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42736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6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见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对策,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王翠华,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又称心理教育或心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有资料显示,人群中13%有精神障碍,50%有心理卫生问题;学生中有13%的小学生、13.76%的初中生、18.79%的高中生和25.39%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卫生问题;教师中有心理问题的占13%-%。,现代人的挑战是适应和发展。也就是说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因此,了解学生的心理特

2、点,解决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二、对健康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解,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健康:48年WHO“-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即心身两方面健康。,2、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核心、情绪、行为、人格)。心理健康的标准:(1)IQ80,(2)情绪愉快而稳定,(3)行为协调,(4)反应适度,(5)人格完整,(6)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相符。心理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重要

3、性)。为了健康就要讲究卫生;为了心身健康,不但要讲究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生理卫生,还要注意心理卫生。,3、心理卫生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指出:“心理卫生即讲求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良好之道”。讲求心理卫生的目的就是促进和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其含义:(1)指心理健康;(2)指促进、维护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讲究心理卫生的途径:自我调节、心理咨询与治疗,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咨询:问题 教育 适应环境(发展)保持身心健康 治疗:障碍 医学 矫正、改变 恢复身心健康,三、个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问题:主题:养育 知识 选择 机遇 价值 享乐 0 10 20 30 40

4、 50 60问题:情绪 矛盾 适应 成熟 压力 衰老 个性 混乱 发展 外遇 家庭、工作 丧失 反抗1 反抗2 危险1 危险2 危险3,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特点/矛盾,1、自我意识迅猛发展与社会成 熟相对迟缓(心理与社会矛盾),(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他律阶段 自律阶段 自认为已经成人 要求自作主张(心理断乳 矛盾)摆脱家长管束(2)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自尊心强 交往需要(本性)闭锁性 孤独感 矛盾 社会性(家庭、学校等),(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不理解的问题 儿童 问成年人(探索需要)发展顺利 识别力 体验 青年 按自己的想法解释 矛盾 逻辑思维(自圆其说)(4)幻想与

5、现实的矛盾:理想我/现实我 冲突、矛盾,(5)情绪与理智的矛盾:(人格)矛盾 偏离轨道:情绪丰富 人格不稳,2、性心理相对幼稚与性发育迅速(心理与生理的矛盾):性生理成熟 异时性、“危险期”性心理幼稚,五、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属心理咨询范畴):,1、自我意识问题:自我意识,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态度(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说,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是自知和自爱。实现自知和自爱的过程就是心理调控的过程。,(1)懂得真正做到自知并不容易,对自己“毫不了解”的人很少,但能真正完全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因为:认识水平低,认识标准不清、不固定、多间接推断。(2)多参

6、加集体活动国。,(3)要善于利用“比较”,正确认识自己。(4)建立恰当的符合自己的抱负水平(目标)成就 自尊=追求(5)正确对待(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科学的人生走向(周期性),2、学习应试问题 考前心理辅导-预防/调节(1)正确认识考试 考试是一种手段,但并不是唯一、最好的手段。在行动上的努力+操作上的技巧+心理上的调节=高分、成功!资料调查显示:54.5%的学生认为考试是最令人苦恼和不安的事,25%的学生认为要取消考试制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考试发挥的因素主要有四个:(1)知识因素:A、注意知识的系统性 B、有节奏、有效地安排时间(2)身体因素:A、睡眠充足 B、饮食正常,(3)

7、心理因素:A、以目标求动力,以过程求充实 B、恰当评价自己,建立恰当的期望 过程就是结果(4)考试技巧:A、审题:仔细、看清 B、答题:晕轮效应 C、检查:浏览、系统、宏观、逆向检查,(2)正确认识考试结果 考试是一种测试,其结果不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考试只是一种运气,一次机会 成功的条件:智力、人格、协作、机遇,(二)考试焦虑的克服 1、焦虑与考试焦虑(1)焦虑:紧张状态、预感威胁、无能为力、痛苦反应 焦虑本身是“中性”的,是正常的(2)焦虑对人的影响:A、驱力作用 B、妨碍作用,(3)考试焦虑:A、界定:妨碍作用、高度紧张 B、表现:认知:担忧 行为:防卫、逃避 生理:情绪的表现 C、影响

8、的因素:学习性质、年龄、智力、学习习惯、应 试能力、认知风格、学校气氛、期待水平,1、克服(1)树立正确的考试面(2)树立必胜信心、自信训练(3)积极的自我暗示 常用方式:默念(4)放松训练 A、冥想法 B、深呼吸法 C、散步、听音乐等,(5)系统脱敏法(6)消除不良假设 改变认知 A、不良假设的存在 B、发觉不良假设 C、向不良假设挑战 担心考不好 担心自我形象受损 担心前途 担心准备不足(7)药物 平时实验性用药 切忌考前实验用药,(8)掌握生物钟 6-8时:头脑清醒、体力充沛 8-9时:耐力处于最佳状态 9-11时:短期记忆效果好 13-14时:宜休息 15-16时:长期记忆效果好 17

9、-时: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9)稳定情绪(10)自我分析或求助心理卫生工作者,3、择业(升学)问题:升学就业,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选择。(人 职匹配)职业信息、兴趣、气质、性格、能力、价值观(社会需要)(个人素质),4、人际关系问题 茫茫人海有谁愿孤独前行,漫漫人生有谁离得开他人相伴。人际交往是青年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完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1)增进人际吸引的原则:邻近性 情境性 相似性 相悦性 互补性 人格(2)“约哈里”窗的启示(调适)(3)交往原则:a.主动、关心他人需要 b.不拒绝别人“帮助”,但不 依赖别人 c.真诚赞美、动态看人 d.多层面、多视角,5、择偶问题 资料:我国初中

10、生约有15%、高中生约有19%的学生发生早恋行为。恋 爱对中学生学习及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1)不敏感、真诚而留有余地。(2)爱情问题不仅仅是感情,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3)爱得越深,潜在的痛苦越大!(4)知识、成熟、人格最可爱!,6、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属心理治疗范畴),(1)、学校适应不良(情绪、行为、生理)情绪: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烦 行为:能力抑制、社会退缩、品行紊乱 行为倒退。生理:头晕、脑胀、入睡困难-,(2)神经症 原因:社会心理意识:事件 环境(家庭、学校)个体(人格、应对缺陷)无意识:冲突 表现:神经衰弱、焦虑、强迫、恐惧、疑病(躯体化)等 对策:消除刺激 提供支持 重建认知(A-B-C)精神分析,(3)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 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教育不应止于对学生知识与 技能的传授,而应以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为最终目的。,知识+人格=力量!,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