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类-助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词类-助词.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汉语词类助词,分类结构助词、音节助词、语气助词,1、结构助词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组成名词性结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置于主、谓间,形成偏正关系)2、音节助词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与马惊。战于长勺,公将鼓之。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3、语气助词作用:表达各种不同的语气,如: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从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分为“句首、句中、句尾”。古今差异:句首和句中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句尾语气词从古至今也发生很大变化。,句尾语气词(也、矣、乎、哉),“也”主要用于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基本用法)用
2、于复句句尾的“也”都带有肯定、确认或深信不疑的语气。还可以用在表示命令或疑问的句子末尾。例: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南冠而执者,谁也?仍主要表示的是肯定、判断语气。,“矣”表动态,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也”表静态,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例:鸡已鸣矣。余病矣。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吾属今为虏矣。,“乎”、“与(欤)”、“邪(耶)”经常用于疑问句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最普遍。例:等死,死国可乎?(要求作肯定或否定回答,相当于“吗”)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选择问句中,相当于“呢”)“乎”还可以和句首、句中语气词“其”及词组“得无(该不会)”、“无乃(恐怕)”等相呼
3、应,表示委婉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吧”。例: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日食饮得无衰乎?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乎”还可以用在感叹句的句尾。例:善哉,技盖至此乎!天乎!吾无罪!,“与”、“邪”的语法作用相同。论语孟子只用“与”、庄子用“邪”比较多,这两个字古音很相近,大概是方言不同的关系。例:是谁之过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疑问语气并不强,带有探寻的语气。“何以为”或“何为”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哉”基本作用是表示感叹,而且比较强烈。例: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哉”也常用于反问句中,一般需要疑问代词或“岂”相呼应。例: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
4、善哉?反问语气主要由疑问代词和“岂”发出的,“哉”的主要作用还是表示感叹语气。,“夫”也表示感叹语气,但比“哉”要低沉一点。例:逝者如斯夫!句尾语气词的连用例: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三个语气词连用,感情色彩一般都比较强烈,各语气词仍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练 习,一、单选题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C、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D、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2)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用作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的
5、A、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B、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C、彼节者有间,而刃者无厚。D、故令尹诛而楚奸上闻。,(3)下面各句中的介词“于”引进比较对()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4)下面各句中的“之”字,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是()A、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今臣之刀十九年矣。,(5)下面各句中的“夫”字用作语气词的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夫川竭而谷虚,丘夷
6、而渊实。D、小子何莫学夫诗?(6)下面各句种风格的“其”字用作语气词()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D、若从君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7)下面各句中的“唯”(惟)字表示帮助判断语气的是()A、黍稷非馨,明德惟馨。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鬼神非人宗亲,惟德是依。D、父母唯其疾之忧。(8)下面各句中,“乎”字用作词尾的句子是()A、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C、敢问夫子恶乎长?D、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9)下面句子中有着重号的字用作形容词词头的是()A、陟彼南山,言采其蕨。B、不我以归,忧心有忡。C、之子于归,宜其室家。D、薄污我私,薄浣我衣。(10)下面的字,能够用作名词词头的是()A、有 B、其 C、言 D、于,二、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词性、意义或作用。(重庆师范学院)1、汤之问棘也是已。2、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3、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4、齐其为陈氏矣。5、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7、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8、微禹,吾其鱼乎!9、衣食所安,弗敢专也。10、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