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说明 2019.07.26.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444464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步设计说明 2019.07.2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步设计说明 2019.07.2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步设计说明 2019.07.2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步设计说明 2019.07.2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步设计说明 2019.07.2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步设计说明 2019.07.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步设计说明 2019.07.26.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兴山县黄粮镇农村福利院院民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项目名称:兴山县黄粮镇农村福利院院民楼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兴山县民政局设计单位:武汉中合元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7月23日工程设计资质证书证书编号:A142003121有效期:至2022年Ol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企业名称:武汉中合元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性质: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资质等级:境筑行业(罐筑工程)甲级.可承担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照明工程设计和消防设施工程设计相应范围的甲级专项工程设计业务。可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及项目管

2、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SGSGSGSGGBSGSLaSGS业执鲤.感用代码9142010275182027X9称武汉中合元创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诩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住所江岸区建设大道971号新光大厦1栋16层8室法定代表人俟进注册资本叁佰万元整成立日期2003年08月20日限期业营记机关企业信用信总公示系统同址:经营范图建筑环境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建筑方*计、建筑工程设计、城市空间设计、工程项目代理、工询计咨询:城乡规划设计咨询:市政工程设计:景观工程;筑环境、建筑景观、建筑工程的前期策划.(依法须经耳的项目,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余襄提示I企业应于每年I

3、月I日一6月30日公示上一年的年度推告,公示途径:国索企受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湖北ht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I.商行政管理总局监制兴山县民政局兴山县黄粮镇农村福利院院民楼建设项目工程设计责任人职 务姓名筌名职称项目负责王祥滔一级注册建筑 高级工程师总图专业负贡王祥滔一级注册建筑 高级工程师建筑专业负贡王祥滔一级注册建筑 悬级工程师结构专业负责赵军四一级注册结构 悬级工程师给排水专业负责张伟工程师电气专业负责谭旭若修工程师暧通专业负责张伟工程师编制说明:兴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兴山县黄粮镇农村福利院院民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兴发改审批(2019)141号),明确了项目建设规模和估算总投资,本

4、初步设计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确定的建设规模及估算总投资开展设计工作。在施工图设计之前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多个专篇及其投资概算和设计图。所以其深度界于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施工图之间。根据建设部文件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有关要求,民用项目初步设计的内容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一、设计说明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二章总平面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五章给排水设计第六章电气设计第七章暖通空调设计第八章消防设计专篇第九章节能设计专篇第十章环保设计专篇第十一章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第十二章防疫设计专篇二、设计图纸三、概算书(另行成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

5、222-2017(修订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l13-201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GB50340-2016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湖北省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55

6、9-20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国家及部颁相关设计规范)4、宜昌市的有关规定四、设计要点综述1、合理的功能分区,清晰的功能流线,布局紧凑合理。项目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2、竖向空间设计一一本着减少土方量和建筑基础工程量的原贝八充分利用现场地形地貌,充分考虑与现有道路及场地的衔接。设计中将主要场地处理为台地式,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并为场地内的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3、交通组织设计一一整个建设场地设一个出入口与现有外部道路连接。主要以满足消防以及场区内小汽车的通行,场地车行道路宽度不小于5m,主要道路两侧均设有绿化带。场地内的车行道呈通过式布置,以满足车辆进出和消防扑救的要

7、求,并考虑了空地供自行车、电动车停放。4、注重建筑形象及经济性一一合理的平面形式,简洁的立面造型,局部富有变化的立面,给人简洁明快之感,且提高了建筑的经济性。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建筑布局:新建院民楼位于福利院现状院民楼南侧,主出入口位于院民楼正北侧,与福利院前院连接,东侧设有无障碍坡道。门房位于新建院民楼西侧,车行出入口及停车出入口位于项目区西南侧,与人行出入口相隔较远,做到人车分流。新建院民楼一层设有五个建筑出入口,北侧及南侧分别为主出入口及后勤出入口,东侧设有次出入口。院民楼南面为院外停车场,设有私家车停车位及大巴车停车位,围绕停车场布置景观绿化区域。二、规划理念:1、示范性养老人文社区

