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特色针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5087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0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特色针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各种特色针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各种特色针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各种特色针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各种特色针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特色针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特色针法.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种针法,各种针法,三棱针 皮肤针皮内针 鍉针火针 芒针,三棱针疗法,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叫三棱针法(three-edged needle therapy)。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puncturing collateral),现代称为放血疗法(bleeding therapy)。,三棱针是一种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厘米左右,针柄稍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的针具。,三棱针古称锋针。古人对此十分重视,如灵枢九针论谈到九针中的锋针主要就用于泻热出血;灵枢九针十二原则提出了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的治疗原则;灵枢官针中更有络刺、赞刺

2、、豹纹刺等法的记载。由此可见,古人在刺络放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也表明三棱针刺络放血法是一种十分重要而又常用的针刺法。,(一)操作方法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四种。,1点刺法(速刺法)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毫米。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35毫米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

3、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2散刺法 又叫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3刺络法 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毫米),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4挑刺法

4、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有再刺入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复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综合征、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二)适应范围,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凡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三)注意事项,1对患者要做

5、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3点刺时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一般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4体质虚弱者、孕妇、产后及有出血倾向者,均不宜使用本法。注意患者体位要舒适,谨防晕针。5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四)关于出血量,1在刺络疗法中,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原则上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情况而定。体质:一般外轻力壮,气血旺盛者出血量可稍多,年老体弱,小儿妇女则出血偏少。部位:头面、四肢指(趾)部出血量宜少。四肢部出血量可略多。病情:阳证、实证、热证、

6、新病刺血量偏多;阴证,虚证、久病则出血量宜少。,2在具体操作时,对刺络出血量一般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微量:出血量在滴左右,包括局部充血,渗血以及内经中所载出血如大豆、见血而止及微出血等情况。微量放血主要用于较大面积浅表疾患如神经性皮炎,下肢慢性溃疡,银屑病,白癜风,末梢神经炎,顽癣以及慢性软组织劳损,头痛,不寐等,常使用皮肤针散刺。少量:出血量一般在10滴左右,(大约半毫升),少量血主要用于头面以及四肢指(趾)部穴位的一些急性、热性病如盛冒,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疟疾等。常使用三棱针速刺法。,中等量:中等量出血是指放血量在10毫升左右。主要用于一些外科感染性疾患以及部分急症如疔,疖

7、,痈疽,乳腺炎和急性软组织扭伤,中暑,各种痛证,精神系统疾病等。常在四肢部用三棱针点刺法。大量:出血量超过15毫升,达几十或者上百毫升,甚至更多者的大量出血。这种方法多用于一些慢性全身性疾患和部分急证实证,如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癫狂等。放血时可以用三棱针缓刺加罐或注射器抽吸。,皮肤针,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是以多支短针组成,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具。皮肤针法源于古代的半刺、毛刺、扬刺等刺法,灵枢官针篇记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内,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上述诸法同属浅刺

8、皮肤的针刺方法。素问皮部论篇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说明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密切联系,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运用皮肤针叩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叫皮肤针法(skin needle therapy)。,皮肤针的针头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针盘下面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不锈钢短针的数目不同,可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针尖不宜太锐,呈松针形,针柄要坚固具有弹性,全束针平齐,防止偏斜、钩曲、锈蚀

9、和缺损。现代又发明了一种滚刺筒,是用金属制成的筒状皮肤针,具有刺激面广、刺激量均匀、使用简便等优点。,(一)操作方法,1叩刺部位 皮肤针的叩刺部位,一般可分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三种。(1)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因其分布着各经原穴、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2)穴位叩刺: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

10、3)局部叩刺: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及顽癣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2刺激强度与疗程 刺激的强度,是根据刺激的部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轻、中、重三种。(1)轻刺:用力稍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2)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3)中刺: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叩刺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间隔35日。,3操作,(1)叩刺:针

11、具和叩刺部位用乙醇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或刺激强度。,(2)滚刺:是指用特制的滚刺筒,经乙醇消毒后,手持筒柄,将针筒在皮肤上来回滚动,使刺激范围成为一狭长的面,或扩展成一片广泛的区域,(二)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三)注意事项,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毛钩,

