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6172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5.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城市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城市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城市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城市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部分 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概论城市道路绿地的总体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交通岛绿地设计广场绿地设计停车场绿地设计道路绿地与有关设施,1 概论,(一)我国城市道路的分类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将城市道路分为 4类:1、快速路 快速路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中设置,联系市区和主要近郊区,卫星城,对外公路等,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应设中央分隔带。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机动车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h。,2、主干路,主干路为连接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客货运中心等各主要分区

2、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若必须设置时,建筑红线后退,让出停车和人流疏散场地,不宜建成商业街。,3、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是城市数量最多的,一般的交通道路,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并可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车站。,4、支路,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的连接线,是地区通向干道的道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可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使的要求,也可作自行车专用道。支路可与平行快速路的道路相接,但不得与

3、快速路直接相接。,不同规模的城市,交通量有很大差异,大城市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级;中等城市可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而以步行和自行车为出行活动的小城市可分为二级(相当于次干路和支路)。随着城市规模的加大,城市道路交通类型越来越复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多。每个城市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时,所考虑的内容,范围和深度不尽相同。道路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我国城市道路分类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城市道路设计),项目,类别,(二)城市道路绿地的概况,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高速发展,交通事业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类型和网络越来越复杂,以及道路两旁建筑物功能的变化等,过去那种一条道路两行树的种植方法已

4、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行道树”的名称也被“街道绿化”所代替。,(二)城市道路绿地的概况,在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中,道路绿化发展很快,基本做到边修路边绿化。随着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议的发展,道路横断面、道路交叉形式的多样化道路绿化除行道树绿带外,还包括了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和立交桥绿地,广场绿地,停车场绿地,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边角空地等处绿化。从树种选择和布置方法上也愈加丰富多彩,配置上注意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及攀援植物等复层绿化,形成多层次植物景观,不少重点干道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二)城市道路绿地的概况,形式上由规则式向不规则式与自然式结合

5、,自然式等多种形式发展。许多城市结合旧城改造,建立“环城公园”,“滨河公园”等带状绿地,对改善老城区生态环境,平衡城市公共绿地分布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强化,对城市绿化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有了迅速提高。不少城市编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定了城市的基调树种和街道绿化骨干树种。,(三)道路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地位,1、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之一,是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有各种和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地域。城市绿地的分类,我国至今尚无一个统一的比较合理的方法。一般按其功能将城市园林

6、绿地分为6个类型:,绿地类型,(1)公共绿地 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名胜古迹园林、带状绿地、街旁公园等。(2)生产绿地 包括苗圃、花圃、药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及各种林地。(3)防护绿地 包括城市防风林带、卫生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4)风景游览绿地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等。(5)专用绿地 包括居住区绿地、工业企业、仓库用地内的绿地、公共建筑附近环境绿地、公用事业绿地等。,(6)道路绿地 包括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如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城市绿地系统分布方式,一般要求均匀

7、布置,结合各个城市的自然地形特点,采取点(指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指道路绿地、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绿带等)、面(指公园、风景区绿地)相结合的方式把绿地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绿地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降温增湿,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满足精神需要,提供人们日常游憩运动的场所等。,2、道路绿地的地位,(1)城市交通设施占整个城市用地多达3040。(例如美国纽约24.1,洛杉矶50.3,法国巴黎25,中国北京16.4,上海6.37)(2001年资料)居民每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达23 h。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一座城市的媒介,所以道路绿化的好坏对城市市容和城市面貌起决定性作用。,2、道

8、路绿地的地位,(2)道路绿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几乎囊括了园林绿地所能承担的一切功能,在改善道路本身和道路两侧地段的气候,卫生状况,使行人和道路两侧建筑房间内免受阳光过分的暴晒,灰尘,大风,噪声的污染等,提高环境质量方面尤为显著。,2、道路绿地的地位,(3)道路是城市形象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对一个城市绿化来说,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也是道路绿化,道路绿化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绿化质量,所以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环。,2、道路绿地的地位,(4)道路绿地就像一个绿色纽带,将市区内外的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风景游览绿地等各类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网络。,(四)城市

