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4725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化石的定义 2.化石的形成条件 3.化石的保存类型 4.化石的研究方法 5.化石的分类与命名 6.古生物学分类系统简介,第二章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化石 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生物活动痕迹及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物分子,一、化石的定义,化石区别于一般岩石在于:它与古生物相联系,具有生物特征,如形状、结构、纹饰、有机化学组分等;或者具有生命活动信息:生物遗迹、遗物、工具等,化石与一般岩石的区别,4,菊石,化石举例,73,植物化石,化石群,微体化石,73,怪诞虫及复原图,10,中华微纲虫及复原图,在形态上看似与某些化石十分相似,但与生物或生物生命活动无关称为假化石

2、,假化石,“松枝石”,“菊花石”,大化石macrofossil 肉眼下即能 研究的化石 微体化石microfossil 肉眼不能直接可靠地分辨,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仪器设备及通过一定的手段才能进行研究的生物体或身体的微小部分 超微化石 nannofossil 分子化石 Molecular fossil,化石分类(体积大小分类),1.化石的定义 2.化石的形成条件 3.化石的保存类型 4.化石的研究方法 5.化石的分类与命名 6.古生物学分类系统简介,第二章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73,14,古生物 死亡 埋藏 石化 发掘,化石的形成过程:,1)生物本身的条件 2)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 3)埋藏条件

3、4)时间条件 5)成岩石化条件,生物具硬体部分(壳,骨骼,牙齿,鳞片,蛋),硬体多由矿物质组成 比较稳定的是方解石、硅质化合物、磷酸钙等 不太稳定的是霰石、含镁方解石 有机质硬体 如几丁质薄膜、角质层、木质纤维等,生物本身的条件,生物死后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 物理条件 如高能水动力条件下生物尸体易被破坏 化学条件 如水体pH值小于7.8时,CaCO3易于溶解;氧化环境中有机质易腐烂 生物条件 如食腐生物和细菌常破坏生物尸体,生物死后的环境条件,与埋藏的沉积物性质有关 圈闭较好的沉积物易于保存,如化学沉积物、生物成因的沉积物,具孔隙的沉积物中的古生 物尸体易被破坏 一些特殊的沉积物还能保存生物软体

4、部分,如 松脂、冰川冻土等,基底上的内栖生物,以及一些表栖生物也能 破坏沉积物内的生物遗体,埋藏条件,一些特殊的沉积物还能保存生物软体部分,如松脂、沥青湖、冰川冻土等,埋藏前的暴露时间 及时埋藏有利于形成化石;埋藏后不被再挖掘出来;石化作用时间 经过较长地质历史时间的石化作用;短暂、近期内的生物埋藏不成为化石;,时间条件,埋藏的尸体与周围的沉积物一起,在漫长的地史成岩过程中,逐步石化,形成岩石的一个部分,成岩石化条件,定义:埋藏在沉积物中的生物体,在成 岩作用中经过物理化学作用的改 造而成为化石的过程,石化作用(petrifaction)的定义,矿质充填作用,置换作用,碳化作用,在石化作用过程

5、中,原来生物体组分被溶解,外来矿物质充填,如硅化、钙化、白云化、黄铁矿化等。如果溶解速度等于充填速度,原生物体的微 细结构可以保存下来 如果溶解速度大于充填速度,则原来的微细 结构难以再现,置 换 作 用,石化作用方式,硅化木(新疆准葛尔),生物硬体组织中的一些空隙,经过石化作用被一些矿物质沉淀充填,使得生物硬体变得致密和坚硬 充填作用可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中,如贝壳的微孔、脊椎动物的骨髓;也可以发生在生物硬体结构之间,如有孔虫的房室、珊瑚的隔壁之间,矿 质 充 填 作 用,石化作用方式,矿 质 充 填 作 用-腕足动物,73,27,生物遗体中不稳定的成分分解和升馏挥 发,仅留下较稳定的碳质薄膜

