simpson and Yinger,1985:342)。西班牙裔人口的高中毕业率甚至远远低于黑人。这种教育结构对于这两个族群在美国社会里的竞争自然十分不利。,3。教育(4),可供思考的问题:在美国,为了争取种族、族群平等,黑人希望废除黑人学校,力争让自己的孩子与白人一起读书,毕业后能够以同等能力在就业市场上与白人竞争。在白人种族主义统治下的南非,黑人只能进入黑人

11、学校,不能进入白人学校用英语学习各类课程。黑人对此极为痛恨,认为这是限制黑人进入城镇从事白领工作的制度性安排。在中国,建立少数族群的专门学校成为族群平等的体现,一些地区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出发,规定少数民族孩子只能进入少数民族学校。除了语言因素之外,是否有自信让自己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里、毕业后在同一个社会就业市场里与汉族孩子平等竞争,需要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认真思考。,族群在大学各专业领域的分布:1980年,黑人在美国总人口占11%,但是在应届拿到社会学博士学位的美国人中占4,心理学占5,经济学占2,在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医学等学科均低于1。在1977-1990年期间,每年美国黑人获得

12、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以前减少了25%以上,而且获得博士学位的半数以上属于教育学专业,但是同期每年亚裔人士获得博士学位的数目却增长了82%(Ellison and Martin,1999:327)。,不同族群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是美国族群研究的热门话题。1990年黑人学生的“学习能力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平均分数是737,白人学生的平均分数为993,大学里的这一发展趋势无疑将对未来的美国族群关系产生影响。,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一般经验研究表明来自收入较高家庭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贫困家庭学生的平均成绩要高。但是,当家庭收入背景这一变量被带入族群差异分析时,有

13、的学者发现来自年收入5-6万美元家庭的黑人学生的成绩与来自年收入1-2万美元的亚裔学生相似,并以此来说明黑人学习成绩较低并不是由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Sniderman and Piazza,1999:231)。,4.就业(1),4.就业(2),黑人的失业率始终远远超过白人失业率的两倍以上。1982年美国黑人男性中,16岁以上的失业率为20.1%,16-19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48.9%。相比之下,16岁以上白人男性的失业率仅为8.8%,16-19岁组的失业率为21.7%。1995年,黑人的平均失业率达到12%,而白人仅为3%。,5.职业(1),5.职业(2),6.收入(1),6.收入(2),6.

14、收入(3),6.收入(4),1994年四口之家的“贫困线”标准是15,141美元,该年度黑人家庭收入的中位数是21,027美元,黑人家庭的贫困率在1994年是30.6%,同期白人家庭贫困率为11.7%(华盛顿邮报1995年10月6日)。“完整的黑人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只是白人家庭的 88%,(而全部)非裔家庭的收入只相当于白人的57%”(波普诺,1999:318)。,American Profile poster,American Profile poster(2),American Profile poster(3),收入17万以上:白人公务员、有产者 16万:白人专业人员、15万:白人公务员、

15、有产者 14万:白人公务员、有产者 13万:白人公务员、有产者 12万:白人专业人员 11万:白人专业人员 10万:白人公务员/有产者/专业人员 9万:开始出现西班牙裔。7万元以下:开始出现亚裔。(1986年专项调查数据),在1981年,50%以上的黑人婴儿是由未婚妇女生育的,同期白人未婚妇女生育的婴儿仅占白人婴儿的7%,就全美国而言,未婚妇女生育的婴儿占全部婴儿的19%。1981年美国白人已婚人口的离婚率为10%,而黑人的离婚率为23.3%(罗贝,1988:185)。80年代初,48%的有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黑人家庭以女性为户主,而同类情况的白人家庭仅占14%;在由15-24岁黑人女性生育的

16、孩子当中,68%是未婚母亲,而且全部黑人妇女当中有69%从未结过婚(Ellison and Martin,1999:368)。到了1990年,63.7%黑人婴儿为婚外生育,56.2%的黑人家庭是以女性为户主(Sniderman and Piazza,1999:231)。,7.犯罪率,据1990年美国政府的统计,黑人因谋杀被逮捕的人数是白人的8.53倍,因抢劫被逮捕的人数是白人的14.3倍,因盗窃被逮捕的人数是白人的3.5倍。1990年,美国20-29岁的黑人男性中有23%正在坐牢或者处在缓刑或假释期(Ellison and Martin,1999:367-368)。1995年,美国20-29岁

