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交通.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5512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交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交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交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交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交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交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交通.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城市各物质要素规划布局,第二节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规划,一、概述二、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三、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四、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五、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一、概述,城市对外交通运输 是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它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构成城市的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它把城市与其他城市或区域联系起来,给其提供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条件。,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影响城市发展用地选择,城镇原有12方向铁路干线通过,今后拟有34(或34)干线在此接轨,如果采取第一方案,对城镇发展影响较小,而如果采取第二方案,显然影响到城市发展的方向。,对外交通还

2、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对外交通站场位置的变化影响到城市道路系统的调整。如图,由于车站位置由迁移到,城市必须扩建从市中心到车站的南北干道,为了便于车站与码头的联系,增辟了它们之间直接联系的道路(虚线所示)。,对外交通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按照各种运输的技术运营特点、货流条件与地区条件,综合利用其设备,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运输。为了发挥各种交通设备的效能,在布置时应在满足城市总体布局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各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充分照顾城市整体利益,尽量减少对城市卫生、交通等方面的干扰,力求为城市生产、生活创造便利条件。保证城市与交通运输密切配合,协同发展,使各种运输

3、方式都有发展的可能性,互不影响。,二、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一)铁路站场位置选择(二)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一)铁路站场位置选择,中间站的位置选择客运站的位置选择货运站的位置选择编组站的位置选择,中间站的位置选择,客货同侧 将客站与货场均布置在城市一侧,使货场接近于工业区或仓库区,而客站位于居住用地的一侧。,中间站的位置选择,客货对侧 将铁路运输量大、职工人数少的工业企业有组织地安排在货场一侧,而将城市市区的主要部分仍布置在客站一边,同时选择好立交道口,以尽量减少铁路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干扰。,中间站的位置选择,当工业企业货运量与职工人数都比较大时,也可采取将城市市区主要部分设在货场一侧,而将客

4、站设在对侧。,客运站的位置选择,客运站的位置客运站的数量客运站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关系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反映城市大门的面貌,客运站的位置,客运站位置要适中。在中、小城市,可位于市区边缘(a),大城市则必须深入市区、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b)。一般客运站距离城市中心23km。,客运站的数量,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只设一个客运站,管理与使用都比较方便。但是,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由于用地范围大,旅客多,只设一个客运站,旅客过于集中,且影响到市内交通;因自然地形(如山,河)的影响,城市布局分散或呈狭长带形时,只设一个客运站也不便于整个城市的使用。在这类城市应分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运站,或一个为主,其他(中间站或货运

5、站兼客运)作为辅助(图abc)。,客运站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关系,客运站必须有城市的主要干道连接。直接地通达市中心以及其他联运点(车站、码头等)。但是,也要避免交通性干道与车站站前广场的互相干扰。,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在城市布局时要考虑到主要铁路干线的旅客列车便捷地到发与通过,避免迂回与折角运行。为了提高客运站的通过能力,近年来新建的一些客运站也都趋向于采用通过式的布置图式,客运站不再深入城市,而在城市市区边缘切线通过,否则,易造成铁路干线对城市的分割,并对城市生活产生严重的干扰。,反映城市大门的面貌,客运站作为城市的大门,必须与广场周围的城市公共建筑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建筑群体,除此之外,还应该利用

6、城市特有的自然环境。组成既反映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风貌,又体现地方风格的独特景色。,南京车站广场平面(1-站屋、2广场、3-水面、4-站台、5-绿化),桂林车站广场平面(7-停车坪、8-坡道),韶山车站广场平面(2-站前广场、9-塑像),西南地区某小车站的设计方案,货运站的位置选择,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区内。货运站应与城市道路系统紧密配合,应有城市货运干道联系。货运站应与市内运输系统紧密配合,在其附近应有相应的市内交通运输站场设备与停车场。货运站与编组站之间应有便捷的联系,以缩短地方车流的运行里程,节省运营费用并加速车辆周转。货运站应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等条件,并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7、,编组站的位置选择,妥善处理与城市的关系。,2)编组站位置应便利集纳车辆。,3)密切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尽量少占农田,以节省工程费用;并预留将来发展的可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有设备。,编组站占地大、昼夜作业,对城市干扰大,一般布置在郊区(远期规划市区界限外)。也要防止编组站被大量的专用线、货场、工业区、仓库所包围,影响正线运行和编组站作业。还要处理好生活区与市区的关系。,编组站一般应设在铁路干线汇合处,且位于主要车流方向上。为干线运输服务的路网性编组站大部为中转车流,应远离城市设在主要干线车流顺直的地点;兼负干线与地方运输双重任务的区域性编组站,要靠近城市车流产生的地点,如工业区、仓库

