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介绍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4011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介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介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介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介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介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介绍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介绍体系办2012年6月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简要介绍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重点介绍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中危险源的控制与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2005年由神华集团公司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共同立项,联合国内6家研究单位进行本安体系课题研究。经过6年实践,在神华集团上湾矿和徐矿集团权台矿分别创建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其模式和内容基本相同,是较为完善的煤矿本安体系,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经济本质安全体系”和“政治本质安全

2、体系”,形成了确保神华安全发展的全面的本安体系。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行业管理司、中国矿业大学共同起草、编制,于2011年12月1日实施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管理规范)。在此背景下,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年”的活动要求,以及国网能源公司对上榆泉煤矿创建本质安全型示范矿井的要求,2012年3月15日,我矿成立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办公室(简称体系办),负责我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初期建设工作。,第一部分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介绍,一、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由来,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内涵及建立的目的 内涵:以安全风险预控为核

3、心,从井上下所有工作任务涉及到与人、机(物)、环、管有关的危险源辨识入手,到对各种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类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标准及措施并落实管控责任,实行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超前切断事故的因果链,预防事故发生,进而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目的:1、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备较高的安全素质,杜绝人身事故,达到本质安全;2、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具有故障监测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达到本质安全;3、煤矿灾害程度降到最低,生产系统和环节优化,使生产环境实现本质安全;4、煤矿安全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持续改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

4、代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本质安全。,三、术语和定义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2、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危险源监测: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检查、测量危险源存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过程。4、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5、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6、风险预控: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7、风险预警: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信息警示。8、风险预控管理:在煤矿安全周期中对系统中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和风险评估,进而对其进行消除或控制,实现煤矿人

5、-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使风险降低到组织可容许程度的管理过程。9、风险管理对象: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10、风险管理标准: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以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11、风险管理措施: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12、人员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13、“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14、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煤矿企业安全文化

6、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15、持续改进:为改进煤矿安全总体绩效,根据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企业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过程。16、可容许的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四、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关系,1、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定义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

7、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关系 导致事故的可能性不同。管理得当的危险源不会导致事故,安全隐患则很可能直接导致事故。例如,机床传动机构在高速旋转中可能将人体某一部位带入而造成伤害事故,是一个危险源。对此种危险源的管理措施即为加装防护罩,加装防护罩后传动机构能够造成事故的本质属性虽未改变,但由于防护罩的隔离,转动机构已不能够对人造成直接伤害。如果将防护罩取消,转动机构直接暴露于人可接触到的地方,此时危险源便转化为安全隐患,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而来。自身特性不同。危险源的危险性是其自

8、身的属性,具有不可消除性,而安全隐患则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经过治理是可以完全消除的。虽然危险源与安全隐患的性质有着区别,但也有着密切关系。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认定排查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设备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就是消除其存在事故隐患,防止出现煤矿安全事故,把危险程度降低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我们只有明白了自己的岗位存在什么样的风险,才有可能策划有效运行控制、管理方案。以实际行动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真正达到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成 根据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该体系由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保障管

9、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综合管理六部分构成,其中具体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信息化系统作为载体和平台,实现了体系管理的信息化。根据这八方面内容,形成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八大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总要求:,1、风险预控管理包括:,(1)危险源辨识;(2)风险评估;(3)风险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4)危险源监测;(5)风险预警;(6)风险控制;(7)信息与沟通。,2、保障管理包括:,(1)组织保障;(2)制度

10、保障;(3)技术保障;(4)资金保障;(5)安全文化保障;,3、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包括:,(1)员工准入管理;(2)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3)员工岗位规范;(4)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5)员工培训教育;(6)员工行为监督;(7)员工档案。,4、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包括:,(1)通风管理;(2)瓦斯管理;(3)防突管理;(4)防尘管理;(5)防灭火管理;(6)通风安全监控管理;(7)采掘管理;(8)爆破管理;(9)地测管理;(10)防治水管理;(11)供电管理;(12)运输提升管理;(13)压气、输送和压力容器管理;(14)其它要求。,5、综合管理包括:,(1)煤矿准入管理;(2)应急与事故管理

11、;(3)消防管理;(4)职业健康管理;(5)手工工具管理;(6)登高作业管理;(7)起重作业管理;(8)标识标志管理;(9)承包商管理;(10)工余安全健康管理。,6、检查、审核与评审包括:(1)检查;(2)审核;(3)管理评审。,(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及内容:1、管理手册:确立了体系的管理方针、目标,描述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涉及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展示了体系的总体框架,明确了公司及矿内各层次不同单位、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是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2、风险管理手册:主要包括风险概述、工作任务风险管理、煤矿系统评估、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监测、预警、控制、升降级管理等内

