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57907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重点内容,(1)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气象基础:大气垂直分层、气象要素、气温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污染物迁移影响因素:地形、逆温、山谷风、海陆风等污染物迁移的数学模式:推导与应用(2)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 光化学反应基础 自由基反应和来源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硫氧化合物的转化(3)几种代表性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一、大气的主要成分N2(78.08%)、O2(20.95%)、Ar(0.934%)、CO2(0.0314%)二、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热层,中间层顶,中间层,平流层顶,

2、对流层顶,平流层,对流层,100,80,60,40,20,0,160,200,240,280,T(K),Z(km),1、对流层,平均厚度12 km,赤道19 km,两极8-9 km,云雨主要发生层,夏季厚,冬季薄。特点:(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2)空气密度大。(3)天气复杂多变。(4)对流层下部湍流。,2、平流层,对流层顶到约50 km的地方特点:(1)空气基本无对流,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2)空气比下层稀薄,水汽、尘埃含量很少,很少有天气现象,透明度极高。(3)在15-35km的范围内(平流层上层),厚度约20km的臭氧层。,3、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约85 km的高度。特点:(1)空气

3、更稀薄(2)无水分(3)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中间层顶,气温最低(-100)(4)中间层中上部,气体分子(O2、N2)开始电离。,4、热(成)层,从80km到约800 km的地方特点:(1)温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增高;(2)大气更为稀薄;(3)大部分空气分子被电离成为离子和自由电子,又称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5、逸散层,(1)800 km以上高空(2)空气稀薄,密度几乎与太空相同(3)空气分子受地球引力极小,所以气体及其微粒可以不断从该层逃逸出去,三、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大气污染的形成时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石油、化石燃料使用量迅速上升,大气污

4、染物含量迅速上升,致使大气污染加剧。80年代以来,由于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加剧,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一、含硫化合物,硫化合物主要包括H2S、SO2、SO3、H2SO4、MSO3、MSO4和有机硫化合物等。其中最主要的是SO2、H2S和 H2SO4。1.SO2讨论,SO2的危害?,人类的哪些活动,使大量SO2进入大气?,SO2浓度特征,SO2的日变化在城区表现为双峰型。SO2日变化曲线说明北京地区大气中的主要来源于采暖过程,影响分SO2分布的因素,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和低层逆温,湍 流,2.H2S,讨论,来源,消除,人为来源天然来源与自

5、由基反应,COS、CS2与HO反应,火山喷发海水浪花生物活动,二、含氮化合物,主要含氮化合物为N2O、NO、NO2、N2O5、NH3、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等。1.N2ON2O是无色气体,称为“笑气”,是低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土壤中硝酸盐经细菌的脱氮作用;是目前已知的温室气体之一,含量约为0.3 ppm。,NO3-+2H2+H+1/2N2O+5/2H2O,2.NOX的来源与消除,无色无味的NO和刺激性的红棕色NO2均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通常用NOx表示。通过闪电、微生物固定及NH3的氧化等各种天然源和污染源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氮在高温下能

6、氧化成一氧化氮,进而转化为二氧化氮。火山爆发和森林大火等都会产生氮氧化物。人为污染源是各种燃料在高温下的燃烧以及硝酸、氮肥、炸药和染料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氮氧化物废气造成的,其中以燃料燃烧排出的废气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途径二:空气中的N2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生成NOX,途径一: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生成NOX,3.燃烧过程中影响NOX形成的因素,燃烧温度高温既能产生较高的NO含量,又有助于NO的快速生成.空燃比,完全燃烧,化学计量空燃比,“富”燃料“贫”燃料,空燃比与汽车尾气中NOX排放量的关系,参考图2-10,4.NOX的危害,NOX是导致大气光化学污染的重

7、要污染物.NO2浓度较高,会引起肺炎,支气管炎甚至死亡;同时会破坏植物组织。N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减弱血液的输氧能力.(CO;NO;NO2-),三、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CO、CO2、有机碳氢化合物、含氧烃类1.CO CO是一种毒性极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排放量最大的大气污染物之一.(1)CO的人为来源:燃料不完全燃烧 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城市大气中CO的主要来源,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80%的CO人为来源是由汽车排放出来的.(2)CO的天然来源:甲烷的转化,海水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森林火灾,农业废弃物焚烧.,1.CO,(3)CO的去除A 土壤吸收B 与HO自由基反应,1.CO,(4)CO的

