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55951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第一节 消防系统工程规划第二节 防洪系统工程规划第三节 抗震系统工程规划第四节 人防系统工程规划第五节 地质灾害防治,1、分类原因: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l)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址与地震灾害,包括城市防洪、抗震防灾、地质灾害防治等;(2)人为灾害:战争、火灾、化学灾害、交通事故、传染病等。时序:主灾与次生灾害 城市中的各种灾种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发生在前,造成较大损害的称为主灾;发生在后,有主灾引起的一系列灾害称为此生灾害。主灾的规模一般较大,常为地震、洪水、战争等大灾。次生灾害在开始形成时一般规模较小,但灾种多,发生频次高,作用机制复杂

2、,发展速度快,有些次生灾害的最终破坏规模甚至远远超过主灾。,一、城市灾害的种类及特点,城市中灾害的种类很多,但其中对城市影响最大和发生较为频繁的灾害主要有四种:地震、洪涝、火灾和战争。,2、特点(1)高频度和群发性 具体表现在:对于“事故性”的小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煤气中毒等发生的频率较高,而且城市的规模与灾害发生的次数呈正相关的关系;对于地震、洪水等大灾,则体现出群发性特点,次生灾害多,危害时间长,范围广,多方面持续地给城市造成损害。(2)高度扩张性特点 可以设想在大中城市发生强震时,可能多数建筑物将倒塌,交通将中断,地下管道将遭破坏,通讯可能中断,停水停电,发生火灾,工厂停工停产,甚至

3、可能瘟疫流行等,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可能发生。,(3)城市灾害的高损失性特点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在同等灾害强度的情况下,其损失几乎与人口、经济密集程度成正比。(4)城市灾害的区域性特点 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城市灾害往往是区域性灾害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较大的自然灾害,长与多个城市受同一灾害影响,灾害的治理防御不仅是一个城市的任务,单个城市也无法有效地防、抗区域性灾害。另一方面城市灾害的影响往往会超出城市范围,扩展到城市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这种影响不仅是物质的,还包括精神的。,二、我国城市总体防灾形势,1、城市人口密度大2、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状况差3、城市设防标准低4、社会防灾观念薄弱,三、

4、城市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总体布局一方面要考虑城市防灾要求,另一方面加强各种防灾工程设施的规划。我国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将城市防灾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更加强调综合防灾,并注重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四、城市防灾措施 城市防灾措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政策性措施,另一种是工程性措施,二者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政策性措施又可称为“软措施”;工程性措施可称为“硬措施”,必须从政策制定和工程设施建设两方面人手,“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才能搞好城市的防灾工作。1、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政策性城市防灾措施是建立在国家和区域防灾政策基础上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

5、方面,城市总体及城市内各部门的发展计划是政策性防灾措施的主要内容。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2、城市工程性防灾措施城市的工程性防灾措施是在城市防灾政策指导下,建设一系列防灾设施与机构的工作,也包括对各项与防灾工作有关的设施采取的防护工程措施。城市的防洪堤、排涝泵站、消防站、防空洞、医疗急救中心、物资储备库,或气象站,地震局、海洋局等带有测报功能的机构的建设,以及建筑的各种抗震加固处理、管道的柔性接口等处理方法等,都属于工程性防灾措施的范畴,五、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内容深度1、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内容深度(1)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防震等设防标准;(2)布局城

6、市消防、防洪、人防等设施;(3)组织城市防灾生命线系统(4)制定防灾对策与措施;城市生命线系统:是指维持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2、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种消防设施的布局及消防通道间距等;(2)确定规划范围内地下防空建筑的规模数量、配套内容、抗力等级、位置布局,以及平战结合的用途;(3)确定规划范围内的防洪堤标高、排涝泵站位置等;(4)确定规划范围内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5)确定规划范围内生命线系统的布局,以及维护措施。,第一节 消防系统工程规划,一、城市消防对策1、合理的布局城

7、市重点防火设施 城市中不可避免地要安排如液化石油气站、煤气制气厂、油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设施,这些设施应慎重布局;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必须将易燃易爆物品工厂、仓库设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并与其他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2、布局城市消防通道 城市消防车通行范围涉及火灾扑救的及时性,城市内消防通道的布局应合乎各类设计规范3、重视旧城区改造 城区内新建的各种建筑物,应建造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控制三级建筑物,严格限制修建四级建筑;城市旧区是耐火等级低、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消防设施不足的地方,是 火灾高发地区,延烧的危险性也很大。因此旧城区的改造,是城市防火的重要工

8、作,4、合理布局消防设施 合理布置消防站、消防栓、消防水池、消防给水管道等消防设施5、规范建(构)筑物的防火设计 各类建、构筑物都应遵照有关规范进行防火设计,提高其耐火等级和内部消防能力,减少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可能性6、健全消防制度、普及消防知识 城市火灾多为人为失误,因此城市消防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健全消防巡逻检查制度,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通过教育群众、减少人为失误引起火灾的概率,组织义务消防队伍,普及消防知识,增强群众自救和辅助专业消防队伍扑救火灾的能力,二、城市消防安全布局1、危险化学品设施1)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类危险化学物品的总量和密度;2)重大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设施应布置

