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课程总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课程总结.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学,课程总结,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本课程的基础内容,包括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科学简介;(第1章)第二部分: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水、大气、土壤、固废、噪声污染的产生机理、危害、度量指标及污染防治技术;(第26章)第三部分:本课程的扩展内容,简单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第7章),绪论部分,环境及环境问题(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发展(掌握)环境保护的发展(了解),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 P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
2、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内涵的理解,环境问题 P2,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因素)次生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根据环境问题发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包括人类出现以后至工业革命的漫长时期,又称早期环境问题阶段。(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从工业革命到发现南极臭氧空洞,又称近代环境问题阶段。(3)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它始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P3-4,1.“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土地及资源破坏人口的大量增加;原始植被的
3、大量破坏2.“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及公害事件以“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被动采取对策保护环境,以污染治理为主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开始积极保护环境,重视环境规划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小结:三阶段环境问题的核心,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历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可持续发展的正式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重要的里程碑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与水循环(了解)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物(理解)水质指标及水质标准(掌握)常用污水处理技术(掌握),水体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体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
4、,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实质: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P20),水体污染物及主要水质指标 P13(重点掌握),为反映水体受何种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需要用水质指标来表示:物理方面化学方面生物方面,常用物理性水质指标,固体物质:水质分析中把固体物质分为两部分:水样经过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两者合称为总固体(TS)。SS 悬浮物质(mg/L,水样通过0.45m滤膜过滤后,被滤纸截留的残渣在一定温度下(103105)烘干
5、至恒重后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浊度:水中悬浮物对光的散射情况的量度(NTU散射浊度单位),表明仪器在与入射光成90角的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浊度仪,常用物理性水质指标,温度()色度臭和味放射性指标(总放射性、总放射性,Bq/L),化学组分及特征指标,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酸碱 pH值植物营养元素无机有毒物质耗氧有机物有机毒物,含氮化合物,关于氮的几个指标:非离子氨:水中游离的氨NH3氨氮(NH3N):非离子氨和离子态NH4之和硝酸盐氮:以NO3形式存在的氮亚硝酸盐氮:以NO2形式存在的氮凯氏氮:有机氮和氨氮之和有机氮:主要指蛋白质和尿素,凯氏氮与氨氮测定值的差值TN:一切含氮化合物以N计量的总称
6、,无机有毒物质及指标,金属类 汞、铬、镉、铅、锌、镍、铜、钴等;金属毒物不能被降解,只能在不同形态间转化、分散;且不同形态其毒性也不一样非金属类 砷、硒、氰、氟、硫(S2-)、亚硝酸盐等,生化需氧量(BOD)P14,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 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 需的氧量,全部生物氧化需要20100d完成。实际中,常以5d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以20为测定的标准温度,称5日生化需氧量(BO
7、D5);通常是BOD总的70%左右。,BOD:biological oxygen demand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微生物氧化分解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溶解氧量(以mg/L为单位)。,化学需氧量(COD)P14,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K2Cr2O7(称 CODCr)和高锰酸钾KMnO4(称CODMn、高猛酸盐指数或OC)。其中CODCr用于污染严重的污水,CODmn用于微污染的水废水中无机的还原性物质同样被氧化。如果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生活污水通常在0.40.5。这个比例决定了废水的可生化降解性能。,COD:chemical oxyge
