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51548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第二服务部汇报人 武美平,汇 报 内 容,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三、注水泥、顶替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2010年,长庆固井公司第二服务部严格执行公司要求,积极组织服务部人员学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方面的文件及相关知识,加深员工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风险管理的流程、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课件的学习,服务部员工认识到企业风险无处不在,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先进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战略的必然选择。,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

2、服务部先后召集员工进行风险研讨会4次,会议期间要求每个人主动查找身边存在的风险,找寻规避风险的合理办法,从而逐步提高员工“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控风险”的能力。通过全员参与、人人探讨,共收集风险事件22件,形成固井第二服务部风险事件信息库。共辨识出服务部存在的各方面风险17项,根据已辨识的风险,最终形成服务部的风险识别目录。,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风险事件信息库,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通过对服务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辨识出各类风险共17项,经过整理行成了风险识别目录,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选 题 理 由,固井作业属于一次性工程,施

3、工隐蔽性高,施工风险大。近年来,固井工作量逐年增加,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出现事故的可能性相应增大。2010年,第二服务部共固油完井551口,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共出现风险8次,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达到1.4。据统计,每年仅钻水泥塞这一项费用就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由于该风险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损害公司的名誉,经过研究讨论后认为该风险需关注的程度在风险识别目录中排名第2。,汇 报 内 容,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三、注水泥、顶替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五步流程:1收集风险管理基本信息2进行风险评估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4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指

4、引或解决方案5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1、风险案例2、风险辨识3、成因分析,1、事故风险案例,事故案例一:1973年5月,在宁夏盐池摆盐井区域,某指挥部32648钻井队进行完井固井作业,井口泄压时,泄压管线飞起,导致在井口站立的固井队施工人员三根肋骨骨折的伤害事故。,案例分析:1、制度措施不到位,泄压时不采用水泥车泄压,而是选择在井口泄压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2、施工人员站位不当,在明知井口存在较高压力的情况下进入高压区,最终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管线没有进行必要的捆绑,致使泄压过程中管线飞起伤人。,损失及影响:1、造成人身

5、受伤2、对公司声誉产生不良影响3、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事故案例二:2010年6月20日固井公司在实施池76完井固井施工过程中,由于下灰车三次下灰不成功,现场施工过程中等停23分钟后,决定顶替。由于套管内的水泥浆失去流动性,留水泥塞1702米。,案例分析:1、下灰车三次下灰未成功,现场等停时间过长,是发生该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应变能力差,对施工中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没能采取正确措施,失去最佳补救机会 3、水泥浆体系流变性、配伍性不合理。,损失及影响:1、钻水泥塞10天,损失25万元;2、公司声誉受损。,事故案例三:某固井公司2000年7月份,在7套管分级固井时由于上一口井施

6、工后立式罐未清理干净,不同配方水泥混装,造成水泥浆体系变化,稠化时间从180分钟缩短为61分钟,水泥浆提前稠化,留水泥塞1700多米。,案例分析:不同配方的水泥混装是导致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损失及影响:1、钻水泥塞10天,公司经济损失40万元2、公司声誉受损,事故案例四:某固井公司2010年7月份在进行米37井固井过程中,由于井内环空出现异常,注水泥浆时中最高压力达到8MPa,替水11m3时泵压瞬间升到40MPa无法继续顶替遂停止施工,留水泥塞1735m。,案例分析:(1)注中浆时正常压力应该为0MPa,而实际注浆过程中压力一直在上升,说时注水泥过程中井下已经不正常。(2)施工过程中水泥浆带起

7、井下未循环干净的钻屑,造成环空堵塞,施工压力异常;(3)井壁有垮塌堵塞环空,造成泵压瞬间升高;,损失及影响:1、留水泥塞1735;2、给公司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3、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1、风险案例2、风险辨识3、成因分析,1、风险的类别、定义与编号,2、风险的当前状态及有效性,近年来,公司对固井施工的过程要求越加严格、细致,固井施工程序日益规范,但由于固井作业自身存在的隐蔽性、高风险性,固井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事故仍时有发生。根据全面风险指引将该风险定为“一般活跃”风险管理技术规范中指出现有管理的有效性需根据风险当前状态判断,由于注水泥、顶替风险的状态为“一

8、般活跃”,所以将该风险的有效性定为“相对有效”。,3、风险类别,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风险是由“人为、及外部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根据风险管理技术规范将该风险定为“运营风险”。,4、风险管理优先级,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仅由某一单一部门无法控制,需要工艺技术研究所、物资供应站、固井中队等多部门协调解决、共同预防。因此判定该风险的优先级为二级,5、风险事件表象及结果描述,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人员原因,主要表现为固井方案选择不合理;施工过程中人员能力不足,出现指挥不当、操作失误;安全意识不足,出现站位不当、劳保护具不齐全等情况。(2)设备及工具原因,主

9、要表现为固井施工期间固井车辆、水泥头及高压管汇出现故障、固井工具及附件破损、失效等;(3)材料原因,水泥及外加剂质量问题导致水泥浆性能不稳定,流动性差、密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等;(4)环境原因,井壁稳定性差,井眼不畅通、不规则等。,5、风险事件表象及结果描述,结果描述:以上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在固井施工注水泥过程中出现人身伤害、设备及附件损坏甚至报废、固井质量差、留水泥塞、等不良后果,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公司声誉。,6、风险概率,由于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风险每年都会发生,导致的经济损失从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因此将该事件的风险概率定为高;,风险概率判断参考表,7、风险成本,固井施工