9、道路绿地设计的基本原则,1、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1)行车视线的要求安全视距: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内随时看到前面的道路及在道路上出现的障碍物以及迎面驶来的其他车辆,以便能当机立断地及时采取减速制动措施或绕越障碍物前进。这一必须的最短通视距离,称为安全视距。,安全视距计算公式,D=a+tu+b式中:D-最小视距(m)a-汽车停车后与危险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 般采用4m t-驾驶员发现必须刹车的时间,一般用1.5s u-规定行车速度(m/s)b=v/2q b-刹车距离(m)q-重力加速度-为汽车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在结冰情况下采用0.2 潮湿时采用0.5,干燥时0.7。,交叉口视距

10、,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辆在进入交叉口前一段距离内,必须能看清相交道路上车辆的行使情况,以便能顺利地驶过交叉口或及时减速停车,避免相撞,这一段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停车视距。,停车视距,指车辆在同一车道上,突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及时刹车时,所需的安全停车 距离。,停车视距建议表(城镇道路广场规划设计),视距三角形,由两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作为直角边长,在交叉口出所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视距三角形应以最靠右的第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的一条车道所构成的三角形来确定。为了保证道路行车安全,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内侧的规定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最外侧机动车车道中线处路面标高1米的树木,是树

11、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交叉口视距三角形(引自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行车净空要求,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具体范围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最小净高(城市道路设计规范),2、保证树木所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树木生长所需要一定的地上和地下生存空间,如得不到满足,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不能起到道路绿化应起的作用。因此,市政公用设施与绿化树木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保证树木所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但道路用地范围有限,除了安排交通用地外,还需要安排必要的市政设施,如交通管理设施,道路照明,地下管道,地上干线等,所以绿

12、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必须统一设计,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减少矛盾。,3、道路绿化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要功能,道路绿化应以绿为主,绿美结合,绿中造景。植物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没有裸露土壤。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遮荫,减尘,减噪,改善道路两侧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等,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道路绿化,地面覆盖好,防护效果也最佳,而且景观层次丰富,能更好地发挥道路绿化的功能。,4、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要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树种选择要符合本地自然状态,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种,以

13、利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发挥对环境的改善能力。道路绿化为了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及多层次植物景观,采用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形式时,植物生长分布的相互位置与各自的生态习性相适应。地上部分:植物树冠,茎叶分布的空间与光照,空气温度,湿度要求相一致,地下部分:植物根系分布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互不影响,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5、保护好道路绿地内的古树名木,在道路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时,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对现有的有保留价值的树木应注意保存。,6、根据城市道路性质,自然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由于城市的布局以及地形、气候、地质和交通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路

14、网。设计时要根据道路的性质,功能,宽度,方向,自然条件,城市环境,乃至两侧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综合考虑,合理地进行绿化设计。,7、应远近期结合,道路绿化很难在栽植时就充分体现其设计意图,达到完善的境界,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所以设计要具备发展观点和有长远的眼光,对各种植物材料的形态,大小,色彩等的现状和可能发生的变化,要有充分的了解,待各种植物长到鼎盛时期时,达到最佳效果。同时,道路绿化的近期效果也应重视。,8、应符合排水要求,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9、创造完美的景观道路绿化要符合美学的要求,处理好区域景观与整体景观的关系。道路

15、绿化的布局,配置,节奏,色彩变化等都要与道路的空间尺度相协调。,10、应有较强的抵抗性和防护能力,城市道路绿地的立地条件极为复杂,即有地上架空线和地下管线的限制,又因人流车流频繁,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道路绿化的制约因素,在对树种选择,地形处理,防护设施等各方面进行认真考虑,力求绿地自身有较强的抵抗性和防护能力。,(五)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1、环境保护功能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噪声,废气,粉尘震动等对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加强对道路绿化的比重和合理配置,保证必要的建筑间距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1、环境保护功能,(1)净化空气 道路上粉尘污染源主要是