8、区等;主要为地区服务的工业或港湾编组站,则应设在车辆集散的地点附近,不可远离城市。当铁路枢纽是路网的终端时,则应设在铁路干线引入方向的市郊编组站一般设在铁路干线汇合处。,(二)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铁路枢纽布置形式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铁路枢纽的发展与改造,铁路枢纽布置形式与城市布局的关系,一站枢纽三角形、十字形枢纽顺列式枢纽枢纽的环线布置跨越江河城市的铁路枢纽布局尽端式枢纽布局,一站枢纽与城市的关系比较简单,但是如不注意,仍然会产生铁路干线分割城市主要地区的问题。,一站枢纽,三角形、十字形枢纽,城市基本上位于铁路枢纽的某一象限,城市向跨铁路枢纽的两象限发展,城市跨三个象限以上,顺列式枢纽,在受

9、地形限制、城市用地呈狭长带形发展时,其枢纽形式也往往沿城市纵向延伸成顺列式布置。,枢纽的环线布置,环线的位置既不宜布置于市区内影响城市发展(a),也要防止将环线移出离城市过远,不便于城市使用(b)。要防止环线穿越市郊风景疗养区以免产生干扰。,跨越江河城市的铁路枢纽布局,既要配合河流的自然条件,又要照顾到城市规划(如工业区分布)及枢纽布局的合理性。,第l桥址方案的枢纽布局,客、货运设备的分布很不合理,对连接枢纽的主要线路工程、运营均不利。第桥址方案的枢纽布局,与城市、工业区布局则配合得较好,客货运设备的位置也较为适当。,a)城市及工业主要集中在右岸,线路引入方向不多,车流以东西向为主。因而在右岸

10、集中设置了一个主要编组站,一个主要客运站;在左岸仅设一辅助编组站。它与城市及港口的关系比较协调,干扰较小。,b)城市两岸均有相当工业布置,而且均有较主要方向线路引入,故其枢纽在两岸各设置一个编组站与客运站,并利用桥头引线连接各引入线路形成二个环线,为城市各区服务。但其沿岸的部分环线对城市干扰较大,以后需要改造。,尽端式区纽布局,一般是位于路网的终端,如海港、大型矿山等城市。其布局必须首先服从于港湾、矿山的布置。在枢纽的出入口处设编组站以控制枢纽车流,再沿城市边缘枝状伸入城市各分区。,铁路枢纽的发展与改造,现有设备的利用对穿越城市线路的改造,现有设备的利用一般有下列几种方式:,原站扩建,不改变原

11、有车站性质加以利用,b.不加改造、扩建,保留原有设备,办理枢纽内一部分作业,c.将原有车站改建或部分改建成为各种不同性质的专业站,d.原枢纽内机务、车辆设备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尽量考虑利用,对现有枢纽中已深入市区的客货混合的中间站,迁出货站,改造为客运站。,位于工业区、仓库区的原有车站,改建为货运站和工业站。,配合枢纽布局的要求,改建为其他各种专用车场,如列车准备所、货场。,对穿越城市线路的改造,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配合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使铁路线在分区之间通过,以减少跨越铁路干线的城市交通,并可在沿线有一定的隔离防护地带。联系区间的城市干道在跨越铁路干线时采用立体交叉,修建迂回线,使与城市无关的

12、过境车流由迂回线从城市外围通过,市区内对城市有严重干扰的线路分别情况予以外迁或拆除,三、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一)港口的形式(二)港址选择(三)岸线分配(四)港口与工业布局的关系(五)现代港口作业区布置(六)集疏运组织(七)港口城市的用地功能布局,(一)港口的形式,顺岸式码头是指顺天然岸线建造的码头。码头形式较简单,建设工程量少,投资省。一般当岸线充足,码头前水域比较宽敞,船进出港区、离靠码头比较方便时采用此形式。其缺点是占用岸线长,作业区分散,管理不便。,突堤式码头又称直码头,码头自岸边深入水中,利用两岸之间的水面构成港池。水面构成港池。其占用岸线较少,港口布置紧凑,在海港中常用。其优点是当