12、容,要求组织动员所有工作岗位的员工,查找本岗所担负的具体工作任务与人、机、环、管涉及到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登记造册,然后进行分类,按照风险等级的标准逐一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3、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是根据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提炼管理对象(人、机、环、管),并确定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有针对性地控制不同管理对象的标准和措施。通过对标准和措施的贯彻学习,严格按照标准作业、对照措施进行管理,达到对人、机、环、管危险源的预防与控制,逐步实现矿井本质安全。,4、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第一部分是通过对煤矿生产作业中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辨识梳理,将辨识出的主要不安全行为按照

13、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重要指标进行分类,分析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根据不安全行为原因及不同的分类指标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进一步细化行为纠正、奖罚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逐步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第二部分是员工岗位规范,通过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用以指导规范员工的安全作业行为。手册主要是针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管理的实施指南,为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规范作业人员行为提供依据。5、程序文件以PDCA闭合方法的建立,规定了相应过程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内容、方法和步骤。适合各单位(部门)、岗位和人员对各项事务的管理和运行控制。,(六)考核

14、评分标准:按照各基层单位所管辖的工作场所和承担的责任范围,依据已发布的风险管控手册,提炼出各基层单位所承担的风险管控任务,以年度计划的方式下达到基层责任单位,体系办每月对各单位承担的风险管控任务依据考评标准进行打分,打分结果和日常考核结果相结合,并依据相应的考核制度当月预兑现,季度末进行总兑现。一年后,调整完善风险管控手册,并据此下达下一年度风险管控计划。(七)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用于规范矿井的安全管理,涵盖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激励与约束管理及辅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矿井安全管理合法有序地运作及管理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八)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从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

15、文化四个方面明确了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结构、目标、任务及实施的流程和方法,是矿井构建本质安全文化的指导性文件。,(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总要求:,主要体现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程序文件,主要体现在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主要体现在考核评分标准,主要体现在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主要体现在管理手册,主要体现在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第二部分 重点介绍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中危险源辨识与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根本目标的;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冰山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危险源辨识和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的;以PD

16、CA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的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可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一、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一)事故冰山理论,造成死亡事故与严重伤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为就像一座冰山一样,一个暴露出来的严重事故必定有成千上万的不安全行为掩藏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体的一小部分,而冰山隐藏在水下看不见的部分,却庞大的多。对于事故冰山理论,海因里希有进一步的解释。他说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质。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来自物的方面的危险。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统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

17、不正确的态度;缺乏知识或操作不熟练;身体状况不佳;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不良的物理环境。这些原因是采取预防不安全行为措施的依据。,海因里希的理论告诉了我们什么?,他谈的是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谈的是不安全行为的原因,谈的是安全工作的基本责任。他让我们认识到:事故的发生是以往的不安全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像中国的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多行不义必自毙”。多次不安全行为必然要使行为人咽下自己酿造的苦酒。,同时也说明,无论是多么先进的技术,多么完美的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人的责任心永远是第一位。责任心要体现在预防上,在点滴的细节上,因为,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

18、故;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恐事故;预防无伤害无惊恐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必须重视细节。,(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PDCA 循环管理,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持续改进,1、PDCA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1)P(Plan)阶段计划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称为主因或要因)。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制订对策计划,计划和对策的拟定过程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Wh

19、y(为什么),说明为什么制订各项计划和措施。Where(哪里干),说明由那个部门负责在什么地点进行。What(做到什么程度),说明要达到的目标。Who(谁来干),说明措施的主要负责人。When(何时完成),说明完成措施的进度。How(怎样干),说明如何完成此项任务,即对策措施的内容。以上六点,称为“5W1H”技术。,P阶段,D阶段,D(Do)阶段实施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一个步骤:第五步:实施计划,即按照计划和对策,认真地去执行。,C阶段,C(Check)阶段检查阶段,这个阶段只有一个步骤:第六步:检查。根据方针、目标要求,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阶段,A(Action)阶段处理阶段

20、,这个阶段包括两个步骤:第七步: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标准、规定和制度,指导今后的工作。第八步:遗留问题,转入下个循环。这一循环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次循环去解决。,2、PDCA循环管理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一个企业中,既有全厂性整体的PDCA循环,又有各部门、各课室、各车间的PDCA循环。大环是小环的母体或依据,小环则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2)不断上升的循环。PDCA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而且,每循环一次就上升一个台阶,使得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和提高;(3)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并非