16、降尘,飘尘,汽车尾气的烟尘等,绿地中的灌木通过叶面减尘,即使在树木落叶期,其枝干、树皮也能吸附粉尘。草坪的减尘作用也和显著,地被植物的茎叶也能吸附粉尘,防止二次扬尘。同时,利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放出氧气的作用,可以不断地净化大气。,1、环境保护功能,(2)降低噪声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等的发展,城市中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等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据有关部门调查,环境噪声70 80来自地面交通运输。加大道路绿带的宽度和合理配置形成绿墙,可以大大降低噪声。(3)调节改善道路小气候 道路绿化对调节道路附近地区的温度、湿度,降低风速都有良好的作用。当道路绿地与该地夏季主导风

17、向一致时,可将市郊的清新空气趁风势引入城市中心地区,为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的条件。,(4)保护路面和行人 不同质地的地面在同样日光照射下的温度不同,增热和降温的速度也不同。所以,炎热的夏季在未绿化的沥青路面上,不仅行人感到炎热,路面因受日光强烈照射而受损,影响交通。道路绿化遮荫降温,可阻挡夏天强烈日晒,降低太阳辐射,以利行人,还可保护路面,延长道路使用年限,有利交通。,1、环境保护功能,2、安全功能,(1)在车行道之间、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广场及停车场等处进行绿化,可起到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的作用,组织交通,保证行车速度,提高行车安全等作用,在交通岛、中心岛、导向岛,立体交叉绿岛等处常用树木作诱

18、导视线的标志。(2)道路绿化可以防止火灾蔓延 树体含有大量水分,能使燃烧减缓,另外植物也可以使风速降低,减弱火灾的扩大。(3)北方地区,冬天大风将大雪吹到道路上,会造成交通障碍,因此,常在道路两侧结合行道树种植防雪林。,安全功能,(4)道路绿化有助于增强道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性,并从纵向分隔空间,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5)战时可起到伪装掩护的作用,3、景观功能,1、城市的面貌首先是人们通过沿道路的活动所获得的感受,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行道树。所以,道路绿化的优劣对市容,城市面貌影响很大,现代城市高层建筑林立,显得街道狭窄,由于绿化的屏障作用,可减弱建筑给人的压抑感。从色彩上讲,蓝天

19、,绿树均为镇静色,可使人心情平静。,3、景观功能,(2)植物是创造城市优美空间的要素之一,利用植物所特有的线条,形态,色彩和季相变化等多种美学因素,以不同的树种,观赏期及配置方式形成浓郁的特色,配合路灯,候车亭,果皮箱,座椅,花坛,雕塑等,形成丰富多彩的街道景观,美化街景,美化城市。,(3)道路绿地可以点缀城市,烘托临街建筑艺术。利用树木自然柔和的曲线与建筑物直线形成对比,沿街建筑物新旧不一,形体尺度,建筑风格等往往不够协调,而整齐有序的,枝叶繁茂的行道树能提供视觉统一,有的还能形成一种独特的街景风格。,3、景观功能,在满足道路绿化的各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的特点种植果树,油料植物,用材

20、树等,增收副产品,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5、其他路侧绿带、林荫路、街旁游园等还可弥补公园的不足,满足沿街高层住宅居民渴求绿地的需求。除以上5种功能之外,绿化带还可作为地下管线,地上杆线埋设的用地和道路拓宽发展的备用地带。在绿地下铺设地下管线,维修时能避免开挖路面而影响车辆通行。,4、增收副产品功能,2城市道路绿地的总体设计,(一)道路系统规划要求城市道路系统指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设施,以一定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规划设计城市交通干道网。在此基础上制定主要道路断面和交叉口的方案等。道路网是

