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52689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国际贸易政策2.国际贸易措施,国际贸易措施在实践中的运用,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与约束,3.1 国际贸易政策3.2 国际贸易措施3.3 国际贸易约束本章案例,3.1 国际贸易政策,一、国际贸易政策简介,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一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概念,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内部构成,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或地区)政策,各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们根据本国的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及发展

2、战略,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而定,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或地区)政策,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供求情况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分别制定的适用于不同产业或不同类别商品的对外贸易政策。,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国别(或地区)政策,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依据对外政治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差别关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1.管理贸易日

3、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 2.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加强 3.“公平贸易”、“互惠主义”将代替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4.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 5.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成为推动外贸活动的主导措施 6.建立经济一体化,实行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进口替代政策,就是一国采取关税、进口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严格的限制进口措施,限制某些重要的工业品进口,扶植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政策。实施这项政策的目的在于用国内生产的工业品替代进口产品,以减少本国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四、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一、进口替代政策,出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

4、措施手段来促进出口工业的发展,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促进出口产品的发展多样化,以增加外汇收入,并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四、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政策,二、出口替代政策,3.2 国际贸易措施,1,2,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非关税措施又叫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付本国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和手段的总和。,一、关税措施,1.根据征收关税的具体形式,(1)从价税(2)从量税(3)复合税(4)选择关税(5)滑准税,从价税是以进口商品的价格

5、为标准征收的关税。计算公式如下:从价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一)关税的分类,1.根据征收关税的具体形式,(1)从价税(2)从量税(3)复合税(4)选择关税(5)滑准税,从量税是以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征收的关税。计算公式如下:从量税额=商品数量单位从量税,(一)关税的分类,1.根据征收关税的具体形式,(1)从价税(2)从量税(3)复合税(4)选择关税(5)滑准税,复合税是指对某些进口商品,既采用从量税,又采用从价税的一种征税方法.在应用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从量税为主,加征从价税;二是以从价税为主,加征从量税。,(一)关税的分类,1.根据征收关税的具体形式,(1)从

6、价税(2)从量税(3)复合税(4)选择关税(5)滑准税,选择关税是对于一种进口商品同时订有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税率,在征税时一般选择其税额较高的一种征税。,(一)关税的分类,1.根据征收关税的具体形式,(1)从价税(2)从量税(3)复合税(4)选择关税(5)滑准税,滑准税是一种与进口商品价格呈反向关系的关税计征办法。进口商品价格越高,其进口关税越低;商品价格越低,进口关税越高。,(一)关税的分类,2.根据待遇不同,(1)最惠国税率(2)协定税率(3)特惠税率(4)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是某国的来自于其最惠国的进口产品享受的关税税率。(关税互惠协定),(一)关税的分类,2.根据待遇不同,(1)最惠国

7、税率(2)协定税率(3)特惠税率(4)普通税率,一国根据其与别国签订的贸易条约或协定而制订的关税税率。协定税率是相对于国定税率而言的,它不仅适用于协定的签订国,且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一)关税的分类,2.根据待遇不同,(1)最惠国税率(2)协定税率(3)特惠税率(4)普通税率,对原产于与其国家签订有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实行的一种特别优惠税率。,(一)关税的分类,2.根据待遇不同,(1)最惠国税率(2)协定税率(3)特惠税率(4)普通税率,对原产于与其国家未签订互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实行的一种税率。,(一)关税的分类,3.按货物的流向,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

8、征收的关税。,对外国经过本国运往另一国的货物所征收的关税。,一个国家的海关对出口货物征收的关税。印度,4.按征税的目的,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财政关税,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征收的关税。,保护关税,(二)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在关税设定、计税方式及关税管理方面的阻碍进口的做法,通常是指高额进口税。,主要形式: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关税配额、从量关税、从价关税,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关税配额,从价关税,从量关税,在总体关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少数产品维持的高关税。,对一定数量(配额量)内的进口产品适用较低的税率,对超过该配额量的进口产品则适用较高的税率。,以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征收的关税。

