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43030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育技术学》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育技术学》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育技术学》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育技术学》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夏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2023/10/31,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论,本章结构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AECT94定义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及发展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5个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奇(Rita Richey),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图1-2 教育技术各研究领域之间的关系,教育技

2、术 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创造(设计、开发)合适的(恰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提高绩效(关注有效性)符合伦理道德研究,AECT05定义的关键词:,AECT05定义中教育技术研究的范畴,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时代背景,时代提出了重新思考教育技术的含义的要求。对于人类学习过程和知识本身性质的新的理解促使教育工作者对现行教学方法背后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重新思考。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进步改变和扩展了支持学习的方法。在AECT94教学技术定义基础上,一个修订定义和

3、暂时性的定义,并将随着时间的发展而继续发展;,AECT Definition and Terminology Committee,June 1,2004,#MM4.0,05定义与94定义的变化,instructional 改为了educational;study替代了theory;在“practice”前面加了限定词“ethical”;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替代了for learning;,05定义与94定义的变化,AECT05定义与AECT94定义的比较,名称变更:没有实质性意义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更改为“研究与符合

4、伦理道德的实践”。“教育技术内涵的游移不定,对澄清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消解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致力于理论创建的努力,不利于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符合伦理道德”无需直接纳入定义研究对象:“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体现了学教并重的观念,具有积极意义的进步表现;“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变换为“教育资源与教育过程”并加以修饰语“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特色。强调“提高绩效”,显示既关注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结果,同时通过培训来提高企业绩效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研究与应用领域。研究范畴:

5、缩减为“创造、使用、管理”三个范畴丧失教育技术领域清晰的理论框架,以及教育技术以系统方法为核心无法体现,不能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AECT05定义对我们的启示,教育技术关注的焦点转移加强创新研究加强行业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建设中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教育技术学的定义,何克抗教授定义:“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象研究范畴推荐阅读:何克抗教授的文章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概念辨析,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及发展,学科的概念学科

6、与专业的区别与联系教育技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吗?教育技术具备怎样的学科性质?教育技术发展方向?,“学科”的概念,学科:1.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中的史学、教育学等。2.“教学科目”,即“科目”。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学科主要是高等教育学的范畴,作为高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学科主要应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学科是特定的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产物。其二,学科是研究领域制度化与建制化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的形成也就在于它成功地界定了自身的研究边界,并规定了本学科研究的学术规范,即所谓的“学科构成了话语生产的一个控制体系,它通过同一性的作用来

7、设置其边界。而在这种同一性中,规则被永久地恢复了活动”,焦建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学科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第二种含义: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百度百科,“专业”的概念,专业,一般指高校

8、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实际上,专业有广义、狭义和特指三种解释。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比较高级、复杂、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一般人所理解的专业,大多就是指这类特定的职业。所谓特指的专业,即高等学校中的专业。高校的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学科与专业的关系1:内在统一性,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

9、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在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学科与专业的关系2:构成与目标不同,构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一、研究的对象或研究的领域,即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二、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三、方法论,即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人员,学科与专业追求的目标不同:,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 务于社会,一般称之为科

10、研成果,科研成果又可分为科学型和技术型两种。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学科与专业目标的区别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为什么?“以教育哲学为基础去吸纳与整合技术哲学的有关内容”是什么?“教育技术的理论部分”怎样做?“应用科学部分”,教育技术的学科发展,理论:教育:教学设计理论、课程开发力量、教育评价理论企业:绩效技术理论应用:教育:课程整合、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企业:培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

11、方法和研究取向,什么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分为哪几类?每一个类别里具体有哪些研究方法?什么是研究取向?教育技术的研究取向是怎么样变化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就是人们为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因此,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它是一门为进行理论研究和进行科学认识活动提供途径、手段和工具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活动的基本理论、规律、方法和工具。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能够为描述教育技术现象,揭示教育技术规律提供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做出科学的解释、预测和控制,建立理论

12、,推进应用实践。,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物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量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追因法、统计法、测量法、建模方法等综合的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软件工程的方法专门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人物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课堂信息分析法、基于量规或学生档案袋的评价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自然情境的探究:不加任何控制的情境下进行研究。演绎与归纳思考的运用研究设计的弹性价值的涉入个人观点的捕捉:访谈、观察,自认为较能接近个体的经验世界;脉络化意义的掌握:重视情境、历史与社会脉络影响“真实的”呈现。

1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取向:选择确定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方面、方向教育技术研究取向的变化,设计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检测效果,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直至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梁鑫、余胜泉基于设计的研究是一种探究学习的方法论,旨在设计一些人工制品(如软件、工具、学习环境),作为一种教学干预或革新应用于实践,以潜在影响自然情境之中的学与教并对其作出阐释。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论,支持持续的教育革新,即促进教育实践和学习理论的同等发展。杨南昌,教育技术学

14、研究的元方法,关于方法的方法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理念、模式、方法(包括分析框架和适用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思考的各种方法)就是教育技术的元方法。,1.2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人本主义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技术主义教育技术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教育技术通过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学习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作用。,教育技术的哲学基础:人本主义,教育目的:以个人的自我完善为目标师生关系:教师是促进者,学