12、针面是否平齐;滚刺筒转动是否灵活。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者疼痛。3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4叩刺局部和穴位,若手法重而出血者,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注意防止感染。5滚刺筒不要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疼痛或出血。,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作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它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素问离合真邪论篇有“静以久留”的刺法。针刺入皮肤后,固定留置一定的时间,给皮肤以长时间的刺激,可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刺部位多以不妨碍正常的活动处腧穴为主,一般多选用背俞穴、四肢穴和

13、耳穴等。,皮内针的针具有两种。一种呈颗粒型,或称麦粒型,一般长1厘米,针柄形似麦粒;一种呈揿钉型,或称图钉型,长约0.20.3厘米,针柄呈环形。前一种针身与针柄成一直线,而后一种针身与针柄呈垂直状。,(一)操作方法,皮内针、镊子和埋针部皮肤严密消毒后,进行针刺。1颗粒式皮内针 用镊子挟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皮下横向刺入,针身可刺0.50.8厘米,针柄留于皮外,然后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粘贴固定。2揿钉式皮内针 用镊子挟住针圈,对准腧穴,直刺揿入,然后用胶布固定。也可将针圈贴在小块胶布上,手执胶布直压揿入所刺穴位。,皮内针可根据病情决定其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为35天,最长可达1周。若天气炎热,留

14、针时间不宜过长,以12日为好,以防感染。在留针期间,可每隔4小时用手按压埋针处12分钟,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二)适应范围,皮内针法临床多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如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胆绞痛、腰痛、痹证、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小儿遗尿、痛经、产后宫缩疼痛等。,(三)注意事项,1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胸腹部因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2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3埋针期间,针处不可着水,避免感染。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勿过长,以防感染。,鍉针,又称推针,是通过对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15、。具有疏导气血、通调经络的作用。,鍉针长约34寸,以粗钢丝制成,也可采用骨质或硬木制成。针头钝圆,不致刺入皮肤,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柄部或用铝丝缠绕,在推压时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动,以增强感觉。,【操作方法】,将鍉针按压在经脉及穴位表面,不刺入皮肤,以得气为度。亦可指导病人自己使用。鍉针按压的轻重程度可分为强弱二类:1.弱刺激:将针轻轻压在经脉穴位上,待局部皮肤周围发生红晕或症状缓解时,缓慢起针,起针后局部稍加揉按。2.强刺激:将针重压在经脉及穴位上,动作宜快,待病人感觉疼痛或酸胀感向上下扩散时,迅速起针。3.取穴及疗程:针取穴可根据辨证、循经,或“以痛为俞”的原则取穴,单独或结合运用。一般

16、以10次为1疗程。,【适用范围】本法具有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寒证及虚证,尤其是对害怕针刺、年老体弱、孕妇及儿童更为适宜。【注意事项】局部皮肤感染、有疤痕者不宜施用此法,火针法,是将特制的金属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寒痹、痈疽、瘰疬等疾病。,火针针体较粗,质坚韧,一般采用员利针或24号、26号2寸长的不锈钢针。也有应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或火针、三头火针,以及钨合金制成的火针。弹簧式火针进针迅速,易于掌握深度;三头火针用于体志、疣的治疗;钨合金物理性能好,有耐高温、不退火、变形少、不易折、高温下硬度强等特点

17、。火针根据粗细不同,分为细火针(针尖直径0.5mm)、中火针(针尖直径0.75mm)、粗火针(针尖直径1.2mm),针柄套上木柄,以防烫手(见图),【操作方法】,1.选穴与消毒根据不同病症辨证取穴,或以“以痛为腧”的局部取穴法选穴。患者来取合适的体位。针刺前注意消毒,先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棉球脱碘。2.烧针火针烧灼的程度有三种,根据治疗需要,可将针烧至白亮、通红,或微红。若针刺较深者,需烧至白亮,速进疾出,否则不易刺入,也不易拔出,而且剧痛。如属较浅的点刺法,可以烧至通红,速入疾出,轻浅点刺。如属浅表皮肤的烙熨法,则将针烧至微红,在表皮部位轻而稍慢地烙熨。烧针用的灯火以乙醇灯比较方便,一般左手