21、城市布局的骨架,规划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城市道路系统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和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首先要考虑城市用地功能分区和交通运输的要求,使城市道路形成主次分明,分工明确,联系便捷,能高效的组织生产,方便生活的交通运输网。道路功能性质上应有所侧重,适应交通规划所提出的交通性质,流量,流向特点,做到人车分流,不同性质的车辆交通分流,提高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例如:将过境货运车辆安排在城市边缘地区或外环干道通过,避免穿越城市中心地区。在市中心商业文化服务设施集中地区,规划设计安排商业街、步行街,禁止货运车辆穿行等。,2、节约用地,合理确定道路宽度和道

22、路网密度,充分利用现状,干道的数量及其分布要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应注意结合城市现状、规模、地形条件、经济能力等,尽可能有利于建筑布置,环境保护,并考虑战备,抗震的规定。通常用道路网密度作为衡量经济的指标。城市道路网密度是指道路总长与所地区面积之比(km/km)。依道路网内的道路中心线计算其长度,依道路网所服务的用地范围计算其面积。城市道路网内的道路指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网密度大,有利于交通便利,节省居民出行时间和通行能力,但密度过大,会加大道路建设投资及旧城改造拆迁工作量。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城市道路网过密而且路幅又窄,这不利于提高建筑层数和间距,不利于道路绿化,浪费了城市建设用地

23、,又无助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旧城改造时应注意放宽路幅,降低道路网密度。,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3、充分考虑地形地质等因素,充分结合地形规划道路的平面形式,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还应注意尽可能少占农田,菜地,减少房屋拆迁工作量等。,4、考虑城市环境卫生要求,有利于城市通风和日照良好,防止暴风袭击等,主要道路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和临街建筑物获得良好日照。例如:在南方城市宜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而北方尤其位于干旱寒冷,多风沙的西北地区,为了减轻冬季常有的大风雪和风沙的袭击,干道走向宜与大风主导风向有一定偏斜角

24、度。并在城市边缘布置防护林带。从日照要求来看,道路的朝向最好取南北和东西的中间方位,并与南北子午线成30度60的夹角,即适当考虑到日照,又便于沿街建筑的布置。,5、便于道路绿化和管线的布置,设计干道走向、路幅宽度、控制标高时,要适应远期绿化和各种管线用地要求。尽可能将沿街建筑红线后退,预留出沿街绿化用地。要根据道路的性质、功能,宽度,朝向,地上地下管线位置,建筑间距和层数等统筹安排。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要考虑植物生长的良好条件,因为,行道树的生长需在地上、地下占据一定的空间,需要适宜的土壤与日照条件。,6、满足城市建设艺术的要求,道路不仅是城市的交通地带,它与城市自然环境,沿街主要建筑物,绿

25、化布置,地上各种公用设施等协调配合,对体现城市面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道路设计要有一定的造型艺术要求。通过路线的柔顺,曲折起伏;两旁建筑物的进退,高低错落的绿化配置以及公用设施,照明等来协调道路立面、空间组合、色彩与艺术形式,给居民以美的享受。,(二)道路绿地率指标,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道路绿化用地是城市道路用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级别城市道路红线位置时,根据道路的红线宽度和性质确定相应的绿地率,可保证道路的绿化用地,也可减少绿化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矛盾,提高道路绿化水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对道路绿地率有如下规定:园

26、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道路红线宽度在40米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20 是道路绿地率的下限,即要满足交通用地的需要,也要保证道路有基本的绿化用地。,(三)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总体设计,道路绿地是指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以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1、道路绿地的总体布局首先是确定道路绿地的横断面布置形式。例如设计条绿带,采用对称形式还是不对称形式。在城市道路上,除布置各种绿带外,还应将街旁游园,绿化广场,绿化停车场及各种公共建筑前绿地等有

27、节奏地布置在道路两侧,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化景观。其次还要考虑与各种市政设施有无矛盾。,道路绿地布局要遵循如下规定(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米;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米。(2)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3)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4)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合并。(5)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好的一侧。,2、景观总体设计,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形成一个城市面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8、。城市景观构成要素很多,大至自然界山川,河流湖泊,园林绿地,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桥梁,小至喷泉,雕塑,街灯,座椅,交通标志,广告牌等,景观设计要满足功能,视觉和心理等要求,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统一的城市景观。,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城市景观。可以起到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地是以各类园林植物景观为主体。植物品种繁多,观赏特性丰富多样,要充分发挥其形、色、香等自然特性。作为景观的素材,在植物配置时从功能与艺术上考虑,依据立地条件,从平面到立面空间创造丰富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要。道路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是

