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会学第三章.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社会学,City Social Science,2012,彭 琳,LOGO,(一)社区 1.1 社区定义 社区是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有着一定的地域界限和认同感的生活共同体。通俗地说,社区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1.2 构成要素 1)地域 即社区所存在的特定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与空间范畴 2)人口 一定数量的人口,分担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从事各类工作,其中大多数人为较大范围内的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同质人口,这是制度得以产生与施行的基础;3)制度 一套适应该社区生产和生活的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依靠共同的行为规范准则与秩序对个人进行约束,从而保障大量人口的整体性
2、与社会性;,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4)地缘情感从共同生活的层面看,或许这才是社区最有意义的构成要素。地缘情感即是人们由于基本相同、相近或相容的职业或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生存环境等各方面缘由而形成的相互认同意识。这种认同意识是产生共同的利害观念和荣辱感,并使社区成为集体行动单位的凝聚源泉。1.3 社区类型 1)从历史发展角度流动性社区、村舍性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 2)从空间特征居住社区、精神社区 3)从社区结构和特点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二)社区的静态系统 社区的静态结构,它是自然环境、人口、组织与文化共同组成的复合体。2.1 社区的生态系统 2.1.1
3、 自然环境与社区 1)地理与社区,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2)资源与社区,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2.1.2 社区的生态平衡 社区的生态平衡指的是在社区较小的范围内,社区成员如何合理地布局产业、合理地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而达到社区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2.2 社区的人口 2.1.1 人口是社区的第一要素 研究人口结构变迁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关系 研究居民生活态度与社区社会制度的关系 研究劳动人口与人口结构及社会组织的关系 研究人口结构与家庭组织的关系2.1.2 影响社区的人口因素 1)数量 出生 死亡 迁移 推拉理论强调迁移的情景取向,并假定推拉两因
4、素对于不同团体的人有不同的影响 A.居住地的正负因素 B.目的地的正负因素 C.中间障碍 D.个人因素,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2)人口构成 一个社区的人口构成包括多方面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残疾人员构成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方面,如婚姻状况、家庭组成、职业类型、阶级阶层划分、民族组成和宗教信仰、教育、消费水平、城乡居住地类型、国籍、语言等。一般把出生地、国籍、民族、宗教、语言、种族特征和迁移或居住状况称为人口的本源结构。,LOGO,3)人口分布 某一社区体系中人口的自然或地理散布,包括人口的密度、距离、互相交往或其他社区相联系的方式。,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
5、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总体意见是:该理想模型过于单纯,难以普遍概括现实状况 环界划分的随意性 环内土地利用的单一性 同心圆地域模型的非普遍性,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4)人口素质 包括人口的体质和文化素质,LOGO,2.3 社区组织 2.1.1 社区组织的意义 社区中的组织是把社区成员以不同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实现个人往往不能达到或实现的整体功能。组织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形式 组织是社区精神建设不可缺少的手段 2.1.2 组织的类型 1)非正式组织 组织的形成比较自然,规模较小;组织规范比较松弛,对成员的奖罚比较有弹性;成员之间是亲密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成员对组织有较强的认同感。2)正
6、式组织 具有十分明确的组织目标;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形式;,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有正式的阶层结构和沟通渠道;成员之间的互动以正式而又片面的方式进行;组织的场地、设备、资源及活动程序也正式而明确 2.1.3 社区组织管理 1)决策 决策过程是组织寻求有效途径来解决存在问题的过程。2)沟通 沟通是组织行为的核心活动,是信息交换。包括组织外的信息流通和组织内的信息沟通。3)控制 控制是组织约束成员的越轨行为、保证组织各层次正常工作的过程。,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2.1.4 社区组织体系 社区里存在的各类组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功能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体系。1)社区
7、组织体系的结构 垂直式的等级结构 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组织体系结构,即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和计划,交由下面各级组织机构去完成,形成一种垂直式的权力和沟通体系。水平式的网络结构 社区组织之间互不隶属,在平等的基础上共享信息和资源,通过各种沟通媒介直接或间接地相互联系而联结成的组织体系。2)社区组织的管理 是指社区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协调社区内的各种组织的活动,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有秩序地进行,有效地发挥功能,以保证社区的稳定、发展和正常运转。社区组织的管理方式是由国家政治及行政制度决定的。,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2.4 社区文化 2.1.1 什么是社区文化?“文化的简单的定义,可