8、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研究老年人的居住和生活习惯模式,研究老年人建筑的特征,结合本地的气候及地域文化,建成示范性的养老人文社区。设计基于人体工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精心推敲,努力创造符合老人心理上需求的良好环境、齐全的公共设施、浓郁的生活气息。通过对空间的组织和处理,强化整个社区的向心力和内聚力,使居住其内的老年人由于共同的社区感而形成和谐的生活气氛。2、顺应自然规划设计从整体出发,师法自然,结合地形地貌,强调顺应并依托自然,亲近自然。规划上因地制宜的利用了场地的高差,创造丰富的景观空间,它们互相连续,互相渗透,又互相独立,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层次和不同属性的生活场所,也增强了环境的内在品质

9、。3、生态可持续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在景观节点空间的设计中,改变过去不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结合,方案从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运用多元的景观设计手法,在各层次空间中引入绿化,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三、交通组织:本项目用地南临城乡道路,场地入口设有门房、道闸,做到人车分流。新建院民楼北侧设有集散广场,场区内的道路通畅,道路宽度均不小于5m,能满足消防车、小汽车等车辆的使用要求。四、总平面竖向设计:因本场地原有高差较大,为了减少挖方,新建院民楼位于福利院现状院民楼南侧,主出入口位于院民楼正北侧,与福利院前院连接,东侧设有无障碍坡道。整个场地的雨水及污水

10、均通过管道排向西北方向,汇入市政雨水及污水管网。五、总平面消防设计:新建院民楼南、北、西三面均设有不小于5m宽的消防车道,并在建筑的北侧每层设置开敞外廊,满足消防救援要求。八、主要装修及做法:1、建筑外墙:中灰色真石漆、2、墙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B06级;3、屋面:大屋面为上人保温屋面,机房及楼梯间顶为不上人保温屋面,保温材料为75厚挤塑聚苯板;4、门:外门为断热型铝合金窗框、玻璃:6白玻H膜层+12A+6白玻,内门为镶板木门。5、窗:断热型铝合金窗框、玻璃:6白玻H膜层+12A+6白玻,开启形式为平开窗。6、室外台阶、广场地面:火烧板。7、主入口雨棚采用轻钢玻璃雨棚。8、地面做法选用表序号

11、做法索引用于部位备注1陶瓷防滑地砖保温地面做法详15ZJOol页25地202B2陶瓷防滑防水地砖地面做法详15ZJOol页26地202F一层厨房、卫生间、洗衣房地面3陶瓷防滑地砖地面做法详15ZJ001页25地202一层其余地面9、楼面做法选用表序号做法索引用于部位备注1陶瓷防滑防水地砖楼面做法详15ZJ001页26楼202F水泵房、卫生间楼面2陶瓷防滑地砖楼面做法详15ZJool页25楼202其它楼面10、内墙面做法选用表序号做法索引用于部位备注1面破墙裙,儆法详15ZJ(Xn页60裙5-B(高1800)卫生间墙裙2面破踢脚,做法详15ZJ001页45踢5-B(高200)楼梯、走道、电梯厅、

12、配电房踢脚3复合木地板配套踢脚,做法参照15ZJOOl(高200)其余踢脚4混合砂浆墙面做法详15ZJO(H页50内墙102-B;其余内墙基层5白色乳胶漆墙面做法详15ZJ001页86涂304其余内墙面层11、顶棚做法序号做法索引用于部位备注1轻钢龙骨铝合金多孔板吊顶,做法详15ZJ001页68顶202卫生间顶棚2轻钢龙骨铝合金装饰板吊顶,做法详15ZJ001页68顶202大厅、走道、电梯厅顶棚3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做法详15ZJo(H页68顶202其余顶棚12、外墙面序号做法索引用于部位备注序号功能房间可变荷载(kNm2)1公共卫生间8.02餐厅2.53厨房4.04公共洗衣房3.05储藏间、

13、工具间3.06活动室4.07走廊3.58消防疏散楼梯3.59水泵房5.010发电机房7.011消防水池2012储油间5.0a.钢筋:本工程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fy=360Nmm2;电梯吊钩采用Q235B圆钢,fy=205Nmm2;6、上部结构分析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10 v2.1版PMCAD. SATWE, JCCAD软件程序计算。13宿舍2.014阳台2.515卫生间(不含浴缸)2.516上人屋面2.017不上人屋面0.5b、结构计算嵌固端选取为基础顶面.模型计算参数选取:项目输入参数结构类型框架结构结构重要性系数1.0水平力夹角O0地震效应计算信息考虑偶然偏心