29、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构成街景的要素包括道路、绿地、建筑、广场、车和人。通过道路、桥梁、广场自身的线型、造型美,道路外观的修饰美。体现城市的绿化风貌和景观特色。,景观总体设计注意的问题,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是指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与绿化特色的道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因为景观路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较高、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合理配置并与街景配合。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应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形成一种整体的景观基调。植物配置应注意空间层次,色彩的搭配,体

30、现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特色和风貌。,景观总体设计注意的问题,(2)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具有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可使道路全程绿化在整体上保持统一协调,提高道路绿化的艺术水平。道路较长,分布有多个路段,各路段的绿地在保持整体景观统一的前提下,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各路段的环境特点,丰富街景。,景观总体设计注意的问题,(3)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的配置上应注意高低层次,绿色浓浓色彩的搭配和季相变化等,并应协调树形组合,空间层次的关系。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不但丰富街景,还能更好地发挥绿地的隔离防护功能。,景观总体设计

31、注意的问题,(4)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地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在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空间,单调,枯燥的人工环境中,山、河、湖、海等自然环境在城市中是十分可贵的,毗邻自然环境的道路,要结合自然环境,并以植物所独有的丰富色彩,季相变化和蓬勃的生机等展示自然风貌。,景观总体设计注意的问题,(5)人们在道路上经常是运动状态,由于运动方式不同,速度不同,对道路景观的视觉感受也不同。因此,道路绿化设计时,在考虑静态视觉艺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动态视觉艺术。例如:主干道按车行的中速来考虑节奏和韵律;行道树的设计侧重慢速;路侧带,林荫路,滨河路以静观为主。,景观总体设计注意的问题,(6)将道

32、路这一交通空间赋予生活空间的功能。道路伴随着建筑而存在,完美的街道必须是一个协调的空间,景观设计中注意借景周围的自然景色,文物古迹;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韵律;与道路两侧橱窗的相呼应;还应注意各种环境设施如路标,垃圾箱,电话亭,路障等。在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前提下,在造型,材料,色彩,尺度等各方面均需精心设计。城市结合部道路交叉口,交通岛,立交桥绿岛,桥头绿地等处的园林小品,广告牌,代表城市风貌的城市标志等均应纳入绿地设计,由专业人员设计,施工,形成统一完美的道路景观。,(四)树种及地被植物选择,树种选择关系到道路绿化的成败。树木生长的好坏,快慢,寿命长短等关系到绿化效果及绿化的效应是否能充分发挥。,1

33、、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健壮、绿化效果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选择树种时,首先要掌握各种树木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具体栽植位置的环境,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树种。由于道路环境差异很大和道路性质不同,对绿地功能要求复杂多样。所以,要求道路绿化的树种和配置也相应多样化。因此,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予以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相结合。既能体现地方风格,又能美化城市,满足道路绿化多功能要求。,1、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因为落叶树种冬季落叶后,减少对阳光的遮挡,能提高地面温度,使地面冰雪尽快融化。而常绿

34、树则因生长慢,分枝点低、夏季遮荫面小,尤其是冬季遮挡阳光,造成不良效果。在沿海城市要选择抗海潮、抗风的树种。,2、行道树树种选择,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的效果与行道树的选择有紧密地联系。行道树应选择根深,分枝点高,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选择根深的树种,避免暴风雨时倒伏;注意选择根系不会抬高人行道或堵塞地下管道的树种。冠大叶浓的树木在夏季能使车行道和人行道上有大片的荫凉;同时其减尘、减噪、防风等效果更佳。选择生长健壮,不因速生而增加管理投入的树种。行道树树种应选择具有在贫瘠土壤上生长的能力,耐干旱、耐强风和耐强光的树种。为增加行道树色彩,