8、以说是某一社区内的居民所形成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应付环境物质的、象征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的总成绩。”吴文藻 物质文化,是适应物质环境的结果。象征文化,系表示动作或传递思想的媒介。社会文化,在于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应付社会环境的结果。精神文化,是文化的结晶,是与各个特殊的文化系统相别的枢纽。2.1.2 语言 一个社区的语言中,特殊的文法或发音往往反映该区居民特殊的交往方式,而特殊的词汇往往代表特殊的历史。,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2.1.3 规范 习俗 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及观念,长期沿袭而习惯。道德与法律 宗教,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2.1.4 社区文化的变迁 社区自身
9、的变迁 外来文化的入侵 2.1.5 社区文化的功能 教化 认同 社区的凝聚和延续,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三)社区的动态系统 社区的动态系统是指社区的基本结构因素相互作用、促进社区变迁的过程。它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社区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其二则是社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3.1 社区内部的互动过程 在社区内部,互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瞬间的过程,而是整个社区系统运动变化的基本过程。3.1.2 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共同努力,实现他们相关目标的过程。其前提是:目标具有相关性,且合作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于个人努力。合作有六种基本类型,
10、而实际过程往往包含了不同的合作类型。,表3-6 社区合作的基本类型,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3.1.2 冲突 冲突是参与的一方蓄意损害或毁灭另一方的行为。相比于合作和竞争,冲突的目的性更强,参与者情感性更强,属于一种极端的互动形式。,冲突主要拥有以下特点:累积性、非理性与潜在的毁灭性。冲突在社区变迁过程中最易爆发,其控制变量有四个:认同、社区密度参 与者在社区居民中的分布、组织成员因团结形成的交叉压力。,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3.1.3 协调 协调是终止和防止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它有助于社区的整合,也是冲突参与者之间合作的开始。协调的常见形式有容忍、休战、妥协(指双方协商作出让步
11、,以全部或部分地解决争端)、调解(指通过第三者的介入,使双方冲突终止)、超级仲裁(指通过权力比冲突双方都高的、具有制裁力的第三者的介入,强制终止双方冲突)等。3.1.4 同化 同化是个人或群体间的差别逐步消失的过程。与协调不同,它可以持久地减少或消除冲突。同化过程有以下特点同化是一个双方同时进行的过 程;(e.g.)同化发生于持续的互动之中;同化是一个不完全的过程;同化是一个不平坦的过程,甚至 会因为失败而出现“文化断层”。,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3.1.5 互动的结果:社区的整合与分化 社区的整合:是指社区内所有的趋势都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人们有一种参与和认同感;并且社区中每一种互相依
12、赖的关系都能顺利地突破障碍,而对整个社区有所贡献。社区的整合与合作、协调、同化等互动过程相关。其中包括四类 文化的整合:有助于社区内各种不同价值观信仰和标准的协同。规范的整合:一种有制裁力的强制性整合。参与的整合:因参与整体活动而形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功能的整合:因社区分工而形成的功能上的相互依赖性。社区的分化:是指一个社区单位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单位。它同压力之下的竞争和冲突过程相关;社区的分化有以下特点 分化是社区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种主要原动力;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过程;分化是内在的过程;分化是有益的过程。,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社区的整合与分化过程 社区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整合、分化
13、和再整合来推动自身发展的,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e.g.)社区的整合与分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社区对内外环境或结构变动的适应能力。适应是社区活动的总目标和总过程。社区的整合与分化最终都取决于社区内部的互动过程,所以不同的社区如果在互动的时间、频率、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整合与分化的程度也将不同。3.2 社区的变迁 社区的变迁是指社区结构局部或全部地、因时间或相关因素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社区的变迁是以结构变迁作为特征的,其动力既可以来自于外部环境,也可以源于社区内部的整合与分化。3.2.1 社区变迁的主要范畴 社区阶级结构的变迁指社区内各个阶级自身的变化及阶级之间关系的变化,它是社区结
14、构变迁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变迁之一。(e.g.),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社区职业结构的变迁它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区中分工的发达而实现的。(e.g.)社区组织的变迁(e.g.)社区文化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变迁 综上所述,影响社区变迁的因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有:自然环境、政治变革、科学技术、劳动分工、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人口因素等。3.2.2 社区变迁的大致分类 按照经历时间的长短,社区变迁可分为:长期变迁 循环变迁 短期变迁 按照涉及范围的大小,社区变迁又可分为:超社区变迁 变迁范围超出社区、并波及整个社会 全社区变迁 变迁范围波及社区整体、且为本社区所特有 局部社区
15、变迁变迁范围仅限于社区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3.2.3 社区变迁的一般特征 社区中的社会产品数量增加,而自然资源却处于减少的趋势;社区中价值体系的神圣性逐渐消失,世俗性与功利性开始增强;社区逐渐由较同质性转化为较异质性;社区成员间的关系逐渐由较初级转化为较次级。3.3 社区的发展 社区发展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变迁,我们可以将社区发展的过程看作是社区成员以积极的行动来改造社区,使之更适合于环境和人们生活愿望的过程。可见,社区的发展一方面不同于衰退式的变迁,是一种正向、积极性的变迁;另一方面它还不同于自然因素引发的变迁,是一种有目标、有计划、在人为的积极控制和推动下发生的