14、和双向地震扭转效应振型组合数15振型计算方法子空间迭代法周期折减系数0.80结构阻尼比(%)5地震作用方向0%90程序计算地震作用最大方向角度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梁端弯矩调幅系数0.8梁扭矩折减系数0.4梁跨中弯矩放大系数1.04)热源以集中式太阳能为主、空气能为辅提供热源。5)养老院热水用水定额:70L/人.天,用水时间24小时,主体工程双人宿舍热水箱有效体积V=5立方米。6) .热水系统采用全日制机械循环,每个系统设两台热水循环泵,互为备用;热水循环泵的启闭由设在热水循环泵之前的热水回水管上的电接点温度计自动控制,起泵温度为45C,停泵温度为55。7) .热水管道布置为同程

15、式。5. 7.3室内生活冷热水给水立管采用1.6MPaPSP钢塑复合压力管,双热熔连接;其余给水均采用PPR管,热熔连接。6. 8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5.8.1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入口水压0.45MPa。5.8.2本小区原设有室内消火栓加压系统,原消防水池(成品水箱)有效容积108立方米,原设有两台消防水泵:Q=15Ls,H=54M,N=45KW(-用一备),详见原泵房给排水设计。本工程利用原有室内消火栓加压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在底部形成消防环网。5.8.3室内消火栓给水采用镀锌钢管,管径DNlOO采用卡箍连接,管径DN100采用丝扣连接。5.8.4室内消火栓布置在易

16、于取用处、保护半径不大于30米。5.8.5消火栓设置:除设备层外,其余各层均设置消火栓;消火栓箱内配置喷嘴口径为19un的水枪和长度为25m、直径为65mm的衬胶水带。栓口离地1.1米:a、消火栓均采用半明装,箱体均选用钢板烤漆,白色铝合金边框,茶色磨砂玻璃面门,消火栓箱的进水方向均为下进水;消火栓箱安装详04S202-15页(薄型单栓带消防软管卷盘消火栓箱)。b、顶层试验消火栓栓口处设置压力表。5.8.6为保证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不超过0.5MPa,超压部分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型消火栓,栓后压力0.35MPa05.8.7消火栓充实水柱为10米,设置在走道,楼梯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方;5.9自动喷水

17、灭火系统:5.9.1本工程按中危I级设计,喷水强度6Lmin-m2;作用面积160平方米。5.9.2喷淋系统设计用水量30以5,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喷淋系统消防用水量108立方米;5.9.3喷淋泵设置两台:Q=30Is,H=50M,N=37KW(一用一备),详见泵房给排水设计;泵房内设置3组湿式报警阀,提供主体工程双人宿舍及原有建筑喷淋给水;每组报警阀所控制的喷头数均在800个以内;平时管网压力由高位消防水箱维持,高位水箱设于小区最高建筑物屋顶。5.9.4本工程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108立方米,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立方米,消防水箱所在屋面配备一套增压稳压设备:Q=1.0Ls,H=16M,N=

18、l.5KW,以满足最不利点栓口压力,并维系平时管网水压。5.9.5在每个楼层及防火分区均设水流指示器和点触点信号阀,每个报警阀所带的最不利点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每个水流指示器所带的最不利点处,均设DN25的试水阀。5.9.6喷头的选用:木项目一般场所采用标准型玻璃洒水喷头(温度等级68),厨房采用93C玻璃球喷头。吊顶下为装饰型,吊顶上为直立型,支管直径为DN25,喷头接管直径DNl5。风管两侧加设的喷头加装集热板,集热板面积大于或等于0.12m2,68接喷头的短立管;除吊顶下设喷淋头外,高度超过80Onml的吊顶内有可燃物将设上层喷淋头,而喷淋控制阀的数量则按最多一侧喷淋头的数目进行配置。

19、5.9.7每种喷头的备用量大于或等于同类型喷头数量的现,且不得少于10个;5.10 室内排水系统5. 10.1室内污水与洗涤废水采用污废分流制,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i+o污水排至室外污水管网,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网。6. 10.2室内污水经重力流排至室外污水管网,经化粪池集中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管道系统设置升顶通气。7. 10.3屋面雨水经87型雨水斗汇集后由雨水落水管排至室外散水沟。屋面降雨暴雨重现期取P=IOa,降雨历时5min,径流系数取0.9。8. 10.4室内空调均采用分体式空调,空调冷凝水采用UPVC管材间接排水,经落水管排至室外散水沟。9. 10.5

