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井测井解释评价.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41583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裸眼井测井解释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裸眼井测井解释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裸眼井测井解释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裸眼井测井解释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裸眼井测井解释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裸眼井测井解释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裸眼井测井解释评价.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裸眼井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一、测井资料解释评价 二、手工解释 三、计算机处理解释,目 录,思 考 题,1、2、3、4、,一、测井数据综合解释(一)地质分层划分地质剖面1、划分单井地质剖面 1)划分全井地层的年代和主要地层单位的界线。2)找出本井的含油层系3)找出属于同一油气藏的油层组 4)在油层组内分出不同的砂岩组,(二)判断岩性,测井解释的首要问题是正确判断地层岩性,这对于选择储层解释方法和有关解释参数十分重要。过去判断岩性,一般采用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方法解释,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测井解释软件的完善,判断岩性的方法主要采用快速直观分析方法。测井曲线综合分析方法 测井曲线综合分析方法主要通

2、过各种测井曲线反映各种地层矿物骨架的测井特征值分析,如声波、密度、中子、自然伽马、电阻率、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e曲线等。快速直观分析的方法 快速直观分析主要通过岩性交会图、双孔隙度交会图、曲线重叠法等方法来完成,岩性交会图包括骨架岩性识别图(MID)、M-N交会图和三矿物岩性识别图,双孔隙度交会图包括中子-密度交会图和中子-声波交会图等。曲线重叠法包括孔隙度重叠等。除此之外,也可利用Pe-b交会图识别岩性。,骨架岩性识别图是视骨架密度和视骨架声波时差的交会图。视骨架参数可以通过两种孔隙度测井方法组合求解。三矿物岩性识别图是通过三矿物骨架分析图版(视体积密度maa和视体积截面Umaa交会图)确定矿

3、物成分含量。视体积密度maa由密度-中子交会图确定,视体积截面Umaa由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密度及视孔隙度确定。中子-密度交会图和中子-声波交会图是通过交会图中的岩性线识别岩性,在双孔隙度交会图中均有砂岩、石炭岩和白云岩三条岩性线,这些岩性线是根据各种矿物在交会图中的骨架值绘成的。曲线重叠法是通过孔隙度、电阻率等曲线重叠分析岩性。如视石灰岩孔隙度单位刻度的密度孔隙度与中子孔隙度曲线重叠,可以根据砂岩、石炭岩、白云岩等骨架特征在重叠图上的差别区分单矿物岩性。,划分储集层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和评价可能含油气的一切地层,因而划分储集层的基本要求是,凡一切可能含油气的地层都要划分出来,而且要适当划分明显的水

4、层。具体要求如下:1)估计为油层、气层、油水同层和含油水层的储集层,都必须分层解释。2)厚度在半米以上的电性可疑层(测井资料怀疑有油气的地层)或录井显示在微含油级别以上的储集层,必须分层。3)选择出来确定地层水电阻率的标准水层(厚度较大,岩性较纯,不含油),必须分层。4)地质录井和气测有大段油气显示而电位显示不好的一些储集层,应选取一定层位、特别是一组储集层的顶部层位,进行分层。5)当有多套油水系统、油层组包括若干水层时,只解释靠近油层的水层(在油层之上或油层之下)。6)对于新区探井,应做过细的工作,对各个储集层段都应酌情选层解释,以便不漏掉一切可能有油气的地层。,(三)储层划分,砂泥岩剖面储

5、层的划分 砂泥岩剖面的渗透层主要是砂岩、粉砂岩,有时也有生物灰岩等。自然伽马:砂岩在自然伽马曲线上表现为中、低值,一般为40-90API。自然电位:当泥浆电阻率Rmf大于地层水电阻率Rw时,渗透性砂岩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为相对平直直线的负异常,反之,当Rmf Rw时,渗透性砂岩显示为正异常。渗透层泥质越少,地层渗透性越好,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越大。微电极:当地层为砂岩渗透层时,微电极的微电位电极曲线幅度大于微梯度电极曲线幅度,曲线呈幅度差,幅度差越大,渗透性越好 阵列感应、双感应八侧向曲线在渗透层处明显的差异或无差异。井径:对于疏松砂岩地层,渗透性砂岩地层的井径大于钻头直径,对于地层比较致密的砂岩

6、地层,渗透性砂岩地层的井径小于钻头直径。,碳酸盐岩剖面渗透性地层的划分 碳酸盐岩剖面渗透性一般表现为四种形式,即:裂缝-孔洞型、裂缝-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型。碳酸盐岩剖面的渗透层在测井曲线中表现为“三低一高”的规律,即低电阻率、低自然伽马、低中子伽马、高声波时差。声电成像、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可以准确判断裂缝的发育情况和发育层段。,砂泥岩剖面,白108井长3测井综合图,元91井长6测井综合图,榆4503井山2测井综合图,G32-17井马家沟组测井综合图,榆4503井山2测井综合图,陕254井不同岩性电性特征,(三)储集层物性的评价_孔隙度、渗透率,1、孔隙度计算 1)声波t=tf+(1-)tma

