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效应.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3674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热效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反应热效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反应热效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反应热效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反应热效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热效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热效应.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4、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一反应热1 定义: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反应热 符号:Q2.计算公式:Q=-C(T2-T1)3.测定 许多反应的反应热可通过实验测定 测量仪器:量热计(该仪器由内、外两筒组成,内筒是_外筒起_作用。)实验:见课本第3页4.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内因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解离成原子(破坏化学键)需要吸热,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成化学键)则放热当吸热 放热吸热反应规定其Q为“”

2、当吸热 放热放热反应规定其Q为“”,反应容器,保温,二、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用_表示.单位:_(2)焓变:H=_ 单位:_(3)H_0 说明反应能量降低,是放热反应;H_0 说明反应能量升高,是吸热反应。例P43.3,H,KJ/mol,H(产)H(反),KJ/mol,(4)等压反应在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 能,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H_Qp.,=,三、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把化学反应中的_同时表示出来的方程式。(2)书写注意事项:标状态、有温度、注正负;带单位、该加倍时就加倍(3)书写方法: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状态反应热(4)习惯写法提示:热

3、化学方程式系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物质的量;通常有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用“=”,可逆反应仍用“”;通常可以不写条件;至少有一个是整数,没有公约数;注意水的状态。,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5)热化学方程式意义,例:N2(g)+3H2(g)2NH3(g)H 92.2 Kj/mol,表示:在298K时,1mol 气态氮气与3mol气态氢气完全反应生成2mol气态氨气,放出的热量为92.2千焦。练习:3molNO2溶于水时放出138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四、盖斯定律及反应焓变的计算,1.盖斯定律:定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是不变的。含义:化学反

4、应的焓变,只与始末状态有 关,与反应过程无关.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几个方程式相加、减得到,焓变也为相关的代数和。(练习),2焓变的计算利用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热效应是一样的。例如:已知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 CO(g)+1/2 O2(g)=CO2(g)H2=-283.0kJmol-1 求 C(s,石墨)+1/2 O2(g)=CO(g)的H 见学案例3,由盖斯定律可得:H=H1-H2=-393.5kJmol-1+283.0kJmol-1=-110.5 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例已知 H

5、2(g)Cl2(g)2HCl(g),H-184.6 kJ/mol,求反应HCl(g)1/2 H2(g)1/2 Cl2(g)的H?,解: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mol HCl气体放出184.6 kJ 热量,因此1mol HCl气体分解需吸收热量184.6 kJ 2=92.3 kJ 所以H=+92.3 kJ/mol。,练习:298K时,Ca(s)+C(s,石墨)+3/2 O2(g)=CaCO3(s)H1-1206.8kJmol-1 Ca(s)+1/2 O2(g)=CaO(s)H2-635.1kJmol-1 C(s,石墨)+O2(g)=CO2(g)H3-393.5 kJmol-1计算CaCO3(s)

6、=CaO(s)+CO2(g)H4?,解: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反应式CaCO3(s)=CaO(s)+CO2(g)所以H4 H2+H3-H1=-635.1kJmol-1-393.5 kJmol-1(-1206.8kJmol-1)=178.2 kJmol-1,3、反应热大小的比较:,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2H2(g)+O2(g)=2H2O(1);H1,2H2(g)+O2(g)=2H2O(g);H2,因为气体变液体会放热,故:,H1 H2,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点燃如:S(g)+O2(g)=SO2(g);H1 S(s)+O2(g)=SO2(g);H2 因为固体变气体会吸热,故:H1H2,C(

7、s)+1/2O2(g)=CO(g);H2,可以设计成:C(s)CO(g)CO2(g),故:H1 H2,两个相联系的不同反应比较,如:C(s)+O2(g)=CO2(g);H1,同一可逆反应的比较:见学案例2、自主练习1,五:化石燃料,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的不足:,资源有限,不可再生,燃烧产物对环境造成污染,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燃料充分燃烧条件,燃料和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有适当过量的空气,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煤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煤燃烧产物的危害:,煤的开发,烟尘,废气(CO、SO2、CO2),废渣,气化:煤 水煤气、干馏煤气,液化:煤 甲醇等,

8、新能源的开发,新能源,核能,太阳能,氢能,优点,问题,燃烧产物无污染,等质量氢气燃烧放出热量多,制取原料来源广泛,缺乏廉价制取方法,运输和储存,安全使用,HH1+H2,盖斯定律直观化,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2 已知25、101 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H2834.9 kJ/mol4Al(s)2O3(g)=2Al2O3(s)H3119.1 kJ/mol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等质量的O2比O

9、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4.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如图转化,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A化学能 B热能C生物能 D电能,B,3.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CH4(g)4NO(g)=2N2(g)CO2(g

10、)2H2O(g)H1160 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反应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 kJ/molB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至N2同时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到N2,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1.60 mol,A,5.(2009临沂质检)如图所示是2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 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H92 kJ/mol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加入催化剂,该

1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184Q22Q1,D,练习:1.(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反应热)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n(s、白)2HCl(aq)SnCl2(aq)H2(g);H1Sn(s、灰)2HCl(aq)SnCl2(aq)H2(g);H2Sn(s、灰)Sn(s、白);H32.1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 行毁坏,D,2.P4(s、白磷)+5O2(g)=P4O10(s);H=-2983.2 kJ/mol P(s、红磷)+5/4O2(g)=1/4P4O10(s);H=-738.5 kJ/mol则P4(s、白磷)=4 P(s、红磷);H=_,-29.2kJ/mol,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