35、种植观花和观果树种时要选择引人注目但不脏乱,无刺激性气味,不污染环境,不污染行人衣物,落果不致砸伤行人的树种。,3、花灌木树种选择,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观花灌木的种类很多,选择有较大的灵活性。选用无向四周伸出稀疏枝条的,树形整齐的树种,最好无刺或少刺,以免妨碍车辆和行人。耐修剪、再生力强,以利控制植物高度和树形。生长健壮、抗性强,能忍耐尘埃和路面辐射热。枝、叶、花无毒和无刺激性气味。最好开花,结果,有观赏价值。,4、植篱树种选择,萌芽力强、发枝力强、愈伤力强,耐修剪,病虫害少的树种。叶片小而密,花小而多,果小而繁。移植容易,生长速度适中。植株下枝不透空且自茎

36、部分枝生长。,5、地被植物选择,植株低矮,覆盖度大,具有蔓生性和茎叶密生等特性。生长快,繁殖力强,能在短期内覆盖地面,并且能在长时间保持良好效果。管理粗放,病虫害少,抗杂草力强,耐践踏,全年保持一定观赏效果。景观效果好,不论叶片,花,果均具有观赏价值,且无毒,无刺激性气味,无刺。,6、草坪植物选择,植株匍匐型,成丛生状,生长低矮,能紧密地覆盖地面,平整美观。叶片细而柔软,富有弹性。绿色期长。适应性强,抗干旱,抗病力强,耐践踏,奶耐修剪。繁殖力强,结实量大,发芽力强,再生性强,覆盖率高。草种无刺,无毒和不良气味,对人畜无害。,3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一)设计程序1、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

37、理委托设计者(甲方)对所要进行绿化设计的道路有何具体要求和设想,有无政府有关部门的批示,批件,设计任务书等。四周环境特点,沿街主要建筑物的性质及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和建筑设计者对建筑物前绿地设计有何要求和设想。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今后的规划发展。,1、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该道路的交通情况。如车流量,人流量及主要车流,人流的方向。该道路的线型设计,路面结构,路基是否扩展到绿带下面等。收集日照,风向,风力,风速,冰冻线,地下水位高度,水质,降水情况,温湿度等与绿地设计有关的水文,地质,气候资料。了解水源位置及管道分布,管道直径和有无绿地专用水管等。了解计划投资的限额苗木

38、供应期限,施工队伍的技术,施工季节。,1、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图纸收集:道路的总平面图,红线范围,标高,现状物,四周环境情况等。需保留的古树名木的位置地上杆线的种类,位置,照明灯的位置和高度。人行横道线的位置;公交车站的位置;交通标志;消防栓的位置等。地下管线平面图和剖面图。包括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埋设深度,管道压力,坡度等。,1、设计前的准备阶段,2)对现场进行全面、细致地勘查分路段调查土壤的酸碱度,含水量,土层厚度,土壤肥力,路基情况及不利于树木生长的回填土等。分段调查核实绿带的日照,风力,风速,排水,烟尘,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种类,含量等有关情况。对道路红线内及道路两侧的现

39、有植物种类与品种,生长状况进行调查,欲保留的树木种类,规格,生长状况,观赏价值等作详实记载。对沿街主要建筑物立面,颜色,室内外标高等也要进行了解纪录。对收集到的图纸进行逐项核校。,2、设计阶段,(1)分析图纸,资料,结合当地特点和经济条件等因地制宜地提出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内容包括道路绿地内各绿带,交通岛,广场,停车场等绿地的树种选择,各类植物所占比例,采用的绿化形式,满足哪些功能,要达到什么样的景观效果以及如何处理与市政公用设施等有关设施的关系等。初步设计批准后,进行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设计阶段,(2)道路绿化设计图的绘制绘制总平面图(比例1:20001:5000)将道路永久中心线,

