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59123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考前辅导 Direction to Preparing for the Examination of Macroeconomics,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主讲:谢建国老师,E-mail:,目录,各章节重点辅导考试形式及题型比例复习范围考试时间及地点安排,各章节重点辅导,绪论部分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和总体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一国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问题。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其基本结论是: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将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而

2、宏观经济学恰恰认为经济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相反,出现了资源的闲置。因此,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是:怎样克服资源的闲置,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的政策目标。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总产出,研究怎样使总产出达到最大值,即潜在水平或充分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减少失业,实现劳动的充分就业。宏观经济学还要研究怎样降低通货膨胀,实现物价稳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怎样兼顾国内目标和改善国际收支目标。,第一章 重点内容,一、征税的原则(一)受益原则 所谓受益原则是指谁受益谁交税。缺点:不能准确衡量受益的多少;有些情况不能采取受益原则。(二)负担能力原则 所谓负担能力原

3、则是指根据每个人收入的不同按承受赋税的能力大小来征税。缺点:对劳动存在一个负激励的效果。二、税收的分类 从税金是否能够转嫁:直接税和间接税 从征税的内容分:所得税、财产税、财产转移税、消费税和关税等等 以纳税者承受赋税的程度划分:累进税、比例税和累退税 以征税的方式不同划分:从量税、从价税,第一章 重点内容,三、直接税与收入再分配 从税金是否能够转嫁的角度,税收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之分。直接税就是直接向人们征收的税,一般不能够转嫁。例如个人和公司所得税、财产税、财产转移税、人头税等。间接税就是间接向人们征收的税,即当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时,该商品已被征过税,因此,它是一种可以转嫁的税。例如货物税或销售

4、税、烟草税、进口关税、周转税等。(一)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再分配(二)公司所得税与收入再分配(三)财产税与收入再分配(四)遗产税与收入再分配,第二章 重点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领土范围内所有厂商和个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写成GD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公民(厂商和个人)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写成GNP。GNPGD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工资、投资收益、利息支付)外国居

5、民在本国的收入(工资、投资收益、利息支付),二、最终产品与增加价值法 GDP中所统计的产品或服务,一定是“最终产品”,即产品或服务在该期内的最后出售价。最终产品是指最后进入消费的产品。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是最终产品,并不能从产品本身的形态加以区别。同一种产品可能是最终产品,也可能不是最终产品。例如电力公司所提供的电,如果普通家庭居民用于烧饭、取暖、照明等日常生活,则它是最终产品;而如果工厂用电来生产产品,则它又是中间产品。,三、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产品流动法和支出法,“产品流动法”就是将一个社会中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包括服务)的总量,按该时期内市场价值计算出总值。缺点:这种直接得出的方法在逻

6、辑上是成立的,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对最终产品加以确定,因而使得对实际资料的收集和统计非常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便采取较为简便的“支出法”,即把所有经济单位(包括家庭、厂商、政府以及进出口部门)在一年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其数值为。一个社会中对最终产品的支出单位共有四个部门,即消费者(C)、厂商(I)、政府(G)和进出口部门(X、M),(一)消费者(consume,C):(1)非耐用品。一般是指短期内消耗完的物品(2)耐用品。一般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消费的物品(3)服务。一般来说,只有通过交换的才被计入,没有经过交换的则不能计入。但是,并非所有的交换都计入。,(二)厂商(

7、investerment,I)()住宅建筑投资支出。例如住房、公寓等。()非住宅建筑投资支出。例如办公室、厂房以及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最终购买等。()净存货。(三)政府(government,G)在政府的支出中,转移支付不能被计入中。例如养老金、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补助金等等。因为这些都不是政府本年度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所作的支付。(四)净出口(XM)即出口(export)和进口(import)之间的差额。以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则净出口为XM。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GDP=C+I+G+(X-M),四、GDP的五个总量,(一)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当年的

8、市场价格所计算出来的总和。(二)国民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写为NDP)即一个国家一年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折旧费)所得出的净增长量。(三)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写为NI)即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的总和。(四)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简写成PI)即一个国家在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包括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和利息收入、政府给予的救济金和各种福利补助等)。(五)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写为DI)即一个国家在一年

9、内个人全部实际收入中扣除个人缴纳的各种税收后所剩下的部分。,五、GDP的价格矫正,名义是指,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按当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出来的数值。实际是指,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按某一基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出来的数值。“价格矫正指数”就是名义和实际之比,即:价格矫正指数=名义/实际,五、GDP的价格矫正与通胀率,EG:假设一个经济生产牛肉与鸡蛋两种产品:,五、GDP的价格矫正与通胀率,(一)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二)计算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10、 其中,基期就是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作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通货膨胀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间接表示。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 凯恩斯认为,消费者的实际支出与实际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是小于的正数,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在绝对量上也增加,但增长的幅度却是递减的,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现象。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