16、变迁。3.3.1 社区发展的理论模式 系统模式(System Model):依照帕森斯、霍曼斯(GCHomans)等人的观点,社区就是一个系统、一个功能性实体,系统平衡(System Equilibum)是其运行的目标所在。,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其重要观点包括:一个系统有一定的范围,其范围内应包括 多种互有关系的子系统和单位;一个系统有其特有的目标、规范和奖惩制度;系统内含有角色、地位及阶层结构的性质。平衡系统的途径:深入了解来自系统外的冲击力及其对社区的影响,并作出适当的阻止、保护、修改和适应的计划及行动;深入认知系统内某部门的变迁及其同相关部门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变迁发生时设
17、法维系原来各部门之间的平衡性,或顺应发展趋势推向新的平衡状态。均衡发展模式(Balanced Development Model):均衡社区的发展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为经济发展;其二为社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ving Model):主要用于社区发展事务的实际处理。主要步骤如下 确认问题的性质;建立与问题有关的处理 结构;研究解决问题的种种政策,并对适用性政策和方案进行挑选;提出并实施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案;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 督和检查。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确认问题的性质和确定合适的解决政策。(小结),LOGO,第三章
18、 城市社区学,3.3.2 社区发展的原则 民主的原则 解决问题的原则 自力更生的原则 全体参与的原则 自下而上的原则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原则 3.3.3 社区发展的过程 社区的发展首先应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社区成员的共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计划、并加以实施。,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3.3.2 社区发展的原则 民主的原则 解决问题的原则 自力更生的原则 全体参与的原则 自下而上的原则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原则 3.3.3 社区发展的过程 社区的发展首先应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社区成员的共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计划、并加以实施。,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
19、,案例:南京所街村的发展剖析 区位:所街村位于建邺区所属的兴隆街道,占地2.5平方公里,现有5个行政村、3个村民小组和7个居民小组。(见图)因周边“建筑工地多、大市场多、公交专线多和居民富余房子多”,这里还吸引了河南、浙江、安徽、苏北等地来的大批民工。,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问题:所街村通过基层调查和多方了解,发现社区成员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了两方面:其一是大量外来工的流入所带的严重社会问题;其二则是社区本身较差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规划:所街村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两项发展策略 其一是强化社区内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其二则是改善社区内的环境设施状况。其中,(一)流动人口的管理措施有:法规制定方面
20、 除了国家与南京市的相关法规外,还有建邺区:建邺区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教育实施意见、流动人口服务收费办法、建邺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流动人口管理公示手册等;所街村:关于加强流动人口依法管理的通告、致房屋出租户、流动人口一封信等文件。机构组织方面 建邺区下设三级垂直管理结构:区政府挂帅、由16个有关部门人员构成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工作;由兴隆街道工委书记、分管主任等组成的地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配合工作;,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由所街村党支书记、分管主任、总支宣传委员等组成的流动人口管理站,则负责具体操作。程序操作方面房屋出租和流动人口登记、“以外管外”、“以房管
21、人、以证管人”等。,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二)社区环境设施的改善措施有:水电:村委会两年投资了150多万元,用以解决区内居民的户装磁卡电表问题、自来水增容问题和生活道路的硬化问题;环卫:村里还专门组建了33人的卫生环保队伍,建造了4个无害公厕;医务:除原有的小型诊所和甲级卫生室,市南湖医院也在此设立了一家分院,提供医疗、保健、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服务;文教:区教委还牵头建立了第一所外来工子弟小学,聘请离退休的小学高级教师任教,现已吸纳了200多人入学(e.g.),LOGO,(四)城市社区 4.2 城市社区 一个有高度人口密度,有占优势的非农业职业人口,而且因复杂的分工形成高度的特殊
22、化,并有一个形式系统的地方政府的社区 主要特征 1)人口集中,人口密度大 2)经济活动复杂,商品经济发达 3)社会结构复杂,社会流动性大 4)社会生活设施完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5)社会生活的节奏快,社会文化的变迁速度快 城市社区的地域层次,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1)整体性的城市社区,其地域范围涵盖整个城市,主要通过形式化的情感纽带(也即是媒体、体制等)、整体性或者大型的设施与活动等较专门化的方式或途径将各种各样的城市人联系起来,使北京人、上海人、重庆人等都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北京人、上海人、重庆人或者其它城市的人;2)能支持人们在以“家”为起点的较轻松的步行范围内或较短的车行时间内享