13、岸线不足时,可提供较多的泊位。突堤式码头应有足够的宽度,一般要求160270米宽,最宽可达400米以上,为了减少调车作业的相互干扰,其长度不宜超过700米。,离岸式码头是现代大型原油码头的一种主要形式。原油和散货可以通过管道或皮带机等输送,装卸泊位可与库场有一定距离。这样可将大型深水泊位建到离岸较远的深水区,通过栈桥假设输油管道与岸边储油区联接。,为了在有限的、可资利用的岸线范围内,建设较多的码头泊位,人为地增加岸线长度,建立港池式码头。港池水域掩护条件较好,可避免遭受风浪侵袭。在潮差大的地区,该形式可形成单独水域,减少潮汐影响。缺点是开挖土方量大,港池与进港航道连接处往往受淤积威胁。港池内污

14、水不易排出。封闭式挖入式港池需建船闸,影响通过能力。,(二)港址选择,港址选择的工作包含两层含义:在大范围(区域、流域甚至全国)内,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作的战略布局港口位置的布点;在城市范围内,对港区具体用地位置的确定。城市规划主要参加后者。港址选择应从港口和城市两个方面考虑。,从港口的角度必须考虑的因素有:,自然条件 包括水深、冲淤、风流、潮汐、地质、地貌等情况,特别要重视海洋动力地貌学方面的问题,研究掌握在波浪、水流、地质条件作用下,海岸带泥沙运动与冲淤的规律。技术条件 按港口规模、性质的要求,分析设计与施工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比较投资、运营费用的经济合理性,近远期的效益如何

15、结合等。,河港的选址,平原河流的港址选择,山区河流的港址选择,河网、湖泊、水库的港址选择,平原河流的港址选择,顺直微弯型河段,弯曲型河段,分汊型河段,山区河流的港址选择,非冲积性河段,半冲积性河段,河网、湖泊、水库的港址选择,河网地区,湖区港,水库港,河网地区水位变化幅度小、水流平缓、含沙量小、河道稳定,建港条件好。当航道上船舶密度大,河段弯多狭窄,宜采用挖空入式港池或拓宽建港河段。,在湖区选取港址时,除满足一般选址条件外,应考虑风浪对船舶靠离及装卸作业的影响,必要时,可根据水域条件设置防波堤,或利用湖汊修建挖入式港池。当湖区边缘水深能不满足停泊要求时,可修筑突堤式码头伸入湖中。,水库港选址条

16、件同湖区港,但应考虑以下几点:因水库水位变化,港区水深不定;因风浪及水库水位升降而引起的码头岸坡的坍塌;因风浪或泄洪而影响在港和进出港船舶的安全,港址应选在避风条件较好和不受泄洪影响的地区;水库港一般位于山区,地形复杂,要注意对港区陆域面积如何经济合理的安排,公路与铁路的进线及其与码头库场的相互配置协调等问题。,海港的选址,水深与航道,锚地,水深与航道,航道水深 应根据设计船舶的吃水深度和船舶龙骨下的富裕深度确定航道水深。通常用航道水深h与船舶吃水d之比(h/d)来确定水深,(h/d)一般在1.11.3之间,与船舶的航速、波高、航道底质等因素有关。,锚地,锚地应选在船舶作业和船舶往来区域以外的

17、地方,尽可能布置在有足够的水深,并避开强流的影响。水底最好是由散沙、砾石、粘土组成,以便船舶下锚停泊。,从城市的角度必须考虑的因素有:,港址与其他岸线使用单位的关系协调。港口与城市位置关系的协调。港口的集、疏、运组织条件。有关城市总体布局的其他因素的考虑。,(三)岸线分配,岸线是港口城市的重要物质基础,岸线的合理分配岸线规划是港口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内容。,岸线的类型岸线的分配规划的原则,岸线的类型,浅滩、陡壁、礁石等岸线则不宜作为港口使用。,岸线分配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1)岸线分配指导思想,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一规划,各得其所。,(2)岸线分配的原则,尽可能使需用岸线的单位各自选择自然条