21、是截然分开,而是紧密接连成一体,各个阶段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交叉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边计划边实施,边实施边检查,边检查边总结边调整计划。,3、PDCA的使用方法,过程管理中可使用的方法,简述如下:P策划。根据顾客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要求,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三)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流程:,第一步是风险识别,也是对煤矿危险源进行辨识。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三种状态及时态、同时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第二步是风险评

22、估。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第三步是风险控制,此过程又可以又可以细化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图 解,1、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危险源识别,此项工作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1)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因素;(2)机的不安全状态;(3)环境的不安全因素;(4)管理的不安全因素。,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没有按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防护设施不齐全,设备警示不齐全,设置位置不合理,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机的不安全状态,机的不安全安状态,设备

23、选型不符合要求,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设备保护不齐全、完好,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两个方面:矿井不良或危险的自然地质条件和不良或危险的工作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是指:1)水的威胁;2)顶、帮的威胁;3)地热威胁;4)瓦斯煤尘爆炸威胁;5)火的威胁;6)瓦斯突出威胁;7)其他自然地质威胁;8)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9)工作地点照明不足;10)工作地点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11)采掘设计缺陷(包括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工作面布置不合理);1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13)巷道路面质量差,标识不齐全、不正确;15)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16)作业区域警示

24、标志及避灾线路设置位置不齐全、不合理;17)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的不安全因素,1)组织结构不合理;2)组织机构不健全,机构职责不明晰;3)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不符合实际;4)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5)文件、记录管理、操作规程不全,管理混乱。6)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管理不符合规定,贯彻学习不到位;7)未根据风险评估及本单位生产计划编制应急预案,预案不完善、不合理;安全措施不完善、不合理。8)岗位设置不全,不合理。9)岗位职责不明确。10)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11)未开展班组建设活动,没有有效的本质安全文化;12)其他管理的不安全因素。,煤矿危险

25、源辨识的依据:确定哪些因素是危险源,需要一定的科学依据。(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2)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3)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4)煤矿事故发生机理。(5)其他相关资料。,33,危险源识别的界限危险源识别的界限是所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不论其可能性有多大。只要可能,就应记录下来。可能性的大小在风险评价时会予以考虑,用以评价风险程度。另一方面目前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素不作为危险源,即从现实出发,不需要“张开想象的翅膀”。,34,哪些时候需要进行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的第一次辨识工作。流程是由全体

26、职工参与,列出工作任务中每一道工序的危险源,各单位技术人员初步分级、辨识,由体系办汇总整理,交由各专业副总审核并组织专业人员会审,再返回到基层各队修改,最后由体系办整理,形成定稿;2、安检科、体系办每年年初要组织各单位对危险源进行全面审核,负责危险源的增减和升降级管理;3、当作业场所、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工作任务等发生变化时,各单位技术人员必须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并报批、传达。,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步骤:,危险源识别主要运用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辨识出煤矿现有工作条件下所有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

27、的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 系统安全分析法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据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各种方法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见下表。,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因果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

28、等方法。在实践中比较常用主要是:安全检查表方法和事故树方法。(1)安全检查表方法。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危害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危害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作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2)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又称作故障树分析或事故逻辑分析,是一种表示导致灾害事故(或称为不希望事件)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及逻辑关系图。这种由事件符号和逻辑符号组成的模式

29、图,是用以分析系统的安全问题或系统的运行功能问题,并为判明灾害或功能故障的发生途径及导致灾害(功能故障)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形象而简洁的表达方式。(3)因果分析。它是在研究对象的先行情况中,把作为它的原因的现象与其他非原因的现象区别开来,或者是在研究对象的后行情况中,把作为它的结果的现象与其他的现象区别开来。(4)预先危险性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5)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又称为HAZOP。中一种应用最广

30、的形式结构化的方法,该方法全面、系统的研究系统中每一个元件,其中重要的参数偏离了指定的设计条件所导致的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主要通过研究工艺管线和仪表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D)或工厂的仿真模型来确定,应重点分析由管路和每一个设备操作所引发潜在事故的影响,应选择相关的参数,例如:流量、温度、压力和时间,然后检查每一个参数偏离设计条件的影响。采用经过挑选的关键词表,例如“大于”“小于”“部分”等,来描述每一个潜在的偏离。最终应识别出所有的故障原因,得出当前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措施。所作的评估结论包括非正常原因、不利后果和所要求的安全措施。系统安全分析法适用范围:分析系统中各类事故产生的原因