6、保存为化石 通常是几丁质的生物体发生此石化作用,其几丁质成分(C15H26N2O10)为主的植物叶化石、笔石枝等经碳化作用,H,N,O挥发,留下碳质薄膜化石,碳 化 作 用,石化作用方式,碳质薄膜化石,笔 石,植 物 化 石,1、化石形成条件的严格,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 极少部分保存成为化石2、现已发现的化石仅是岩层中保存成化石的一 部分(包含超微化石、分子化石等)由于上述二个因素、表明古生物记录的不完备性。化石记录不完备是古生物学中的基本事实,所以在研究古生物界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需考虑这个事实,避免做出片面结论。,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现今我们能够在地层中观察到的化石仅是各地史时期生存过的

7、生物群中极小的一部分 现生生物:已记录170 多万种,估计有500-1000多万种 古生物:已记录13万多种,大量未知,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古生物化石仅是现代生物编目的8.7,73,31,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73,32,1.化石的定义 2.化石的形成条件 3.化石的保存类型 4.化石的研究方法 5.化石的分类与命名 6.古生物学分类系统简介,第二章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实体化石 模铸化石 遗迹化石 化学化石,根据化石的保存特点,化石可分为4类:,三、化石的保存类型,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的化石,1、实体化石body fossil,实体化石(1),全部生物遗体的实体化石,73,37,部分生

8、物遗体的实体化石,实体化石(2),73,38,部分生物遗体的实体化石,实体化石(3),body fossils,mode and cast fossil,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复铸物),2、模铸化石,印痕化石 印模化石 核化石 铸型化石,生物软体 在围岩上留下的印痕,印痕化石,云南澄江寒武纪,软体复原,软体印痕,73,42,印痕化石,中华微纲虫,印痕化石,mold fossil,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的印模 包括:外模、内模、复合模,2)印模化石,注意:印模化石上所反映的纹饰和构造与生物体实际情况,正好凸凹方向相反。,73,45,外模external mold 生物硬体外表面在围岩上的

9、印模,73,46,内模internal mold 生物硬体内表面在围岩上的印模,复合模posite mold 内模和外模重叠在一起的化石,生物硬体所包围的内部空间或生物硬体溶解后形成的空间,被沉积物充填固结形成的化石 内核internal core 外核external core,3)核化石core fossil,73,49,核化石的形成过程,内核,外核,在形成外模和内核后,原壳体被全部溶解,沉积物在溶解后的空间再次充填形成的化石,4)铸型化石cast fossil,铸型化石在大小、形态和表面装饰等方面与原生物体一致,但内部构造完全不同。,73,51,铸型化石的形成过程,保存在岩层中古代生物活

10、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遗迹化石ichnofossil,足迹 行迹 拖迹 爬行迹 停息迹 潜穴,53,遗迹化石,73,54,遗迹化石,Trace fossils:traces and remains left by organisms action through time,淮南寒武系遗迹化石,淮南寒武系遗迹化石,淮南寒武系遗迹化石,73,59,遗迹化石对于研究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遗迹化石的意义,分子化石 molecular fossil 分解后的古生物有机组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残留在地层中形成的化石,4、化学化石 chemical fossil,有机质软体遭受破坏

11、,但分解后的有机组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仍可残留在岩层中 这些残留物质仍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对探索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及生物成因的矿产探寻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73,实体化石 硬体 软体 模铸化石 印痕化石 印模化石(内模外模复合模)核化石(内核外核)铸型化石,遗迹化石 痕迹 遗物化学化石 分子化石,化石的保存类型,1.化石的定义 2.化石的形成条件 3.化石的保存类型 4.化石的研究方法 5.化石的分类与命名 6.古生物学分类系统简介,第二章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1、化石标本和样品的野外采集 2、化石标本的揭露和分离 3、化石的鉴定和记叙 4、化石的照相、制图和复原 5、化石资料的

