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56839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媒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大众传播媒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大众传播媒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大众传播媒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大众传播媒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媒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媒介.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众传播媒介,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四、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意义,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二)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三)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一)技术的定义和本质,技术:是以达到实践目的为目标的知识体系,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二)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核心观点:认为技术室一

2、切进步的原动力,技术能够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能够保证把人类带向一个理想的社会。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是决定社会形态和命运的根本力量。代表人物:培根、圣西门等。,1、技术善论,(二)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核心观点:本质上否定技术,认为技术是万恶之源,技术夺走职业,夺走隐私、剥夺人的权利,导致官僚制国家;技术助长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降低人的自律,埋没人性和个性,技术将污染环境,将人类和地球引向毁灭。代表人物:卢梭,社会主义思想家等。,1、技术善论,2、技术恶论,(二)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核心观点: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技术为人类的选择和行动提供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对这些

3、新的可能性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技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取决于人用技术做什么。代表人物:梅塞尼,1、技术善论,2、技术恶论,3、中性论,(三)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技术与社会互动论,核心观点:技术是一种按照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产生于人的需求,又独立发展,技术的后果内在于技术而不取决于人的意志。一种技术产生后,人和社会享受起提供的自由的同时,更多地受到其限制:人必须被动地适应技术条件或技术环境的制约,按照技术的逻辑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甚至观念价值体系。代表人物:麦克卢汉,温纳等,(三)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技

4、术与社会互动论,核心观点:技术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的特定的价值需求,没有需求就不会有技术,人是技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技术仅仅是工具和手段,也是伦理、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观的体现,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斯塔迪梅尔,(三)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技术与社会互动论,核心观点:科学与社会政治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科学作为生产力对社会政治具有推动和决定作用,而社会需要是技术的源泉与动力,政治和经济制度也反过来制约和决定技术。代表人物:内尔纳 巴伯 梅塞尼,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媒介即讯息(二)媒介即人的延伸(三)“冷媒介”与“热媒介”(四)麦

5、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一)媒介即讯息,1.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的传播和其他的社会活动,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一)媒介即讯息,2.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新方式,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麦克卢汉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把媒介看作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所以,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的标志。

6、,(一)媒介即讯息,3.媒介是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二)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力的延伸,电视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媒体扩展了人的感官能力。,(三)“冷媒介”与“热媒介”,热媒介:传递信息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例如: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冷媒介:信息少而模糊,需要动用丰富的想象力例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四)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1)开拓了人类从媒

7、介技术角度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媒介推动社会历史发展;(2)“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人们理解媒介富有启迪意义;(3)关于“地球村”的论断,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四)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2.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局限性(1)把媒介视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其他社会因素;(2)技术主宰世界,人是被动的;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3)媒介是“生物人”的延伸,而未提及媒介对“社会人”的延伸。,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一)“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三)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一)“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1.电视人日本学者林雄二郎

8、1973年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提出 伴随着电视媒体环境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感官的刺激下,注重感觉的,感觉人;在封闭和缺乏社会互动的环境,形成了注重感觉,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一)“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2.容器人日本学者中野收1980年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提出“容器人”:在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的现代日本人内心类似灌状容器,孤立与封闭,与他人的沟通,只是容器的碰撞,不能深入内心。特征:注重自我意识的自由,对外部的强制和权威不认同,易接受大众媒介的影响。,(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日本学者左腾毅1986年人的自律提出:电

9、视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用鲜艳的画面、煽动性的语言呈现给人们,直接刺激了人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助长了“充欲主义”。使全社会由勤劳、节俭、奉献转向追求奢侈、自私。,(三)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网虫:早期对网络迷恋者的一种调侃。网瘾症:上网成瘾综合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每天8小时以上)不能自控,行为乖张,视力下降,神经衰弱,上网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出现暴力倾向等。,四、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意义,(一)当代新媒介技术的主要领域、特点及社会意义1.数字技术媒介资源的丰富化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多向传播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融合4.实时传输技术全球光速传播,

10、四、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社会意义,(二)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电子乌托邦”思想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限乐观的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的理想国。例如:认为网络使每个人成为大众传播主体成为可能,平等的传播带来平等的社会地位;网络使每个人能发表观点意见,参与投票,所以能造就真正民主的社会。但实际上,平等、民主、和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媒介。,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指出抹平一切疆界及改写环球规则的主要动力,来自传播科技和软件技术的先进发展。,电视被引入“不丹”,55岁的肯乔住在不丹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两年前,电视进入了她的生活。有了电视,虽然肯

