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35095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酶的概念与作用特点,酶的分类与命名,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酶作用的专一性,酶的活力测定与分离纯化,第9章 酶引论,酶的应用,1833年Payen(帕延)和Persoz(佩尔索)从麦芽中提取了淀粉酶粗制品,但当时并不知道酶的化学成分。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Pasteur L(巴斯德)等人提出: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酒精发酵,并认为发酵是由溶解于酵母细胞中的发酵素(酶)催化的.1878年Khne(屈内)将酶命名为Enzyme,这个字来自希腊文,意思是“在酵母中”,我们翻译为“酶”。1894年Fischer E(菲舍尔)提出了“锁”和“钥匙”学说,解释酶的专一性。1897年Bchner(布氏)兄弟制

2、备了酵母细胞提取液,发现也具发酵功能,说明发酵与细胞的活性无关,而是细胞中酶的作用.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一、酶研究的简史,1903年Henri(亨利)提出了酶与底物作用的“中间产物”学说。1913年Michaelis(米氏)和Menten从中间产物学说出发,导出了米氏方程,对酶反应机制的研究是一个突破1925年Briggs(布里格斯)和Handane对米氏方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稳态学说。1926年美国化学家Sumner 从刀豆中提取了脲酶,并制成了结晶,证明了脲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19301936年Northrop(诺思罗普)和Kunitz(库尼茨)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

3、乳蛋白酶的结晶,并也证明酶是蛋白质。Sumner和Northrop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一、酶研究的简史,1963年Hirs(希尔什),Moore(摩尔)和Stein(斯坦)测定了RNaseA的氨基酸序列。1965年Phillips(菲利普斯)首先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阐明了卵清溶菌酶的三维结构。1969年Merrfield等人工合成了具有酶活性的胰RNase。80年代初Cech(切赫)和Aitman(艾特曼)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核酶,并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Schultz(舒尔茨)与Lerner(勒纳)等人研制成了抗体酶 Boyer(博耶)和Walker

4、(沃克)阐明了ATP合酶合成与分解ATP的分子机制,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一、酶研究的简史,二、酶是生物催化剂,(一)酶(E)的概念:酶是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通常称生物催化剂。(二)酶的催化特性1、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相同点:(1)反应系统中催化剂的量很少,反应前后它的化学组成和数量保持不变。(2)通过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3)只能缩短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4)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2、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不同(既酶的特点)(1)催化效率高: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比非酶催化反应的速率高1081020倍

5、,比一般催化剂高1071013倍。(2)专一性高:被酶作用的物质叫酶的底物(S),一种酶往往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底物,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3)反应条件温和:多数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失活的物质,都能引起酶变性失活。(4)结合酶的催化活性离不开辅因子(5)酶活力受多种因素调节:酶的调节包括酶活性的调节和酶量的调节。酶活性调节:是指通过激活或抑制作用来调节细胞中已有酶分子的催化能力。酶量调节:通过酶的合成或降解来调节细胞中酶分子的数量。,(二)酶的催化特性,三、酶的化学本质,(一)酶的化学组成1、单纯酶:只有氨基酸组成,不含其它成分2、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部分组成,蛋白部

6、分叫脱辅酶,非蛋白部分叫辅因子。只有两者结合成完整的全酶时,才具有活力。(1)辅因子成分:可以是无机离子或有机分子或金属有机分子。如果辅因子是有机化合物又分为辅酶或辅基。辅酶:与酶蛋白结合较松,可透析除去。辅基:与酶蛋白结合较紧,用透析法不能除去辅因子.(2)脱辅基和辅因子功能:在酶促反应中,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辅因子对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起传递作用,决定酶催化的反应类型.某种脱辅酶只能与一定的辅因子结合成全酶,一种辅因子可与多种酶蛋白结合成全酶.,三、酶的化学本质,(三)酶的四级缔合1.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都是由一个亚基构成的,通常仅含一条多肽链,一般是水解酶。

7、2.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或多酶:由2个或多个亚基组成,亚基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单个亚基没有催化活性。3.多酶复合物(multienzyme system)或多酶系统:几种不同的酶缔合而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实体,一般由26个功能相关的酶组成,催化细胞代谢的一系列连续反应。有三种类型,三、酶的化学本质,习惯命名一般有以下原则:(1)(绝大多数酶)依据底物来命名,既在底物名称后面加一个酶字。如: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称蛋白酶。(2)有的酶依据催化反应的性质命名,既在催化反应名称后面加一个酶字。如:水解酶、转氨酶、脱氢酶等(3)有的结合上述两个原则命名,既表明底 物又表明催化反应的类型,