7、(ttma)/(tftma)tma按已知的岩性确定,如:砂岩182s/m,石灰岩156s/m,白云岩143s/m,tf按泥浆性质确定:盐水泥浆608s/m,淡水泥浆620s/m.,2)密度 b=f+(1-)ma=(ma-b)/(ma f)ma按已知的岩性确定:如 砂 岩 2.65g/cm3 石灰岩 2.71g/cm3 白云岩 2.87g/cm3 f按泥浆性质确定:f=1g/cm3 3)补偿中子 CNL=Nf+(1-)Nma(CNLNma)/(Nf Nma)灰岩:CNL Nma 砂岩为-5%白云岩为4%Nf为1,三孔隙度交会,b=Vshsh+f+Vc1c1+Vc2c2CNL=VshNsh+Nf+

8、Vc1N1+Vc2N2t=Vshtsh+tf+Vc1tc1+Vc2tc21=Vsh+Vc1+Vc2,(三)储集层物性的评价用岩心刻度测井声波时差、密度、补偿中子与孔隙度和渗透率有一定关系。,(三)储集层物性的评价,榆林山2,白豹长6,常用的定性含油性评价方法(1)纵向对比法 把目的层岩性、物性、电性和上下非目的层,非渗透层,特殊岩性进行对比,从而分析目的层电性有无“异常”的一种评价方法。邻近水层对比 和泥岩、致密夹层进行对比(2)横向对比法(3)砂层顶底对比法(4)最小电阻率法(5)径向电阻率法,(四)储集层含油性评价,油层的主要电性特征:1)电阻率高,特别是深探测电阻率明显高是油气层在常规测

9、井曲线上最基本的特点,一般是岩性相同的邻近水层电阻率的35倍以上,而且含油饱和度越高,岩性越粗电阻率数值也越高。2)自然电位略小于邻近水层 3)浅探测电阻率小于或等于深探测电阻率即侵入性质为低侵或无侵;4)计算的含油饱和度值在 50%以上,如油层可达60-80%。气层的主要特征:气层的基本特征与油层相同,电性显示为明显的高阻层,一般比油层电阻率还高,纯气层与油层的不同之处是:声波时差数值明显增大或出现“周波跳跃”现象,中子孔隙度读数降低,体积密度明显减小或密度孔隙度增加。,水层的主要电性特征 1)自然电位异常大,一般大于油层,这是地层岩性较纯、渗透性较好和厚度较大的水层的标志;2)深探测电阻率

10、数值低,砂泥岩剖面水层电阻率一般为23欧姆米;3)明显高侵、即浅探测电阻率明显大于深探测电阻率,淡水泥浆中,水层由于泥浆侵入的影响,使浅探测电阻率较高,有时会接近于油层,淡水层的深探测电阻率明显低值。4)含油饱和度数值接近0或小于30%。,X72-61井测井综合图,邻近水层对比,X42-21井测井综合图,邻近水层对比,径向电阻率对比,储集层含油性定量评价,地层因素F:F=Ro/Rw=a/m电阻增大率I:I=Rt/Ro=b/Swn 含水饱和度公式:m.Rt)1/n,=100时的横坐标值为a,斜率为m,交会图法,二、手工解释流程,1、校深将曲线深度对齐 2、划分储层 3、曲线读值 4、计算孔隙度

11、5、计算地层因素F=a/m 6、计算视地层水电阻率 由F=Ro/Rw得 Rwa=Rt/F 7、确定地层水电阻率Rw 8、m.Rt)1/n 9、根据储层的电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结合取心、气测、录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油气水层。,地层水电阻率Rw的选取:1)Rw应按层段和水系分段选取;2)选取岩性均匀、厚度大于2m 的纯水层,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出Rw。3)应用测试资料或邻井相同层位的水分析资料求得Rw;4)选择厚度大于4m岩性均匀的纯水层,用自然电位曲线计算Rw(查图版);5)若解释井段没有纯水层,可采用纯泥岩孔隙度的平均值和深探测电阻率Rt的平均值估算Rw;6)注水开发区内水淹井段,当原

12、生水与注入水电阻率差别不大时,可取原生水电阻率为Rw;两者相差较大时,应取混合液电阻率Rz作为Rw;,三、计算机处理解释,(一)数据转换(二)测井数据预处理 2、深度对齐 根据测井曲线深度与钻井工程深度(套管深度和测时井深,录井、取心深度等),以自然伽马曲线或井径曲线为准,将所有曲线深度对齐;曲线之间的深度误差:1:200曲线小于0.2米,1:500曲线小于0.5米;曲线所确定的套管鞋深度与实际深度误差不得大于1.0米(套管鞋深度大于500米时,误差不得大于2)。3、斜井校正 4、环境校正,(三)解释处理 1、建立解释模型选择解释程序(1)根据区块地质特点选择相应的解释模型和解释程序。(2)纯或较纯的砂岩地层,并且只有一种孔隙度测井时,用单孔隙度解释程序。(3)长庆事业部油井处理选用带经验公式的CQPOM或CQSAI解释软件进行处理,气井处理用带经验公式的复杂岩性分析程序CQCRA解释软件进行处理。2、优选解释参数(四)确定结释结论 根据处理结果,储层的电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结合取心、气测、录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油气水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