18、件最适宜的岸线段,同时又符合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以获得最佳的使用效益。注意各区段之间的功能关系,防止相互干扰。应节约岸线的使用,在总平面布置时尽量减少占用岸线长度。填海造地工程要避免缩短岸线。岸线规划应理解为一个空间布局,陆域、水域一同考虑,还要考虑到城市、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对岸线的开发、利用、改造,涉及城市的防汛、排碴、航运等问题,应进行综合研究。,1-3码头岸线长700米,为木帆船停泊区;4-6码头岸线长700米,划作客运区;7-12码头岸线长2500米,辟为货运区;煤炭、建筑材料专用码头设在西面;在东面下游地区布置了危险品码头。,(四)港口与工业的布局关系,港口建设与工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

19、系。由于不少工业要进行大量的运输、用水、排水,还有的需要水资源、水面空间作为生产条件,海港城市的港口工业、滨海工业则更需要港口岸线,因此港口与工业进行结合布局势在必行。,随着工业技术革新与布局的调整出现了工业港,岛港与内港是两种典型的布置形式。,海滨石化工业城市,海滨城市大连,(五)现代港口作业区布置,港口是水陆联运的枢纽,也是水上运输的枢纽,其活动由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以及后方集疏四个环节共同完成。港口的生产活动必须有港口城镇的相应设备、设施来保证,必须使整个环节紧密配合、相互协调。,港口作业区布置的一般原则,客运码头要接近城市中心地区,使旅客有方便的交通条件。客运码头不能单独设置时

20、,可布置在件杂货作业区,但旅客出入码头的线路不应穿越其他货物装卸作业区,最好设单独的出入通道。,件杂货作业区一般应设在离城市较近,具有深水和中等水深的岸线段,以适于件杂货船舶停泊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联系。,集装箱码头宜邻近件杂货区。要求有较大水深和较大的陆域面积。,为当地服务的作业区应尽量接近城市仓库区,与生产加工、生活消费地点保持短捷的运输距离。,中转联运作业区应布置在市区范围外,与城市对外文通有良好的联系,便于铁路接轨(进线)、布置调车站场,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的干扰。,港口作业区布置的一般原则,散货作业区应布置在城市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位置,防止对城市生活居住区产生污染。煤、水泥、矿石、石

21、灰等多尘和有气味的货物作业区,应布置在其它各类码头的下风向,并远离居住区;同客运、食盐、粮食、杂货等码头保持不小于100米的距离。,油码头对水深要求高,须设独立的储存系统,有严格的防火和防止油污染水域的要求,一般设于离外海最近而与其他货区相隔一定距离的单独作业区内。石油作业区还应建在城市、港区、锚地、重要桥梁的下游。危险品装卸与贮存应有单独的地段,且应远离市区。,在国际贸易港口城市中,涉外区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统一规划,防止相互干扰,并借以丰富城市建设面貌。,木材作业区要有宽广水域,便于停放和编解木筏,位置不宜在船只来往频繁的地段,要求单独设置并离开易燃区。要求离易燃材料如石油、煤炭码头一定

22、距离,以免发生火灾。,大港区是城市客运码头,新建的国际旅游码头以及件杂货装卸作业区,与城市联系方便;黑咀子作业区水深较浅,主要是沿海小船靠泊;香炉礁作业区主要装卸木材、生铁,供应邻近的木材加工和机械加工工业用;北部的甘井子作业区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主要是配合化工厂、热电厂、石油化工厂等的需要而建的煤炭、石油码头。此外,已经投产使用的大连新港鲇鱼湾油码头以及计划在城市东北部辟建的渔港,都远离市区,和城市既有联系又互不干扰。,上海港作业区分布,上海港港区共有l0个装卸作业区和三个服务站组成,万吨级泊位近50个。由于整个城市用地集中在黄浦江以西,加之历史上形成的原因,以致位于浦西的港区陆域腹地

23、狭小,库场紧张,而浦东的几十作业区用地情况效好。基于这一特点,在港区规划布局时结合考虑航道水深条件和城市用地的特点,作了如下总的安排:,1)中转物资设在浦东,不占用浦西库场面积,可减少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浦东的7区为转运煤码头,本市用煤则在6区)。2)水深条件较好的地段辟建为外贸作业区(9、10区)。3)3、5区为沿海客运和外轮客运码头,与市中心联系方便;国际旅游客船码头规划在黄浦江下游吴淞镇海滨公园附近,以避免远洋巨轮在江中穿梭运行带来干扰。4)市中心区的江岸段主要用作城市滨江绿化,供人们游憩,不作任何装卸作业区。,(六)集疏运组织,港口后方集、疏、运是港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