18、持灯,右手持针,靠针施术部位,烧针后迅速针刺。烧针的次序是先烧针身,后烧针尖,若针身发红而针尖变冷者则不宜进针。,3.针刺的深度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以及穴位所在部位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要求既能劫部,又不伤皮肉为佳。一般四肢及腰腹部可稍深,刺至25分深,胸背部宜浅,可刺12分深;颜面部除了面部痣及扁平疣外一般不用火针,尤其靠近五官的穴位不宜火针针刺。火针刺后,立即用棉球或指按压针孔,可以减少疼痛,但不可揉搓,以免出血。针孔的处理,视针刺深浅而定,如果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可用消毒纱布敷贴,胶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慢性泄泻、痢疾

19、阳萎、痈疽、痔疮、瘰疬、腱鞘囊肿、象皮腿、月经不调、小儿疳积,以及某些皮肤病如疣、痣、癣、疮节等。【注意事项】(1)对于血管及主要神经分部位不宜针刺。(2)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完全消退时,应避免洗浴;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抓,以防感染。(3)注意检查针具,发现有剥蚀或缺损时,则不宜使用,以防意外。(4)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解释工作,消降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由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其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为芒针。芒针法具有疏通经络,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等作用。,芒针采用不锈纲丝制成,光滑坚韧,富于弹性,不易生锈。芒针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针尖:又

20、称针芒,针的前端锋锐部分。要求圆利而不锐,形如松针。针身:针尖与针柄之间的部分。要求圆骨、粗细均匀。针根:针身与针柄交界处。要求牢固,如有剥蚀、损伤或弯曲,则容易折断,要注意。针柄:针根与针尾之间部分。一般用铜丝或银丝绕成,呈圆筒状,是执针用力的部位。针尾:指针柄未端。,芒针的长度以58寸为,也有在1尺以上者,临床上以5寸、6寸、7寸长度和26号、28号粗细的用途较广。8寸以上的芒针,除针刺带脉穴外,以般应用甚少。,【操作方法】,芒针的针刺操作必须两手协作,灵活配合。针刺的基本步骤如下:1.进针针刺前常规消毒,然后刺手执针,使针尖抵触穴位,然后押手配合,固定针体下端,利用指力和腕力,压捻结合,

21、迅速刺透表皮,根据不同穴位,缓慢运针,刺至相应深度。,2.手法芒针刺入表皮后,必须运针一定的深度,并施以各种手法,以增强刺激。常用手法以捻转为主,要求轻捻缓进,左右交替,即拇指对食、中指的前后捻转,并以拇指前后运动为主,以食、中指逆向转微活动为辅。捻转的角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80360之间。运针不能朝单一方向捻转,否则针身缠绕肌肉纤维,增添患者疼痛。在运针时,还可以变换针刺方向和角度,根据穴位解剖部位的不同,用押手的动作来改变针刺方向和角度,增加刺激强度,提高治疗效果。,3.出针施针完毕后,应把针退出。方法是缓慢退至皮肤表层,再轻轻抽出,边退针,边揉按针刺的相应部位,以防出血,减轻疼痛,【适应

22、范围】,适应范围较广,一般是在普通毫针难以取效,必须用长针深刺才能见效的疾病。常用于血管性头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支气管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运动神经元疾病、急性脊髓炎、外伤性截瘫、脊椎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注意事项】,(1)对初次接受芒针治疗的患者,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选穴宜少,手法宜轻。(2)由于芒针的针身长而细,针刺穴位较深,应告诫患者进针以后不可移动体位,以免造成弯针、滞针或折针。(3)针刺时必须缓慢,切忌快速提插,容易造成损伤血管或器管组织,如针尖遇到阻力,必须退针或改变针刺方向。(4)过饥、过饱、过劳、醉酒、年老体弱、孕妇儿童,以及某些不能配合治疗者忌针。(5)医者态度要严肃认真,掌握人体穴位深部的解剖组织,不可马虎轻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