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应用基本原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51259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机应用基本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呼吸机应用基本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呼吸机应用基本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呼吸机应用基本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呼吸机应用基本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机应用基本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机应用基本原理.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呼吸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呼吸机的种类,依工作动力不同手动、气动(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电动(以电为动力)。依吸-呼切换方式不同定压(压力切换)、定容(容量切换)、定时(时间切换)。依调控方式不同简单机械、微电脑控制。,呼吸机的基本构造,几种常见的呼吸机,呼吸机的操作方法,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鼻/面罩:用于无创通气。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对保证顺利实施机械通气十分重要。气管插管:经口或鼻插管(短期)气管切开:长期实行机械通气患者;解剖死腔占潮气量比例较大的患者,如单侧肺;或气管插管失败者。,机械通气的适应证,禁忌证,1.低血容量性休克,在血容量未补足前,避免应用。2.严重肺大泡和未经引流的气胸。3.肺组织

2、无功能。4.大咯血,在气道未通畅前。5.心肌梗死。6.支气管胸膜瘘。,1.A/C(Assist Control)辅助/控制通气,呼吸模式,.AV(Assisted Ventilation)辅助通气 是在患者吸气用力时提供通气辅助,即当患者开始自主吸气时,依靠气道压的降低来触发(压力触发),触发后通气机即按预设潮气量(或吸气压力),频率,吸呼比将气体传给患者。,.CV(Controlled Ventilation)控制通气 呼吸机完全替代自主呼吸的通气方式。即患者的呼吸方式(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完全由通气机来控制。包括容积控制通气(VCV)和压力控制通气(PCV)。,a.容积控制通气(volum

3、e controlled ventilation,VCV)概念: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呼比(I/E)和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机来控制。调节参数:吸氧浓度(FiO2),VT,RR,I/E.特点:能保证潮气量的供给,完全替代自主呼吸,有利于呼吸肌休息;易发生人机对抗、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不利于呼吸肌锻练。应用:a、中枢或外周驱动能力很差者。b、对心肺功能贮备较差者,可提供最大的呼吸支持,以减少氧耗量。如:躁动不安的ARDS患者、休克、急性肺水肿患者。c、需过度通气者:如闭合性颅脑损伤。,b.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概念:预置压

4、力控制水平和吸气时间。吸气开始后,呼吸机提供的气流很快气道压达到预置水平,之后送气速度减慢以维持预置压力到吸气结束,呼气开始。调节参数:FiO2,压力控制水平,RR,I/E。特点:吸气流速特点使峰压较低,能改善气体分布和V/Q,有利于气体交换。VT与预置压力水平和胸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有关,需不断调节压力控制水平,以保证适当水平的VT。应用:通气功能差,气道压较高的患者;用于ARDS有利于改善换气;新生儿,婴幼儿;补偿漏气。,.A/C(Assist Control)辅助/控制通气 是将AV和 CV的特点结合应用。A/C模式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通气模式之一。患者依靠吸气用力的触发可选择高于预设频率

5、的任何频率进行通气,如果患者无力触发或自主呼吸频率低于预设频率,通气机即以预设频率取代和传送潮气量。结果,触发时为辅助通气,没有触发时为控制通气。,无自主呼吸为控制通气(C);自主呼吸触发时,为辅助通气(A)特点:自主呼吸较弱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足够的通气量;降低呼吸功耗。,2.SIMV(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指呼吸机在每分钟内,按事先设置的呼吸参数(频率.流速.流量.容量.吸呼比等),给予病人指令性呼吸。,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但自主呼吸的频率.流速.流量.容量.吸呼比等不受呼吸机的影响,而均由病人自己控制

6、和调节。应用SIMV时,呼吸机的供气由病人的自主触发。,SIMV应用指征:主要用于脱机前的训练和过渡,但并非所有脱机的病人均要经过SIMV阶段,这主要取决于脱机的难易程度。也用于一般的常规通气,如部分呼吸情况相对平稳或正常情况下。在此情况下,多与PSV(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压力支持通气)同时使用(SIMV+PSV)。以避免或加重呼吸肌疲劳。在很多情况下,SIMV可作为长期通气支持疗法的标准技术。,SIMV应用时注意事项:过低呼吸频率的SIMV不宜应用时间过长,必要时应加用PSV,以避免加重呼吸肌疲劳。当病人病情变化或不稳定时,要警惕会发生通气不足的可能。因为