17、的黑人男性当中有三分之一因犯罪而坐过监狱(新加坡联合早报,1995年10月19日)。,对于美国黑人的高犯罪率,学者曾提出三种解释假说:(一)“威慑假说”(Deterrence Perspectives),认为只要惩罚严厉就可以使犯罪成本提高,因严惩的威慑而降低犯罪率,但事实证明美国70-90年代的严惩措施并没有奏效,严惩的同时犯罪率继续攀升;,(二)“社会非组织化假说”(Social Disorganization Perspectives),认为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间,基层社区的组织瓦解而且人口异质化(heterogeneity)加强,新的社会组织上尚完善,社会行为规范和监督机制也

18、处于模糊和混乱状态,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性下降,人们通常认为这一切都会导致犯罪率升高。由于一些调查证明了黑人女性户主数量的增加与黑人犯罪率呈负相关,人们在质疑这一假说的解释力。,(三)“经济压力假说”(Economic Stress Perspectives),美国的社会财富极大地增长,但是不同人群所得到的配额是不同的,不同族群所得到的合法的发展机会也是不一样的,受到歧视的族群成员就可能通过非法的手段来争取自身的利益,这一观点目前是美国学术界的主流(Ellison and Martin,1999:369-370)。,8.自我认定的社会阶级,许多国家的政府并不希望本国的族群分层状况以数据的形式明确地

19、表现出来,从而成为社会和国际舆论的关注话题,而宁愿让其“模糊化”。有时甚至对于各族群的人数统计都持不积极的态度,如日本只是近年来才公布阿伊努人的人口数字。这种态度对于这些国家的族群分层研究自然会带来消极影响。,二马来西亚的族群分层,陈志明教授(Tan Chee-beng)在2000年与他人合编出版了马来西亚的华人(The Chinese in Malaysia,2000,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一书,书中使用西方社会学研究族群分层的方法,分析了马来西亚华人在该国的结构特征。,1.城市化,2.行业结构,在1957-1995年期间,华人增加了2.4倍,印度人增加了2.3倍,

20、而马来人人口增加了4.36倍。所以华人和印度人在各行业就业人员中的比例下降与这两个族群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有关。,3.职业结构,4.收入,表15是1970-1997年各族群家庭月收入的统计数字。直至1987年,“其他族群”的月收入仍高于华人,但自1990年以后,华人作为一个族群的收入便列为榜首。马来人传统上以农业为主,尽管近几十年来在其他职业就业的马来人逐渐增加,但作为一个族群的平均收入,始终低于全体的平均值。30年里,除了“其他族群”之外的各个族群的收入基本上保持了持续和明显的增长趋势,华人收入增长了9.5倍,马来人收入增长了11.8倍,这两个主要族群收入的变化标志着这个时期马来西亚经济的高

21、速增长。,三苏联解体之前的族群结构差异,在正式解体之前,苏联长期是一个由许多民族、族群共同组成的政治实体。沙皇俄国在短短300年里靠侵略扩张,领土面积从280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240万平方公里,增加了8倍;统治的人口数量从650万增加到1.282亿,增加了20倍。西到波罗的海,东到西伯利亚,南到黑海和高加索,世世代代居住在这一大片土地上的200多个大小族群都被置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由于沙皇政权对这些新领土实施的残暴统治,俄国也被称为“各族人民的监狱”。,在列宁时代建成的苏维埃联盟,在政治目标上是要建成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在族群关系上则长期推行列宁提出的“帮助落后民族发展”的方针。列宁认为,惟有

22、对大民族采取“不平等”的政策,才能帮助落后民族在一段时间内赶上大民族的发展水平,从法律上平等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的完全融合。经过70年的发展过程,人们自然十分关心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希望了解苏联各族群之间原来的结构性差异是否缩小,而且特别希望知道,如果在沙皇时代留下的结构性差异确实实质性地缩小了,那么,这一变化对于苏联的族群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是否有效地促进了族群之间的融合?,1教育(1),1教育(2),2行业结构与城市化,3消费水平,苏联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体制,联盟政府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着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住房分配。我们从表8-19中可以看出各加盟共和国居民

23、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是很大,1970年人均住房面积差距在8.2平方米到13.9平方米之间,最富裕的是波罗的海三国,无论是消费指数还是住房面积差不多都属于最高的,中亚各国则相对最低。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最为恶劣,虽然生活水平在各国中属于最低的,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并不特别悬殊。如果我们比较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差距,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在消费水平方面的差距是比较小的,这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体制在分配上的统一协调所造成的。,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结构差异,综上所述,经过苏联近70年的经营,在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体制的运行下,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教育、居民收入、医