24、而言,港口货物的吞吐反映在两个方面:以城市为中转点向腹地集散;以城市为终始点,由城市本身消耗与产生。前者主要是以中长距离为主的城市对外交通;后者则主要是以短途运输为主的城市市内交通。两种交通网络的相互衔接、补充,从而构成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对解决港口集疏问题意义重大。,(七)港口城市的用地功能布局,港口城市的用地组成港口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原则,港口城市的用地组成,港口城市用地的组成除与一般城市相同以外,还有其特殊的组成部分:如临水生产用地(包括水运工业及其与水域有关的生产用地)、港区、滨水公共生活用地、涉外区等。,港口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原则,保证临水生产用地、港区、生活居住用地有各自的岸线。对外交

25、通用地与各组成部分联系方便,并不致分割城市和阻碍城市干道交通。生活居住用地与生产用地长边相邻,尽量方便与缩短职工上下班路途。生活用地本身紧凑完整,不与其他用地穿插,有良好的环境。城市交通组织区分生活性与交通性,分别组成各自的网络,既保证集、疏、运输线路的便捷,又不互相干扰。仓库用地按其类型分别接近其服务对象,并接近对外交通设施和货运干道。,四、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一)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联结(二)站场的位置选择,(一)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联结,我国一些旧城市往往是沿着公路两边逐渐发展形成的,有些旧城公路则是沿着城门向外伸展。公路与城镇道路并不分设,它既是城镇的对外公路,又是城镇的主要道路,两边商业、

26、服务设施很集中,行人密集,车辆往来频繁、相互干扰很大。随着城镇的发展,问题日益严重。,公路交通与城市的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要求线路直通市区,并与城市干道直接衔接;同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或者是通过城市但可不进入市区,或者是上、下少量客货作暂时停留(或过夜)的车辆,一般宜尽量由城市边缘通过;联系市郊各区的交通一般多采用环城干道解决,根据城市大小,可设立一条至多条环线。,几种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镇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公式,它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而将车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口处,使入境的交通终止于此,不再进入市区。

27、,几种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般说来,公路的等级愈高,经过的城镇规模愈小,则在通过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的比重愈小,因而公路宜离开城区为宜,其与城镇的联接采用入城道路引入。,几种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的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虽然长途汽车站可设于城市边缘,但其他车辆仍要进入城市,或因城市规模较大,车站设于城市边缘旅客不便,希望引入市区。因此,采取城市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接的方式。,几种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在更大规模的城市内,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于城市中心区外围。环路是交通性干道,公路的过境交通可利用它通过城市,而不必穿越市中心区。,几种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

28、方式:,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环道路,兼作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性干道。为减少外环上公路的交叉点,还可在外环内再设一环路(类似上例的内环),通过较少的交叉点引入内环,再进入城市道路系统。,几种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基本方式:,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成系统,互不干扰。公路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通过,与城市不直接接触,而在一定的入口处与城市道路联结。,上世纪60年代以来,高速公路发展很快,为公路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其布置应远离城市为好,与城市的联系必须采用专用的支路,并采用有控制的互通式立体交叉。,(二)站场的位置选择,公路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按其使用性质不同,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混合站;按其车站

29、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起点站与终点站、中间站、区段站。长途汽车站场的位置选择对城市规划布局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小城市,铁路交通量不大时还可以将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见图。在大城市,客运量大、线路方向多,车辆也多,集中设置车站不一定便利,可采用分路线方向在城市设两个或几个客运站,货运站与技术站也可分开设置。,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五、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一)航空港的用地规模(二)航空港的位置选择(三)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我国民航机场不同类型用地规模如下:小型地方支线机场 50 100hm2中型地方支线机场 70 200hm2大型干线机场或国际机场 270700hm2,(一)航

30、空港的用地规模,早期机场跑道的形式,(二)航空港的位置选择,净空限制要求噪声干扰影响用地条件通讯导航要求气象条件生态学影响区域位置关系公用设施条件,净空限制要求,从净空限制的角度来看,机场的选址应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城市市区,最好在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跑道中心线与城市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57km。如果跑道中线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应在15km以上。,噪声干扰影响,飞机活动产生的噪声对机场周围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为减少飞机噪声的影响,城市建设地区应尽量避免布置在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居住区边缘与跑道侧面的距离最好在5km以上。在特殊情况下,跑道轴线不得不