20、排水管材:室内排水立管采用双壁中空内螺旋新型复合消音排水管,排水支管采用UPVC管材,承插口粘结连接。5.11 灭火器配置5.11.1 本工程按严重危险级A类配置贮压式磷酸钱盐干粉灭火器,最小配置级别3,每处设置两具MFBC5,且灭火器的保护距离不得大于15m;具体位置详平面图。5.11.2 除特别注明外,灭火器放置在消火栓箱(组合式)旁的,其灭火器均放置在消火栓箱下部专用的灭火器箱内。、平面图中灭火器单独布置的均表示放置在专用的灭火器箱内,每箱内配置2个灭火器。位置要明显,方便易取的位置,公共电梯前室均设置。5.12 节水节能措施5.12.1本工程全部卫生洁具均采用陶瓷制品,全部卫生洁具五金

21、配件均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洁具CJ164-2014规定。5.12.2洁具的五金配件应配建设部指定的节水型产品。坐便器一次冲水量不得大于6.OLo5. 12. 3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小便器和蹲便器采用延时自闭冲 洗阀。5.13附图详水初设计图纸第六章电气设计一、主要规范及标准1、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2O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4)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2、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9、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0、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1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I6-2008)1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1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7 .其他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范、规程。二、工程概况总用地面积:3593.3

23、4m2,新建总建筑面积:2410.91m2。其中:新建院民楼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7.1m,建筑面积2400.55m2o新建门房建筑层数:1层,建筑高度:3.3m,建筑面积10.36n2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其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三、设计范围1、本次设计仅包括该单体建筑内的:1.220/38OV配电系统;照明空调动力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以及弱电系统的设计。2、厨房等由建设方结合二次装修另行设计施工.3、箱变由专业公司另行设计.四、电源及供配电系统1、负荷等级:火灾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消防泵、喷淋泵

24、、稳压泵、消防控制室等负荷均为二级负荷(负荷分级的依据),共计81Kw,采用末端双电源切换供电。除以上负荷外其它用电均为三级负荷,共计244Kw0.9o走道、楼梯间和卫生间均采用LED灯。2、应急照明:在各层疏散走道、楼梯间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1、照明标准值表:房间及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Ix)UGRRa宿舍0.75m水平面150一80消防控制室0.75m水平面3001980走廊地面15080楼梯间地面10080活动室0.75In水平面3001980餐厅厨房0.75m水平面2001980六、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

25、制系统本项目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对建筑物进行全面防护。系统除实现报警功能外,还对通风系统、照明系统、电源系统、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等进行联动控制。1、报警系统功能包括:在大厅、餐厅、宿舍、走道、楼梯间、前室以及各种机房等场所设置点式感烟探测器,根据防火分区的布置,在大厅、主要公共场所入口及通道等经常有人通过的场所均设手动报警按钮。同一防火分区到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大于30m。2、联动控制功能包括:消火栓系统控制、水喷淋灭火系统控制、切断非消防用电负荷电源、启动应急照明和应急广播系统、电梯控制等。3、在消防控制室等有人值班的监控室等场所设置消防直通电话分机。在每一手动报警按钮边设置消防电话专

26、用插口。消防直通电话主机设在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控制中心设119专用报警电话。在消防控制室设一套计算机图文显示终端,配有专用消防软件并预留通讯接口,以备与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及当地消防部门联网之需要。4、本项目火灾应急照明电源、消防及保安监控中心电源、消防设备电源为二级负荷,均由配电室引出专用供电线路,双路供电并在末端切换。5、火灾报警线路采用铜芯绝缘线缆穿钢管敷设;联动控制及广播线路采用耐火铜芯绝缘线缆穿钢管暗敷;消防设施电源线路采用耐火电缆沿防火槽架敷设。消防广播,以达到疏散人员的目的。系统采用定电压输出方式,传输电压采用IO0V,广播前端设备设在消防控制室内七、综合安防系统本项目进行安全防范

27、系统进行设计。对公共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根据本项目功能要求,设置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由数字摄主机、网络交换机、解码器、监视器、视频工作站及其它部件等组成。所有数字视频信号接入到楼层的电井间的网络交换机,再汇聚到大楼安防值班控制室。八、计算机网络系统1、网络信号由场内网络接口引来,进线电缆选用12芯多模光纤,穿钢管埋地引入底层络机柜箱内。2、室内支线电缆选用超六类4对双绞线,由各层分NT箱引出,经金属线槽后,穿PC20管沿墙及楼板暗敷。九、综合布线系统6、本项目设一套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当发生火灾时,自动切换到本项目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将电话配线系统及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纳入综合布线系统

