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430609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司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为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序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维护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特制定本预案。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敏感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二、工作原则1.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舆论层面的回应。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

2、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2.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三、组织体系成立重大意识形态舆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党委其他委员、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公司信息办负责人、党支部书记为主要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群工作部,办公室主任由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兼任,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提出处置建议。四、应对方案(一)应对原则1 .黄金24小时法则。力争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信息要真实透明,报道要统一开放,沟通

3、要亲民坦诚。2 .信息公开原则。新闻发言人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根据网民的质疑和提出的问题,有节奏地抛出系统化的专业信息,不断引导民众舆论。3 .主动沟通原则。突发事件中,要主动组织与积极策划新闻宣传活动,邀请第三方媒体(地方电视台、权威专业纸媒或网站等)及时发布信息,主动与群众沟通并适时进行权威讨论,通过释疑赢得公众。(二)重要措施1.启动新闻发言人机制。新闻发言人应选择熟悉媒体运作,具有丰富的公关宣传经验的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中,根据必要性,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新闻发布会,或者联系媒体接受专题采访等方式主动回应。4 .培养和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挖掘,寻找懂业务、

4、新闻素养高的专业媒体人士,作为领域内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由意见领袖在论坛、微博等舆论活跃地带设置话题,发布专业、权威、客观的评论性内容,引导负面情绪趋于平和与理性。5 .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员制度。各党支部配备一名舆情信息员,实时监控舆论发展动向,负责舆情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6 .适时利用第三方成员应对舆论震荡。在网络平台设置议题后,可组织网络水军发布价值性评论、回帖,扭转“一边倒”的敌我情势。(三)具体方法1 .迅速调查核实,及时上报,积极沟通。迅速组织调查,核查事实,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和公司党委。同时,涉事各方加强内外部沟通。2 .适时跟贴回应。全面监控以“网易、搜狐、新浪、搜狐、凤凰

5、网”为核心的商业门户网站和以天涯论坛为首的全国和地方综合性论坛,着重观察负面舆论的发展动向,发现舆论发酵的苗头,及时主动应对,由涉事主体迅速组织人员(意见领袖、网络信息员、网络水军),统一口径,以第三者身份更贴回应,放大正面声音,稀释负面影响。3 .快报事实,慎填原因,重报进展。快报事实,即在着重解决线下现实问题的同时,通过互联网站、微信和手机信息等渠道,第一时间告知事实。慎报原因,即不仅要基于严格、全面和深入的调查,还要注重原因公布的时间选择,过早易引发群众的不信任感,过晚会有“执行不力”之嫌重报进展,即通过上述网络平台或第三方媒体介入,阶段性公布调查和解决实况,助推舆论平复。4 .对不实贴

6、文,即刻上报,对相关网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可邀请主流媒体采访,正面回应网民关切。5 .对诽谤、造谣等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置。6 主动设置议题。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分析研判,紧扣网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设置相关议题(着重选择事实澄清、主体问责、权威观点等话题范围),组织网络宣传,化解网上疑虑,有序引导网络舆论。五、处置流程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互动融合,灵活处置,有效化解舆情危机。(一)全面监测采取人工和技术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领域、重人物、重大事件进行24小时检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二)研判预警对发现的舆情,各涉事单位

7、及人员要迅速对舆情走势、风险级别进行评估,及时报告党群工作部和公司信息办。特别重大舆情务必1小时内上报,重大舆情务必2小时内上报,较大和一般舆情酌情适时上报。(三)分级处置1.一般网络舆情。指网民在网络论坛/社区、微博、维权网站等平台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改革、民生或其他重要问题进行询问、提出质疑、表达诉求,仅有少量围观的舆情(阅读量、跟帖量、舆情总量等均在50条/篇),且未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介入报道,评论量也是零星分布,由党群工作部、信息办及时解决网民诉求,回应网民关切。2 .较大网络舆情。指涉及有损公司形象的敏感信息在不同网站出现的(阅读量、跟帖量、舆情总量等均在IOo-500条/篇),

8、评论量也有数十条,且负面声音有所上升,发酵趋势明显的舆情。由党群工作部、信息办及相关单位密切关注,及时调查核实,及时跟帖回应,妥善处置。3 .重大网络舆情。指涉及重点领域、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敏感信息迅速发酵,或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等)介入报道,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舆情。由派出所及时提请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舆情处置方案,组织网上网下同时实施,及时有效化解网上危机。4 .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指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舆情(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等)。党委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布置处置工作。在党委的统一协调下,分级响应,及时有效处置。(四)舆论引导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和“攻防兼备、疏堵结合”的原则,主动设置议题,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认真回应质询议题,适时进行权威评论、积极开展民意互动,根据舆论形势、事件进展等情况,采取“新闻发布会”“背景说明会”“组织记者集体采访或单独采访”“发布新闻公报、声明”“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答记者问询”等形式,通过新闻发言人专业、快速、准确地引导网上舆论,减少和消除负面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