24、疗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改善,考虑到沙皇时代各族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些成绩应当充分予以肯定。但是同时我们从以上数据中也清楚地看到,各族群之间在经济、教育和居民收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族群分层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尽管这些差距对于族群之间、已经独立的各原加盟共和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今后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很显然,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距(即族群分层)并不是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原因。,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1991年3月17日苏联对于“是否要保留苏联”这个问题的全民公决中,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投赞成票的占70%以上,在相对最不发达的阿塞拜疆和中亚5国投赞成票的在90%以

25、上,而倾向于苏联解体的波罗的海3国、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政府则禁止民众参与公民投票(吴楚克,2002:21)。其中波罗的海3国和摩尔多瓦是在二战前1940年被迫加入苏联的,这一历史因素对其民众的态度会有一定影响。由此可见,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公有制的改变导致苏联解体并激发民族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导致苏联解体。,四.中国各族群之间存在哪些结构性差异?,中国各个族群间的结构性差异和特征所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各族群对于现代社会和经济生活的适应能力,这一适应能力无疑会影响当前各族群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参与程度以及改革成果的分享程度,而这种参与程度和分享程度无疑会对未来中国的族群关系带来重要影响。,由于这

26、方面的历史统计资料和调查资料非常缺乏,我们所介绍的是:(1)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和统计数字,力图通过这些分析能够使我们对中国当前各个族群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征得到一个宏观的了解。(2)北京大学近十几年来在少数族群地区开展的社会调查所得到的与族群分层有关的数据来进行局部地区族群结构性差异的讨论,作为对于全国性资料分析的补充。,在分析中,我们特别需要注意地区差异:,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地区在自然环境、人口密度、族群构成、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对中国族群分层进行研究时,必须注意到这种区域性差异,需要对各局部地区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进行具体的比较。如沿海地区汉族人

27、口的社会经济结构就与生活在西部边疆地区的汉族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当我们研究西部某地区的族群分层时,我们应当使用当地汉族的具体数据而不是全国汉族的整体性结构资料来与当地少数族群进行比较,避免在比较的对象确定方法上出现偏差。各省和各地区的人口普查资料和其他统计资料在这方面可以提供部分数据,以帮助我们确定区域性人口和劳动力的社会经济特征。,1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提供的中国各族群结构性差异,需要注意:有的族群的地理分布比较集中(如藏族),普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这些族群的结构性特征,与当地的区域性社会特征(如高原、山区、边疆等地区的经济社会特征)密切相关。有的族群人口规模

28、大而且地理分布比较分散(如回族),这些整体性结构就很难用来反映某个区域性的族群人口特征,因为同一个族群内部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口之间的差距可能会比较大,如居住在沿海城市的回族与居住在甘肃、宁夏的回族在教育结构、职业结构和收入结构方面就有着明显的差距。,(1)教育:1990年56族教育结构,教育(2)(续表),1。教育(3),教育(4):文盲率,教育(5):文盲率,1990年普查以15岁为标准统计的各族文盲率,都明显低于1982年以6岁为标准统计的文盲率,证明在此之前的一个时期内全国农村的基础教育普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0年以6岁为标准统计的文盲率,其数值大大低于1990年统计的文盲率,如果我

29、们把降低统计年龄的因素考虑进去,在进行两个年代的比较时需要打一个折扣。,教育(5):文盲率,1982年以来,中国各个族群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有些族群的文盲率降低得很快,如哈萨克族的文盲率在18年里从28%降低到3.9%,下降的幅度为86%。同期全国文盲率下降了30%,在这18个少数族群中,有8个族群文盲率下降的幅度低于全国平均下降水平,10个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5):文盲率,1990年15岁及以上人口中的文盲率在10%以下的有8个族群,同时有17个族群的文盲率在50%以上,另外彝族的文盲率在49.7%,也接近50%。占全国总人口92%的汉族,1990年文盲率为21.5%,居于各族

30、的“中游”水平,略低于全国总人口的文盲率(22.2%)。2000年汉族6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9%,略低于全国整体文盲率水平(9.5%)。就整体而言,汉族的受教育水平在56个族群中并不属于“先进”族群。,教育(6):高等教育,教育(6):高等教育,1990年具有大学本科、专科学历的比例低于1%的有33个族群,高于或接近5%的只有6个族群,其余17个族群的“知识阶层”只占其人口的1%-5%。2000年这一比例低于1%的只剩下10个,高于5%的有11个族群。2000年汉族的这一比例为3.9%,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在56个族群中处于中等水平,但因其绝对规模达到1500万人,所以汉族在中国社会