11、乔一家的生活比以前丰富了,但是她却陷入与丈夫的争执之中。因为每天晚上,她的丈夫都会跟孩子一起看电视,直到很晚才入睡。肯乔说:“我的丈夫经常责备我,他说这个年纪的女人应该多用些时间来祈祷。”她的丈夫甚至表示:“如果我死了,不用为我举行宗教仪式,只要把我埋在电视机旁边就行。”,“电视对我们的国家非常不利,它控制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变得疯狂。现在敌人已经通过电视和我们走在了一起,甚至就在我们的家里。人们就像演员一样行事,她们开始变得骄躁、贪婪和虚伪。”“电视上形形色色的广告刺激了不丹人的欲望,他们开始不满足于现有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了。很多腐败和暴力案件都是由于人们不满于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发生的。”一个评

12、论员还说:“我们第一次在国家看到了家庭的分裂、学校出现逃课生、社会上频现青少年犯罪者。我们的国民也开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开始学会了欺骗、行窃、抢劫和吸毒。”不丹通讯部及通讯大臣列确多吉表示政府正在思考电视给不丹社会带来的变化,他说:“我们想知道,电视使我们更加快乐还是不快乐。它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值,可能使人们更加不快乐。”,不丹卫生与教育大臣桑格乃杜表示,电视让不丹的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沟壑,他说:“直到现在,我们这一代连一只昆虫都不舍得下手,但是现在人们会在电视上看到用枪击碎别人的头,难道我们真的会为这种行为欢呼吗?”,“反电视运动”,美国一些组织和团体在1995年发起“反电

13、视运动”,他们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关闭电视周”,呼吁美国人在这一周不看或少看电视,形成一个不受电视影响的社会环境,彻底摆脱电视的轰炸与蛊惑。这一倡议得到了美国医学会、美国心脏学会、美国教师联合会等组织的支持。,现在,英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都于4月25日展开了“关闭电视周”的宣传,形成了小规模的世界性群众运动。,美国家庭平均每天开着电视的时间为7小时40分。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相当于在2岁至65岁之间有10年时间在荧屏前度过。6岁以下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约为2小时。45%的家长表示,如果他们有事,就会让孩子去看电视。父母与孩子谈心的

14、时间平均每周只有38.5分钟。在校儿童平均每年看电视时间为1023小时,超过每年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900小时)。一个成长至18岁的青少年在电视上看到的暴力打斗场面达20万次,其中谋杀场面达1.6万次。,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一、传播者与大众传播二、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三、媒介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一、传播者与大众传播,1.传播者的概念2.大众传媒的概念3.大众传媒的特点4.大众传媒的优势,1.传播者的概念,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15、2.大众传媒的概念,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就其生产规模的巨大程度和受传者的广泛程度而言,我们称他们为大众传播者,或者大众传媒。,3.大众传媒的特点,(1)地位稳固,拥有强势的“传播者”地位;(2)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3)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是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力量。网络环境下,他们很注重拓展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4.大众传媒的优势,(1)大众传媒是专业的媒介组织,其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是一般人和非专业 组织所不能比拟的;(2)大

16、众传媒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其信息的可信性和可确认性要大高于处于“匿名”或“半匿名”状态的其他传播者;(3)大众传媒在其百余年的传播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二、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二)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三)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大众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传媒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提供大众乐于接受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大众传媒的收益包括:销售收益(报纸的发行量、电视的收视率、网络的点击率)、广告收益。,(二)大

17、众传媒的宣传目标,任何大众传媒都有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背景,它们必须为特定的利益服务。我国大众传媒是中国共产党的喉舌,为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服务。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众传媒主要为资产阶级及其意识形态服务。,(三)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1.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它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3.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三、媒介组织在信息生

18、产过程中的作用,(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二)新闻传媒的“把关”标准(三)“把关”过程的实质,(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美国传播学者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提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研究领域。,(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

19、(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舍弃,(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舍弃,(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舍弃,(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舍弃,(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舍弃,(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

20、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舍弃,(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舍弃,(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News 1,News 2,News 3,News 4,新闻的信源,舍弃,(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门,新闻的信源,受 众,News 1,News 2,News 3,News 4,News 2,News 3,News 1,News 4,选择的新闻,舍弃的新闻,(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这个模式说明:新闻素材普遍存在,大众传媒并不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过程。传媒组织形成一个关口进

21、行把关,受众获得的只是众多新闻中的少数。把关人:记者、编辑、编审、总编、文化、制度等。,(二)新闻传媒的“把关”标准,新闻把关的标准:1.新闻信息必须真实,对客观事实报道;2.新闻信息必须及时和有新意;3、新闻业务标准,市场标准。,(三)“把关”过程的实质,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1.大众传媒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一定的立场、方针、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加工;2.大众传播内容的把关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更容“准入”;3.大众媒介的把关总体上是媒介组织立场和方针的体现,个人所起作用有限。,第八章 要点回顾,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大众传媒的特点当代新媒介技术把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