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制度的实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制度的实施.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第一节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一、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大工业生产,产生了中国的无产阶级,也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参加了近代大工业的生产劳动。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不适应。这便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要求。因此,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二、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代表人物开明官僚知识分子:龚自珍、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容闳等。教育方面提出学西学、设
2、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改良科举制等主张。19世纪90年代,这种思想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加激化的条件下,成了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称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维新派积极介绍西方儿童教育,提出的建立学前教育制度等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有关学前教育的主张:,1.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2.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化;3.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4.提倡女子教育,为幼稚师资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第二节 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背景:封建传统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改革科举,兴办新式学堂为内容之一。
3、1905年8月,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度废除标志着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一、蒙养院制度的确立,1903年,由张百熙、容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执行。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学堂章程对蒙养院的规定,是中国幼儿教育制度正式建立之始。,26,25,24,23,22,21,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
4、5,4,3,2,1,预备科,简易科,预科,大学堂,初等实业学堂,实业补习普通学堂,蒙养院,32,27,23,20,15,11,6,3,中 学 堂,高 等 小 学 堂,初 等 小 学 堂,1蒙养院的意义、对象“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育之第一基础。”招收“3岁以上至7岁之儿童。”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作用,指出了它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说明了设置蒙养院,是作为学前儿童的专门机构。2蒙养院的设置 按“章程”规定,蒙养院并不单独设置,而是附设在育婴堂及敬节堂内。育婴堂着眼点不在教育,在于救济孤苦无依的儿童,教员是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乳媪。严格说,育婴堂不是教育机构。敬节堂是收留寡妇的场所
5、,因为能守节受封建社会“敬慕”,故为之设院。,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对蒙养院 的“硬件设施”作了详细规定:,蒙养院房舍,以平地建造为宜,断不可建造楼房,致儿童登降有危险之虞。蒙养院当备有保育室、游戏室及其他必需之诸室。保育室面积之大,当合每幼儿五人占地六平方尺。庭园面积之大,至小者当合幼儿一人占地六平方尺。凡必需之器具,视其经费酌量置备,但只可简朴,不可全缺。,3蒙养院保教要旨,(1)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展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2)保育教导儿童,当体察幼儿身体气力之所能为,心力知觉所能及,断不可强授以难记难解之事,或使之疲乏过度之业。(3)保育教导儿童,多留意儿童
6、之性情及行止仪容,使趋端正。(4)儿童性情好模仿,务专意示以善良之事物使则效之孟母三迁即此义也。,4蒙养院课程,“专为保育三至七岁幼儿,每日不得超过四小时。”至于保育工作,该章程已经提到要与小学教育区分开来,并明确规定了四种方法:游戏、歌谣、谈话和手技。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5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蒙养院内教师称“保姆”,保姆由乳媪和节妇训练而成。训练保姆的方法,使在育婴堂和敬节堂中,选一识字妇女当教员,如堂内无识字的,可以请一识字老妇人入堂任教。训练保姆的教材诸如孝经、四书、烈女传、女诫、女训、教女遗规等;还有一些外国家庭教育书如日本天下歌子家政学;“初等小学字课本及小学前二年之
7、各种教科书,语甚浅显”者。,6.蒙养家教合一,“各国皆有幼稚园,其义即此章所设之蒙养院。”蒙养院属于近代幼稚园,但章程又明确规定“蒙养家教合一”。(“蒙养家教合一之宗旨,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蒙养院要辅助家庭教育,二是家庭教育包括女学。,第三节 蒙养院制度的实施,一、蒙养院的兴办 一官办的蒙养院武昌蒙养院是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1903年秋在武昌成立,叫湖北幼稚园。癸卯学制颁布后改名为武昌蒙养院,也叫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武昌蒙养院经多年变故,原址现为湖北武昌幼稚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宗旨“重养不重学”:强调体育、美育、德育。课程有行仪、训
8、话、幼稚园语、日语、手技、唱歌、游戏七项。年限五至六岁的一年毕业。四岁以下的二年毕业。家庭仅负担饭费。每日保育时间为三点钟。湖北幼稚园教员主要由日本人担任。当时聘请了户野美知惠等三名日本保姆,她们是日本来华的最早的幼教工作者。1904年,她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二私办的蒙养院,天津严氏蒙养院是私立蒙养园中最有名气的。严修所设。此人十分重视女子教育和学前教育。自己家中创设蒙养院和保姆讲习所。采用日本的经验,聘任日本教师,采用日本教材。,清末蒙养院制度的确立和实施的特点:,1.中国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历史结束了,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艰难的第一步;2.学前社会教育机构在中国产生
9、,既反映了近代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学前教育与之适应这一般规律,又反映了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被动出现的特点,是随近代学制的出现而勉强确定的。3.蒙养院办院的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既不肯放弃传统儿童教育的核心封建伦理道德的灌输,又要具有近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形式和内容。4.严重抄袭日本。表现初极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特点。,二、蒙养院的师资的培训,一我国幼儿师范的萌芽湖北幼稚园附设的女子学堂为促进幼稚园的发展,在张之洞的主持下,湖北幼稚园曾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35岁的女子,专门学习幼稚师范课程。这是中国幼稚师范的萌芽。但后来又被扼杀了。,二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1907年,清政府颁发了女子小学堂章程,教育上打破了女禁,中国官方承认了女子有一定的受教育权利。女子师范学堂担负培养女子小学堂教员的同时,也兼训练蒙养院保姆。具备了新式学堂的形式和内容,但保留了浓重的封建色彩。使女子教育在学制中确定了一定的地位,得到了某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