31、的各项政治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比较显著。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数在同年龄组中的比例(大学、大专入学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教育水平的指标,1993年全世界平均水平为18%,美国为81%,而中国仅为4%(世界银行,1996:202)。,教育(7):中专,“中专”教育是一个国家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就业系统结构密切相关,日本的中专教育非常发达,有效地提高了日本产业基本劳动力的素质,体现了日本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与发展特点。传统上我国政府与普通民众比较重视大学教育和与大学衔接的高中教育。1990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中高中毕业人数与中专毕业人数的比例是1:0.24,2000年这一比例为

32、1:0.40,标志着我国的中专教育的发展。,教育(8):高中,在大多数族群人口中,“普通高中”毕业生比例都明显高于“中专”毕业生。1990年在藏族、普米族、门巴族、珞巴族、独龙族、怒族这6个族群的人口中,“中专”毕业生比例高于“普通高中”毕业生比例。2000年除了这6个族群之外,另外8个族群(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基诺族、布依族、阿昌族、水族、布朗族、傈僳族)的“中专”毕业生也高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这14个族群中有3个集中居住于西藏自治区,9个集中居住于云南省,2个集中居住在新疆西部地区,这一现象很可能反映出这些族群所在地区教育结构的特点,这种结构对于这些族群未来的发展无疑会产生影响,需要给

33、予特别的关注。,(2)产业(1),“产业”与“职业”的含义并不一致:在一个产业(如农业)中,可能包含许多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员(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运输工人、农民等)。而属于一个职业(如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者,可能分布在许多行业(如农业、工业、运输业、商业、金融保险、服务业、医疗文教等)中工作。,(2)产业反映的“社会专业化”,当产业与职业之间比例相差悬殊时,通常反映出这些职业的“社会专业化”程度比较低。如果在“工业”行业的人员中包括了大量的“商业人员”、“服务业人员”、“卫生医疗人员”、“文化教育人员”,可以说明这些工业企业是一些相对独立于社会服务部门的“小社会”,在本单位内部经营以自己职工为

34、服务对象的商业、服务业机构、学校、医院。我们分析各族群劳动力结构特征时,既要理解二者的差别,也需要把行业和职业两方面结合起来思考。,2。产业(2),产业(3):农业,2000年,全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总数的64.4%,所以中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汉族农业劳动力占总数的63%。少数族群作为整体而言,农业劳动力比例略高于汉族。在人口较多的族群当中,只有1个族群(朝鲜族)的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50%(47.2%)。8个人口较少族群的农业劳动力比例在50%左右或以下(达斡尔族53.3%、鄂温克族57.3%、乌孜别克族34.7%、俄罗斯族21.2%、鄂伦春族40%、塔塔尔族32.6%、赫哲

35、族39.4%、高山族40.4%)。这8个族群,4个集中在东北传统畜牧业和林业地区,3个集中在新疆,而且都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产业(3):农业,1990年我国有41个族群的农业劳动力比例在80%以上,其中20个族群的比例在90%以上。相比之下,工业劳动力比例在15%以上的大族群只有朝鲜族和回族这两个族群,汉族、满族的比例为14%。另外4个人口较少族群(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高山族)的工业劳动力比例在15%之上。美国80年代初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仅占劳动力总数的1.8%,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到劳动力总数的约70%(何博传,1989:80)。,产业(4),在1982-2000年期间,1

36、8个主要少数族群当中,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增加的只有满族,其他族群均有程度不等的减少;第二产业比例减少的只有满族、回族和朝鲜族,其他族群都有所增加;导致回族和满族劳动力中第二产业比重减少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第三产业比例除了藏族在1990-2000年没有变化之外,其他各族群均有明显的增加,有8个族群的比例翻了一番,汉族的三产比例也增加了87%,这充分地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的迅速发展。,2。产业(5):1990年各族行业结构,2。产业(6),2。产业(7)(续表),(3)职业(1),“职业”是指劳动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性质,我国前几次人口普查统计把职业分为8