28、。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将按6类标准设计,以多模光缆为主干,以6类UTP作为水平布线,使综合布线系统能满足楼内宽带高速信息网络的需要并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第七章暖通设计一、概述1、建筑的主要特征兴山县黄粮镇农村福利院院民楼总建筑面积:2410.91m2。建筑层数: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7.1m,建筑面积2400.552、设计范围1)通风系统设计。2)防排烟系统设计。二、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及工程设计合同;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5、

2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7、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89-2015);9、湖北省绿色建筑与工程验收标准DB42/T1319-2017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11、国家及地方其他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三、专业设计1、通风系统公共卫生间卫生间设防回流通风器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10次/小时。发电机房及储油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12次/每小时。消防泵房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开窗面积不小于地面面积的1/20。厨房排烟措施及其他布局由专业公司另

30、行设计,其排风换气次数为25-35次/小时。4、防排烟设计1) .疏散走道及各功能用房均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其可开启外窗面积均大于其地面面积的2%o2) .通风排烟系统防火措施:a.通风系统送排风管道下列部位均设置防火阀: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或楼板处;垂直风道、土建竖井与各层水平风道连接处;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两侧设置);穿越通风、空调机房的隔墙和楼板处。b.所有通风、排烟管道及设备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管道及设备的保温、隔热、消声材料,风管柔性接头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C.管道井每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

31、极限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分隔。d.所有通风、排烟管道穿越房间隔墙和管道井的孔洞;管道井、电缆井与房间吊顶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材料填充密实。e.风管穿越防火隔墙和楼板时,穿越处的防火阀两侧各2米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该处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风管穿越防火隔墙和楼板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5、节能及环保设计1)、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要求,风机均选用高效节能设备。空调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设计控制在限值0.27W(11)3h)以下;新风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设计控制在限值0.24W(mVh)

32、以下。2) .选用低噪音和低振动的空调、通风设备,其进出口接管处,均设置柔性接管,底部设置减振台座或橡胶减振垫,吊装选用减振吊架。3) .风机房的内墙面及顶棚均作吸音构造,并选用隔声门。部分通风设备风管上设置消声设施。6、机电抗震设计本专业设备、管道设置抗震支吊架的具体措施与相关要求如下:(1)管道支吊架安装要求:悬吊管支吊架间距按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确定,最大间距不超过3.5m。管道支架、管卡及吊架应固定在楼板上或承重结构上。做法详见国标图集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2)风管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过时,应在抗震缝两侧各装一个柔性软接头。(3)风道穿过内墙或楼

33、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缝隙,应填充柔性耐火材料。本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为四级;(4)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Ri?或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OnI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风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和设计应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第八章消防设计专篇一、建筑消防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版)(二)建筑消防设计1、消防车道:本建筑南、北、西三面均设有消防车道,并接通场地的对外安全出口。2、建筑耐火等级:本建筑主要承重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非燃烧材料,墙体

34、为加气混凝土砌块,装修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木装修涂防火漆。本建筑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3、防火分区:本工程每层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2500m2;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二个安全出口;上下层楼板、梁、柱满足耐火极限要求。4、消防疏散:建筑物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间的形式、数量、宽度、疏散距离及通向屋顶的安全疏散设施均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且按防火规范的要求设有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指示、或应急灯及标示;封闭楼梯间设有乙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设乙级防火门,泵房及变配电房设甲级防火门,均向疏散方向开启。5、配电井、管井每层楼板处采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做防火分隔,缝隙采用防

35、火岩棉封堵密实;配电井、管井设丙级防火Ilo6、本建筑各构件耐火等级如下:建筑构件材料燃烧性能耐火极限设计限值设计限值墙防火墙200厚加气球砌块不燃性不燃性3.Oh3.Oh楼梯间、电梯井墙200厚加气硅砌块不燃性不燃性3.Oh2.Oh走道隔墙200厚加气球砌块不燃性不燃性3.Oh1.0h房间隔墙200厚加气硅砌块不燃性不燃性3.Oh0.5h柱钢筋硅均大于300*300不燃性不燃性2.5h2.5h梁钢筋硅不燃性不燃性1.5h1.5h梁(防火墙处)钢筋不燃性不燃性3.Oh3.Oh屋面承重板、楼板钢筋於不燃性不燃性1.5h1.0h疏散楼梯钢筋硅不燃性不燃性1.5h1.0h吊顶(含格栅)不燃性不燃性0