40、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各绿带,广场,停车场等道路绿地的位置,沿道路两侧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及管线位置等全部描绘在总平面图上。制图范围依道路等级而定,一般为道路红线以外各2050米,或中心线两侧50150米。,2、现状图,4,3,2,1,1、太平花 2、本特 3、合欢 4、银杏,4、种植园,5、图纸项目试样,苗木统计表,1、位置图,3、江西中路小游园总平面图,4、竖向设计剖面图,5、雪松广场铺地 6、游步道铺地,7、鸟瞰图,(二)道路绿带设计,道路绿带是指道路沿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1、道路的横断面布置形式(1)一板二带式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带。适用于路幅较窄,

41、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和居住区道路,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比较经济、管理方便。缺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不便于组织交通。当车行道过宽时,绿化遮荫效果差。,一板二带式,北京日坛路 南宁中华路,(2)二板三带式车行道中间以一条绿带隔开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道路两侧各1行行道树绿带。适用于机动车多、夜间交通量大而非机动车少的道路。其优点:有利于绿化布置、道路照明和管线敷设,道路景观好。车辆成为单向行驶,解决对向车流相互干扰的矛盾。缺点:由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仍不能解决相互干扰的矛盾。而且车辆行驶机动性差,转向需要绕道。在城市中心地区人流量较大的道路,行人从中间绿带穿行易造成交

42、通事故。,二板三带式,西安市小寨西路,(3)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条,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绿带共有4条绿带。适用于路幅较宽,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大的交通干道。优点:组织交通方便,安全,较好地解决了各种车辆相互干扰的矛盾。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同时分隔带对行人过街还可起到安全岛的作用。,(3)三板四带式,较好地处理了照明灯杆与绿化的矛盾,有利于夜间行车安全。由于布置了多行绿带,夏季遮荫效果好,不仅对行人,车辆往来有利,还可保护路面。机动车在道路中间,距道路两侧建筑物较远,且有几条绿带阻隔,洗尘,减噪等效果好,从而提高了环境质量。便于实施分期修建,分

43、期敷设发展地下管线。缺点:公共交通车辆停靠站上、下的乘客要穿行非机动车道,不方便。占地较大,建设投资高。,南京市中山北路,(4)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4条,共有5条绿带,适用于大城市的交通干道。优点:各种车辆均形成单向行驶,互不干扰,保证了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缺点:用地面积较大,建设投资较高。目前我国设置的不多,(有些大城市在原有路面上设置栏杆或隔离墩,将道路分隔成四板五带式,有一带或两带仅是1条线,无法绿化。既能解决问题,其他功能仍属二板三带或三板四带)。,四板五带式,北京安外大街,(5)其他形式由于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城市景观要求不同,道路横断面设计产生许多特殊形式。

44、在道路红线内将车道偏向一侧,另一侧留有较宽的绿带设计林荫路,临河、湖、海的道路设计成滨河林荫路等。在北方城市,东西走向的道路,若南侧沿线有高大建筑群,由于建筑物在人行道上造成阴影,不利于植物生长,可将道路中线偏向南侧,减少南侧绿地宽度,增加北侧绿地面积。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城市或地段,路线沿坡地布置时,可结合自然地形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各组成部分之间可用挡土墙或斜坡联接。或按行车方向划分为上下行线的布置。道路沿谷地设置时可布置路堑式或路堤式。,其他形式,路堤式,路堑式,为避免树木根系破坏路基,路面在9米以下时,树木宜种在路肩上,应种植在边沟以外,距外缘0.5米为宜。路面9 米以

45、上时,可在路肩上植树,距边沟内缘不小于0.5米。三板四带式比较适应城市交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是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的发展方向。具体到每个城市应根据城市规模,道路性质,交通特点,用地和拆迁量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中小城镇不可盲目模仿大城市的三板四带形式,一来会造成土地利用和道路投资的浪费,二则由于道路两侧没有大体量的建筑物,整体城市景观会给人以空旷之感。,路肩绿化布置,2、道路绿带的种植形式,(1)列植式 同一种类或品种的乔木或灌木按一定的间隔排列成1行种植。在比较窄的绿带上使用最简单,最多见的形式、在较宽的绿带中可用双行或者多行列植。(2)叠植式 2列树木呈品字形排列。(图3-13)(3)多层式