9、,随着进口产品加工深度的提高,相应地提高关税税率。,以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征收的关税。,二、非关税措施,政府采购,配额,技术与社会标准,其他非关税壁垒,反倾销,反补贴,反规避,紧急保障措施,反吸收,Text,贸易救济措施,3.3 国际贸易约束,一、贸易条约与协定,(一)贸易条约与协定的概念,一般地,国际贸易条约其拘束力仅以其缔约国为限。国际贸易条约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国际贸易条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之间依据国际经济法所缔结的,以条约、公约、协定和协议等名称出现的,以调整国际贸易关系为内容的一切有法律拘束力的文件。

10、,(二)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一、贸易条约,二、贸易协定和贸易议定书,三、支付协定,四、国际商品协定,一、贸易条约,它是全面规定两国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条约,其内容比较广泛,常涉及缔约国在经济和贸易关系中的各个问题,大多属于大型综合性的贸易条约。,二、贸易协定和贸易议定书,两国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调整它们相互的经济贸易关系的一种书面协议。,贸易协定,缔约国关于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某一具体事项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贸易协定书,三、支付协定,支付协定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方法的书面协议。,四、国际商品协定,某项初级产品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为了稳定该项产品的经济效益、保证供销稳定和促进其发

11、展等目的所缔结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一)最惠国待遇原则(Most Favored Nation Treatment)1.含义,(三)贸易条约与协定所依据的主要法律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贸易条约与协定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其基本含义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必须同样给予缔约对方。,2.分类,指缔约一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应立即无条件地、无补偿地自动地适用于缔约对方。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由于最早在英国与其他国家签定的通商条约中使用,所以又叫做“欧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指缔约一方已经或将来要给予任何第三方的利

12、益、优惠、豁免或特权是有条件的,缔约另一方必须提供“相应的补偿”才能享有这种利益、优惠、豁免或特权。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最先是在美国与他国签定的贸易条约中采用的,所以又叫“美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要求缔约方之间在实施进口数量限制或其他限制及禁止措施时,不对缔约方对方实施歧视待遇。,无歧视待遇原则,(二)国民待遇原则(Principle of National Treatment),所谓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某些事项上给以与本国自然人或法人同等的待遇。,二、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惯例(International Trade Custom)指在国际贸易

13、实践中逐渐自发形成的,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中普遍接受和经常遵守的任意性行为规范。,在国际贸易中通行的主要惯例均由国际商会制定,主要有:(1)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年)。(2)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93年)。(3)托收统一规则(1995年)。(4)国际保付代理惯例规则(1994 年)(国际保理商联合会颁布)。(5)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1992年)。,本章案例 中企临阵脱逃致美对织带征反倾销税,2010年2月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窄幅织带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倾销部分的初裁结果,两家强制应诉企业中,厦门姚明织带饰品有限公司(下称“姚明织带”)倾销幅度为0,另一家由于未应诉,被裁定为231

14、.40%的惩罚性税率。13家获得平均税率资格的企业被裁定为115.70%的税率,其他未应诉企业的全国统一税率为231.40%。,“去年7月得知被告时,我们完全懵了。”姚明织带负责跟进此官司的副总经理卢远超在接受采访时谈道,他们是在对“双反”一窍不通的情况一步步去应战的。到目前为止,姚明织带为这起官司已花费了200多万元,这对一个年销售额仅1亿多的企业来说是不小的开支。“更令我们头痛的是其中过程非常复杂琐碎。一些企业放弃应诉,估计与这些都有关系。”卢远超称。织带业的关税一旦超过30%,美国客户就基本不可能接受。裁决一出,意味着除了姚明织带可以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外,其他企业的织带全都被高额的税率挡在

15、门外。,五个月艰辛奋战2009年7月9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拥有65年历史的比威客奥弗瑞公司连同其全资子公司狮子绸带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产窄幅织带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009年7月23日,美国对此作出立案决定,这是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的首起“双反”调查,也是后配额时代美国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的第一起贸易救济措施。于是,这个原先在纺织业并不被关注的小类别一下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中国大陆有15家织带企业参与了这场应诉。根据美方的做法,选择行业中输美出口量排名第一、第二名的中方企业作为代表强制应诉。姚明织带即名列其中。成立不过5年的姚明织带对此毫无心理准备。,“在商务部门以及纺织品协会的指