11、假定(一)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别人消费支出的影响。这被称为消费的“示范作用”。(二)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其现期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过去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过去“高峰期”收入水平的影响。这被称作消费的“棘轮作用”。,第三章 重点内容,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 把收入分为:“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消费分为“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持久收入与持久消费存在稳定的关系。暂时收入对消费不产生多大影响。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在短期情况下,当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他们会认为这种收入的增加是暂时的,他们并不能肯定长期中仍会获得这种收入的增加,因此不会对这

12、种增加的收入支出过多。如果消费者预料到这种收入的增加是长期性的,他们便会消费得更多。因此,短期消费曲线的边际消费倾向必低,而长期消费曲线的边际消费倾向必高。四、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 从整个人生的角度研究消费者如何分配他们的消费。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储蓄,主要是为了老年消费的需要。()消费者一生中的消费水平保持平稳;()消费支出的来源等于人生中的收入加上最初财富;()以代表消费者死亡年龄,代表消费者获得财富的年龄,则消费者每年的消费支出等于财富的()分之一加上预期平均工资收入(没有财富的年以前则没有财富来源的支出);()现期消费支出水平取决于现期财富状况和生命期收入状况。,五、投资理论,(一)投

13、资的含义及分类(a),(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b),(一)投资的含义及分类(c),第四章 重点内容,一、货币的需求所谓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货币的要求。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它是指人们喜欢持有货币的一种心理因素。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一)货币的交易需求个人和企业总要保留一定水平的货币和存款以备日常交易使用,因为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总不是完全同步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收入量,是收入的函数。到了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对货币的交易需求理论又有进一步发展,认为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不仅是收入水平的函数,同时还是利率的函数。货币交易需求=L

14、(Y,i)(二)货币的预防需求对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预防需求=L(Y,i)(三)货币的投机需求所谓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出于随时利用市场可能出现的有利情况从事交易而获利的目的而保持货币的一种动机。货币的投机需求=L(i),第五章 重点内容,一、曲线和曲线的定义与形成 1、曲线的定义:曲线是能够保持商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YCIacYedr可以得出:,如果以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国民收入,则可在坐标图上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投资等于储蓄,即I S,故此曲线称为IS曲线

15、。因此,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上实现了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或,2、曲线的定义:曲线是能够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假设货币交易需求为一线性函数:L1kY,货币的投机需求也是一线性函数L2jhr,其中j为一常数,若r0时的货币投机需求量,k与h分别表示货币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对收入和利率的敏感程度。由上述货币市场均衡模型中可得:kYjhrMs,即:,或,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与IS-LM模型 把IS曲线与LM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

16、,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同一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上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值,可以通过IS、LM曲线的联立方程求得。例如,已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模型分别为:I1250250r L0.5Y 1000250r S5000.5Y M1250 IS LM据此可求得IS和LM曲线的方程分别为:IS:Y3500500r LM:Y500500r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有ISLM。因此,联立这两个r与Y的方程,求得的利率与收入的对应值,必将满足产品和货币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即:,Y3500500rY500500r可得r3,Y2000当r3 及 Y20

17、00时,同时可满足IS,LM/P及ISLM,因此,是产品市场及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及均衡收入。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也可用图形来表示。,在IS线上任何一点有I=S;LM线上任何一点有L=M;IS与LM相交于E,则E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I=S,L=M,即在E点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利息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而且,也只有在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水平为Y0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第六章 重点内容,一、通货膨胀与失业凯恩斯主义宏观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一)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个经济中,在一定的工资率下,所有能工作而且愿意工

18、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充分就业的概念还包括一定程度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对工资的要求过高,导致资本家不愿增雇工人或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或略低于现行工资的工资水平而导致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工人自愿放弃现有工作而去寻求更好的工作,或因季节性原因形成的工作转移(例如建筑业中因恶劣气候不得不暂时停工)、或因年轻人首次求业等情况而产生的暂时性失业。(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并不一定表现为较高的价格要区别价格上升的不同情况,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成本: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引

19、起的社会资源配置失误税收负担的扭曲改变计价单位所产生的混乱与不便无法确定的财富再分配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它对财富和收入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其次,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也能发生影响。,二、奥肯定律,奥肯定律:奥肯定律(Okuns Law)说明的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该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Okun)在研究这两者之间关系时发现的一种规律。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通常以%的失业率为标准)时,每使失业率降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必然增加%(也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为2.5%);反之,失业率每增加%,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会减