23、受到较健全丰富的城市各类设施、服务及生活形式的城市部分,3)以居住及日常休闲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住区。,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五)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 5.1 住区规划、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 5.1.1 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5.1.2 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5.2 从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社区规划的主要进展 1)理论研究上揭示了社区的重要问题,初步探讨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策。2)规划实践上正在完善和优化我国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框架内容。5.3 城市规划视角的完整社区规划,5.3.1 完整社区规划的原则 1
24、)针对性原则: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工作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工作路线和方案。2)弹性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非量化方面内容的弹性,其二是量化指标的弹性。3)持续滚动原则:一方面规划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次规划中应包括社区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与策略(内容详细程度可不同),另一方面社区规划应随社区发展而跟踪研究,根据社区结构的发展变化定期修编。,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5.3.2 完整社区规划的内容 1)发展动力源:从促进社区发展的力量上来看,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应该能够凭借政府、市场、民间三种力量帮助社区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间力量在社区中刚开始发展,规划中尤其需要考虑培育
25、社区的社会资本。2)社区类型:应明确规划社区现在的所属类型,并研究预测社区向哪种类型方向发展。3)规划过程:规划师和社区工作者观察从社区成员到社区物质环境设施、社区成员间的互动到社区组织运行等过程,组织一定范围和限度的社区成员公众参与,听取居民的意见,从中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强调发掘社区中问题的关键,并通过改善社区环境设施、调整组织机构等途径而有效解决社区中现有的问题,从而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品质,使社区有序健康地发展。4)人群需求特征,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5.3.3 社区规划全过程 合理的社区规模,社区的功能 民主的原则 解决问题的原则 自力更生的原则,L
26、OGO,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社区物质环境规划 社区公共设施配置的新要求:市场效率与公共服务 社区场所感的创造:“社区中心”的规划新要求 家庭小汽车趋势的新要求:停车系统与步行环境 居民的生理与心理健康:环境建设的新要求 强化社区边界:领域感的创造的新要求 健全社区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 社区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社会网络”建设,增强定居意识 促进人际交往,满足居民心理需求 积极建设新时期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社区经济发展规划 社区经济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 社区经济的主体是社区内各行各业的利益群体 社区经济服务内容是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居民需求
27、提倡社区经济的有偿服务原则,盈利性与非盈利性服务相结合 建立“社区住房开发组织联合体”,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案例:上海江宁路街道社区发展规划 区位:地处上海市中心,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使之成为一个典型的上海中心城区。社区发展中的问题:1)人口结构特征:社区人口聚居密度高、规模大;社区成员异质性程度高;社区老龄化程度高;社区中家庭规模小型化。,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2)物质空间发展特征:城市空间单元狭小,城市功能混合性;各类居住物业分异程度高;住房条件呈现旧小新大的特征,公共空间狭小,绿化空间不足;交通便利,交通设施不足;各类住区边界明显,矛盾性强;各类公建设施有待整合。3)社区
28、人文环境发展状况:邻里关系良好;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物质环境的认同度不高;定居意识强。,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4)街道机构组织特征 机构单元规模小而分散;机构管理设施不足;新旧社区管理分异;机构工作社区自主意识不强。5)现状问题总结分析 不均衡现象日趋明显,并且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屏障;以社区为单元的空间组织尚不明显;管理与服务体系效率不足;公建服务设施体系相对不足;缺乏较为完整的社区发展制度框架。,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6)社区规划着重针对性措施:界定基层社区工作的空间规模及范围;针对社区不同发展状况,采取相应规划措施;整合社区发展机构模式;调整相应公建设施配置 社区规划工作基
29、本框架:,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江宁路街道社区体系规划与界定:街道社区 街坊社区 居委社区 住区社区,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街道管理与服务体系剖析与创新:1)社区功能构成 服务功能 保障功能 2)社区管理体系整合与规划 街道社区层面 街坊社区层面 居委社区层面 住区社区层面 3)社区服务体系分类与建构 社区福利服务体系 便民利民服务系列 社企之间的相互服务或双向服务,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江宁路街道社区公建设施体系规划与整合 1)各社区公建设施现状分析 公建缺乏与空间、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的紧密结合 缺乏街坊社区级别的公建设施 原有公建设施不能体现社区的差异性 公建设施仅依靠政府单一渠道,没有很好的利用市场资源及社区自身的调控机制 传统住区公建配置水平较低 2)社区型公建设施体系整合与规划 规划策略:既满足达标要求,按规范、千人指标配置基准线,又满足个性要求,体现社区差异性,根据市场原则配置修正线,LOGO,第三章 城市社区学,规划措施:,your site here,Thank you,2003,Add Your Company Slo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