8、危害?,2.CO2,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1)来源,人为来源,天然来源,矿物燃料的燃烧,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腐败作用燃烧作用,(2)CO2的环境浓度,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是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的直接大量排放,砍伐森林等使植被日趋减少,陆地植被对CO2浓度变化的作用,一:通过热带雨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向大气释放CO2,加速温室效应的进程.,二:温带林或北方森林通过吸收大气中的CO2,减缓温室效用的进程.,陆地植被与大气CO2浓度的关系还表现在植被对大气CO2时空分布格局的显著影响上。除了植被的影响,大气-海洋之间的CO2交换量的变化也能对大气CO

9、2浓度的季节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3)CO2的危害,CO2的危害?,CO2如何引起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两极冰川将熔化。,温室效应使海平面上升1米多。由于气温升高,引起海水体积膨胀,海平面可能升高0.2-1.4米。海平面升高会淹没许多城市和港口。,3.碳氢化合物,碳氢化

10、合物通常指C1C10的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包含烷烃、烯烃、炔烃、脂肪烃和芳香烃等,它们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其中CH4是主要的碳氢化合物。,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仅次于CO2;可以吸收波长为7.7m的红外辐射,每个CH4分子导致温室效应的能力是CO2分子的20倍;而且甲烷以1%/a的速率增加.,CH4的来源,化石燃料;反刍类动物;稻田;,稻田是中国大气中的最大排放源.其产甲烷机制是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CH4的消除,因此:大气中HO的减少会导致CH4浓度的增加,因此,大气中CO等消耗HO的物质的增加,会使HO的浓度降低,从而会导致大气中CH4浓度的增加.,CO是间接温

11、室气体,4.含卤素化合物,有机卤代烃、无机氯化物、氟化物等.(1)简单的卤代烃:甲烷的衍生物(2)高级的卤代烃: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PCB等(以气溶胶形式存在)(3)氟氯烃类:同时含有氟和氯的烃类化合物.比较重要的是一氟三氯甲烷(CFC-11)和二氟二氯甲烷(CFC-12).它们可以用作制冷剂、气溶胶喷雾剂、电子工业的溶剂、塑料的泡沫发生剂和消防灭火剂等.,氟氯烃的功与过,卤代烃中氟氯烃的研究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和创造,它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同时又造成了较明显的污染问题。1928 年Midgley T 成功得到CCl2F2,这一成果在化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是氟化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

12、里程碑。氟氯代烃的商品名又称氟里昂(Freon),二氟二氯甲烷(CCl2F2)则是其中一种,CCl2F2是无色、无臭的气体,沸点-29.8C。氟里昂类气体是最常见的致冷剂,它们具备加压容易液化,气化热大,安全性高,不燃,不爆、无嗅、无毒等优良性能。利用它们不同的沸点可用于不同的致冷设备。如家用冰箱用CCl2F2,冷库用CClF3和CHF3,空调器用CClF2CClF2等。,氟氯烃的功与过,氟里昂的另一大用处是作气溶剂,将杀虫剂和除草剂与适当的氟里昂组成的混合物加压溶解罐装,使用时氟里昂溶剂在大气压下膨胀蒸发,其中含有杀虫剂等溶质形成极为分散的细小粒子,使用效果极佳。因此,广泛用于香水、化妆品、

13、农药、涂料、头发喷雾剂等。由于氟里昂化学性能稳定,不易分解,残留在大气中并不断上升,故引起了人们对其最终去向的注意。1985 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地球表面臭氧浓度正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降低,到1987 年,南极上空则已出现了臭氧空洞。1999 年9 月,南极上空臭氧层的浓度只有往年常量的2/3。,人们发现,除了有同样破坏臭氧层作用的氮氧化物外,这些不会分解的氟里昂是臭氧层的主要破坏者。它们到达臭氧层后,吸收3260nm波长以下的阳光,分解出氯自由基,使之与臭氧作用生成ClO自由基,引发链反应,一个Cl原子可以破坏许多个O3分子从而造成了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贴近地面的臭氧是一种污染,但是高高浮在臭氧层的臭氧可以吸收200-300nm波长的紫外光。臭氧层一旦出现空洞,每受到1%的破坏,抵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20%左右,便会引起植物生长受到抑制,生物体DNA 中相邻的胸腺嘧啶发生二聚而造成基因改变并损伤细胞等。,CFC的危害?,1.参考资料环境污染动画臭氧层空洞.MPG2.参考资料环境污染动画臭氧的形成.MPG3.参考资料环境污染动画臭氧的作用.MPG4.参考资料环境污染动画臭氧层的破坏.MPG,“无氟”的说法科学吗?,思考题,何为温室效应,总结温室气体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