20、少%。,三、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健全财政的思想原则: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少征税少发公债补偿财政思想的主要原则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为避免通货膨胀,必须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以控制过度的有效需求;反之,在经济萧条时,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经济繁荣。从整个经济周期的过程看,预算上可以达到平衡,为达到这一总过程的平衡,每年的财政预算则不必保持平衡,繁荣时期的财政盈余可以弥补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那么,财政预算赤字不仅并不可怕,而且还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这样,赤字财政政策便成为凯恩斯主义的理财原则。赤字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21、政府应增加支出,以弥补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不足,实行赤字预算。政府在宏观上要鼓励高消费,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提高就业水平。财政赤字不能靠增税弥补,只能增发公债。政府可以采取的干预经济的方法可分为两种:相机抉择法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法: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措施。对相机决策的批评:“时滞”问题:认识时滞 行动时滞影响时滞自动的或内在稳定器:累进的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各种福利费的支出。农产品价格维持的实行。公司和个人的储蓄。,四、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

22、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

23、有效需求。,第七章 重点内容,一、加速数与加速原理加速数也称加速系数,就是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资本增量实际上就是投资,因而加速数又是投资和产量增量之比。以a代表加速数,K代表资本增量,Y代表产量增量,I代表投资,则a=K/Y=I/Y。例如,产量或收入增加100万元,可以使投资增加400万元,则加速数a=400万元/100万元=,也就是说,每增加元的产品或收入,可以增加元投资。加速原理认为,投资是影响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凯恩斯只考虑到投资对于收入和就业所产生的影响,而没有进一步考虑到收入和就业增加以后,反过来对投资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汉森认为,投资增

24、长通过乘数的作用会引起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而总收入或总供给增加以后,将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这种由于收入变动而引起的投资就是在乘数原理中介绍过的“引致投资”。汉森指出,不仅如此,而且这种投资增长的速度要比总收入或总供给增长的速度快,这就是所谓“加速原理”的含义。,二、经济周期的种类,一、经济周期的种类经济周期:是指经济从高涨到低潮上下反复波动的循环过程。有以下几种:()“长周期”或“长波”。其长度平均约50年左右,由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耶夫(Nikolai DKondratieff)于1926年提出,故又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建筑周期”。其长度平

25、均约15年到20年左右,由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最早提出,故又称为“库兹涅茨周期”。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中周期或中波。其长度平均约8年到1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Juglar)于1860年提出,故又称为“朱格拉周期”。()短周期或短波。其长度平均约40个月(近三年半),由美国经济学家基钦(JKitchin)于1923年提出,故又称为“基钦周期”。,第八章 重点内容,一、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源于亚当斯密。早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就详细论述了

26、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本积累可以促进就业,从而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和收入。此后,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国民收入在工资、利润、地租三者之间分配的发展变化规律。指出,实际工资从长期看将维持在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水平上,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有限,农产品价格必然上涨,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则相应增加,资本家的利润将下降,因此必然影响生产的发展。19世纪下半期,庸俗经济学的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提出,资本家延缓其当前消费进行资本积累,以及企业家对企业的组织管理,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长。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

27、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产生于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少数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尽管西方经济理论在其早期的发展过程中,都涉及了经济增长的问题,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受萨伊定律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竞争机制可以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发挥调节作用,保持社会物价的平稳和充分就业。因此,他们主要是把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没有专门系统地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把经济增长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是从凯恩斯主义产生以后的40年代开始的。1936年出版的通论为政府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提供了理论

28、根据。在提高有效需求的政策主张中,增加投资又是关键,投资的增加会扩大生产,增加国民收入,其中必然就要涉及到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不仅产生于投资的增长,而且还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包括劳动素质的提高。二次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迅速发展,社会组织结构和生产力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越来越重视研究经济增长的条件和规律,以及能否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为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第八章 重点内容,二、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第二类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每一类因素又可进一步加以

29、细分。丹尼森根据他的分析,把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使增长率在短时期内见效,例如促使资源更合理、更畅通地流动,提高国民收入中储蓄和投资的比重等;另一类则可促使保持长期增长率,例如加快提高教育质量,使劳动力的素质尽快得到提高。总之,丹尼森在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要使经济增长,就要更勤奋地工作,节制消费,增加投资,改善流通环节,发展教育,开发智力,推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并尽快推广其成果,使之变为生产力,最有效地配置生产资源等等。,考试形式及题型比例闭卷书面考试单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计算题:1题,10分论述题:1题,20分,复习范围作业每章概念解释每章即时练习每章课后思考模拟试卷导学及考前辅导,祝大家考试顺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