15、习者“成为他自己”教学内容:转向学习者主观世界,投入理智情感,与自身相关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多媒体和网络教学阶段,为融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造了条件。沉浸式学习、创造性学习、自主探索双向沟通、双向参与、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教育技术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系统论,系统的定义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方法的基本步骤:第一步,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第二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替换的解决方案。第三步,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第四步,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第五步,研制、试验和评价,

16、分析,不断修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目标为止。第六步,应用推广。,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要素、联系、结构、功能对教学系统的启示任何成功的教学系统,不管它是何种类型,其成功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它所使用的技术,而是在于能否发挥这个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反馈原理,反馈原理:输出、控制、反馈、输入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有时也称为“累积因果”,是反馈的一种。是指一系统的输出影响到输入,使得输出变动后会影响到输入,造成输出变动持续加大的情形,在机械、电机、电子、化学、经济或是其他系统都会有类似的情形。正反馈会造成系统振荡,因此大多数的系统会加入阻尼或是负反馈,避免系

17、统因振荡造成不稳定甚至损坏。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是反馈的一种。是指系统的输出会影响系统的输入,在输出变动时,所造成的影响恰和原来变动的趋势相反。另一种说法是系统在一个条件变化时,系统会作出抵抗该变化的行为。例如人的体温上升时会流汗,流汗会散热使体温下降,就是负反馈的一个例子,有序原理,有序原理:开放、偏离平衡态、走向有序一个全面的开放教育体系,帮助学习者在这个体系中能够纵横移动,并扩大他们可能得到的选择范围,系统分析技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最优方案选择技术、以及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的设计、研制、试验和评价调控等多种技术构成了系统方法的体系和结构。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的

18、一般科学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传播的定义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它对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及教学传播基本规律的归纳;它在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条件,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5W7W,教学传播过程的六阶段:确定教学传播信息选择教学传播媒体通道传递:信号传递多远、大多范围;信息内容传递先后顺序接收和解释评价和反馈调整和再传递,教学传播的基本规律,共识率 谐振律选择率匹配率,传播理论的发展,第四媒体及其特征新的研究领域:网络媒体对教育信息的影

19、响,教育技术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任何教育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研究人类学习过程内在规律的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学习理论,主要发展历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刺激反应强化”学习者当作一个“黑箱”,认为学习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代表人物: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等,“给我一打婴儿”,“给我一打婴

20、儿,只要他们身体健康、发育正常就行,允许我对他们按照我的计划实行特殊培养。我保证对他们决不刻意挑选,每个行业只随机抽取其中任意一个来训练。我相信我一定能将他们培养成某个行业的专家,或医生,或律师,或艺术家,或经理人才,甚至是乞丐和小偷,而不管他们的天资如何,性情、气质怎样,能力和天赋是不是有所不同,或者他们的祖先是属于何种人种。”,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约翰布鲁德斯(Watson,john Broadus)(18781958),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思想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

21、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主要代表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使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思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探究性、创造性“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主要代表皮亚杰“认识发生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经典故事:鱼牛的故事鱼牛的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22、,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客观规律的科学,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并上升为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为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教育技术从其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学习者的分析,从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定,到教学评价,都从各种教学理论中吸取精华,综合运用,寻求科学依据。尤其是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现代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的更为显著。,一、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斯金纳()在1954

23、年发表的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强调“强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建议把教学机器作为一种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强化,推动了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基本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强化理论的应用。程序教学的要素:小步子积极反应即时反馈自定步调低错率,二、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等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然后再把每个领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分类体系。认知学习领域包括有关信息、知识的回亿和再认,以及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的形成。按智力特性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学习目标分为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动作技能涉及到骨骼和肌肉的使用、协

24、调与发展。该领域的目标被分成七个等级,即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情感该领域的目标依照价值标准内化的程度可 以分为五个等级,即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三、布鲁纳的以认知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布鲁纳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心理结构来进行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学习者通过把新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心理结构联系 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他赞同行为主义关于强化作用的观点,但他认为启发学生自我强化更为重要。同时,他还认为要让学习者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并按照学习者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学习。,四、奥

25、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以符号和言语表述的,并且经过加工组织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学生的任务是持久的、高效的掌握这些知识。首先,奥苏贝尔将学习行为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在学生内化学习内容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其次,奥苏贝尔还将学习区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机械学习只能建立非实质的、人为的联系。,五、加涅“九阶段教学活动”,促

26、进学习的教学活动过程的九个环节,即教学活动程序。划分九类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更好地指导学生,从而促使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为信息处理的过程,规定了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里的主要工作。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和掌握九类教学活动,确定教学活动的一般过程,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六、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赞可夫观点首先,要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其次,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也就是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

27、学”。基于此,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七、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前苏联巴班斯基引进系统论方法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应该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相互作用中考察教学,以便能最优地处理问题,设计优化的教学程序,求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并着力于研究在特定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教学条件下,教学过 程各种成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最佳组合,追求教学的整体功能和效益。,你掌握了吗?,AECT定义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课后作业,用一幅概念图画出本章学习内容的结构要点再次阅读本章内容,Thank you郑起运,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