10、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有可能导致留水泥塞、设备损毁、甚至人员伤亡,给企业带来一定数量的经济损失。根据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指引,风险成本定性为“大”,定量为“8”级。,风险评价指数矩阵,结合风险成本和风险概率分析,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评价指数为【56】指数矩阵中的红色区域为“企业不希望出现、接近企业不能承受的重大风险”必须予以重点关注。,8、风险评价,9、风险策略,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只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对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设备、工具的检验维护;把好入库关,重视水泥复核实验;做好施工前准备等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应采取“控制”方式进行管

11、理。,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1、风险案例2、风险辨识3、成因分析,成 因 分 析,(1)分析方法 服务部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现场调查、技术总结等方式,针对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人员原因、设备及工具原因、材料原因、施工方案原因以及环境原因综合作用,导致风险的发生。,鱼刺图,固井注水泥、顶替,造成经济损失、损害公司名誉,3、成因分析,人员原因是导致固井施工注水泥、顶替风险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这里所说的人员主要指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以及施工现场的其他相关人员。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操作能力不达标、现场经验不足、配合不到位等原因,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

12、生。,造成经济损失、损害公司名誉,固井注水泥、顶替,人员原因,3、成因分析,固井注水泥、顶替,造成经济损失、损害公司名誉,设备及工具原因,施工设备问题,工具问题,工具质量不合格,日常使用磨损、腐蚀,维护、保养不到位,车辆摆放不合理,设备老化,工具设计上存在缺陷,由于固井设备老化、维修维护不及时,水泥头高压管汇等工具由于自身质量问题及日常的磨损、腐蚀等原因,都可能诱发风险。,突发性故障,3、成因分析,固井注水泥、顶替,造成经济损失、损害公司名誉,材料原因,水泥、外加剂原因,水泥浆性能不稳定,流动性差,杂质多,配方原因,与现场情况不符,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配方存在缺陷,材料原因:合理的水泥浆配方与

13、优质的水泥、外加剂是保证固井质量、固井施工安全的先决条件。,3、成因分析,固井注水泥、顶替,造成经济损失、损害公司名誉,环境原因,井眼问题,井壁不稳定,井眼不规则,地质原因,油气水活跃,温度异常,环境原因:固井施工的高风险性、高隐蔽性主要由于环境因素导致,井壁不稳定、井眼不规则、井下温度异常等情况极易导致固井质量差甚至固井失败。,压力异常,存在漏失层,循环不畅通,固井注水泥、顶替,造成经济损失、损害公司名誉,鱼刺图全貌,3、成因分析,汇 报 内 容,一、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及选题依据二、注水泥、顶替过程中的风险辨识三、注水泥、顶替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人员方面:,(一)提高技术人员专业能力 1、

14、要求技术人员主动专业技术知识,通过严格要求逐步培养出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2、技术人员之间加强探讨与沟通,对固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探讨总结,交流经验、弥补不足。3、继续做好传、帮、带工作,对年轻技术人员加强教育,使其可以单独应对施工期间的复杂情况。4、技术组每周至少举行一次小型会议,用来总结分析一段时间内固井工作的优点与不足。,人员方面:,5、要求技术人员做好个性化固井设计,针对不同区块、不同特点的井选择最适宜的固井工艺。,6、加强沟通,认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召开施工协调会,技术人员、中队干部、钻井队人员以及甲方监督对施工提出相关要求,强调期间的注意事项。,(二)提高操作人员业务水平 1、

15、编写多媒体教材,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责任心和专业知识。2、开展内容丰富的竞赛,加强操作人员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三)加强干混站的管理 1、进一步完善莲池干混站制度汇编,使干混站人员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及水泥和外加剂的存放要求,保证足够的装灰数量及混灰次数。2、加强对干混站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干混站的设备、配灰流程,胜任工作。3、管理人员不定期对干混站的工作进行检查,对水泥及外参料使用混配中的不符合项及时整改。,设备方面:,1、加强对固井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防患未然。,2、将公司文件按要求落实到位,水泥头、立式罐每次使用前进行仔细检查,

16、并认真登记。,3、现场施工前将高压管线、水泥头等进行捆绑,高压容器安装安全阀,高压区设隔离带等措施,做到不安全不施工。,材料方面,1、严把入库检验关,对入库的固井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2、对成熟的水泥配方定期进行复核,保证水泥浆体系稳定,稠化时间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施工安全。,3、严格执行固井公司94号文件,对水泥头、旋塞阀、高压管汇等进行验收入库、领用、检查、更换;使用前认真检查、丈量;不定期到管具公司库房对浮鞋浮箍等附件进行查看。,环境方面:,1、易漏失区块的井,填充段选用密度为1.25g/cm31.35g/cm3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确保水泥返高;对于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大型漏失井,坚持先堵漏后固井。2、目的层存在温度、压力异常,油、气、水窜严重的井,选用适宜的水泥浆体系,确保固井质量。3、固井前循环钻井液23周,满足施工条件后开始固井。严禁钻井队为降低钻井液粘度向套管内灌清水。4、固井前出油现象严重的井,使用一定量CXY用来清洗井壁与套管上的油污,提高胶结强度。,汇报完毕请领导专家批评指正,关键因素分析鱼后,概念没找到加的地方是不是所以字体都是方正还是只用于标题鱼骨图还是不合适关键因素对照分析表不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