31、穿越居住区时,则不论航空港的等级如何,居住区边缘与跑道近端的距离均不得小于30km。,综合净空限制、防止噪声干扰等因素的考虑,机场的位置以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为宜,即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宜与城市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相切,而不宜穿过城市市区。如图“a”、“e”、“d”的位置是合适的;而“b”的位置对城市的干扰较大。,机场在城市中的位置,用地条件,机场的用地应尽量平坦,但也要易排水,坡度范围一般应在53之间,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土石方工程。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机场应尽量选在土壤和地质条件好、地下水位深的地方。机场的用地面积较大,不仅本身的用地而且要有限空的用地,应尽量利用劣地、少占良田。机

32、场必须有发展备用地.,通讯导航要求,气象条件,对航空港来说,气象条件影响到两个方面:一是飞行安全问题;二是能否全天候服务。影响机场选址气象条件很多,烟、气、雾等主要会降低飞行的能见度,而雷雨则能危及飞行安全,都是值得注意的。国外提出,在选作机场基地的周围85英里(135km)半径范围内,雾、层云、暴雨、暴风、雷电等气象不应当经常出现,否则不宜作为机场选址。,生态学影响,机场选址应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宜选作机场基地。,区域位置关系,在一个城市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常常会设置几座机场,邻近的机场应保

33、持一定的距离。否则,两机场相距较近,空域有交叉干扰,飞机活动相互受到制约。此外,对于一些航空交通量较小的城市,不足以单独设置航空港时,则航空港的选址要考虑到与相邻城市共同使用的问题。,公用设施条件,大型的航空港,需要大量水、电、燃料供应以及排水、排污的条件,要考虑运送燃料的交通条件。有铁路的城市应铺设机场的专用线。为保证电力的供应,大型航空港必须有自备的发电装置,以备应急使用。在不靠近城市污水管道的机场还要设置污水处理厂。,(三)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联系,目前航空港与城市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并且随着航空交通量和规模的增长,地面交通量也迅速增长,车速下降,造成了地、空交通时间的比例差距不断扩大。大大

34、削弱了航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优势。,航空港城市间的距离,为使航空港与城市的联系比较方便,航空港不宜远离城市,应在满足合理选址的各项条件下,适当靠近城市。从地面交通的条件来讲,在30km范围内是合适的,这样,可以保证将航空港与城市的交通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为满足净空限制和防止噪声干扰等要求,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至少保持在10km为宜。,航空港城市联系的交通组织,航空港城市的交通联系方式选择,主要取决于港城之的交通流量、距离和服务质量要求等因素。航空站以公共交通缓解港城之间交通,宜建在城市边沿。我国港城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汽车运输方式。港城交通要求达到便捷、快速、通畅,因此其联系道路应做到线路直

35、捷,道路技术标准高,以保证车速。一般通过修建港城高速公路来解决交通问题。,六、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一)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原则(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一)城市对外交通综合布局原则,各类对外交通运输设施之间,应按其联运要求创造方便条件,以便于组织水、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各类对外交通运输的客运部分应与城市市区靠近,联系直接方便。对外交通站场与城市交通性干道系统密切联系,由干道把城市大量货流的集散点(如工业区、仓库区、货站、码头等)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运输效率。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与城市功能布局密切配合,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

36、局,2)省会、中等城市的交通枢纽。工业区按不同性质分布于城市三翼,各有货站及专用线配置。公路及城市干道系统用环路连接,并与各工业区联系。水运不发达。客运车站与码头邻近,转乘便利。,(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3)中等城市的对外交通。工业、仓库大部建在铁路车站附近,由城市主要南北干道联系。客、货运混合,对市区有干扰。客运主要靠公路与铁路,公路和铁路车站邻近,乘车便利。,(二)几种类型城市对外交通布局,4)位于水网地区小城市的对外交通。方案中考虑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系统分开,并结合城市布局,避免相互干扰,还考虑了便于铁路、水路、公路的客运联运和铁路货物的水陆联运。,期中测验(资源专业做1、3、5、7题,城规专业做2、4、6、8题),1.简述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2.简述城市规划的工作程序。3.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如何确定城市规模,其确定对城市规划有何意义?5.简述城市用地评定的主要步骤?6.根据卫生、安 全及对城市交通、水电供应等的影响,城市工业用地布置有哪些形式?7.大中小城市铁路客运站布置有何不同?8.试分析岸线分配对城市用地布局乃至城市发展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