7、如病情恶化使自主呼吸突然停止,可能会出现通气不足和缺氧,如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可能造成病人死亡。所以需加设窒息后备通气功能。,SIMV脱机前准备时,可将SIMV的呼吸次数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脱机。一般当指令呼吸次数降至5次/min,病人仍可保持较好氧合状态时,即可考虑脱机。,3.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指在病人有自主呼吸的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内,均人为的施以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高于大气压)。主要用于有自主呼吸的病人,也可理解为是自主呼吸状态下的呼气末正压。,.需要多高的呼气末正压?呼气末正压(PEEP)是1969年A

8、shbangh提出,并应用于ARDS等,取得较好效果,此后迅速推广,如今在临床广泛应用。PEEP最常应用于以ARDS为代表的型呼吸衰竭。以高碳酸血症为特征的 型呼吸衰竭一般不用。,当常规通气和低浓度给氧不能纠正严重低氧血症,而增加给氧浓度又有氧中毒的危险时,可应用PEEP。先给0.5kPa,以后酌情每次增加。当PEEP增至2.5kPa尚不能纠正PaO2达安全水平时,可考虑选用CPAP.,CPAP与PEEP区别:CPAP是一种独立的通气模式,可以单独使用。PEEP(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呼气末正压通气只是一种特殊的通气功能,必须与一定的通气模式同时使用

9、。,CPAP应用指征:.肺不张 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常发生于上腹部和心胸外科手术后。原因包括全麻后气管支气管的粘液纤毛廓清,膈肌功能障碍,疼痛,咳嗽和叹气动作受损,过多应用镇痛剂,活动减少,术中肺挫伤或膈神经损伤等。经面罩给予CPAP,压力0.741.47kPa(7.515cmH2O),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肺不张。,.作为撤机技术应用:在机械通气向自主呼吸过渡期间,可交替使用CPAP和控制或辅助通气模式,逐渐增加CPAP条件下自主呼吸时间,逐渐降低CPAP水平,最后过渡 到完全自主呼吸。一般当CPAP减至0.2940.49kPa(35cmH2O)以下,患者能较长时间维持理想血气而无呼吸困难

10、时,即提示可撤机。,.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增加慢性或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治疗支气管哮喘,选择呼吸模式时应考虑以下2个问题:.为患者提供多大的呼吸功?完全通气支持容量控制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 CV。部分通气支持SIMV PSV。,选择呼吸模式,选择完全或部分通气支持的依据是患者的疾病,病情和自主呼吸能力:a.如果患者的呼吸中枢严重抑制或呼吸停止、呼吸肌麻痹或严重疲劳和衰竭,那么给予控制通气,提供全部呼吸功以代替呼吸肌的工作是必要的。,b.但在患者呼吸肌疲劳有了恢复,已具备部分自主呼吸能力时,就应及时改用部分通气支持。,.如何减少或避免气压伤等并发症?气压伤是机械通气最重要

11、,可能致命的并发症包括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和系统性气体栓塞。,气压伤的发生 与气道峰压相关,气道峰压低于2.45kPa(25cmH2O),气压伤罕有发生。高于3.92 kPa(40cmH2O),发生明显增加。在常规通气和加用PEEP时,如气道峰压过高,采用限制潮气量,最大程度允许自主呼吸,采用SIMV模式等降低气道峰压。,综上总结选择呼吸模式:无自主呼吸者可给控制通气(CV)。有自主呼吸时可改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SIMV+PSV是常用的通气模式,也用于撤机过程。,1.成年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的血气指标:PH0.5)6.78.0kPa(50-60mmHg),血气分析与机械通气,2.血气

12、分析时机:在建立机械通气前常规动脉血气分析。建立机械通气后20-30分钟,达到气体交换新的动态平衡后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通气机参数。病人病情稳定后,可延长分析时间,如1-2次/天。,3.根据血气结果调节通气机参数:根据PaO2调节给氧浓度(FiO2)和加用PEEP水平,当PaO28.0kPa时,适当减低吸氧浓度。当PaO28.0kPa(60mmHg)时,应增加吸氧浓度,以避免组织缺氧。当增加吸氧浓度达0.6时尚不能维持PaO28.0kPa时,应考虑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先加用0.2-0.5kPa.以后酌情增加。也可延长吸气时间(增加吸呼比)。,根据PaCO2和pH来调节通气量(通气