8、如琥珀酸脱氢酶等。(4)有时加上酶的来源,如:胃蛋白酶等习惯命名较简单,但缺乏系统性。,四、酶的命名与分类,(一)酶的命名1、酶的习惯命名,2、系统命名系统名称应明确标明酶的底物及催化反应的性质,如果一种酶催化两种底物共同反应,两种底物都标出,中间用“:”隔开。如:谷丙转氨酶(习惯名)催化的反应:丙氨酸+-酮戊二酸Glu+丙酮酸系统名:丙氨酸:-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又如:乙酰CoA水解酶(习惯名)催化的反应:乙酰CoA+水=乙酸+CoA系统名:乙酰CoA:水解酶如果底物之一是水,可省略一个水,(一)酶的命名,(二)酶的分类1、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催化氧化还原的酶。2、转移酶类

9、Transferase3、水解酶类hydrolase4、裂合酶类(裂解酶)Lyase5、异构酶()Isomerase6、合成酶(连接酶)Ligase or Synthetase,四、酶的命名与分类,EC 1.1.1.27,第1大类,氧化还原酶,第1亚类,氧化基团CHOH,第1亚亚类,H受体为NAD+,该酶在亚亚类中的流水编号,这个分类方法的一大优点就是一切新发现的酶都能按照这个系统有适当的编号。,(三)酶的编号:在酶表中每一种酶的位置可用4个数字表示,数字间用“”隔开,用EC代表酶学委员会,如:乳酸脱氢酶(),酶的专一性,结构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键专一性,基团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绝对专一性

10、,五、酶作用的专一性,(一)酶对底物的专一性,(二)关于酶专一性的假说1、“锁和钥匙学说”(Fischer,1894):酶的活性中心结构与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紧密结合成中间络合物。锁和钥匙学说很难解释一种酶可催化可逆反应。2、诱导嵌合学说(Koshland,1958):(1)在酶与底物结合之前,酶分子的构象不一定与底物吻合。(2)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有一定的柔韧性,当底物与酶分子相互接近时,底物分子可诱导酶的构象发生了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使酶与底物完全吻合,结合成中间产物。(3)反应结束时,释放出产物,酶分子又恢复原来的构象。,五、酶作用的专一性,(一)酶活力、活力单位和比活力1、酶活力:指催

11、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与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成正比。2、酶单位:衡量酶活力大小的单位称为酶活力单位简称酶单位(U),传统的酶单位是 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酶量(或酶浓度)可用每克酶制剂或每ml酶制剂含有多少酶单位来表示(U/g或U/ml)。酶的国际单位(IU)指在最适反应条件(25)下,1分钟内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称一个国际单位(IU),即1IU=1molmin。(如果底物上有一个以上可被作用的键,则一分钟使底物中1mol的有关基团转化的酶量表示)。,六、酶活力的测定,1972年,国际酶学委员会又推荐了一个新单位“kata

12、l”简写为kat(开特),一kat指在最适(即最适温度、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和最适缓冲液离子强度)条件下,秒钟催化摩尔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mols-1)。Kat与 IU的换算:kat10IU,2、酶单位:,3、酶的比活力 Specific activity酶的比活力: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比活力代表酶的纯度,是分析酶的纯度是重要指标。,(二)反应速率、初速率和酶活力的测定1、化学反应速率及测定方法 在恒容系统中的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在酶活力测定中,常用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任意时刻的反应速率(vt)为两条曲线中任意一条曲线在该时刻t的切线

13、斜率。,六、酶活力的测定,2、反应初速率:概念:如果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只有反应物A存在,并已知它的初始浓度为A0,则A0切线斜率为初速度。,(二)反应速率、初速率和酶活力的测定,测定的酶促反应速度必须测定反应的初速度,原因有:(1)如果底物不是过量的,随反应进行底物浓度会显著降低,导致反应速率降低。(2)如果是可逆反应,随反应进行产物浓度增加,增大了逆反应。(3)有些产物对酶具有抑制或激活作用。(4)如果酶的稳定性差,随反应时间延长酶会变性失活测定酶初速度可避免这些因素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一般反应时间不超过5min,底物浓度的变化不超过初始浓度的5%时,产物生成量与时间几乎是成正比的,2、反应初速率:,3、酶活力的测定(一)酶活力(酶活性)测定:酶活力测定实际上是酶的定量测定,但酶量不能用重量和摩尔数表示,用酶活力单位表示。测定酶活力时,反应条件必需恒定,并注明反应条件,如pH、温度等最适;底物浓度要过量,至少5倍于酶的米氏常数,让酶分子完全被酶饱和,排除S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使酶的催化能力完全表现出来。,七、酶工程简介(一)固定化酶(二)化学修饰酶(三)人工模拟酶(四)抗体酶(abzyme)人工模拟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