8、n demand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方法氧化分解废水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氧量(O2)(mg/L)。,有机有毒污染物,酚类化合物:煤气、焦化、石油化工、制药、油漆有机农药:有机磷、有机氯多环芳烃(PAH):由石油、煤、可燃气等不完全燃烧或高温处理条件下产生,致癌多氯联苯(PCB):电器绝缘和塑料增塑剂洗涤剂:泡沫、富含磷、表面活性剂,生物污染物,病原微生物:条件允许会大量增殖常用指标:粪大肠菌群:每升水样所含有的粪大肠菌群的数目(个/L)细菌总数:1ml水样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 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群总数。(个/ml),地面水环境质量标
9、准GB38382002P15,地表水功能类别的划分各类地表水的水质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常规项目,污水处理技术 P35,物理处理方法(掌握)化学处理方法(了解)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了解)生物处理方法(掌握)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能看懂简单的流程),格栅 P37,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栅条之间形成缝隙。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作用: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或漂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机械自动格栅,安装运行中的自动机械格栅,不锈钢机械自动格栅,沉砂池 P38,沉砂池一般设置在泵站或沉淀
10、池之前,用以分离废水中比重较大的砂粒、灰渣等无机固体颗粒,使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和阻塞,同时也减轻沉淀池的无机负荷,使污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便于排放输送。按照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沉砂池可分为平流式和竖流式两种,其中以平流式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曝气沉砂池也得到了推广应用。,平流式沉砂池,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入流渠;出流渠;闸板;水流部分;储砂斗,沉淀池 P38,沉淀是利用水中的悬浮颗粒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的基本方法。沉淀池是分离污水中固体悬浮物的重要设施,污水中的绝大部分悬浮物都是依靠它进行沉淀分离处理。沉淀法可去除水中的沙粒、化学沉淀物、混凝处理所形成的絮
11、体和生物处理的污泥。操作简单易行,分离效果又比较好,是水处理的重要过程。其设置通常在过滤池之前,或在污水生化系统的前后。在生化系统之前称为初沉池,其主要作用是保证生物处理设备净化功能的正常发挥;在生化系统之后,称为二沉池,主要用以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以澄清。,沉淀池三种流态,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辐流式沉淀池,废水化学处理法,主要用于除去溶解性物质和自然沉淀无法去除的悬浮物质:中和法 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利用物理化学作用,使污染物质由水相转移到与水不相溶的另一相,从而分离或回收:混凝法气浮法,化学混凝,混凝法,是指在混凝剂的作用下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
12、微悬浮物凝聚为絮凝体,从而予以分离除去的水处理法。,胶体是颗粒粒径在0.1m1nm之间,气浮法 P40,原理:应用:去除相对密度小于1的悬浮物,如油类,废水生物处理 p40,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吸收、降解,使其浓度降低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主要有:好氧生物处理法(掌握)厌氧生物处理法(了解),好氧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以活性污泥为反应主体的技术,1.曝气池:微生物降解有机 物的反应场所2.二沉池:泥水分离3.污泥回流:确保曝气池内 生物量稳定4.曝气:为微生物提供溶解 氧,同时起到搅拌 混合的作用。,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活性污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空气,剩余污泥,污泥井,混合液,
13、回流污泥系统,二沉池,处理水,进水,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好氧生物膜法 p42,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实质是使细菌类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是呈悬浮状态的,属于悬浮生长体系;而生物膜法中的生物呈附着膜状,属于附着生长系统或固定膜工艺,生物膜法的基本流程,在这样的处理系统中,一系列圆盘结构装置部分浸没于污水中,部分在空气中并不断地旋转,这样便保持了良好的通气效果及与污水的接触,从而在圆盘上形成了“生物膜”。,生物转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流程,大气环境保护,大气圈的结构及大气组
14、成(掌握)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理解)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掌握)几种典型大气环境问题(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理解),大气圈的分层 P50,根据温度、成分、荷电等物理性质和大气垂直运动状况: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成层 逸散层,大气污染物 P6671,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的物质。按形成过程:一次污染物(直接由污染源排放)二次污染物(某些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一系列发应形成的新污染物质,往往毒性更强)按物理状态分类:气溶胶态污染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气溶胶态污染物的几个重要指标 P68,总悬浮颗粒物(TSP):悬浮于空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粒径小于等于100