13、频率和潮气量)。,若PaCO27.45,说明通气过度,应减少通气量。若PaCO26.0Kpa,Ph40-45cmH2O)和平台压(35cmH2O)可引起通气机相关损伤。为避免,在此时,为维持吸气平台压不超过35cmH2O,PH不低于7.25,允许PaCO2逐渐升高,即“许可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策略”。,机械通气各项参数设置,现代呼吸机一般包括8个参数:VT(潮气量)、VE(分钟通气量)、f(呼吸频率)、FiO2(氧浓度)、Ti(吸气时间)、Flow(吸气流速)、I/E(吸呼比)、P(气道压)。各类型呼吸机的设计是设计调节其中几个基本参数,其他参数则可随之变

14、化。如定容型:VT、f、Flow、FiO2。,各种呼吸模式参数的调定,控制通气CMVFiO2,VT,R,I/E.压力控制通气PCVFiO2,压力控制水平,R,I/E。辅助控制通气A/CFiO2,VT,R,I/E,触发灵敏度。同步间歇通气SIMVFiO2,VT,R,I/E,触发灵敏度。压力支持通气PSVFiO2、触发灵敏度和压力支持水平。,推荐基础设置,潮气量TV:8-15ml/kg或10ml/kg呼吸频率:12-15次/min送气流速:多在40-80L/min灵敏度:一般置于12L/minPEEP/CPAP:如需要,从低水平(5cmH2O)开始,逐渐上调压力支持通气:如需要,开始以1012cm

15、H2O为宜,氧浓度O2%:40%-50%最佳吸气末屏气时间:不超过吸气时间的15%叹气:on,潮气量 Tidal Volume(ml)正常人TV水平为8-15ml/kg。临床为简便操作,便于记忆,一般先按10ml/kg设置。以后根据血气和呼吸力学等监测指标调整。而对于肺有效通气容积减少的疾病(如ARDS),应采用小潮气量(68mm/kg)通气。TV设置与呼吸频率有一定关系,如呼吸频率较高所设置的TV应适当降低,反之亦然。对VT的调节以避免气道压过高为原则,即平台压不超过3050cmH2O;,呼吸频率Breath Rate(bpm)1.目前主张采用低呼吸频率和高潮气量的通气原则。一般应尽可能地将

16、呼吸频率设置在12-15次/min。:应与VT相配合,以保证一定的MV;应根据原发病而定;一般为1220次/分;应根据自主呼吸能力而定;如采用SIMV时,可随着自主呼吸能力的不断加强而逐渐下调SIMV的辅助频率。,根据病人自主呼吸频率设置:若病人的自主呼吸频率明显增快(28次/min),初始呼吸频率不易过低,否则会人机对抗。一般以接近或略低于病人的自主呼吸频率为原则。2.根据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送气速度Peak Flow(Lpm)送气速度即吸气流速,与吸/呼比互相关联,互相调节。吸气流速愈快,吸气时间愈短,在呼气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则吸/呼比缩小。临床应用多在40-80L/min,有认为最

17、好设置在60L/min。,吸/呼时间比(I:E)的设置 吸/呼时间比是重要的机械通气参数,指吸,呼气时间各占呼吸周期的比例。呼吸功能基本正常者,多选择1:1.5-2的吸/呼时间比。,以缺氧为主的病人,如循环功能允许,可选择吸气时间适当长的吸/呼时间比。以二氧化碳潴留为主的病人,可选择呼气时间稍长的吸/呼时间比。,吸/呼时间比(I:E)的设置方法:通过调节吸气流速,即先将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设置固定,然后调节流速或吸气时间,从显示屏幕上直接显示。如果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有变化,则需要重新调整吸气流速或吸气时间。以保证吸/呼时间比不变。,灵敏度Sensitivity(Lpm)分为压力和流速触发两种。现今多