31、。优点: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煤矿企业存在的危险源非常复杂多样,仅靠一种方法难以辨识完整,在煤矿企业危险源辨识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辨识方法。,示例:胶带机操作事故事故树分析,2、风险管理的第二步是风险评估过程。,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具体方法如下表所示:,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对识别出的每个危险源,都要进行风险评价。危险源识别要“全”,即充分;风险评价要“准”,即合理。对风险的评价可

32、以定性或定量。定性评价是将可能性的大小、后果的严重程度及风险程度分别用定性的语言或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等级表示。我们采用的评估的方法是风险矩阵法来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损失、风险值及风险等级: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确定方法。对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确定需要根据以往事故统计或经验来模糊判断;“损失”的确定方法。对“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确定需要建立的假设的基础之上,即假设在事故实际发生的情况下,估计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多个,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取各种后果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来确定“可能造成的损失”。对照风险矩阵表,赋予相应的值;风险值的确定方法是 风险值=可能性损失;风险等级

33、的确定方法。将计算得出风险值与“风险等级划分表”对照即可得到相应的风险等级。,3、风险管理的第三步风险控制过程,此过程又可以细化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煤矿风险预控主要是煤矿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煤矿风险预控不同于隐患消除。风险预控的主要基础工作是制定、落实针对危险

34、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示例:,风险识别此项工作任务为作业前瓦斯检查,此工作中的危险源如下表所示:,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包括,1、总则部分(1)对全矿所有工作任务中的危险源分类、汇总。(2)对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的评价。(3)危险源预警、监测和升降级管理。2、风险管理表,二、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分为:(一)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二)员工岗位规范。,(一)不安全行为管理,1、不安全行为管理和控制的意义(1)88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2)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需要突出、强化(3)是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支持和保证。2、发生机理 由

35、于每个员工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的不同,在遭遇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时,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认识都不相同。通过分析,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以下各种心理暗示导致的。(1)麻痹心里;(2)习惯心里;(3)好胜心理;(4)侥幸心理;(5)消极心理;(6)急躁心理;(7)懒惰心理;(8)无知心理;(9)恐惧心理;(10)随意心理。,3、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的途径,4、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1)不安全行为梳理(2)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措施(3)不安全行为矫正,列出采、掘、皮带运输、机电检修、辅助运输、一通三防等工作中员工可能出现的所有不安全行为,根据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行为痕

36、迹、频次、风险等级重要指标进行划分,梳理员工不安全行为。,(1)不安全行为梳理,有痕无痕不安全行为的区别及管理措施:行为痕迹主要是看不安全行为发生后是否可追溯。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是: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而不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管理措施:各级管理人员可利用相应的管理手段推断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对于发现的有痕不安全行为重点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责任认定,对职工加强教育,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对于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必须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控制无痕不安全行为。,不同频率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低频率不安全行

37、为控制措施:(1)区队带班队长,班组长加强现场作业监督,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2)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对于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必须给予必要的处理高频率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1)对于关键的作业环节、重点的施工作业过程布置专人进行重点盯防,加大查处力度;(2)加大对高频率不安全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强化安全培训教育,对于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人员处罚处理在原基础上加倍;(3)对于通过教育、培训、罚款后,仍反复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给予强制长期待岗或上报公司予以开除。,(2)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措施,人员准入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不安全行为激励约束机制,对新进矿各类人员的岗位

38、能力标准及进入流程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包括不安全行为自检、互检、监督检查制度、不安全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等,包括安全生产举报制度、不安全行为的奖罚制度及处罚标准、“三违”及未遂事故管理制度等,(3)不安全行为的矫正,有意不安全行为的矫正 无意不安全行为的矫正 违章指挥的矫正,除进行处罚外,还须接受安全综合知识强制培训和考试,通过加强规程、措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除进行处罚、处分外,还必须接受强制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知识教育和考试,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示例:,(二)岗位规范,为进一步规范各岗位员工的安全作业行为,参照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煤炭企业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编制“员工岗位规范”,具体明确岗位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用以规范员工作业行为。,结束语,风险预控管理与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实际是控制“三违”,而对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是将事故扼杀在萌芽中,不让危险源转化为安全隐患。在今后体系的运行中,我们需要认真负责、严抓严管,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