46、 将常绿树,乔木,灌木等几种树木用同样间距,同样大小,形成高低不同的多层次规则式种植。(图314)(4)自然式 在一定宽度的绿带内布置有节奏的自然树丛,具有高低,大小,疏密和各种形体的变化,但保持平衡的自然式种植。(图315)(5)花园式 多用于可供人们进入作短暂休憩的林荫路,街旁游园等。(图316),北京市三里河路绿化(毛白杨为列植,银杏为多行列植,栾树为叠植),栾树,毛白杨,银杏,(图3-13),返回,北京市丰台路绿化,(图314),下一页,多层式种植的两侧分车绿带,返回,北京北四环路绿地,(图315),返回,自然式种植的两侧分车绿带(北京市北四环路),图3-16 石家庄市阜宁路街旁游园,

47、3、道路分车绿带设计,(1)分车带式用来分隔干道的上下车道和快慢车道的隔离带,为组织车辆方向,分流,起着疏导交通和安全隔离的作用。因占有一定宽度,除了绿化还可以为行人过街停歇,照明杆柱,安设交通标志,公交车辆停靠等提供用地。(2)分车带的类型有以下3种:分隔上下行车两的(1条带);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2条带);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构成上下行的(3条带)(3)分车带的宽度因路而异,没有固定的尺寸,分车带宽度占道路总宽度的百分比也没有具体规定。作为分车绿带最窄为1.5米。常见的分车绿带为2.58米。,大于8米宽的分车绿带可作为林荫路设计,加宽分车带的宽度,使道路分隔更为明确,街景更加壮观,同

48、时,为今后道路拓宽留有余地。但行人过街不方便。(4)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带应进行适当分段,一般以75100米为宜。尽可能与人行横道,停车站,大型商店和人流集中的公共建筑出入口相结合。(5)道路分车绿带是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行驶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6)人行横道线与分车绿带的关系。人行横道线在履带顶端通过时,绿带进行铺装;人行横道线在靠近绿带顶端通过时,人行横道线的位置上进行铺装,在绿带顶端剩余位置种植低矮灌木,也可种植草坪或花卉;人行横道线在分车绿带中间通过时,人行横道线的位置上进行铺装,铺装

49、两侧不要种植绿篱或灌木,以免影响行人和驾驶员的视线。(7)分车绿带上汽车停靠站的处理 公共汽车或无轨电车等车辆的停靠站设在分车绿带上时,大型公共汽车每一路大约要30米长的停靠站。在停靠站上需留出12米的地面铺装为乘客候车使用。绿带尽量种植乔木为乘客提供遮荫。分车绿带在5米以上时,可种绿篱或灌木,但应设护栏进行保护。,人行横道线与分车绿带的关系。,分车绿带上人行横道线位置铺设草皮砖,返回,分车绿带上的公交车停靠站,汽车停靠站,(8)分车带靠近机动车道,距交通污染源最近,光照和热辐射强烈,干旱,土层深度不够,往往土质差(垃圾土或生土),养护困难等,应选择耐瘠薄,抗逆性强的树种。灌木宜采用片植方式(

50、规则式,自由式)利用种内互助的内含性,提高抵御能力。(9)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分车绿带形式简洁有序,驾驶员容易辨别穿行道路的行人,可减少驾驶员视线疲劳,有利于行车安全。,为了交通安全和树木的种植养护,分车绿带上种植乔木时,其树干中心之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能小于0.75米。,(10)被人行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栽植。通透式栽植是指绿地上配置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93.0米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采用通透式栽植是为了穿越道路的行人或并入的车辆容易看到过往车辆,以利行人,车辆安全。(11)中间分车绿带的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