15、微米的颗粒物;降尘:粒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容易沉降或被阻留在上呼吸道。飘尘: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我国已将飘尘改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能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易随呼吸侵入人体的肺部组织,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主要气态污染物,SOxNOxCO、CO2HCO3结合典型大气环境问题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P54,大气的运动大气温度层结大气稳定度,大气的运动 P54,风: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向、风速、风玫瑰图、污染系数大气湍流:大气的不规则运动 表现为风速的脉动和风向的摆动 垂直方向温度和风速分布不均引起,注意:风向为风吹来的方向,大气的湍流运动 P55,大气湍流 大气的不规则运动
16、:风向摆动、风速涨落(较类似分子热运动)湍流的形成:热力湍流:由于垂直方向温度分部不均匀引起,其强度主要取决于大气稳定度;机械湍流:由于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引起的,其强度主要决定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 湍流的发生和强度取决于风速、大气热状况和地面状况,大气运动的意义,风和湍流具有极强的扩散能力,风速越大,湍流越强,对污染物的扩散越有利。在主导风向上,风的平流输送能力大于湍流扩散。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本质的因素,其他一切气象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污染物扩散的。,大气稳定度 P60,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
17、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的关系,大气稳定度的判定 P61 气块加速运动,大气是不稳定的;气块减速运动,大气是稳定的;大气是中性的。,气温垂直递减率 P56,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变化气温随高度变化快慢这一特征可用气温垂直递减率来表示;-dT/dz指单位(通常取100m)高差气温变化速率的负值如果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为正值,如果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高,为负值。d,干绝热递减率根据计算得到,d约为0.98/100m,近似1/100m。(K/100m),大气稳定度对烟流的影响 P62,波浪型,锥型,平展型,熏烟型,爬升型,大气稳定度与烟流形状,典型的
18、大气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产生机理及危害,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措施 P79 颗粒物控制技术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颗粒物控制技术 79,从气体中除去或收集颗粒物除尘器,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 P84,吸收作用(污染物从气相转移到液相,可能同时有化学反应)吸附作用(气体结合到固体,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催化反应(污染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转化)其他(燃烧、冷凝、生物法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利用,固体废物及危害(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掌握)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掌握)固体废物处理的污染防治原则(理解),固体废弃物的分类,生 活 垃 圾,我国固废法中的分类,危险废物
19、,工业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处理最终处置资源化,处理(Treatment)P127,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方法将已产生的固体废物转化成便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形式,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的的活动;可以看成是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前处理(Pretreatment)过程。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和生物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物理处理(了解)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废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储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具体方法有:压实、破碎、分选、浓缩等。化学处理(了解)利用化学方法破坏固废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其达到无害
20、化。具体方法有: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热处理(掌握)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废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具体方法有:焚化、热解、焙烧、烧结等。固化处理(了解)采用固化基材将废物固定或包裹起来以降低起对环境的危害,从而能较安全地运输和处置。其对象主要是危险废物。生物处理(了解)利用微生物分解固废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具体方法有: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焚烧 P130,是一种热处理技术,指的是利用高温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转变成简单无机物并放出热量的过程优点:最大限度地减容和比较彻底的消毒使废物变成无害并可回收废物焚烧
21、所产生的热量(能)。缺点:存在二次污染(灰渣、废气);单位投资和处理运转成本较高;对废物有一定要求(热值),热解 P130,热解又称高温分解或干馏,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通过加热有机固体废物使其高分子螯合状态破坏,分解生成低分子化合物的过程。热解为吸热反应优点: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质转化成可燃性气体、油和碳黑等贮存性能源,便于运输和贮存;废物中的硫和重金属元素等有害成分被固定在熔融焦渣(碳黑)中,易于处置,处理对象:生活垃圾、有机污泥、农用固体废物、塑料、橡胶制品等。,卫生填埋(掌握),卫生填埋的关键技术:选址、填埋方法、渗滤液和填埋气的控制、封场恢复等,渗滤液,垃圾在填埋过程中因发酵、雨水的淋