18、数机型为流速触发。压力触发,吸气开始到呼吸机开始送气时间不低于110120ms流速触发,吸气开始到呼吸机开始送气时间可低于100ms,呼吸功耗较小。设置:在避免假触发的情况下尽可能小。一般置于-1-3 cmH2O或12L/min。,PEEP/CPAP(cmH2O)呼气末正压(PEEP)借助于呼气管路中的阻力阀等装置使气道呼气末压力高于大气压水平即获得PEEP。初使用呼吸机时,一般不主张立即应用或设置PEEP。应用指征:ARDS,重症哮喘,肺水肿,COPD呼吸衰竭,如果常规通气PaO2仍不能达理想水平,可考虑使用PEEP。,目前推荐“最佳PEEP(best PEEP)”的概念:(1)最佳氧合状态

19、;(2)最大氧运输量(DO2);(3)最好顺应性;(4)最低肺血管阻力;(5)最低Q S/Q T;达到上述要求的最小PEEP。但在实际操作时,可根据病情和监测条件进行,一般从低水平(5cmH2O)开始,逐渐上调,待病情好转,再逐渐下调。,呼气末正压(PEEP),PEEP过高的生理学效应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利影响,使肺泡处于过度扩张的状态,顺应性下降,甚至会引起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损,通透性增加,形成容积伤(volutrauma)。,.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cmH2O)是指在自主呼吸的基础上,呼吸机释放出预定吸气正压的一种通气。(1)应

20、用: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呼吸中枢驱动稳定者;与SIMV等方式合用,可在保证一定通气需求时不致呼吸肌疲劳和萎缩,可用于撤机。,(2)特点:属自主呼吸模式,患者感觉舒服,有利于呼吸肌休息和锻练;自主呼吸能力较差或呼吸节律不稳定者,易发生触发失败和通气不足;压力支持水平设置不当,可发生通气不足或过度。,(3)调节参数:用好PSV,需仔细调节参数:灵敏度和压力支持水平。SIMV+PSV 联合应用时,即使出现呼吸暂停病人也会得到预定的控制通气支持 PSV开始以1012cmH2O为宜,根据潮气量情况调整PSV的水平一般不超过2530 cmH2O,若在此水平仍不能满足通气要求,应考虑改用其它通气方式,氧浓度

21、O2%初用呼吸机时,为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可应用较高浓度的FiO2(60%)。甚至达100%。但时间应在30min-1h内。随着低氧血症的纠正,再将FiO2逐渐降至60%的相对安全的水平。,低氧血症未能完全纠正的病人,需应用PEEP等方法。病情平稳的病人,以将FiO2设置在40%-50%最佳。否则应尽可能60%水平。FiO2:50%时需警惕氧中毒。原则是在保证氧合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较低的FiO2,总之,原则是能使PaO2维持在60mmHg前提下的最低FiO2水平。,叹气Sign(on off)间断给予高于潮气量50%或100%的大气量;即深吸气功能,相当于正常人的呵欠。其目的在于使那些易于陷闭

22、肺底部的肺泡定时膨胀,改善这些部位的气体交换,防止肺不张。用于长期卧床、咳嗽反射减弱、分泌物引流不畅的患者 设置一般是每50-100次呼吸周期中有1-3次相当于1.5-2倍于潮气量的深吸气。,9.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预置压力控制水平和吸气时间。吸气开始后,呼吸机提供的气流很快气道压达到预置水平,之后送气速度减慢以维持预置压力到吸气结束,呼气开始。应用:通气功能差,气道压较高的患者。,10.吸气末屏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在吸气末呼气前0.33秒机器不再供气,肺内气体可发生再分布,使不易扩张肺泡充气、气道压从峰值

23、有所下降形成一个平台压。方法:不超过呼吸周期的15%。计算:若20次/分,平均3秒1次呼吸15%=屏气时间设置为0.45秒。生理效应:有利于气体在肺内的分布,减少死腔通气,平均气道压增高,对血流动力学不利。,上机后病人的表象观察 接上机后,若使用得当,患者肤色转红,HR减慢,有规律,BP趋稳定,正常,尿量,神志不清患者意识转清,烦躁不安安静,胸廓动度均匀,血气PO2,pco2。上机过程出现烦躁不安,呼吸促,出冷汗,HR、BP等需检查呼吸机参数及病人气道情况。,呼吸机与自主呼吸的对抗,概念:呼吸肌用力和呼吸机送气方式不协调。表现和监测患者躁动不安,呼吸节律和动度不规则,心率和血压波动,SpO2下