12、分析与应用,36,化石标本和样品的,野外采集工具,化石标本和样品的野外采集方法和技术示意图,1、化石标本和样品的野外采集 2、化石标本的揭露和分离 3、化石的鉴定和记叙 4、化石的照相、制图和复原 5、化石资料的分析与应用,1.化石的定义 2.化石的形成条件 3.化石的保存类型 4.化石的研究方法 5.化石的分类与命名 6.古生物学分类系统简介,第二章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辅助分类单位:亚sub-,超super-,生 物 分 类 单 位,物种species是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它

13、不是人为的分类单元,是生物进化中的客观实体,现代生物学上的物种:由杂交可繁殖后代的一系列自然居群组成,物种之间是生殖隔离的。它们具有:,共同的起源 共同的形态特征共同的地理区 共同的生态环境种间能育,共同的形态特征 构成一定的居群 具有一定的生态特征 分布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古生物学中的物种鉴别标志:,古生物的命名法则,属以上分类 单元的命名采用单名法,其中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属名用斜体 Anthozoa(珊瑚纲)Claraia(克氏蛤),学名均采用拉丁文 或拉丁化文字,种的命名用双名法(均为斜体)属名+种本名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本名字母全部小写,Claraia aurita(带耳克氏蛤),亚

14、种的命名用三名法(均为斜体)属名+种本名+亚种名 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本名和亚种名字母全部小写 Claraia aurita minor(带耳克氏蛤微小亚种),Animalia 动物界 Chordata 脊索动物门 Vertebrata 脊椎动物亚门 Mammalia 哺乳纲 Primates 灵长目 Hominidae 人科 Homo 人 Homo sapiens 智人,生物的名称(例1),Felis tigris(虎)的3个地理亚种:,Felis tigris altaica 东北虎 Felis tigris amoyensis 华南虎 Felis tigris sumatrae 南亚虎

15、,生物的名称(例2),为了便于查阅,各级正式学名之后要写上 命名者的姓氏 和 公元年号 学名+姓氏,年号 Squamularia grandis Chao,1929,化石名称的书写形式,生物的有效学名是符合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所规定的 最早正式刊出 的名称 同物异名:Cyrtospirifer Nalivkin,1918 Sinospirifer Grabau,1931 Centrospirifer Tien,1938 异物同名:按同样规则,古生物的命名法则-优先律:,sp.species未定种 如 Eumorphotis sp.sp.indet.species indeterminate不

16、定种 如 Redlichia sp indet.cf.conformis 相似种 或称比较种 如Claraia cf.wangi gen.nov.genus novum 新属(第一次发表时)如 Pseudoclaraia gen.nov.sp.nov.species novum 新种(第一次发表时)如Clarkina yini sp.nov.,化石常用的几种缩写词和符号:,1.化石的定义 2.化石的形成条件 3.化石的保存类型 4.化石的研究方法 5.化石的分类与命名 6.古生物学分类系统简介,第二章 化石的形成与古生物学,动物界Animal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 脊椎动物Ver

17、tebrate 植物界Plant 低等植物Lower plant 高等植物Higher plant,原生动物门Protozoa 蜓类 海绵动物门Spongia 古杯动物门Archaeocyatha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珊瑚 环节动物门Annelida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类、头足类,古生物学分类系统(动物界),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三叶虫 苔藓动物门Bryozoa 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笔石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分类系统(动物界续),蓝藻植物门Cy

18、anophyta 叠层石 硅藻植物门Bacillariophyta 甲藻植物门Pyrrophyta 沟鞭藻类 金藻植物门Crysophyta 颗石藻类 轮藻植物门Charophyta,古生物学分类系统(低等植物),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原蕨植物门Protopteridophyta 石松植物门Lycophyta 节蕨植物门Arthrophyta 真蕨植物门Pteridophyta 前裸子植物门Progymnospermophyta,古生物学分类系统(高等植物),种子蕨植物门Pteridospermophyta 苏铁植物门Cycadophyta 银杏植物门Ginkgophyta 松柏植物门Coniferophyta 有花植物门Anthophyta,古生物学分类系统(高等植物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