22、滤和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滤出的污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含量较高(约占总氮的85-90%),尤以中老年填埋场渗滤液为最。磷含量偏低金属离子含量较高TDS含量较高色度较高水质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较大,卫生填埋场防渗层铺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衬层结构图,铺设防渗膜,渗滤液收集管,垃圾填埋气,垃圾在填埋场中,由于微生物的生化降解作用会产生好氧和厌氧分解。填埋初期,垃圾中有机物开始进行好氧分解,产生CO2等,填埋区氧被耗尽时,有机物开始转入厌氧分解,产生CH4、N2、NH3、H2S等。,a)填埋气收集井 b)渗透性排气系统 c)密封法排气系统,卫生填埋场填埋气的控制与收集,李坑垃圾填埋场封场
23、,安全土地填埋 P137,用来处置有毒有害废物在结构上更强调对地下水的保护、渗滤液的处理和填埋场的安全监测最后封场用的覆盖层也必须采取防渗措施,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 P145,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的过程包含三层含义:物质回收(Material Recovery);物质转换(Material Conversion);能量回收(Energy Conversion);,“三化”原则,减量化是指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源回收 无害化是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和处置
24、,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噪声污染及防治,噪声及危害(理解)噪声的度量(掌握)噪声控制标准(了解)噪声的防治技术(掌握),噪声分类 P154,按产生环境分类 交通噪声、工业生产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噪声的度量 P156,噪声的客观度量:频率f与波长声压P(Pa)、声功率W(w)、声强I(w/m2)声压级LP、声功率级LW、声强级LI噪声的主观度量:(掌握)响度级A声级与等效连续A声级Leq,声压P、声强I及声功率W,声功率W(w)(声源特性)单位时间内声源辐射的能量声强I(w/m2)(度量声强弱的物理量)单位时间通过与声波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声能量;声压P(Pa)(度量声强弱
25、的物理量)声波传播过程引起的空气介质的压力变化;对于频率为1000HZ的声音:听阈(210-5Pa)痛阈(20Pa)IW/S IP2/c,级与分贝(dB),声压级LpLp=20lg(P/P0)参考声压P0取为210-5Pa(1000Hz的听阈声压)(声压级的引入,使人的听力从听阈到痛阈的范围变为0120dB),响度级 P158,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不仅与声压有关,还与频率有关系。人耳对高频声音较为敏感,而对低频声音则较为迟钝。响度级是把声压级与频率统一起来表示响度的主观量,以LN表示;是以1000Hz的纯音作为基准,当噪声听起来与基准音一样响时,就把这个1000Hz纯音的声压级称为该噪声的响度
26、级,单位为“方”(phon)。响度级LN 单位方(phon)如某一噪声与声压级为70dB的1000Hz纯音一样响时,该噪声的响度级就是70方。,等响曲线,A声级 P160,人耳对低频声不敏感,对高频声敏感把噪声的客观物理量与人的主观感觉结合起来A计权网络:特殊的滤波器,是根据等响曲线40phon设计的;在低频有较大衰减,高频不衰减甚至放大;模拟人耳的听觉特性A声级:由A计权网络处理后得到的声级(LA)(dBA)A声级与人耳对噪声强度和频率的感觉最相近,应用广泛,适于评价连续稳态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Leq,等效连续A声级:对起伏或不连续的非稳态噪声,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个连续不变的A声级表示该
27、段时间内的噪声声级(dBA)等效连续A声级与人的主观反应有很好的相关性,噪声控制对策 P160,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掌握)敏感目标自身的保护,噪声传播途径中的控制技术,吸声:利用一定的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从而降低噪声强度消声: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安装消声器,允许气流通过的同时阻止或减弱噪声隔声:利用遮挡物的阻隔,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受阻不能顺利通过,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降低室内噪声或半封闭环境的噪声吸声材料(吸声系数)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以吸收中高频噪声声能为主共振吸声结构:主要适用中、低频噪声的吸收(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共
28、振吸声结构),消声,适用于空气动力噪声消声器:既允许气流顺利通过,又能有效的阻止或减弱声能向外传播的装置种类:阻性消声器(利用吸声材料,适于高频噪声)抗性消声器(利用声波的反射或干涉;低频较有效)阻抗复合式消声器(阻性结构和抗性结构组合)微穿孔板消声器(特殊的阻抗复合式),隔声,应用隔声构件将噪声源与接受者隔开透射系数隔声措施:隔声罩、隔声间、声屏障等,放射性污染及防治,放射性物质(理解)放射性度量及其单位(掌握)放射性污染及危害(理解)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了解),放射性物质 P169,放射性现象的本质是原子核的衰变过程 凡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特征的物质叫做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的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
29、态,自发地放射出由一定动能的粒子或光子组成的射线,同时辐射出能量,本身转变为另一种物质或是成为原来物质的较低能态,从而转化为较稳定结构状态。放射性物质在原子核衰变过程中放出多种射线,其中对人类有害的主要有射线、射线、射线、x射线和中子射线,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核素活度 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是放射性核素多少的量度,一定量的某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是该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自发放射性衰变的平均数。单位为秒的倒数(S-1),专用名称是贝可勒尔(Bq)放射性活度的单位是居里:1 C=3.7 x 1010 Bq,放射性污染的特点 P172,每种放射性物质都有一定的半衰期,在其自然衰变的过程中会不断发射出具有