24、降,呼吸机报警。呼吸力学波形:压力-时间曲线和流速-时间曲线形态不稳定。定量监测:WOB(呼吸功)、VO2(氧耗量)、EE(静息能量消耗)和PTP(压力-时间乘积)增加。,呼吸机与自主呼吸的对抗,处理患者因素:除做好解释工作外,各种病情变化是常见原因,应通过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鉴别。呼吸机、呼吸管路因素:如为呼吸机故障,应以简易呼吸器代替呼吸机;呼吸管路原因:如管路脱开、插管移位和痰痂形成等。呼吸模式和参数设置不当:应针对吸气触发、流速波形、潮气量大小、吸呼切换各环节进行处理必要时可使用镇静或肌松剂。,呼吸检测数据,VE 分钟通气量(L)mVte 机械呼吸潮气量(ml)PIP 吸气峰压(c

25、mH2O)(应控制40-45cmH2O)MAP 平均气道压(cmH2O)PEEP 呼吸末正压(cmH2O)f 呼吸频率(bpm)I:E 吸呼比Ti 吸气时间(sec)SVE 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L)mVE 机械呼吸分钟通气量(L),Inspiratory Hold 通过按住Inspiratory Hold可显示Paw实时气道压(cmH2O)Palvd 平台压(cmH2O)-(应控制35cmH2O)Cst静态肺顺应性(ml/cmH2O)。,APNEA窒息呼吸机启动救命系统,需调节呼吸频率及潮气量。CHECK BKUP检查救命系统呼吸频率需调节呼吸频率。,报警参数显示,CIRC FAULT循环失败

26、呼吸管道漏气或未接好。LOW PRES气道压力过低呼吸管道漏气或未接好。LOW VOLUME低容量呼吸管道漏气或未接好。,HIGH BREATH呼吸频率过高确定呼吸频率过高或报警设定过低。HIGH O2氧气压力过高氧气压力大于0.4MpaHIGH PRES气道压力过高确定气道压力过高或报警设定过低。LOW O2氧气压力过低氧气压力小于0.3Mpa,BATTERY电池工作供电系统停电或电源未插好。LOCKED上锁LOW BATTERY低电池电池电压过低需充电。FLOW CAL流量校正流量校正自动完成请按Flow Cal完成。,呼吸机的撤离,撤离时要考虑的问题:1.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因是否好转。

27、2.通气和氧合功能如何。3.咳嗽和主动排痰能力。,撤机的指征:1、引起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得到控制。2、无明显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3、各主要脏器功能(心、肝、肾、胃肠)稳定。4、有咳嗽和主动排痰能力:(咳嗽反射,呼吸肌力量)。5、通气功能:最大吸气压-20cmh2O,VT5mL/kg,静态MV60mmHg,撤机方法:脱机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病人原先的肺功能状况 2、原发病对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及是否有肺部并发症的影响,SIMV:逐渐减少指令通气的次数,其血气分析到达脱机指标即可。PSV:逐渐降低PS水平,能持续应用48小时而氧合正常。,间歇停机法:开始以停机15分30分试验,然后根据血

28、气指标即临床情况(呼吸及心律等),逐渐延长脱机时间。先从白天开始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12小时,这样渐延长脱机时间以至全天脱机。拨管,呼吸机治疗期间的监测,1、意识状态及基本生命体征:2、呼吸方面:频率、幅度、人机协调、人工气道(位置、通畅)分泌物量、颜色、粘稠度 3、循环:心律,脉搏、血压、末梢循环(皮肤颜色,湿度,弹性)4、肾:尿量,比重。,一些特别紧急需立即处理的情况,1.张力性气胸: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进行性低氧血症,患者极度烦躁、气道压力显著升高、胸廓不对称、患侧显著膨隆、叩诊成鼓音。仔细看有气管移位。胸腔穿刺是快速确诊的重要依据。处理原则:快速有效安全 迅速在床旁用粗针排