37、大类:(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工作人员;(5)服务性工作人员;(6)农林牟渔劳动者,(7)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8)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2000年普查把职业分为 7 大类,合并了“商业人员”和“服务业人员”。,3。职业(2):1990年各族职业结构,3。职业(3),3。职业(4)(续表),职业(5),职业(6),(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90年在总劳动力中的比例在5%以上的有25个族群,其中高于10%的有10个族群,而不足3%的有16个族群。2000年比例在5%以上的有29个族群,其中高于10%的

38、有9个族群,不足3%的有13个。应当说各族之间的比例是相当悬殊的,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族群明显落后于其他族群。汉族的比例为5.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预期到一些族群的专业技术人员将会增加。,职业(7),(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这个职业通常被称为“干部”。一般来说,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的族群,其就业人员中干部的比例也比较高。在1990年,干部比例高于2%的有18个族群,低于1%的有23个族群。在2000年,汉族的比例(1.72%)与全国平均比例(1.67%)相近。在2000年,干部比例高于2%的有17个族群(珞巴族数字暂缺),低于1%

39、的有26个族群。在1990-2000年期间有一些族群干部比例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这些族群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干部数量的增长速度。由于干部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一个族群在当地政府中的影响力,所以在族群关系分析中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重要指标。,职业(8):干部,干部比例最高 的是居住于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几个小族群:鄂伦春族(2000年为5.3%)、赫哲族(6%)、达斡尔族(5.1%)、俄罗斯族(5.6%)和乌孜别克族(4.4%)。这些族群人口较少,有自己的区域自治地方,按照政府有关政策,这些自治地方的行政机构必须选拔当地族群担任干部,这是这些族群就业人员中“干部”比例较大的原因。,职业(8):干部,干部比

40、例最低的10个族群中,布朗族(0.37%)、拉祜族(0.39%)、傈僳族(0.39%)、水族(0.47%)、哈尼族(0.5%)、苗族(0.54%)、黎族(0.56%)、佤族(0.57%)、彝族(0.58%)这9个族群大多居住在西南的云南省,另一个东乡族(0.47%)主要居住在甘肃,他们居住的这些地区比较偏僻,交通不发达,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较慢。但是这些族群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自治地方,如果今后年轻人的教育水平(大学、中专)提高之后,干部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将有可能增加。,职业(9),(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在中国的人事制度里,除了党政系统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之外,许多行政工作人员在

41、工资体制里也属于“干部”系列。在建国后设置的国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里,大致有几个“工资系列”:干部系列(23级)、工人系列(8级)、教师系列、医生护士系列等。凡是大学毕业生,即使分配到工厂工作后,也会纳入“干部系列”而不是“工人系列。普查中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就是这些非“单位负责人”但属于“干部系列”的职工。在一个族群就业人员中这一职业人数所占的比例,大致代表着这个族群参与社会各项事业和管理工作的程度。,职业(10),在2000年,汉族劳动力中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一职业的比例(3.19%)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而且这一比例高于1990年的百分比(1.8%和1.7%),说明社会中“非

42、体力劳动者”的管理和办公室人员的比例在增加。1990年这一比例低于或等于0.5%的有4个族群(东乡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2000年仅剩下德昂族仍低于0.5%。办事人员比例的分布与“干部”比例的分布情况相似,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较慢的族群,干部和办事人员的比例都比较低。1990年这一比例高于2%的有16个族群,在2000年则增加到25个,有10个族群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5%,都为教育水平较高的族群。,职业(11),(4)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汉族的比例(9.5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8%)。在2000年,有31个族群在这类职业就业的比例低于5%,除汉族外,另有11个族群的比例高于10

43、%,所以各个族群从事商业和服务业活动的程度也是很不一样的。第三产业在许多少数族群地区还是很不发达的,而且这些地区的有限的商业和服务业在相当的程度上是由汉族或其他人口较多族群的人员在经营。,职业(11),(4)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几个具有经商传统的族群在这类职业中的就业人员比例特别高,回族(13.8%),朝鲜族(17.1%),乌孜别克族(19.3%)、俄罗斯族(19.7%)、塔塔尔族(16%)的比例都很高,居住在中越边境一带的京族为19.3%。而居住在云南边境山区的傈僳族、佤族、独龙族、德昂族、拉祜族、水族、布朗族的比例低于2%。在各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缺乏经商传统和拥有很少商业服务业人

44、员的族群很可能处于不利地位。,职业(12),(5)农、林、牧、渔劳动者:2000年汉族的比例(63.1%)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5%)。有11个族群的比例在90%以上,这些族群主要居住在云南。农业劳动者比例在50%以下的仅有6个总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小族群。族群中的这一结构与前面讨论过的农业行业劳动者的比例一样,这进一步说明在我国农业行业中从事活动的绝大多数是普通农民,只有极少的技术人员或其他人员,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业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凭靠人力畜力和少量机械,在规模上仍然是农户家庭耕作自己的小面积“承包地”,我国的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农业”在各方面看都有非常大的距离。,职业(13),

