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37380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生心理特点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1)了解和研究学生小学生的心理特点1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很迅速 2小学生的心理是协调的 3小学生的心理是开放的 4小学生的心理是可塑的,一、学生心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1动荡性 2闭锁性 3社会性 4过渡性,二、青春期常见心理的特点(一)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时期 青春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通常人们把青春期与儿童期加以明显区分,区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1、生活范围和活动内容逐渐复杂化 2、独立性和社会化的增加 3、责任和能力的提升 这种介于儿童和成人的过渡阶段的地位,使得少年成为社会学上所说的边缘人,他们地位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向他们提出的要求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产生了

2、许多特殊的心理卫生问题。,(二)青春期是一个发展时期 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生长迅速、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产生显著变化的阶段有两个,一个是在产前期与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另一个则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快速生长发育,被称之为青春期急速成长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身体外型剧变,即身高迅速增长,体重明显增加。2、身体机能渐趋健全。3、男女性征的差异更加显著,即性发育包括性腺、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的发育和功能的具备。,男孩在遗精期间、女孩在月经期间,由于内分泼的变化,往往产生情绪激动、感情脆弱、脾气急躁、容易疲劳、体力和智力减退等状况。,(三)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 1、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明显的

3、时期 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等都迅速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2、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四)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 在很早一起,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以后这一名称一直被使用。1、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2、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

4、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五)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1、青春期是过渡时期,少年要逐渐担负一部分由成人担负的工作 2、青春期是一个发展的时期,这决定了心理压力相对增大过速3、青春期是变化的时期,这决定了他们必须建立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4、青春期是个反抗的时期,这决定了在应付自己的反抗倾向的同时,还要极力维持和保护与社会的正常关系。5、异性兴趣、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有时候还成为主要矛盾。,三、青春期心理和行为问题(一)依赖性和反抗性 1、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他们对 一切都不愿意顺从。2、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的

5、帮助,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二)闭锁性与开放性1、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2、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青少年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三)勇敢和怯懦 1、青少年经常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表现,似乎很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2、青少年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

6、的。,(四)深刻又浅薄 1、伴随青少年逐渐成熟的身体和独立性的发展,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日益复杂,具有一定的深刻性。2、片言碎语的小纸片和个人的秘密日记成为其心理活动的宣泄口,“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谓此时心理的传神写照,又具浅薄性。,(五)高傲和自卑 由于一切尚在发展和变化之中,自己和周围的变化经常超出自己的想象,青少年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1、青少年的情绪敏感、易走极端,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2

7、、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 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六)自我而冲动 1、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他们不仅体验到自己和家人、老师以及他人各种关系的存在,而且能进一步体验到自己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存在,进入到一个“自我发现”的新时期。2、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强,能力与愿望之间有较大的差距,使之容易产生现实和愿望之间的强烈冲突感,容易走向偏激、固执。,(七)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1、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与幼小儿童的表现区分开来,力图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童年加以否定,从兴趣爱好到人际交往方式,再到对问题的看法,他们都想抹去过去的痕迹,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于

8、生活的各个方面。2、在内心中又留有几分对自己童年的眷恋。他们留恋童年时那种无忧无虑的心态,留恋童年时那种简单明了的行为方式及宣泄情绪的方法,尤其当他们在各种新的生活和学习任务面前感到惶惑的时候,特别希望仍能像小时候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照。,马卡连柯的品德发展观-教育诗篇,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或品德发展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儿童品德在集体中发展,加强集体教育,发展儿童的集体主义。2自觉纪律是儿童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提倡纪律教育理论。3劳动是道德的一个要求,在劳动教育中发展儿童与青少年的品德,三、学校集体中其他因素对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影响(一)教师的态度及作风 如:民主式专制式放任式(二)

9、集体舆论的影响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它是集体的重要标志。集体舆论对集体成员品德形成的作用表现在;对个体的品德行为权威性地作出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因而是一种强化的“信号”;直接影响个体道德认识的提高;是集体荣誉感的源泉。(三)校风,班风的影响 校风和班风指的是学校集体和班集体中成员普遍具有的,占优势的言行倾向性,它包括前面谈及的集体舆论,也包括有倾向性的集体行为举止。,二、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比小学阶段复杂,不仅需要重复和练习来形成良好习惯,而且还要改造不良习惯。(一)制定适合于青少年特点的行为规范 小学阶段相比,中学生行为规范不宜定得过

10、细和太具体。它可以以“中学生守则”为准绳。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讨论稿)中的5个内容具有概括性: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遵守公德,严于律己。对于不同年龄(年级)可有不同的要求:初中一年级可侧重于社会公德与遵守纪律的教育及文明待人和自觉纪律的习惯培养。初中二、三年级应侧重意志品格、道德伦理和国家、民族前途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用意志力去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并养成初步的伦理道德习惯。高中阶段在进一步加强道德伦理教育的同时,可着重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同时也要帮助青少年改造过去形成的一些坏习惯。(二)严慈相济,引导青少年有目的

11、地进行道德行为练习 青少年,特别是少年期的可塑性很大,积极性较高,好激动,重感情,易受感染,好听表扬,经不起打击。因此,在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道德行为练习时,必须以真挚而深厚的“爱”为情感的基础,以正面教育为主,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说服,启发自觉,多给各种道德行为习惯以正强化。严格要求也是必要的。没有严格要求,就激发不起青少年上进的需要;没有严格要求,就无约束力,激发不起青少年长期坚持练习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三)从青少年的原有道德结构出发,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在引导青少年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心理、品德发展的原有水平与结构,要尊重他们的正确的主见和

12、选择,发展他们的各种兴趣和各自的个性,从而既有统一的要求,又有照顾各人的特点。(四)集体培养与个别训练相结合 健全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但每个青少年都有特殊性。因此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个别训练同集体教育显得一样重要。,五、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学科教学中2、专门的思想教育教育课程3、班主任工作、班队活动 5、重视家庭教育,开设家长学校,六、学校思想教育的方法,1、说服教育法 2、情境熏陶法3、情绪感染法 4、榜样示范法5、讨论法6、行为实践法和意志磨练法,七、学校思想教育的原则,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原则全体性原则伦理原则差异原则平等原则尊重原则活动性和艺术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