36、.5h0.25h8、外保温防火构造:(I)本工程外墙采用内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均采用耐火等级为A级的无机保温砂浆。(2)屋面保温层采用耐火等级Bl级的挤塑聚苯板保温系统。均满足消防要求。二、给排水消防设计(一)设计依据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2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17版)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6版)(二)消防给水本工程消防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

37、系统,由泵房内消火栓给水加压专用泵及喷淋给水加压专用泵供水,消防水池内储备有效容积为432m*的消防用水量,屋面设置有效容积为18?的高位消防水箱,由屋面水箱提供火灾初期灭火用水量,且维持给水管网平时所需水压,室内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在室外分别设置不少于2套SQS-100型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及喷淋管网相连;1、设计内容消防给排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2、系统概况本工程从市政管网上引入一根DN150给水管联合消防水池提供室外消防管网供水。在建筑物周围形成消防环状管网。3、消防栓系统设计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为常高压系统,由室外给水管网供水。(室外流量)本工

38、程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临时高压系统,由泵房内消火栓给水加压专用泵供水,本工程室内消火栓流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10811消防水池内储备108n?的消防用水量,由屋面水箱提供火灾初期灭火用水量,且维持给水管网平时所需水压,室外设置不少于2套SQS-100型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相连。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本工程室内喷淋给水系统为由泵房内喷淋给水加压专用泵供水,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一小时,消防水池内储备1081/的消防用水量,由屋面水箱提供火灾初期灭火用水量,且维持给水管网平时所需水压,室外分别设置不少于2套SQS-10

39、0型消防水泵接合器与室内喷淋给水管网相连。5、建筑灭火器配置本工程采用磷酸镀盐干粉灭火器,每处消火栓处放置二具(4Kg),(三)主要设备材料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消火栓给水泵XBD(HW)7/20Q=20Ls,H=70m,N=37kW台2一用一备2喷淋给水泵XBD(HW)7/30Q=30Ls,H=70m,N=45kW台2一用一备3潜污泵80JYWQ40-15-4Q=40立方米h,H=15m,P=4Kw台2一用一备4单栓室内消火栓箱650x800x200,消火栓箱内配置DN65消火栓、019mm水枪、25m衬胶水龙带个27带消防按钮5灭火器磷酸核盐干粉:MF/ABC4具586室外消火栓SS

40、lOO个47消防水泵接合器SQS-100套48装配式不锈钢消防2mx5mx2.8m,有效容积18m3个1屋面设置灭火器型号MFABC/4。水箱三、电气消防设计(一)负荷等级设计电气消防系统负荷等级均为二级。(二)供电电源及电压所有消防配电均在末端配电箱处设双电源转换开关,主供消防电源引自附近室外主供500KV箱变.备供消防电源引自附近室外备供箱变。(三)应急照明设计1 .应急灯采用集中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2.应急灯应急放电时间30min,并设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且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四)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本项目为设置漏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可采集漏电电流、过电流、电压、线缆温度等信号,

41、实现故障报警和联动控制功能。普通负荷漏电报警后,经确认予以分路断电检查,消防应急负荷漏电只报警,不跳闸。漏电电流报警整定值应不大于300mAo(五)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系统组成本工程采用集中型报警系统。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2、自动报警1)火灾探测器:本工程一般场所均设置编码型感烟探测器。2)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如有吊顶时,应以建筑吊顶综合图为准。3、消防联动控制1)消防联动控制器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

42、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2)消防联动控制器的电压控制输出采用直流24V,其电源容量满足受控消防设备同时启动且维持工作的控制容量要求。3)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4)消防水泵的控制设备,除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外,还需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4、消防广播及声光警报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2)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应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1)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均带有电话插孔。6、电源,接地及

43、线路敷设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交流电源和自带蓄电池做备用电源。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设自动切换装置。消防值班室设备还要求设置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其输出功率应大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全负荷功率的120%,其容量应保证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在火灾状态同时工作负荷条件下连续工作3h以上2)消防系统接地利用控制室的基础钢筋作为其接地体,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Q。消防控制室内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和金属管、槽等均采用等电位联接。接地铜芯线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耐2o接地板与建筑接地体之间,应采用线芯截面面积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导线连接。四、通风消防设计1 .所有地上部分楼梯采用开敞楼梯,地下室疏散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其可开启外窗面积五层内均大于2平方米。5、火警通讯2.疏散走道及各功能用房均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其可开启外窗面积均大于其地面面积的2%。第九章节能设计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