30、一定能量的射线,持续的产生危害 放射性物质只能遵循其内在衰变速率逐渐减弱其活性 人类的感觉器官对放射性污染无法直接感受放射性污染造成的危害潜伏期较长,还可能影响遗传给后代带来隐患放射性物质具有蜕变能力,当其形态变化时,可能使污染范围扩散放射性污染对人类作用有累积性,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掌握)生态工程及应用(了解),生物多样性 P191,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代表性的自然生态最为有效的措施 系统和珍惜濒危动 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动物(提供最后生存机会)繁育中心,离体保护
31、遗传资源,保护 措施,土壤环境保护,土壤及其理化性质(掌握)土壤污染及危害(理解)土壤污染防治(了解),土壤的组成,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占固相总重量的10 以下)。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质两大类。,土壤溶液 是植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媒介,含多种离子及有机物,以及各种污染物质,土壤空气 主要成分都是N2、O2和CO2。与空气比较,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O2的含量低于大气;水蒸气的含量比大气中高得多;还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原生矿物质(各种岩石受到程度不同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四类:硅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类矿物和磷酸盐类矿物,次生矿物
32、质(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三类:简单盐类、三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岩石化学风化(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伊利石(或水云母)(OH)4Ky(A14Fe4Mg4Mg6)(Si8-yAly)O20 蒙脱石高岭石Al4Si4O10(OH)8,土壤的结构 P96,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具有疏松的结构。,土壤颗粒(单独颗粒、复粒和团聚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空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土壤结构的主要指标,土壤密度: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土壤孔隙度: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其中:毛管孔隙:吸持水分,不易通气透水非毛管孔隙:不吸
33、持水分,易通气透水,土壤的重要理化性质 P98,土壤胶体土壤的吸附和交换作用土壤的酸碱性土壤的氧化还原性土壤的生物活性,土壤胶体 P98,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1微米,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细固体颗粒土壤胶体是土壤固体中最小的微粒,也是物理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部分土壤的许多性质都与胶体紧密相关,土壤胶体的离子交换作用 P98,阳离子交换土壤胶体表面的阳离子和土壤溶液中阳离子进行等当量交换;可逆过程交换性阳离子与阳离子交换量(mol/100g)盐基性离子与盐基饱和度通常较高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的土壤有利于养分的保存和积累,土壤酸度 P99,活性酸度(有效酸度)土壤溶液中游离H引起的,用pH表示潜在酸度来源
34、是土壤胶体吸附的H和Al3,只在一定条件下显示出酸性土壤的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共存,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土壤的氧化还原性 P101,土壤的氧化还原性质影响其中元素离子的价态,从而影响其迁移、转化;土壤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混合体系;在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一定的氧化还原特性土壤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土壤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Eh(mV)来衡量;,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P107,物理迁移随土壤颗粒的机械搬运物理化学迁移与有机或无机胶体的结合化学迁移主要是溶解沉淀作用生物迁移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 P112,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和扩散土壤对农药的吸附农药在土壤中
35、的降解,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 P114,不同类型的农药其降解速度和难易程度不同半衰期(农药浓度减少一半需要的时间)农药残留量(mg/kg土壤)(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而残留在土壤中的量),污染土壤的治理 P116,施加抑制剂和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化为难溶性物质,降低其生物有效性 增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吸附作用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通过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来实施 改变耕作制度引起土壤环境条件的变化 客土、换土及深翻法改良较彻底,适用于小面积改良 其他工程治理方法 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电化法等;投资大,适于小面积的重度污染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P118,植物修复如选取超累积植物等特殊植物栽种到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通过植物的根系把土壤中的重金属吸出来;然后收获植物 动物修复蚯蚓是一种能提高土壤自净能力的环境动物;还能处理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以及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微生物修复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 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祝大家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