45、(6)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在2000年,汉族的比例(16.6%)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8%),这一比例高于15%的只有3个人口很少的族群(高山族、俄罗斯族和赫哲族)。在1990年低于1%的多达25个族群,2000年低于1%的只有独龙族和珞巴族,此外低于2%的仍有其他7个族群。目前中国尚有许多族群基本上没有进入工业化进程,从现代化的标准来看,我国大多数少数族群的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汉族是我国工业的主要力量。,(3)城市化(1),在我国的人口普查中,居民被划分为“市”、“镇”和“县”三类。由于过去的人口统计以行政建制的管辖区为单位,所以在“市管县”体制下,“市”所管辖的乡

46、村人口也被统计为“市人口”,这样对于我国人口城市化真实水平的统计造成困难。,(3)城市化(2),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特别设计了两种口径来统计城镇人口:第一种口径:“市人口”包含市管辖区的全部人口(含市辖镇,但不含市辖县,这样市辖镇所属的农业人口仍然包括在内),“镇人口”包含县辖镇的全部人口(也包含镇所属的农业人口),“县人口”包含县辖乡的人口。第二种口径:“市人口”包含“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包含“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县人口”包括除上述两种人口以外的全部人口(人口普查办公室,1993a:2)。,4。城市

47、化(2),城市化(3),在1990年,全国“市人口”的比例为18.7%,共有9个族群的“市人口”的比例在25%以上,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其中除了回族和朝鲜族之外,都是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族群。2000年全国“市人口”的比例为23.5%,这一比例在25%以上的族群仍为9个,但是达斡尔族换成了京族,这有可能是一个京族聚居的建制镇改为城市所造成的。1990年“市人口”比例在1%以下的有12个族群,都居住在云南省,2000年已经没有一个族群在1%以下,但在2%以下的还有6个族群,都在云南,所以云南的城市化今后还需大力发展。,城市化(4),1990年汉族的“市人口”比例为19.5%,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8、(18.7%),2000年汉族比例为24.6%,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5%)。所以汉族整体城市化水平并不高。但居住在不同地区的汉族人口可能具有不同的城市人口比例,沿海地区大城市和农村的主要人口都是汉族,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西部的汉族人口又比较集中地居住在城镇。1990年沿海的浙江省汉族人口有15.9%属于“市人口”,中部河南省汉族人口的“市人口”比例仅为10.1%,西藏的汉族人口中有53.6%属于“市人口”,新疆的汉族人口有48.6%属于“市人口”。,城市化(5),汉族人口在不同地区具有明显不同的城镇化水平:东北三省作为传统工业区,汉族人口约一半居住在城镇。在其他几个农业大省(如河北

49、、河南、湖南、安徽、云南、广西),汉族人口的80%以上居住在乡村。而在西部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汉族人口中的农村居民比例都较低(24-68%)。,4。城市化(6),4。城市化(7),城市化(8):镇人口,人口普查统计的“镇”指的是由民政部正式批准的“建制镇”,而不是人们一般印象中的集镇。由于许多县城虽然属于“建制镇”但在各方面已经具有小城市的特点,所以有时也把“市人口”和“镇人口”之和即“城镇人口”作为一个城市化的综合性指标。1990年“市镇人口”比例在40%以上的有9个族群,在10%以下的有30个族群。2000年“市镇人口”比例在40%以上的族群增加到了12个,在10%以下的减少到9

50、个。所以各族群的城镇化水平之间确实是十分悬殊的,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在1990-2000年这10年期间,少数族群地区的城镇化确实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五近年社会学调查当中反映出的“族群分层”现象,1985年夏天,我们在内蒙古赤峰市农村、牧区的蒙汉混居地区进行了一次41个自然村、2100余户的户访问卷调查。在问卷中除了包括户主族群身份以及其他个人情况之外,也询问了各被访户的经济收入及支出的情况,可以用来进行蒙、汉两个族群在“族群分层”方面的比较。,(一)赤峰(1),赤峰(2),在80年代中期,内蒙古农村地区的蒙古族家庭与汉族家庭在收入上存在着差别,蒙古族家庭1984年户人均收入均值比汉族家庭要高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