9、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带,不得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城市水系的上游或其他可能危及城市公共安全的 地段;3)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得设置一级加油站和大型天然气加气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加油加气混合站,不得设置流动站;4)高压输气管道和输油管道不得穿越城市中心区、公共建筑密集区和其他人口密集区;5)布置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危险化学物品,应与相邻用地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6)现有严重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设施,应纳人近期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搬迁、改变生产性质、改变使用功能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在规划实施完成前,应采取临时性的安全控制措施。,2、危

10、险化学物品运输 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运输危险化学物品,应设置固定的运输线路,限定运输时间。3、建筑物耐火等级 建筑物耐火能力分为四级,耐火能力最强的为一级,最差的为四级。为了降低火灾风 险,新建各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以一级和二级为主,控制耐火等级为三级的建筑,严格限 制耐火等级为四级的建筑;现有耐火等级为三级及三级以下的危旧建筑密集区,应纳入城 市近期改造规划,采取措施减少火灾隐患。4、避难场地 为了便于火灾或其他灾害发生时的疏散避难,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应按照城市 综合防灾的要求,设置避难场地。避难场地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合理布置。作为应急的临时 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

11、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 人口配置,人均面积2m2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适宜作防灾避难疏散的场地 为:具有安全保障,不会发生次生灾害的广场、运动场、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三、城市消防标准1、消防道路标准1)消防车通道净宽度和净空高度不应低于4m;2)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联通。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宜小于15mx15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小于18mx18m3)消防车道不宜与铁路正线平交,如必须平交,应设置备用车道,且两车道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一列火车的长度4)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2、消防车道 1)街区内的

12、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2)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0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3)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0m。4)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5)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大于3000m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6

13、)工厂、仓库区内应这是消防车道 7)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都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大于5m。,4、建筑设计 关于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如下要求: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长的1/4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且进深大于4m的裙房,在此范围内必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3、消防间距多层建筑与多层建筑之间不小于6m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之间不小于9m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小于13m,5、消防用水 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管网直接供给,也可以设置专门的消防管道系统。在水量不足的地区,应设消防水池,或利用河湖沟汊的天然水

14、。利用天然水源应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时的消防用水量,并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在河网城市应该考虑沿河开辟出一些空地与消防通道相连,作为消防取水的场所。在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内应设室内消火栓。,四、消防设施规划1消防站规划(1)分级(按占地和装备状况划分)a一级消防站:拥有67辆车辆,占地3000m2左右;b二级消防站:拥有45辆车辆,占地2500m2左右;c三级消防站:拥有3辆车辆,占地2000m2左右;,(2)消防站的设置要求1)责任区面积一般为-平方公里,接警后5

15、分钟内必须到达责任区最远点;2)人口在15000至50000人的小城镇可设一处消防站,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可设1-2处消防站;3)沿海、内河港口城市应考虑设置水上消防站4)一些地处城市外围的大中型企业,在消防队接警后难以在5分钟内感赶到的情况,应设专用消防站;5)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运输量大的地区应设特种消防站。,(3)消防站的选址要求1)消防站应选择在本责任区的中心或靠近中心的地点;2)消防站应必须设置在交通方便,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发的地点,可考虑设置在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附近或主要街道旁边;3)消防站的位置应与小学、幼托及医院等人流集中的建筑保持50m以上的距离;4)消防站应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危

16、险品或易燃易爆的生产储运设施或单位保持200m以上间距,且位于这些设施的上风向或侧风向。,2、室外消火栓布置1)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靠近十字路口;2)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3)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消防规划 龙湖镇现状无消防站,有3台消防车,消防站设置缺口较大。消火栓设置不合理,消火栓数量严重不足。(1)规划目标及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提高预防火灾和抢险救灾的能力;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规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制定消防规划的各项标准和指标;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起点、高

17、标准的现代化消防安全保障体系。(2)消防站设置规划 按照出警5分钟到达责任区边缘、责任区面积7平方公里左右的标准结合用地布局结构、重点消防地区分布状况,规划将龙湖镇划分为8个消防责任区,相应地设置8座一级消防站,每座消防站占地面积为3000平方米左右。,(3)消防安全布局规划 对影响消防安全的各类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场所和设施、消防隔离与避难疏散场地及通道、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进行合理布局和确定消防保障措施。其中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应相对集中地设置,其与相邻的各类用地、设施应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并应合理组织其运输线路;危旧建筑密集区及消防安全条件差或是消防重点地区,应改造完善或配置消防设施,

18、提高防灾能力。(4)消防给水规划 消防供水设施结合城市给水管道同步建设,新建道路,应随着道路的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消火栓,根据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上的消火栓间距应小于120米,当道路红线宽度超过60米时,同时在道路两侧布置消火栓。现状道路上无消火栓或消火栓布置间距远大于120米的地方,需补充消火栓。在未设置给水管道的现状道路和新建道路上,按规划增设给水管道,对现状管径偏小的给水管道要进行改造,并按照标准同步设置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以同一时间的火灾次数为二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25-35L/S为标准。,(5)消防通道规划 人口疏散应以就地疏散为主,中程疏散为辅,远程疏散为补充来安排。疏散道路建设应结合旧区改造和新城区开发,道路两侧建筑高度须与道路红线宽度相适应,以提高疏散通道的安全度。对暂不能实施改造规划的支路和里巷,要对两侧建筑采取加固措施。规划将城镇主次干道作为抗震疏散的主要道路,疏散道路应符合避震疏散的要求,主要疏散道路宽度须在28米以上,区级疏散道路应在18米以上。同时,把城镇外围道路设置为危险品运输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