29、气。然后慢慢 进行正规闭式引流。,2.急性主气道梗阻:原因:a.人工气道梗阻:痰堵塞、气囊脱套、导管打折/咬扁等 b.主气管痰栓、血/痰阻塞等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进行性紫绀伴极度烦躁。显著气道压增高,呼吸机无法进行通气或安全阀开放。吸气是有严重三凹表现,听诊无呼吸音。,处理:1.脱离呼吸机,简易呼吸器或麻醉机辅助,同时判断气道压力情况。2.试行插入吸痰管,注意吸痰管受阻部位、深度以判断为导管内、或是气道内阻塞。3.如为导管内阻塞,立即拔除人工气道。更换导管。3.1.加压面罩通气,观察气道阻力及胸廓起伏情况,然后重新建立人工气道。,4.气道内阻塞或以上处理后无效。4.1.用力向上挤压患者腹部

30、看看能否将堵塞的东东挤出 4.2.不行,就看缺氧程度严重与否。a.尚能有部分通气,缺氧不重急诊纤支镜b.缺氧严重、伴进行性心跳下降立即于气道内注入NS1015ml,手工加压通气冲洗可VT、F大些,目的使痰痂松动或进入较小的气道,提供部分通气,避免心跳停止然后病情有所缓解纤支镜,3.急性肺不张 PaO2下降,气道高压报警,一侧呼吸音下降,胸廓不对称。原因:痰液堵塞,气管插管位置下移。判断:双肺对比听诊。胸片。解决方法:调整气管插管的深度,拍背吸痰,呼吸球囊鼓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4.呼吸机类似电脑“死机”患者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呼吸费力、对抗,胸廓起伏大,气道压力显著升高,高压报警,PEEP显示

31、也是增高。呼吸机其他参数均正常,患者皮氧也维持99,把呼吸机接简易呼吸气囊,见气囊无起伏,判断呼吸机根本没有送气。处理:予重新启动后一切恢复正常。,5.患者出现不能解释的烦躁不安。血气尚可,胸片无肺不张,但气管插管位置过深(可能顶住气管隆突),退出到正确位置后即缓解。,综上处理步骤:a 危急情况出现时首先看看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b 原因不明时,先脱离呼吸机,用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手工辅助通气。c 如果手工OK,那就检查机器、管道。,Low Pressure低压报警:气道压下限 通气回路脱接;气管导管套囊破裂或充气不足 迅速接好脱接管道;套囊适量充气或更换导管,呼吸机使用中常见报警意义及处理,H

32、igh Pressure高压报警:气道压上限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通气回路、气管导管曲折;胸肺顺应性降低;人机对抗;叹息通气时。无菌吸痰;调整导管位置;调整报警上限;药物对症处理。,Low Minute Volume低分钟通气量低限 气道漏气;机械辅助通气不足 自主呼吸减弱对因处理;增加机械通气量;增加机械通气量或兴奋呼吸,人工气道的管理,1.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问题.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患者失去了上呼吸道的温、湿化作用,机械通气时需使用 加温加湿器予以补偿。要求吸入气体温度在3236,相对湿度100%,24小时湿化液量至少250ml。2.吸痰.每次吸痰前后予高浓度氧(FiO270%)吸入2分钟,吸痰

33、时间小于15秒,吸痰中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3.雾化吸入.通过文丘里效应将药物水溶液雾化成510m微滴送入气道后在局部发挥药物作用。常用药物有扩支药(2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有时使用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4.气管内滴液.通常用于稀释、化解痰液。多用NS。每1/21小时一次缓慢注放气管深部,3ml/每次。5.气囊充放气气管粘膜下毛细血管内压约为25mmHg,为避免粘膜缺血坏死,气囊内压须25mmHg(在保证气管导管与气管间间隙基本不漏气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充气压力);每4小时将气囊放气5分钟(放气前务须吸净气囊上坠积物)。,要理解CMV,AMV,IMV,SIMV,PCV,PSV等基本概念就要守在床前。同时观察呼吸机、病人和监护仪,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呼吸机是看各项参数,特别观察压力表,频率,潮气量。,呼吸机学习的方法,病人是观察其对呼吸机打气的反应,如其肢体活动、面部表情、胸廓活动情况.,如起伏程度、频率、是否对称、起伏情况与呼吸机打气的联系等,注意呼吸机报警时病人的情况(病人是烦躁了?咳嗽了?活动了?痰多了?漏气了?),以后你对呼吸机报警就心中有数。呼吸机很多细节要在值班时慢慢学到,比如如何应付各种报警、如何调节各种参数时病人接受。即学习-实践-总结,。,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