16、导下,我们才弄清楚双反的概念以及相关程序,至于是否能打赢这场官司,心中却是没底的。高额的费用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胜诉的概率。国内企业自2005年以来接到的类似反倾销官司很多,胜诉的比例只有三成左右。”卢远超说,“我们走访了福建一些曾参与过反倾销的家具、鞋等企业,取取经。了解到一点是,假如去应诉,就有机会争取到低税率,而不应诉,将会彻底地丢掉美国市场。”权衡之下,姚明织带决定打这场硬战,美国是其第一大出口市场,销售额700万美元左右,占公司海外市场总销售额60%以上,一旦失守,将受到重创。在上海一家有专业经验的律师事务所的指导下,姚明织带开始与美国商务部“交战”。,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就必须填写一大

17、堆美国方面的调查问卷以及提供相关的资料。应诉工作之繁重,超出了这家企业的想象。从订单、形式发票、商业发票、装箱单、出厂单、提单以及中国与美国两方海关的报关单,甚至连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函来往等情况都要提交。一大堆数据要一一核对,工作非常繁琐,而且还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几个月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换来初步的胜利。不过遗憾的是,姚明织带初步告捷的战果,却未能与同行一齐分享。,两家企业临阵脱逃得知美国对中国织带“双反”初裁结果,北京小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毅觉得非常懊恼,他是15家应诉企业中一家企业的代理律师。“本来,我们的应诉工作进行还挺顺利的,却因两家抽样调查的企业临阵脱逃而拖累,被征

18、收高额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现在,我的客户已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张毅说。张毅所指的两家企业,就是与姚明织带一起被美国选中为强制性应诉反补贴的漳州长泰荣树纺织有限公司,以及与姚明织带一起被选中为反倾销调查的宁波金田贸易有限公司。据张毅分析,可能是由于织带企业大多规模不大,而打这类官司需面临重重困难以及相对较高的费用,容易被吓倒。如果平时经营管理上不大规范,应诉就会更繁琐,费用也会更高。,正因这两家放弃应诉,抬高了中国大陆织带的“双反”税率,13家没被抽中单独调查的应诉企业的税率,是取强制性应诉企业所获税率的平均值,而没参加应诉的企业,被征收最高额的税率。张毅谈到,美国在这起织带官司中,对中国台湾相

19、关产品只征收不超过4.54%的税款,除了与美国承认中国台湾地区市场经济地位外,与台湾企业整体积极应对也有关系。对外经贸大学中美经贸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世俭也强调企业积极应诉的必要性。在前几年美国对中国对虾反倾销官司中,湛江国联经过积极应对,拿下了零税率,而在美国对中国卧木家具反倾销官司里,中国企业也经过积极应对拿下很低的税率。,分析,我国频遭国外岐视性反倾销的原因国外带有及其严重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导致反倾销案件的增加。WTO遏制非关税措施的使用使反倾销的作用更加突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使招致反倾销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国产业和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尚不合理,行业的发

20、展缺乏长远规划,注重眼前利益。数量众多的企业分散经营,加之行业管理和协调力度不够,出口管理不够规范,最终导致反倾销案件的发生。在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中,约有50%的案件无企业应诉,结果使对方不战而胜。,对歧视性反倾销应对之建议与策略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战略,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形象,这是有效避免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前提条件。2.政府应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加大政府交涉力度,为企业应诉提供有利的支持和帮助。3.建立、完善行业协会组织。反倾销的应诉人是企业而不是一国政府,但遭反倾销的却是一国的所有企业,因而反倾销不是个别企业的事。,4.加大对外宣传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力度,坚决反对国外对我国歧视性的反倾销是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责任。5.建立灵活善变的经营策略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防遭反倾销的有效途径。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及生产要素市场的逐步规范化,靠低价竞销已不可行。6.不应诉或企业应诉不力是企业自断出路的做法,企业敢于应诉是处理反倾销问题有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